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 第761章 给花旗佬放血的好东西
    第6章给旗佬放血的好东西</p>

    试验结果击碎了参试人员心中的最后一丝侥幸。</p>

    三发弹里,两发弹飞行过程中就掉下来了,表现如出一辙,区别就是早晚而已,对了,第二发掉弹的引信炸了。</p>

    剩下的一发飞行倒是正常,成功命中了靶标。</p>

    但是这一发正常并没有什么卵用,从另外两发的情况来看,掉弹不是那种偶发故障,而大概率是设计上出了大问题,或者是制造上有批量性的问题。</p>

    否则不会故障率如此高,而且故障表现如此一致。</p>

    好在有一发导弹引信爆炸,而且离哑弹的距离很远,带着一丝希望,林连伟带着几位参试的战士,去将残骸捡了回来。</p>

    掩蔽部里,导研院的同志们看着残骸,非常无语。</p>

    捡回来的就是一个空壳子,导弹的火箭发动部分,至于导弹头部的导引和控制段,已经被炸飞到不知道哪里去了。</p>

    “到这个时候都没炸,引信应该是钝化了,我去把控制段拆回来。引信是我搞的,拆这东西我最合适。”搞战斗部的同志站了起来,就要往外走。</p>

    控制段里面记录了一些关键性的过程数据,希望没有问题,也许能对事情有帮助。</p>

    “我去吧,控制段怎么拆,拆什么东西最重要,你没有我清楚。”负责飞控的同志毫不退让。</p>

    在他看来,导弹掉弹,大概率是飞控问题,这个责任,得自己来承担。</p>

    就在两人你争我抢的时候,型号负责人发话了。</p>

    “都别抢!等着!等弹载电池没电!”虽然他不是搞引信的,但是他非常清楚,这个弹装的是近炸引信,这玩意解开保险之后的脾气,一点都不好。</p>

    完,他看向大家:“谁要是再抢,我就请部队的同志一枪把导弹给崩了!”</p>

    他转头看向负责总体结构的同志:“弹载电池的连续供电时间是多久”</p>

    “5分钟,这个天气下,可能会更短一些。”5分钟听起来很短,但是对便携防空导弹这种东西来,实际上已经是非常的长了,这种导弹从上电到击中目标,不过几十秒的时间,5分钟足够完成很多次取消——再次瞄准——射击的过程,而且冷却气瓶的放气时间,实际上也就这么些。</p>

    “等!等到明天早上再去拆!”</p>

    老总留足了安全冗余。</p>

    看起来很离谱的时间对比,5分钟和一天,但是每条看似离谱的规定背后,都至少有一次血淋淋的教训,就好像矿山的哑炮,按规定绝对不能在短时间之内去处理一样。</p>

    第二天早上,控制段终于被拆回来了,剩下的战斗部被战士们一枪给崩了。</p>

    幸运的是,控制段的数据,还能读得出来。</p>

    看着那一点点数据,负责飞控的同志分析了很久。</p>

    “弹体失稳,超出了飞控系统的控制范围了!”</p>

    还好,找到了故障的原因,而且看起来不是非常麻烦的问题。</p>

    大家都长舒了一口气,七嘴八舌的开始讨论解决方案。</p>

    “看来是弹翼太,那增加折叠弹翼面积”</p>

    这个弹的稳定,是靠弹翼稳定的。</p>

    负责总体和气动的同志摇了摇头:“不行,你以为我不想把弹翼搞大实在是搞不大啊!弹体直径太,弹出来的弹翼就大不了。”</p>

    “增加折叠长度”多折几折,展开后面积就大了。</p>

    “困难,多折的弹翼展开后强度不够,这个问题很难解决的。”这种显而易见的解决途径,搞总体的同志早就考虑过了。</p>

    “增加弹出弹翼的开槽长度,改90度折叠为平移弹出,这样的话,可以形成沿弹体方向绵延很长的弹翼,总面积应该足够了。”</p>

    “这样就更不行了,这种方案会切割弹体内部空间,里面的东西根本就没法布置。”负责总体的同志差点哭出来,这种办法真是要我的老命啊。</p>

    大家面面相觑,啊这</p>

    有一位同志眼睛一亮:“要不,我们改方案,将弹翼稳定改为旋转稳定”</p>

    还真有旋转稳定的防空导弹,而且数量不算少。</p>

    “这个方案改动是不是太大了”</p>

    “不大不行啊,现在一时间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p>

    “也许可以,我们的反坦克导弹就是旋转稳定的吧”这个话其实有问题,赤剑-6的旋转不主要是为了稳定,毕竟那东西的弹翼已经足够大了,而是为了节约一对矢量喷口。</p>

    “旋转稳定的话,对弹体自身转动角度的状态就必须采集回来,那就得加陀螺仪,这样会增加弹体重量,增加系统复杂度和不确定性。而且反坦克导弹的直径比我们这个大多了,它能布置下的陀螺仪,我们这个可不一定布置得下。”总师提出了异议。</p>

    </p>

    同志们只要考虑解决稳定问题就好,作为总师,要考虑的事情就多了。便携防空导弹直径0,反坦克导弹20。</p>

    眼见陷入了僵局,总师突然想起来什么,他能看到的系统内的消息,比其他同志要多一些。</p>

    他转头看向了林连伟:“连伟,你、我、负责飞控的同志,带上数据,我们去京城出个差。”</p>

    起来都搞笑,京城是他们单位所在地,但是现在在雪城搞试验,回京城却成了出差了。</p>

    林连伟一听,老总这是要摇人了啊!</p>

    “老总,这个问题太具体了,而且解决起来非常受限,他也不一定解决得了吧”</p>

    老总笑了:“这我不知道,反正我只知道前不久搞反舰的同志们也掉弹,也是跑了一趟京城解决的。而且就算是想要搞旋转稳定,别忘了赤剑-6是哪儿来的。”</p>

    林连伟这才想起来,赤剑-6也是高振东搞的,要导弹的旋转稳定,特别是这种型战术导弹,最合适咨询的人还真没别人了。</p>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不但是型战术导弹,就连火箭弹的稳定,现在也是高振东在解决。</p>

    “行,我先给他打个电话,叫他把时间留下。”林连伟自告奋勇。</p>

    “嗯,对对,你先打电话,他估计忙得很,时间可是不太好约。”老总觉得林连伟的安排真是太对了,有熟人就是好办事。</p>

    他们回到雪城试验中心的办公区域,林连伟直奔要室。</p>

    现在高振东接打要通话方便多了,要线路直通办公室,主要是他的电话,走要通道的比普通通道多得多,不这样的话,时间都浪费在路上了。</p>

    听完林连伟的话,高振东笑了起来,他倒是想起来一个有意思的东西。</p>

    “诶诶诶,老高,你别老笑啊,吧,给我留哪个时间”林连伟也不客气。</p>

    高振东笑道:“时间就不用给你留了”</p>

    “啥你要撂挑子你这就不厚道了啊,老苏那儿你都伸了,我这儿你就站在岸上看着”林连伟急眼了。</p>

    “那怎么可能,我不是这个意思。”</p>

    对于高振东来,一定时间之内,林连伟这个事情甚至比苏卫华的还重要得多得多。</p>

    因为林连伟这个事情,是能给旗佬放血的,而且是大放血!</p>

    旗佬在交趾,最出名的是什么不是别的,是直升!</p>

    这是旗佬第一次将直升大规模用于战争,好用是好用,但是损失也大,各种原因损失的直升超过5000架。</p>

    但是其中被便携防空导弹打下来的有多少200多架。</p>

    才这么点儿,那哪儿够啊,让隔壁旗佬看见,还以为打不起呢。再上,一架一枚!</p>

    这个现象,其中有几个原因,一个是萨姆-出世和入场都比较晚,二来,萨姆-的技战术性能也是比较差的,特别是单色单波段导引头抗干扰性能不好。</p>

    高振东要求不高,希望能把200,变成000。</p>

    无论如何,交趾统一和旗佬在南部海域扎根相比,无疑后者更为严重。前者是癣疥之疾,后者可就是心腹大患了。</p>

    想想在交趾南部的锦兰湾蹲着旗佬的第七舰队是个什么后果</p>

    所以林连伟这个事情,非常重要,这是给旗佬放血的好东西。</p>

    “这还差不多,那你时间吧。”林连伟很是满意。</p>

    然而高振东的话,让他高兴得差点跳起来。</p>

    “我的意思是,你们这个问题啊,我马上就可以给你们解决。”高振东的声音在林连伟听来,如闻天籁。</p>

    “啊你不看我们设计资料和测试数据”</p>

    高振东的声音在电话里显得很是自信:“不用。这样,我给你画个图过来,你一看就知道了,办法是土办法,但是绝对好用。如果不明白,你再给我打电话,哈哈。”</p>

    林连伟半信半疑的挂了电话,二十分钟后,要室的计算上,跳动着信息,告诉他他收到了一封加密邮件。</p>

    林连伟和老总、还有搞总体和飞控的同志打开一看,面面相觑。</p>

    信件很简单,就一张压缩图片,还有寥寥几句介绍和明。</p>

    但是效果却是非常好,几位同志看了,你看我我看你的看了半天,型号老总终于蹦出来几个字。</p>

    “绝!太绝了!办法是很土,但是也真是绝!”</p>

    图上,一个圆筒筒连着一个方盒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