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拆!拆掉!</p>
稿费不稿费的,高振东倒是不在意,他高兴的是这东西开始发挥它应有的作用,那就是好事情。这些空战细节方面的东西,旗佬是值得信任的,至少在2024年伟人诞辰之前的日子里,都可以这么。</p>
“好啊,那我可等着了,哈哈哈。”高振东笑了起来,这奖状拿得,不亏心。</p>
两人笑笑,防工委的同志也时不时的凑凑热闹,总工也在,但他就没凑这个年轻人之间的热闹了。</p>
某厂研究所里负责别-6和炸-5改装工作的刘所长,无疑是今天的主角,炸-5还没改完,但是别-6却是先一步完成。</p>
刘所长正在带着同志们进行汇报的准备工作,他旁边,一位年轻人悄悄问他:“刘所,那个年轻人是谁啊这么年轻,不会是专家吧”</p>
那个年轻人的年纪看着和自己差不多,怎么也不可能是专家吧,要不是,他又和验收组的那些人一起坐在那儿,聊得火热。</p>
刘所长看了看了高振东身前的水牌,觉得有些熟悉,但是又没太大印象。</p>
“应该是吧,别看人年轻,反正能坐到那儿的,就没有简单的。”</p>
老年人的人生经验——很多问题是看屁股坐哪儿,别的都在其次。</p>
年轻人吐吐舌头,继续准备汇报工作。</p>
会议很快开始,刘所长介绍了别-6的改装内容。</p>
一是将鼻的23毫米炮改到了鼻下方,并在原有炮下方的观察/领航舱两侧增加了两个凸泡观测窗,将鼻空间留了出来,同时也增加了23毫米炮的俯角和射界。</p>
二是适当下移了头的观察/领航窗,加大了鼻的空间,为未来加装大型雷达提供了必要条件。</p>
三是为翼的4个挂架增加了标准电气/数据接口,用于导弹的挂载,载重能力倒是没怎么动,毕竟原来的几个挂架,勉强已经能算上重载挂架了,平均每个挂架的载重量有一吨。</p>
主要的改进就是这三处。</p>
其中前两处改动,大家要看的,就是结实程度,这东西飞得很慢,才400公里每时出头,这点点改动对于飞的气动特性没有任何实质性影响,飞得慢也有飞得慢的好处。</p>
刘所长他们分发了改装部分的静力测试结果,完全满足要求。</p>
围绕着这两处改动,与会的人先展开了讨论,毕竟第三项光看数据是看不出什么端倪来的。</p>
总的来,都觉得这些改动很实际,充分考虑了别-6作为巡逻的需要,主要的讨论,还是在于他们选择的测试要求是否满足实际需求上,也就是预设条件能否要求。</p>
不过有部分同志对于航炮下移并增加俯角,可能丧失一些对空射角也表示了担心。</p>
高振东看着这东西,心里在细想。</p>
防工委的总工主持会议,见高振东在思考,并没有急着叫他,而是等所有人都得差不多了,才问高振东:“振东同志,你有什么想法”</p>
高振东放下了中的笔,点了点头:“总体上,我觉得这两个改装方向是正确的,改装结果从测试数据来看,也满足了一开始的要求。”</p>
他没有激进到一上来就想取消头航炮,这是个巡逻,不是主力作战飞,两者之间的要求是有很大区别的。</p>
和主力作战飞出就要人命不同,巡逻是要有多个层次的火力配置的,这个多个层次指的是火力级别。巡逻这个事情,面对的可能性是很多的,自身的能力也要尽可能的齐全一些才好。</p>
举例来,当巡逻过程中需要对目标进行火力警告,或者面对低威胁目标的时候,这门航炮是有大用处的,总不能警告都扔个大炸弹下去吧那就属于是溢出。</p>
</p>
高振东这个起式,倒是让防工委总工有些意外,他是记得的,高振东对轰炸上的各种航炮,一向都不怎么待见,除非是功能性的,比如带穿甲弹的反装甲火力之类。</p>
“航炮下移,增加射界,同时加大鼻空间,为雷达的安装留出余地,这个改进思路也很好,所以对于头的改进,我没有什么意见。”高振东细细的解释道。“至于可能丢失一些对空射角的问题,我的看法是可能会丢失,但是无所谓。这是一架巡逻,这门炮就不是用来对付空中目标,也不是用来自卫的,它是用来完成巡逻中的功能性任务的,比如海上目标的警告、驱离、打击等等。至于空中目标或者自卫,这东西能力非常有限,不如把这个任务交给其他东西。”</p>
至于交给什么东西,他暂时没。</p>
“不过对于这个飞的进一步改进,我倒是有些想法。”</p>
防工委和空装局的同志马上露出了感兴趣的神情。</p>
“首先一个,考虑在内部舱室加装软式油箱固定装置和输油接口,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其内部舱室携带部分燃油,进一步提升其航程。”这种事情,在我们的直升上用得多了,别-6内部是有空间的,还可以利用一下。</p>
这个算是技巧,不过也给刘所长他们开了个眼,原本还真没想到能这么用,虽然不一定现实,但无论如何这是一条路子,在必要的时候是可以考虑的方向,有句话得好嘛,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p>
“第二个事情,取消背部、尾部的自卫用航炮,节省重量和空间,用于其他设备的安装,或者进一步提升载重。”</p>
来了来了,他果然还是对航炮下了,防工委和空装局的同志心想。</p>
“高总工,这样一来,飞的自卫火力被削弱到了极致,紧靠头的一门炮,而且还是以俯射为主的,恐怕很难保卫自己啊。”</p>
高振东笑了:“有了这几门炮,一样保卫不了自己,这种水上飞的动能力,就算炮再多,又有什么用头辐射的炮,对巡逻任务是有用的,但是有一门也就够了,这两门双联23炮,背的只能打上方,尾的只能打后半球,但是对敌的威胁基本上等于没有。”</p>
“背能防御上方掠袭,尾能防御咬尾,怎么没用呢”有同志不太理解。</p>
“同志,这是2的设计,那时候大家都靠枪炮作战,的确是能达到这个效果,提升一定的安全性,但是现在,最大的威胁不是炮,虽然还是需要咬尾,但是咬尾的距离,是尾炮根本够不到的,敌不需要进入后半球或者上半球航炮射程范围,就能完成攻击。”高振东解释道。</p>
“导弹导弹万能论”有同志皱了皱眉头。</p>
高振东摇摇头:“不是导弹万能论,现阶段战斗肯定是要保留炮用于格斗的,现在导弹的性能虽然不够完美,但是对于水上飞这种动性的目标,杀伤概率极高,敌人不需要冒险进入我们的射程范围就能完成攻击,而且效果不会差。”</p>
“我知道我们最近有很多次空空导弹对敌人的成功打击,击落敌多架,但是仅凭这个就取消掉被证明已经行之有效的武器,是不是有些武断你对当前空空导弹打击效果的评价,依据在哪里”这个事情上,负责改装的同志,还有部分不认识高振东的其他专家还是很慎重,总不能凭你几句话就做出这么大的改动。</p>
“依据啊”高振东想了想,开口道:“就凭我是打下那几架敌的空空导弹核心技术提供者,是我们更新一代红外空空导弹的副总师,同时也在指导相关单位进行雷达空空导弹的研究,这个可以不”</p>
该露峥嵘的时候,高振东也是不客气的,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客客气气还做不做事儿了</p>
空装局和防工委毫无波澜,这是事实,他们本来就是这些事情的亲历者。</p>
但是其他同志听了却是瞠目结舌,失敬失敬,原来来了这么一位大佬。</p>
虽然高振东的事情很夸张,用词更是夸张,三种导弹,一种是有战果的——“核心技术”,一种是比有战果的还新的——“副总师”,一种甚至他们都没怎么听过的——“指导”,看着他的年纪,怎么都不可能啊。</p>
但是防工委的总工、空装局的同志可都在这儿坐着呢,他们都没意见,那明这事情假不了。</p>
“如果这样,那巡逻的自卫问题怎么解决”这是核心问题,和几十年后不同,这时候擦枪走火的概率大得很,像日后那种巡逻完全不带自卫武器的情况,现在还是不合适。</p>
高振东道:“我刚才过,交给其他东西来完成。我们给巡逻挂载最先进的红外空空弹,这种导弹发射后不需要载干预,射程也有0公里左右,非常适合自卫。”</p>
红外空空弹,我比较懂。</p>
“而且我并不是为了拆炮而拆,这些炮拆下来之后,那些位置在未来,都是有用的,远远比保留这两门没什么意义的航炮来得重要。”高振东补充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