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章君臣密话,朱厚照的想法</p>
传檄天下,奉天靖难。</p>
这是当年太宗皇帝靖难之前喊出的口号。</p>
朱缙振现在喊没有问题,却多少有些不合时宜,不过他还是了,只是那一瞬间,他明显察觉朱厚照的浑身紧绷了一下。</p>
但很快,朱厚照就放松了下来。</p>
话既出口,难以收回。</p>
朱缙振一样,他也一样。</p>
何况,这便是朱厚照心底最真实的想法。</p>
“若真到了那一天,孤会出兵,如皇帝所请,传檄天下,奉天靖难。”</p>
“但不是现在。”</p>
朱缙振扶起朱厚照后,转身回到原来的位置坐下。</p>
后者明显知道朱缙振话中的意思,四边军镇虽屯兵银川,可是否真的与蒙元勾结还未可知,目前只是朱缙振一家之言,推断猜测而已。</p>
如今的大明,还四海承平,天下安定。</p>
隐于明面上的暗流涌动终究还未浮上水面。</p>
现在朱缙振出兵,尤其是朱厚照这个皇帝还被他带到天策府的情况下,名不正言不顺。很大可能被扣上谋逆和曹操一样意图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帽子。</p>
朱厚照随意的找了个椅子坐下,问道:“要等到何时”</p>
朱缙振眸中闪过讶色,很快敛去,一本正经的回道:“如果,孤要等到你这个皇帝死后才发兵呢”</p>
“你什么”</p>
朱厚照仿佛屁股着火一样跳了起来,指着朱缙振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p>
朱缙振坦然与之对视,笑道:“从见到你的第一眼,孤就看出你身上的气运摇摇欲坠,已不久矣,最多还能撑住一年,而就在刚才,孤再见你时,你猜孤在你身上看到了什么”</p>
朱厚照是个聪明人,听到朱缙振的话,焉能猜不到其话中意思。</p>
他神色阴沉得可怕,刚才有一瞬间朱厚照的确误以为朱缙振要杀他,或是等到他这个皇帝死去,山河破碎时才出来力挽狂澜。</p>
现在看来,明显不是这么回事。</p>
“你的意思是,朕命不久矣了”</p>
“孤对气运所了解不多,只能看到你身上代表皇帝的气运已黯淡无光,若以此前推论你可以活一年,现在最多半年。”</p>
半年!!</p>
朱厚照如遭雷击,踉跄着险些跌倒。</p>
他正值壮年,可以是如日中天,怎么会突然就剩下三个月的寿命呢</p>
朱厚照声音颤抖的问道:“难不成,蒙元半年便攻破了大明,轰开了京城的大门”</p>
“不可能。”</p>
朱缙振果断摇头:“无论你我有何冲突,孤也绝不会漠视蒙元越过九边防线,在大明的土地上烧杀抢掠,致使大明生灵涂炭,才出兵退敌。”</p>
“你已见识过天策和苍云的力量,应当清楚。孤若出兵横扫六合,不需半月就能将蒙元彻底击垮,除非是孤攻打了京城。”</p>
到这,朱缙振露出一丝古怪之色。</p>
隐约猜到了皇帝为什么气运暴跌,性命垂危的原因了。</p>
朱厚照看着朱缙振脸上的怪异,心头一震,不约而同的也猜到了相近的答案。</p>
“朕先问肃王一个问题。”</p>
“会放。”</p>
</p>
朱缙振不等朱厚照问,就给出了肯定的回答。</p>
“孤不需要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只是京中流言和蒙元那边的情报令孤一时心头难安,想要问个答案而已。从未想过软禁皇帝或挟天子以令诸侯。”</p>
朱厚照闻言,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样。</p>
一时间不知该哭还是该笑了。</p>
朱厚照神色阴郁,满是愁容:“既然肃王会放了朕,而朕的气运垂危,又不是外敌所犯,那就只剩下一个可能了。”</p>
威胁来自大明内部。</p>
他会因为某种原因,在半年内暴毙死去。就是不清楚是是他的皇叔朱无视的段亦或是其他王府</p>
还是某种意外</p>
朱缙振面容古怪的看了朱厚照一眼:“你果然猜到了。”</p>
朱厚照无奈叹气:“朕,能不走吗”</p>
待在天策府虽然没有自由,但好歹没有性命之忧,先前他的话已经得那么明白,就差直接禅位了。</p>
之前和现在朱缙振都没有想要他这个皇帝的命。</p>
未来只要不是他犯蠢到去挑衅朱缙振的底线,想来也不会有性命之忧。</p>
朱厚照突然有一种荒谬的错觉,天下之大,无处能安,唯有天策府反而让他有一种该死的安全感!</p>
“肃王觉得,谁会对朕下”</p>
朱厚照还是问出了自己比较关心的问题。</p>
不等朱缙振拒绝,朱厚照就直接开口道:“朕稍后便会拟一封清君侧的旨意在你上,算是朕的诚意。”</p>
朱缙振:“”</p>
燕忆眉:“”</p>
这皇帝莫不是昏了头了</p>
将清君侧的圣旨送到朱缙振的上,和直接将皇位拱相让有多大区别</p>
看到朱缙振和那个苍云女将怪异的神色,朱厚照岂能猜不到他们的想法,无奈叹息道:“事已至此,肃王当真不清楚朕的想法”</p>
“猜到了一些。”</p>
朱缙振点了点头,心里更加古怪。</p>
的确,他命三军演武,特意请朱厚照去看,的确有震慑引导的意思。</p>
但是朱厚照明显误会了。</p>
他其实是想让朱厚照明白肃王府的势力强大,并不是他这皇帝能够威胁拿捏的,最好不要乱动什么歪心思和幺蛾子。</p>
结果朱厚照误以为,朱缙振是以大势逼他低头,让他认清现实。</p>
才有了刚才那一番对话。</p>
“让朕彻底下定决心的,除了大明江山安危,还有一件事”朱厚照索性也摊牌了,叹息道:“朕继位十四年,却还无皇嗣,就算没有肃王府,就算朕能够压服一切,收回兵权,这江山朕将来还能传给谁呢”</p>
这才是朱厚照彻底下定决心的关键。</p>
否则肃王府的势力再如何庞大,军队再如何强大恐怖,集大明举国之力也不是真的一战之力都没有。</p>
他朱厚照又没有亲兄弟来兄终弟及。</p>
最后皇位还是注定要旁落。</p>
朱厚照正是想通了这一点,再加上四边调兵会导致边防空虚,很可能会被蒙元抓到可乘之,危及大明的江山,内阁、兵部、五军都督府又趁着他这皇帝不在,直接行驶皇帝的全力,才会连番请求朱缙振靖难。</p>
几乎将禅让皇位的心思就差写脸上的的最大原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