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大明:靖难戍边,称霸天下 > 第218章 引发遐思,震动大明
    第2章引发遐思,震动大明</p>

    八千游龙骑,八千金刚境组成的武者轻骑。</p>

    一万大雪龙骑军,就是一万金刚境组成的轻重骑兵。</p>

    两支队伍要轰开号称天下诸国,百世难克的蒙元国门,在朱缙振看来问题并不大,甚至于非常轻松。</p>

    因为</p>

    曹雪阳可不是什么金刚、指玄,天象。</p>

    更不是区区陆地神仙。</p>

    而是已同步过童螭这个水月洞天的龙神修为、武道的强陆地天人存在,弹指催城,挥截江断流,劈山斩岳不在话下。</p>

    莫一座城门,就是一人敌国。</p>

    朱缙振都相信曹雪阳能够做得到。</p>

    更别提,曹雪阳还是游龙骑的统领,那八千游龙骑都不是易于之辈。</p>

    可,问题还是那个问题。</p>

    要攻下蒙元容易,但除非朱缙振完全奉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或者干脆效仿蒙元,将车轱辘放倒高举屠刀。</p>

    不然,攻下蒙元容易,治理蒙元就是大问题。</p>

    “人才,还是人才。”</p>

    “难道要提前打开诸天穿越门,从其他世界引进管理人才”朱缙振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抽象的想法,那就是打开诸天穿越门,只要不是倒霉的碰到类似生化危,末日世界之类的世界。</p>

    无论是民国,还是现代社会,古代世界,武侠世界。</p>

    他都能轻而易举的搜罗出足够多的人才,为他治理天下。</p>

    “现代社会的话,最好。”</p>

    “每年几千万大学僧,要他们治理天下做不到,当个村长治理一方,绝对不是问题。只求稳的话”</p>

    “古代世界或历史世界也行。”</p>

    朱缙振的思想有点跑偏,或者是他心里始终惦记着诸天穿越门,按捺不住那蠢蠢欲动的想法,才会胡思乱想。</p>

    </p>

    与此同时。</p>

    天剑的消息也已引爆了整个大明。</p>

    只不过,相比起天剑,还有一个丝毫不逊色多少的消息,同样也轰动了整个大明,无数权贵王侯,高官巨商,甚至于贩夫走卒,都被那轰传大明的消息,给震惊得几乎失了声。</p>

    “肃王传檄天下,要奉天靖难”</p>

    “真的假的肃王不是为我大明守着号称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守着西北大地的安宁吗怎么会突然起兵靖难”</p>

    “难不成,此前在京中流传的传言是真的肃王真的勾结番邦,有谋反篡位之心”</p>

    “不不不,事情好像不是这样。”</p>

    “肃王府传遍天下的檄文,写得清清楚楚,是皇帝危难,内阁与铁胆神侯朱无视沆瀣一气,勾结串通,竟敢行大不韪之事,操纵社稷神器。”</p>

    “什么意思”</p>

    “意思是,朱无视和内阁谋反,想要操纵皇权。”</p>

    “嘶他们疯了吧真的假的”</p>

    “此事倒是有所耳闻,据铁胆神侯朱无视,以归朝的皇帝并非皇帝,而是伪帝旁人冒充为由,连同内阁软禁了皇帝,欲行废立之事。结果肃王明察秋毫,早已安排高保护皇帝,才令他们的阴谋,一败涂地。”</p>

    </p>

    “还有一个传闻,据朱无视和内阁之所以如此迫不及待,就是因为皇帝察觉阴谋后,提前拟了一封靖难的圣旨,请肃王清君侧之恶,整肃朝纲,稳固大明的江山。”</p>

    “难怪,我肃王怎么会突然无故起兵。”</p>

    肃王府的檄文过处。</p>

    引得天下百姓几乎沸反盈天。</p>

    皇权更迭,本来和寻常百姓没有太大的关系。</p>

    但,若是能够不经战火,他们自然也更渴望和平,哪怕只是苟延残喘,饥不果腹的活着。毕竟谁当皇帝都和他们没有关系。</p>

    朱缙振上位,能不能比现在的皇帝更好,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p>

    很多百姓都不想去赌那种不确定性。</p>

    一心只想安于现状。</p>

    可,当关于朱缙振对待治下百姓,更多陕西百姓的生活的消息,犹如风吹向天下的时候,原本忐忑不安,甚至于有点抗拒的百姓,突然就变得期待起来了。</p>

    “大头,你的消息属实吗”</p>

    “千真万确啊,哪个从陕西出关前往各国的商队,不清楚陕西此事的现状,那真是家家户户有余粮,一日三餐顿顿饱。只要勤快肯干,就没有一个饿肚子的。”</p>

    “要比勤快,我老刘头第二,整个下六村没有敢第一的。”</p>

    “那肃王殿下真的爱民如子”</p>

    开口之人闻言,顿时笑了,得意洋洋的道:“就这么吧,肃王还未袭封王位前,陕西百姓的生活是水深火热都不为过,毕竟地处边关,而且背朝黄土面朝天的地方,比我们这还要差。”</p>

    “只要一点天灾人祸,易子而食,饿殍遍地都是时有发生。”</p>

    这话,周围百姓都信。</p>

    他们或许没有去过陕西,不了解那里的百姓生活,可以己推人,基本也能猜测一二。</p>

    但,那人继续的话,就仿佛给所有人描绘了一个人间盛景,犹如天堂,连他们做梦都不敢奢望的生活。</p>

    “肃王府麾下百姓会帮着开垦荒田,而且肃王没有收归己有,而是分给治下百姓每家每户都最少有一亩田地能够养活自己”</p>

    “亩产十几石的粮食,赋税只有一成朝廷律法不管嘛户部呢那些官老爷呢”</p>

    “管什么管没听那是肃王的封国吗那就是肃王最大,什么官老爷能有肃王的官大就算朝廷的法律都管不了他。”</p>

    “老七,你发誓,你没有骗我们”</p>

    “别对天发誓,用你的列祖列宗发誓,你的都是真的。”</p>

    周围的百姓愈发激动,因为那排行老七的柳七所的,完全是这些百姓梦寐以求,甚至做梦都不敢想的生活。</p>

    有所养,老有所依。</p>

    家家户户有余粮,一日三餐顿顿能饱,还能月月见肉。</p>

    这对他们这些寻常百姓来,那不是生活,那是神仙过的日子。</p>

    那名为‘柳七’的男子,心中有点厌烦,他好心好意的给这些父老乡亲们些他在外面的见闻,给肃王殿下一陕西有多好,百姓的日子多美。</p>

    竟然还被逼着发誓</p>

    甚至于还是被周围的人嚷嚷着,要对着列祖列宗发誓!</p>

    要不是他是任务在身,真想拂袖而去,懒得理会。</p>

    可无法,他的任务就是‘实事求是’的宣扬陕西百姓的生活,以及加上一点点的美化,做好秘卫总部发布的什么‘舆论’战的先行优势,安抚好大明的百姓。</p>

    因此,就算再怎么想干脆转身走人,他也只能捏着鼻子,和颜悦色的顺着百姓的话走。</p>

    人群中有道不起眼的身影,望着柳七,暗暗点头:“啧,虽然柳七的是实话,但能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指着他的列祖列宗发誓的是真的,也是够豁得出去的啊。回头奏禀上头,给他再添一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