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今非昔比,野史还是下场</p>
徐长海无意大开杀戒。</p>
能兵不血刃的拿下成都府,并四川三司所有官员的归顺,对他和整个天策府而言是再好不过的消息。</p>
毕竟,他真正的战场不在大明内部。</p>
所以和四川布政使吴黎的商讨,很快有了结果。</p>
徐长海五指箕张,语气不容置喙:“五个时辰。”</p>
“本将可以答应给你们五个时辰的时间,这五个时辰本将只在城外修整,五个时辰一到,本将会立即带领麾下将士踏入成都府。”</p>
“届时,无论其他地方都府是否已被我其他同袍攻破,本将都不会再拖延下去。”</p>
五个时辰。</p>
是徐长海能给出的最后期限。</p>
他没有忘记,朱缙振在天策府部署战略时,提醒过的时间问题。</p>
四川只是天策府的第一步。</p>
甚至,若非杨清义的请求,让他们天策府为先锋主力,四川这块地方应该是杨清义率领的陕西十二卫里的西安五卫,以及李崇武的甘州左右两卫的战场。</p>
能给吴黎,以及四川行都司等所有人五个时辰,已经是徐长海能容忍的最长时间。</p>
吴黎也异常果断,他看得出徐长海不会给他更多讨价还价的余地,也连忙点头:“好,五个时辰就五个时辰。”</p>
“这五个时辰,劳烦徐将军先在城外扎营,五个时辰一到,本官会连同四川三司所有官员,打开城门,归顺于肃王殿下,并让天策进驻。”</p>
“只是还望徐将军不要”</p>
“停!”</p>
徐长海知道吴黎要什么,连忙打断他:“殿下严令,凡天策将士,靖难期间不得扰境安民,烧杀抢掠,违令者,军法处置,绝不容私。”</p>
“肃王殿下宽厚待民,治军严明,下官敬佩之至。”</p>
吴黎朝着陕西的方向微微躬身抱拳,心里狠狠松了口气。</p>
要吴黎有多么爱民如子,那自然是没有。</p>
只是他身为四川布政使,所需要考虑的不止是百姓的生死存亡,更需要考虑四川百姓身上背后牵扯的所有利益,包括民心民意,包括天策造成的动乱引发的一系列后果。</p>
天策若是烧杀抢掠的话,单单民生恢复一项,就足够让吴黎这个布政使头疼。</p>
更别提,安抚各方豪绅世家,以及他们背后盘根错节的势力的。</p>
那有些是连吴黎这个布政使都得陪着笑脸的人。</p>
所以,大明政权的平稳过渡,是吴黎,以及至少九成大明官员百姓希望看到的。</p>
朱剑秋望着离开的吴黎的背影,戏谑的对徐长海问道:“徐统领,出发前不是此次征战西南,分秒必争吗竟会答应给他们五个时辰的时间”</p>
“很意外吗”徐长海瞥了他一眼,爽朗大笑:“将士们虽皆有金刚体魄,但终究是人。我们一日连战连克,横扫大半西北,连破四川境内数座府城,纵无损伤,一路不停的奔波数百里,我相信很多将士们也已是身心俱疲。”</p>
“正好趁这个会,好好休息一下。”</p>
“何乐而不为呢”</p>
朱剑秋神色不变,显然是对徐长海的决定早有预料。</p>
他眺望天边如血残阳,仿佛看到了其他地方的遍地狼烟,不禁喃喃道:“也不知殿下和其他统领,苍云那边顺不顺利。”</p>
“哈哈哈,军师,你这可就是杞人忧天了。”徐长海大笑不已,“若是别人担心还有道理,天策上下的情况你我心知肚明,我们这里既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其他弟兄统领那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波折。”</p>
</p>
“难道你觉得,大明还有哪个地方,能挡住我天策的兵锋”</p>
“还是觉得苍云铁骑不能轻松踏碎一府一城”</p>
三十万天策将士,人皆已有金刚体魄,且人人披甲,再加上战场上的肃杀气汹涌如潮,即便只是一百户,甚至几伍的士兵,都能轻松将江湖上那些高来高去的所谓天象大宗师,指玄宗师,如屠鸡宰狗般轻松镇杀。</p>
而大明,又有多少天象大宗师那么不怕死</p>
更何况他们此番征战大明,宣告王朝易主的各军之中,最次都配备有两个陆地神仙,复数的天象大宗师随行。</p>
即便大明哪个犄角旮旯里真的窝着一两个天象大宗师或者陆地神仙,也依旧不具备扭转任何一场战局的可能。</p>
徐长海真的想不到,其他地方得遭遇什么样的情况,才能会出现朱剑秋担心的不顺利的情况</p>
“是啊,确实是杞人忧天了!”</p>
朱剑秋自嘲一笑,放下了心底那点担忧,开始思索起经略云贵川,以及帮徐长海收复安南、暹罗、缅甸三地的计策。</p>
</p>
靖难的事在大明愈演愈烈。</p>
各地官府,武林各派,无不忐忑。</p>
无他,肃王府的名声‘太好’了,无论是数年前马踏江湖,杀得江湖人头滚滚,不到一月将祁连山八大匪帮连根拔起,还是屠戮魔教。</p>
亦或是针对陕西境内丐帮诸多分舵的雷霆段。</p>
都让大明武林各派对肃王府视若虎狼,忌惮万分。</p>
地方世家豪强更是人人自危。</p>
随着朱缙振靖难,再加上秘卫在朱缙振的授意下,作为先锋部队引导天下舆论,陕西这些年发生的事情彻底被曝光出来。</p>
陕西传承数百年的世家被灭门,被抄家的豪强士绅更是不胜枚举。</p>
简单点来,如果按照朱缙振肃清陕西的标准,大明各地的豪强世家,尤其是江南世家,基本上都在被肃清的名单上。</p>
但江南最麻爪的,还当属两人。</p>
“啊这”</p>
“我刚写了关于方孝孺的事情,算是中伤抹黑太宗皇帝,那位肃王殿下一样走靖难的路子,要是稍微代入一下我该不会野史写成自己的下场吧”祝枝山想到某个画面,只感觉有点慌,,他虚构的野史在江南有流传,结果还没等他反应过来,朱缙振奉天靖难了。</p>
又一个太宗皇帝</p>
问题是,他酒后因为赌债问题,不经脑子大笔一挥写的那段为了捧文官集团臭脚的‘野史’,那不是野,而是史啊!</p>
方孝孺有没有被诛十族,祝枝山很清楚。</p>
但他祝枝山会不会被诛九族,他可就没那么清楚了!</p>
祝枝山来回踱步,越想越慌,最后灵一动:“有了,去找唐兄他好像是委身进入华府当仆人了,我也进去避一阵子”</p>
“好办法,就这么决定了。”</p>
祝枝山干就干,连夜打包行礼朝着无锡地界而去。</p>
至于会不会连累唐伯虎。</p>
会不会牵连到无锡的地头蛇华家</p>
祝枝山压根没有考虑,他现在只有一个念头,先避避风头,等肃王靖难成功,天下太平之后,他再出来,上下打点一下,将他‘酒后胡言’当成一个屁给放了。</p>
他就安全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