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 第36章 强烈冲击,蒙古人的初次觉醒
    第36章强烈冲击,蒙古人的初次觉醒</p>

    “何止是不大顺利。”铁木真叹了口气,道:“我给你交个实底,进攻西夏这一个多月,咱们已经损失了超过五百的勇士。在力吉思城损失了三百多,乞邻古古撒损失了两百多。”</p>

    千万别觉得五百人少。</p>

    连年征战,草原男丁急剧减少。现在包括那些刚刚投降的乃蛮人在内,铁木真麾下的草原男丁才七万左右。</p>

    由此可见,刚才铁木真再拨给赵朔五百户,是多么慷慨。</p>

    也能明,损失这五百多战士,对铁木真来,是多么肉疼。</p>

    至于,俘虏了几千西夏男女那算什么</p>

    铁木真已经了解过这些西夏人的战力了,和草原勇士比起来,简直屁都不算。</p>

    赵朔道:“西夏人的城墙近三丈,的确不大好攻打。我麾下的黑骑军用重弓,恐怕也效果不好。对了,大汗起砲没有”</p>

    赵朔和铁木真的对话,当然用得是蒙古语。</p>

    话到这,赵朔才陡然意识到,蒙古语里面,连“砲”对应的词汇都没有。他下意识地,直接用了汉语。</p>

    也许,在当初的突厥、柔然、回纥时代,草原人是能造出石砲的。</p>

    但是,经过两百多年的黑暗时代,草原上别制造石砲的工匠了,连“砲”对应的词汇也完全消失。</p>

    赵朔赶紧解释,道:“砲,就是抛石车,抛掷石头打击敌人的一种武器。”</p>

    话间,他在地上,画了一个简易的抛石车。</p>

    抛石车这玩意,华夏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文上有记载:“旌,建大木,置石其上,发其以拒敌也。”这里的“旌”,就是抛石车的最初名称。后来,才有了“投”“发石”“抛石车”“石砲”等称呼。</p>

    不过那时候的抛石车非常简陋,只是在杠杆的一端放上石头,另外一端陡然翘起,把石头发射出去。</p>

    后来,到了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曹操的麾下能工巧匠对抛石车进行了改进,名曰“霹雳车”。所谓霹雳车,就是给最原始的抛石车安个底盘装四个轮子。</p>

    随着三国战争烈度的不断增加,抛石车继续改进。原来的抛石车,是在木头上挖洞形成一个“石巢”,用来装载石弹。这时候,改进成了用绳索绑皮兜,装载石弹,</p>

    两晋唐宋时期,抛石车又进步了,原来是一根木头做成的杠杆,后来是三根五根乃至于十几根木头绑在一起形成杠杆。</p>

    这时候,抛石车的威力就非常可观了,成为攻守城池最重要的兵器。</p>

    话又回来了,抛石车重要,但是技术难度着实不算高。</p>

    在历史记载中,北宋末年,金军为了攻克汴梁,一夜就制作了五千架抛石车。这能有多少难度真的用得着什么专业的工匠</p>

    现在赵朔给铁木真画的,就是三国末期的抛石车——先造一个架子,然后用一根木头做杠杆,搭在这个架子上。杠杆的一端用皮兜装石弹,另外一端用几个人拽曳着绳索牵引发射。</p>

    那技术难度就更低了。</p>

    铁木真仔细琢磨,道:“木头好办,力吉思城周围多的是山林。皮兜子更好办,咱们最不缺的就是羊皮。人,咱们也不缺人。石头,更可就地取材。但是,这么简单的玩意儿,真能破西夏的坚城”</p>

    赵朔微微一笑,道:“父汗一试便知。”</p>

    </p>

    干就干。</p>

    铁木真一声令下,不出一天时间,蒙古人就造了一百多架石砲,先试试效果。</p>

    嗖!嗖!嗖!</p>

    轰轰轰!</p>

    一百多架石砲同时发威了,一百多个二十来斤重的石弹,携带者巨大的动能,向着力吉思城墙呼啸而来。</p>

    只在顷刻间,就摧毁了力吉思城墙上的一座战棚,更把西夏军士吓得哭爹喊娘。</p>

    没错,就是吓的。</p>

    才一百多颗石弹而已,又没什么准头,此次齐射,真正杀伤的西夏军士也就是五六个。</p>

    但是,给西夏军士的心理冲击力,实在是太大了。</p>

    什么时候,草原蛮子也会用石砲了</p>

    今天能造一百多架石砲,明天就能造五百架!</p>

    再狂轰几天,的力吉思城,绝对支撑不住!</p>

    当即,就有军士惊慌失措下了城墙,向城主野利朵报信。</p>

    事实上,最近野利朵最近非常郁闷。</p>

    他被发配来镇守这边境城,本来就够倒霉的了。谁知忽然来了一群蛮子,让他交出什么乃蛮王子屈出律。</p>

    鬼知道屈出律是高是矮,是圆是扁</p>

    这不是没事找吗</p>

    野利朵干脆下令,乱箭齐发,把这群草原蛮子赶走。</p>

    没想到,闯下了弥天大祸。</p>

    那群蛮子竟然开始攻城。</p>

    他们的弓箭,也射的太准了。</p>

    一个多月的时间,力吉思城就伤亡了千余军士!</p>

    蒙古人的损失,才有多少两百还是三百</p>

    而城外,有着数万蒙古大军!</p>

    </p>

    要不是跑都没地方跑,这些守城的士兵恐怕早已一哄而散!</p>

    不幸中的万幸,西夏有先见之明,对草原进行技术封锁。没有在靠近草原的城池安置抛石车,以免被草原蛮子学了去。</p>

    要不然,这的力吉思城,恐怕早就破了。</p>

    “嗯,那些草原蛮子没有蚁附攻城,看来还是惜命的。菩萨保佑,希望他们先坚持不下去,主动退军吧!要不然,即便没有抛石车,此城也坚持不了多久。”野利朵在心中暗暗祈祷。但是现在,连菩萨都救不了他了。</p>

    “城主大事不好!大事不好啊!草原蛮子造了抛石车,正对咱们的城墙猛轰啊!”</p>

    “啊抛石车完了!全完了啊!”</p>

    野利朵发出了一声绝望地惊呼,瘫软在椅子上。</p>

    那报信军士见了,更加绝望道:“城主快快振作起来。咱们到底该怎么办,还请您快快定夺!”</p>

    “还能怎么办”野利朵有气无力地道:“打白旗,开城门,投降吧。”</p>

    一刻钟后。</p>

    吱扭扭</p>

    力吉思城的北城门开了。</p>

    野利朵率领全城军民,打着白旗,出城请降!</p>

    “这这么容易”</p>

    穿了,现在蒙古人和西夏人,是麻杆打狼两头怕。</p>

    西夏人从没有见过这么勇猛的军队,只是仗着城墙的保护,咬牙死撑而已。</p>

    蒙古人呢刚出草原,对自身的战力还没十分清醒的认识,更没有以后的诸多恐怖段,觉得眼前的西夏坚城简直坚不可摧。</p>

    眼见抛石车攻击不到两刻钟,力吉思城就开城投降了,铁木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p>

    此刻铁木真和诸多蒙古将领们,都意识到了工具的强大作用。</p>

    他们围攻西夏边陲城一个多月,毫无战果。而这抛石车一出,西夏人就溃败投降了。</p>

    这给他们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也让蒙古高层们,格外的重视起先进的攻城器械。</p>

    他们不再盲目的相信里的弯刀和弓箭,若以后得到先进的工具,他们会迅速的接纳,并化为己用。</p>

    赵朔仔细提醒道:“穿了,力吉思城,是西夏边境的一座再普通不过的城。等攻击西夏大城的时候,他们还有很多守城段,就远没这么容易了。”</p>

    “那也很了不起了!阿朔啊,你真是长生天赐给我最好的礼物!”</p>

    铁木真高兴地简直合不拢嘴。</p>

    赵朔又提醒道:“父汗还要注意,现在不要着急进城,以防敌军诈降,使什么段。”</p>

    这句话才让铁木真迅速冷静下来,道:“那阿朔以为,咱们该怎么办”</p>

    赵朔道:“先派部分兵马进城,控制各处要地。然后,再接受敌军的投降,解除他们的武装,分散他们的组织。最后,父汗再入城,品尝胜利的果实。还有,咱们是为了征服而来,而不是单纯的杀戮,能不杀人还是不杀人为好。城中的工匠,对咱们更是非常有用。”</p>

    “都听阿朔你的。”</p>

    铁木真点头。</p>

    必须明的是,在铁木真统治的时代,和后来的窝阔台乃至于忽必烈时代,蒙古军有着极大的区别。</p>

    铁木真虽然也有着不少屠城的事迹,但那只是单纯的军事段而已,而不是为了发泄。</p>

    举个例子就显而易见了,铁木真统治的时代,只有杀戮,而没有一例虐杀取乐的例子。</p>

    但铁木真去世之后,蒙古军逐渐无法无天起来,造成了不少人伦惨事。</p>

    到底,铁木真雄才大略有着极强的自制力,这个时代的草原人刚从黑暗时代走出来没那么多肠子、相辅相成之下,形成了相对较好的局面。</p>

    但是后来,上层逐渐腐化堕落,下层见惯了世界,就军纪败坏,难以收拾了。</p>

    现在赵朔,就要潜移默化,让蒙古军向着好的方面发展。</p>

    简短截,今日,力吉思城开城请降。</p>

    两天后,乞邻古古撒城开城请降。</p>

    蒙古大军掳掠了大量人口、牲畜和财物,施施然离去。</p>

    这个消息,自然也迅速向着西夏国都兴庆府传去。</p>

    </p>

    </p>

    西夏皇宫。</p>

    “快!快宣宰相李安全,入宫议事!”</p>

    这话的,正是西夏皇帝李纯佑。</p>

    李纯佑这个人,往好了,就是温室里的朵,老好人一个。往差了,就是一个纯纯的废物了。</p>

    他的父亲李仁孝,是西夏数得着的明君,十六岁继位,做了五十四年的皇帝。</p>

    李仁孝老来得子李纯佑,就这么一个继承人,当然宠爱得很。</p>

    李纯佑快快乐乐地活到了十七岁,皇帝老爹驾崩,就毫无波澜地继承了西夏皇帝的位置。</p>

    登基以来,实行的国策,叫做“附金和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