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仙人竟在我身边 > 第77章 匡扶汉室,扶不得(大章)
    第章匡扶汉室,扶不得(大章)</p>

    粟、豆、芋头、山药,加上枯草根和干树皮磨成的粉,混在一起加水煮成半稀的粥。</p>

    四面漏风的茅屋里,清坐在一张破木桌前,将那粥一口口地往嘴里送,粥食入口,粮食的香气溢散开来,夹杂着有些扎口的树皮屑和草木的苦味。</p>

    自逃荒以来,他已经许久没有吃过正经的粮食,这是他几个月来吃到的最好的一顿饭了。</p>

    他竭力克制着自己,有意地放慢速度,吃得并不快。</p>

    饿了太久的人是万万不能猛然进食的。此前他便听过几个卖身给富贵人家的饥民,被主人赏赐了一顿粟米饭,一通狼吞虎咽之下竟撑破了肚子,活生生将自己撑死了。</p>

    大灾之年,人命太贱,好不容易得一个活命会,没道理把自己搭上。</p>

    吱呀一声响,茅屋的门被推开,穿着汉装的老周头走进屋内,眉眼间有些微的疲倦和忧愁。</p>

    两个时辰前,他带着清沿大路走着,终是在日落之前寻到了这处还算有人烟的村落。</p>

    这村内显然也并非富户,见两个陌生人到来,村民们警惕非常,一开始还想撵走他们。但在老周头当众展示了一道术法后,众人立刻惊叹仙人在世,急匆匆腾出一间空房,将二人迎入村落。</p>

    虽解决了住处,但在吃的问题上,众村民仍显得十分犹豫。老周头看出了他们的心疼,当即表示可为村中落病之人看诊换粮,只要给背后的少年郎一口饭吃便好,至于他自己不需吃食。</p>

    在这之后,一村人便东凑西凑,一家抓半把粟米,一家给几颗豆,十几户人精打细算,总算是凑出了碗粥来。而老周头亦兑现承诺,挨家挨户地入门看诊。</p>

    他并非专修医术,一般修士的医术也无法用到凡人身上。他所能做的也只有把把脉象,再以灵力调节人体内经络,治治头疼脑热这样的病。</p>

    但在没有郎中的大灾之年,这样的医治对普通百姓而言已然是天赐了。</p>

    清吃完碗内最后一口粥,抬起头来去看进门的老周头。这老人正坐在榻上沉默不语,眼中尽是哀切。</p>

    “你看到什么了”清开口问。</p>

    吃饱了粥,有了气力,他也有了开口聊天的心思。</p>

    无论如何,这老周头让他吃上了几个月来最好的一顿饭,在这大灾之年,没有比这个更值得信任的行径了。</p>

    “这村里的百姓没有一家吃得饱我方才看到村头那家人,家中没了米,只能去挖野菜根。”</p>

    他在那边喃喃着,声音哀切:“那父母将挖来的野菜根大半都予儿子吃了,但幼童的肚肠消受不来菜根,上吐下泻险些送了命。我以灵气刺激其生,但这样下去,那孩子恐怕”</p>

    声音至此顿了顿,他转过头,有些呆滞地望着外面的夜空。</p>

    “这世道不该是这个样子的”</p>

    清歪着头望着他那一脸凄切,感觉颇为不解。</p>

    在他看来这种事再平常不过了,而且至少那一家人还能找得到菜根,不必像他见到的许多人那样,饿急了只能去吃观音土。这老头为这种事就如此悲伤</p>

    眼看着老周头坐在那满脸阴云。他思考片刻,开口打破了这阵沉默。</p>

    “起来,你既是仙人,为何会独身回到人间,还非要去雒阳寻死”</p>

    老周头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长长地叹了口气。</p>

    “这就来话长了。”</p>

    他抚摸着腰间的储物囊,目光像是有些飘忽。</p>

    “我并非是仙门内的传承之人。幼时,我出生于雒阳儒士之家,我爹娘自便叫我通读经文,希望我成治国之才,踏入朝廷匡扶汉室。”</p>

    “我接受举荐为官时,正是少帝即位,大汉内忧外患频出之时。我本想依靠仕途救国,荡平汉室忧患,但十数年过去,依旧没有看到一丝转,反而每况愈下。”</p>

    “后来,我因不受反党贿赂被人暗害,被削去官职放还家中。但那时我仍不死心,一边想办法重回朝廷,一边寻找朝廷之外的其它救国之法”</p>

    摩挲着储物囊的停了停:“直至一日,我前往一处山神庙上香火时,恰好偶遇了下山的宗门修士也就是你们口中的仙人。”</p>

    “那些修士来自苍天宗麾下的分宗,他们我身具灵根,可随他入宗修炼。我本以为这便是天赐良,我就此便能依托仙道之法救大汉之颓势,谁知”</p>

    他到这垂下头,自嘲般苦笑一声。</p>

    “谁知修炼之途上,也并非人人都能通向大道。”</p>

    “此前我以为修士都有翻云覆雨之功,进入宗门才知,凡人有天才与庸才之分,修士亦然,绝大多数的修士穷尽一生也无法突破筑基我也并非那个例外。”</p>

    “尽管我日夜不停地修炼,可却因资质平庸,修了八十年,依旧停留在炼气境,别去到苍天宗本宗、就算在分宗中我也只不过是最不起眼的外门弟子,不上半句话。”</p>

    “如今我寿元将尽,已不可能再作突破。”他低声道,“既然终有一死,那与其在宗中等待天人五衰到来,不如游子归乡、落叶归根,将骨灰埋在雒阳城下。”</p>

    “若有一日汉室再兴,我在黄土之下看到,亦可安心了。”</p>

    清托着脸听他。老周头口中的“境界”“宗门”之类的词他都听不太懂,前面那一段倒是没有什么生涩的词,只是内容无法理解半点。</p>

    兴复汉室自他有记忆起,大汉境内便是这样一派饿殍丛生的乱相,这样的汉室为何还要去兴复甚至不惜为其殉身</p>

    果然仙人的想法都很难懂。</p>

    “那你呢”老周头问,“若是不去雒阳,你此番要去哪里”</p>

    “去冀北。”清回答道,“听那里有个大贤良师张角,正在传太平道,只要去找他就有饭吃,还有能治病的符水。”</p>

    “”</p>

    老周头看他许久,像是犹豫了一下,才又开口道:“那你还是不要再去了为好。”</p>

    “为甚”</p>

    “因为张角就要死了。”老周头道,“如今修行界内苍天宗与黄天门两大势力正在争斗,那张角是黄天门在凡俗推出的代理人。看样子,黄天门很快就要被苍天宗所灭,届时张角定然不会有活路。”</p>

    清没有话,只是低头看着那被吃空的碗。</p>

    他不太明白那苍天宗与黄天门都是何物,但“张角就要死了”这句话他是理解的。</p>

    他本是想借着老周头的道解决去雒阳的生计,而后再从雒阳走去冀北。但若事实真如老周头所,张角这条道走不通,他不得不再思考另外的出路。</p>

    他今天亲眼看见老周头释放了几个法术,便立即能换来粮食和众人的敬仰。若他也能有类似段,相比求活的难度要上许多。</p>

    “你,你也是从凡人变成仙人的”</p>

    清想了想,试探性地道:“我后面几天不吃你的。你告诉我如何才能成仙,怎样”</p>

    老周头自然是听出了他言外之意,叹息着摇了摇头。</p>

    </p>

    “人需得有灵根才可踏入修行,这是先天注定之物,我也无法左右不过,我倒是可以予你一件法器。”</p>

    老周头着,却像是想起了什么,在储物囊上一抚,在少年讶然的目光注视下,从中抽出一柄长剑来。“这是我惯用的灵剑。虽只是下品,但也受过数次淬灵,不是寻常凡铁能比。等去了雒阳、待我入土之后,你把这剑拿去当铺当了,应该也能换些盘缠,够你日后过活。”</p>

    他指轻轻抚过剑身,将其递予清面前。</p>

    “这剑内里嵌有灵石,若是有灵根的修士触碰,便能与其共鸣,即使是一般凡人,也能”</p>

    一道光忽然在室内亮起,老周头忽地睁大了眼。</p>

    在他面前,清伸出一,试探性地摸上了那剑身。只这一摸,那剑上灵纹全然亮起,似是点着了明灯。</p>

    变化来得突然,少年下意识地赶紧抽回来,疑惑地想要向老周头问询情况,一抬头却对上了老周头震惊的目光。</p>

    “天灵根”他望着那剑上逐渐黯淡的灵纹,口中喃喃,“居然是天灵根。”</p>

    “天灵根”清不明所以,“这也是能修炼的灵根么”</p>

    老周头没有回答,只定定地望着他,那目光如同在泥泞之中突然挖到了玉石。</p>

    完全没有修炼过,单凭纯粹的灵性根基,便能唤起如此强烈的灵器共鸣。这等灵根资质,连一般的宗门子弟都无法达到。</p>

    最新在六9书吧首发!</p>

    “子,你闭上眼,心境放平,随我这样呼吸”</p>

    他一边着,一边盘坐于地,做出标准的修士吐纳姿势。</p>

    清看着他的动作,站在那一阵思索。</p>

    在这乱世当中,闭眼就意味着不安全,自逃荒以来,他连睡觉都要睁半只眼睛,还要把刀抱在怀里,免得有人趁他睡着时摸来,把他杀掉吃了。</p>

    但放在眼下,这老周头虽神神叨叨的,但会给饥民发饼、会给人看病,还帮他向人讨粥,总归不太可能是要害他。</p>

    思索片刻,他到底是盘坐下来,闭目,按老周头所的方法集中精神,绵长而有节奏地吐气。</p>

    渐渐地,耳畔的声响似乎开始变得空灵,四周空气宛若化作流水涌入体内,一股温暖感自丹田涌出,顺着经络遍经全身。</p>

    而他看不到的是,面前的老周头注视着这一幕,眼底的震惊愈来愈盛。</p>

    这少年第一次吐纳就能做到引气入体化气为力。他修行八十年,还从未见过能有这般绝顶天赋的修士。</p>

    这等天才要是放在寻常,是要被各大宗门抢破头的。可如今苍天黄天两大势力交锋,整个修行界都乱成一团,各宗自顾不暇,根本抽不出人来民间寻找新弟子,如此这少年才没有被发掘。</p>

    而他自己这次回大汉,本是抱定死志、奔着入土而来,除了那柄属于自己的灵剑外,他走之前交还了属于宗门的一切,甚至连联系宗门的飞信都没有带,也无法将这个骇人的消息传回。</p>

    如此这般,莫非他只能看着一个拥有天灵根的绝顶天才就此埋没在这乱世之中</p>

    老周头垂下眼帘,望着窗外投进的月光,一时无言。</p>

    但此时的清完全不知他的心中所思。他只觉得无形的气自四面八方涌入体内,浑身骨骼经络像是泡在热水之中,带来前所未有的舒适感。</p>

    就像是清醒的睡眠,他沉溺在那舒适之中,渐渐忘却了时间。</p>

    等到他睁开眼时,映入眼帘的是明亮的晨光。</p>

    眨眨眼去看,四面的景象像是变得无比细致,连光晕中的尘埃都清晰可见。而同时头脑也清醒异常,像是饱饱地睡了一大觉后自然醒来。</p>

    他已经许久没有过这样的体验了。逃荒的这些天,他几乎日夜风餐露宿,还要防备着那些饿疯了的饥民,饱睡一通实在显得奢侈。</p>

    这就是修炼么</p>

    他一时惊喜起来。不吃饭也不会饿死,不用睡觉便能恢复精力,天下竟有这样的好事,难怪那么多人都想要修仙呢!</p>

    “子。”</p>

    略显沉闷的话音从旁传来,转过头,老周头正坐在窗边,依旧保持着昨夜的姿势注视着他,像是就这样坐了整整一夜。</p>

    “你想入宗门、当修士么”</p>

    “宗门”</p>

    “就是修士群居之所。只要为宗门效力,宗门就能为新生修士提供功法与灵器,指导修炼。”</p>

    有之前的解释,这次清大概是听懂了。</p>

    就像那太平道一样,只要为人效命,就能换来饭吃,只不过这修炼给予人的是不必吃饭也能维生的能力,比那太平道更要强。</p>

    “想啊,为何不想”他点点头,“那宗门在哪里”</p>

    这番话换来的是老周头的沉默。</p>

    他坐在那,望着面前的少年。良久之后,他忽然长叹出一口气,缓缓站起身,仿佛下定了天大的决心。</p>

    “宗门位于洞天之内,乃是虚实交接之地。若无人引路,常人难以察觉、更难以入内。”</p>

    他开口道:“既然想要踏上仙途,那便随我一同去交州,我带你入宗门。”</p>

    “交州”清略微一怔,“你不去雒阳了么”</p>

    老周头再度沉默,脸色忽晴忽暗,似是在进行激烈的斗争一般。</p>

    “我这一生,仕途未成、仙道未至、如今又要亲眼看着大汉走向覆灭回首百年,尽是失败,愧对宗门,愧对家国。”</p>

    他低头望着身上的汉装,似是在对清话,又似是在自言自语。</p>

    “这般无用之身,即使葬于雒阳之下,也不过是徒增一捧黄土。若能在最后引一个大汉子民入道,此生也算是成了一件事。”</p>

    声音愈发低沉,他抬起,那背上已然满是褶皱,这是天人五衰的最初征兆。</p>

    以炼气境界而言,出现这种征兆,意味着寿元已不足半年。</p>

    从关东到交州,路途有三千里以上。炼气境尚无法腾挪飞行,只能像常人一般靠双足行进,他无法确定这最后的生命够不够他带着少年走回宗门。</p>

    他只清楚一件事:无论最后结局如何,只要从这里折返向南,他此生便注定再无法回到雒阳。</p>

    这是注定不归的旅途,是无人喝彩的剧目。</p>

    老周头慢慢地拉开房门,踏入屋外铺天盖地的阳光之中。</p>

    “子,走吧。”他,“去交州,去宗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