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 第260章 公家的钱一人一半
    第260章公家的钱一人一半</p>

    文森中校跟孙志伟在这笔交易上已经达成共识,但是具体的利益分配还需要商议。</p>

    这时候也不是矜持的时候,两人在办公室内吵的不可开交,就差拍桌子动了,结果愣是没走到这一步。</p>

    每当其中一人忍不住要发火的时候,另一边总要做出点让步。</p>

    两人锱铢必较,据理力争,最终达成了协议。</p>

    这次损毁战回售协议,每架飞单独报价。综合之后,平均每架战回收费用为4万美元。</p>

    这笔钱当然要由舰队的军费里面出,文森负责打通上面的关节,孙志伟负责处理飞。</p>

    最后所得去除每架30万美元的处理费用和税务后,两人一人一半,也就是2万美元/架/人。</p>

    孙志伟也把他跟西恩卡尔的协议了,文森中校对分点钱给这个上尉并不在意,反而乐见其成。</p>

    毕竟,每多回收一架战,他就要多分得6万美元。</p>

    口头协议达成后,孙志伟立即就从当地的律师行中,买下了一个空壳的回收公司。</p>

    然后用这个空壳公司与第三舰队签署了回收协议。</p>

    最终,有4架战被回收,其中0架真实损毁的战,孙志伟跟文森中校一人分得20万美元。</p>

    另外4架受伤战,两人各分得26万美元,另付给西恩卡尔40万美元的技术处理费。</p>

    至于原本20万购买损毁战的协议自然是作废了。</p>

    这4架损毁战虽然只有几百吨重,但是占地面积可不。</p>

    孙志伟不得不临时租了一艘3000吨的敞口货轮,到诺福克海军基地码头装载飞残骸。</p>

    第三天晚上,敞口货轮载着飞残骸离开了诺福克海军基地,最后停在几百里外的一个旧码头。</p>

    当晚,货轮的船员全部出去ppy去了,孙志伟才抽空把残骸都装进空间里。</p>

    完成了一个目标,孙志伟的心里也松了一口气。</p>

    至于顺带挣到的9万美元,这个算是他的私人金库,这个钱将来也会大部分都用在任务上面。</p>

    近千万美元看着挺多,但是对一个国家来真不算什么。当年要在纽约建联络处,上头都一次拨款了00万用来买房子。</p>

    也不是他贪婪,主要是他执行任务经常要用到钱,而国内拨付的任务资金根本不够用。</p>

    这笔钱交上去无非得个嘉奖,但是留在他里,将来就会鸡生蛋、蛋生鸡。</p>

    最终会变成更多成功的任务收获,再回报国内。</p>

    完成战回收的当晚,孙志伟就亲自发报,联系了国内的许一民。</p>

    向他紧急汇报了尼米兹号撞事故的情报,并请示是否尝试获取战残骸。</p>

    几个时后,国内回电: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尝试获取战残骸。</p>

    毕竟,孙志伟已经把残骸里有f-4和e-6b的内容都汇报上去了。</p>

    这两款飞中,f-4吊打国内战,是这个年代战斗的巅峰,对国内的战研发,有极大的参考价值;</p>

    e-6b是电子战飞,这种型在国内还是空白,研发更无从谈起,毕竟连个参考资料都没有,科学家们也毫无头绪。</p>

    如今能有会得到残骸,这会对国内的研发工作将产生极大的帮助。</p>

    </p>

    咱们国家的情报工作,自第一代开始就秉承着以人为本的宗旨,从不让情报员拿命去换情报。</p>

    虽然事实上只要有必要,大家都愿意为重要情报而拼上性命。</p>

    除此之外,情报部门还有两条铁律:一不准搞美人计,二不准搞暗杀。</p>

    这跟什么主义完全没有关系,完全是咱们自己给自己定的规矩,这完全违背了情报工作的本质规律。</p>

    在情报战中保持仁义道德,这也算是世界情报关中的一缕清流了。</p>

    但事实上在实际执行中,咱们的情报工作并没有受这两条禁令的影响,反而因此做的更好。</p>

    收到新任务后,孙志伟算好时间,在5天后他又一次联系上了霍先生。</p>

    “霍先生,还记得我么,孙伟,大米商人。”</p>

    听到又是这位神秘的孙先生,霍先生立即就明白了,这是有新任务。</p>

    “啊,是你啊,上次合作很愉快,这次孙先生又有生意介绍给我么”</p>

    上次他就莫名其妙得到了国内的夸奖,想了半天,他才想明白是那船大米的原因。</p>

    当然,他也明白,真实的原因肯定不是什么大米,但那他就没必要知道了。</p>

    “霍先生果然聪敏过人,这次又是万吨面粉,今年北美大丰收啊,这边的面粉价格很便宜,霍先生有没有兴趣呀。”</p>

    这次,孙志伟联系他,要求的依然是一艘万吨散装货轮。很显然,这又是一次国内任务。</p>

    对霍先生来,有钱挣,又能给国内帮忙,他自然要全力配合。</p>

    “当然有兴趣了,咱们还是跟上次一样的规矩”</p>

    “当然,就按上次的规矩来。”</p>

    “明白了,我马上调度船只,最快3天,最迟0天就有船到港。”</p>

    “霍先生大气,只是这次有几个人想跟船一起回去,不知道方便不方便”</p>

    上次许一民就训他了,那么重要的东西,连个护航的都没有,可把他气坏了。</p>

    这次,孙志伟肯定要吸取教训。</p>

    “这有什么不方便的,我会跟船长,让船长配合客人行动。”</p>

    “霍先生,感谢您的付出,祖国不会忘记。”</p>

    “客气了。我们虽属两地,实是同胞,互相帮衬不是应该的么。”</p>

    “霍先生,佩服,有空一起喝茶。”</p>

    “一言为定,下次回港,我请你。”</p>

    不久,,霍先生临时中断了北美的一艘货轮的行程,优先满足孙志伟的需要。</p>

    孙志伟在联系过霍先生后,就向许一民汇报了任务进度,并请求上级派人,秘密为货船护航。</p>

    一周后,霍先生的货船靠港。同一时间,有一批来自纽约的同事偷偷的找到了他。</p>

    孙志伟立即明白,这批人是来护航的,于是,他就将这些人介绍给了霍家的船长。</p>

    这批人过来的目的是保护船只,其它的他们都不知道。</p>

    孙志伟这次依然使用了跟上次一样的办法:先装载粮食,等过关检查完成后,他再偷偷替换掉其中的部分面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