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蒸馏工艺</p>
“奕哥儿,那酒铺的娘找你进去做甚真的只是请你喝茶”</p>
回去的路上,马仁瑀问出了心中的疑惑。</p>
他就算再迟钝,也看出李二娘的言行很反常。</p>
李奕微微摇头:“不过是个出身富贵的无知娘罢了。”</p>
马仁瑀见李奕不想多,他也就没有再追问。</p>
但与此同时,李奕却在心底暗自思忖。</p>
其实他来买酒不是喝的,而是准备用来做试验。</p>
或许是因为今早去看望郭召的家人,让他想起郭召在高平之战后受伤的场景。</p>
李奕决定要试试把高度酒精弄出来。</p>
现如今的战争中,很多人并非当场毙命,大多都是流血而死,或者是伤口感染,不治而亡。</p>
若是能把消毒酒精给弄出来,足以称得上一件大功德。</p>
而想要弄出高度酒精,那自然少不了蒸馏技术。</p>
关于蒸馏技术的出现时间,后世还不能完全确认,据汉朝时就有这方面的记载。</p>
但可以确定的是,蒸馏技术的逐渐成熟是在宋代,普及开来则要等到元代之后。</p>
起码李奕在这个时代还没听过有什么消毒酒精的实际应用案例。</p>
而他之所以要买品质好的酒,就是为了得到杂质更少的原液,提纯起来更容易,也更利于蒸馏酒精。</p>
李奕在后世曾看到有人整理制作过一本叫“穿越者必备指南”的书籍。</p>
里面详细讲述了穿越到古代,如何利用各个时代现有的技术,搓出一些超前的东西。</p>
其中有关于蒸馏酒的讲解,属于比较容易实现的一类。</p>
事实上,李奕刚穿越过来的时候,也曾想过搞一些发明创造。</p>
但限于自己穷苦出身,很多原材料他根本弄不到,总不能从零开始全部搓吧</p>
这也不现实。</p>
而且这个时代,武力至上,想靠奇淫巧技往上爬,难度很大。</p>
富贵和权势需要一刀一枪的拼出来。</p>
再者,你辛辛苦苦创造出来的东西,也未必属于你,还不是武夫们了算。</p>
没有能力也保不住成果,这跟和平的盛世不一样。</p>
那时的李奕一直惦记着建功立业,并不想把心思放在无用的地方。</p>
而如今他已经有了一定身份地位,倒是可以着试试了。</p>
如果真能弄出来消毒酒精,那像是大蒜素、甚至土法青霉素什么的,也就未必弄不出来。</p>
当然,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p>
眼下先把高度酒精看能不能弄出来再。</p>
这时,马仁瑀又开口道:“咱们要不要去别家酒铺看看”</p>
李奕抬头看了眼天色,摇头道:“快到中午了,先回去吃饭,买酒的事下午再。”</p>
一想到李二娘子的事情,他就觉得有些晦气。</p>
当年的“白马之祸”,朱温用屠刀将世家门阀彻底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里。</p>
再造大唐笑话!</p>
历史总是要向前进的,沉溺于往日的盛世繁华。</p>
并没有什么意义</p>
</p>
“阿郎,门口有人送来一车东西。”</p>
中午吃饭的时候,门房郑阿大突然跑来通传。</p>
“谁送来的送的什么东西”</p>
李奕随口问了一句。</p>
郑阿大老实回道:“老奴不知。”</p>
闻言,坐在李奕旁边吃饭的马仁瑀忍不住道:“难道你就不会问问吗”</p>
郑阿大有些委屈道:“老奴问了,可赶车来的那人就是不,非要见到阿郎才行。”</p>
李奕颔首道:“行,你让他在门口稍等,我马上就过去。”</p>
然而等郑阿大离开后,李奕却根本没有起身的意思,不紧不慢的继续吃饭。</p>
马仁瑀不解道:“奕哥儿,你不去看看吗”</p>
“看什么”李奕轻笑道,“我好歹也是内殿直都指挥使,加衔四品的刺史,什么阿猫阿狗都够资格让我亲自去见吗”</p>
“若是直接通报名姓来意,我还能给他几分薄面,这般故弄玄虚,我没让人把他乱棍打走就算好的。”</p>
</p>
“这倒也是”吃饱喝足后,李奕和马仁瑀又坐着喝茶闲聊。</p>
直到大半个时辰后,门房郑阿大又来通传,是门口来的那人走了,但却留下了十坛酒。</p>
并且那人特意表明这酒叫做琼玉液。</p>
“难道是那李娘子送来的想要巴结奕哥儿你”</p>
马仁瑀看向李奕,却见他似乎不太意外。</p>
“奕哥儿,你早就知道是那李娘子”</p>
“对,不过我猜的。”</p>
李奕笑了笑。</p>
不过他确实是猜的,但觉得八九不离十。</p>
因为喜欢玩这种故弄玄虚的段,但又和自己有点关联的,目前也就那个李二娘子了。</p>
看来这娘们还没学老实</p>
最新在六9书吧首发!</p>
“让人把酒都搬到前院的库房。”</p>
李奕吩咐了郑阿大一句。</p>
既然对方白送来的,那他自然心安理得的收下。</p>
但若想有求于他,找他办事免谈!</p>
下午时分,李奕又带着马仁瑀出门。</p>
酒水已经有人替他准备好。</p>
但蒸馏酒的工具就需要李奕自己想办法了。</p>
不过他记得古法蒸馏的工艺并不复杂,主要就是密封问题。</p>
李奕二人先去了将作监,问清楚官制陶瓷工坊的位置。</p>
然后立马赶了过去。</p>
李奕在和匠人们亲自交流过后,现场画出了简易的图纸,吩咐匠人们按照图纸烧制十套用具,再根据实际品质进行改良。</p>
这种事情只要吩咐下去,剩下的就不用操心了,只管到时候来拿成品就是。</p>
所以权力地位确实是个好东西。</p>
干什么事只要动动嘴皮子,自然有人能帮你漂漂亮亮的完成。</p>
交代完烧制用具的事后,李奕便带着马仁瑀离开了工坊。</p>
随后二人一齐前往殿前司的官署。</p>
他俩准备趁着禁军休整的时间,向上头请个几天假期,回夏津老家把亲眷接来东京。</p>
然而到了殿前司官署,李奕二人却从张永德口中得知。</p>
七月十一,皇帝将会举行册封大典,正式册封卫国夫人为皇后。</p>
这下子,李奕二人想要请假,必须要等册封大典结束后。</p>
三天后。</p>
皇后册封大典如期举行。</p>
是大典,实则并未大操大办,更像是走个过场。</p>
这都是因为柴荣受郭威影响很大。</p>
正月,郭威临终前,特意交代柴荣:死后不要劳烦民力给他大造陵寝。</p>
只用纸衣、瓦棺装殓,墓前立一块石碑,也就足够了。</p>
若是违背他的遗愿,他就不会施福给他。</p>
这足见郭威何其节俭恤民,柴荣自然也不敢铺张浪费。</p>
再加上攻北汉之战结束还没多久。</p>
国库和内宫的钱财大半都拿出来赏赐将士们。</p>
国家财政流转早已捉襟见肘。</p>
皇后的册封大典自然一切从简。</p>
而等册封大典结束后。</p>
皇帝诏令,拜卫王符彦卿为守太傅,改封魏王。</p>
一时间,符氏一族的荣宠无以复加。</p>
真可谓:“近代贵盛,无与为比。”</p>
大典次日,李奕和马仁瑀也踏上了荣归故里的路途。</p>
李奕还准备顺路拜访一下魏王符彦卿。</p>
毕竟这位五代第一老丈人,现如今还有两个女儿没嫁出去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