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天子宁有种 > 第142章 成都府来信
    第42章成都府来信</p>

    “轰隆隆——”</p>

    夏季的天气变化莫测,前一刻还艳阳高照,下一秒就乌云密布,太阳也缩入了云层中,从遥远方向传来隐隐的雷声。</p>

    固镇周边此时正在大兴土木,后周如今拿下了秦、凤四州,固镇作为防备蜀国的重要据点,后周朝廷下令在这里扩建营寨堡垒。</p>

    半空中雷云涌动,天穹间有雷霆霹雳闪耀,地面上也逐渐扬起一阵大风。</p>

    没一会儿,黄豆粒大的雨点“哗啦啦”的落了下来。</p>

    远处在干活的民夫役卒们连忙四散躲雨,人们在雨中慌乱的奔走,雨滴落地激起一地尘土,夹杂着尘埃在风中跳动,砸落后又踩踏成湿滑的泥浆。</p>

    在天地间的宏盛气势之下,人就像是蝼蚁一般弱无助,天威不可测。</p>

    李奕站在营房的门口,瞧着雨中的情景,沉默不语。</p>

    转眼已经到了七月下旬,距离从东京出征过去两个多月,攻蜀的战事总算画下了句号或许用暂时来描述更准确。</p>

    因为孟昶的蜀国还在,迟早有一天还会再来,至于是何年何月,那就不得而知了。</p>

    当然那是以后的事,不是眼下李奕该操心的,他现在的目光是盯在了即将开打的攻南唐之战。</p>

    “轰!”乍然响起的惊雷,把李奕的思绪拉回到现实。</p>

    抬眼望去,瓢泼的大雨急促的倾泻而下,狂风像是老天动怒一般呼啸,吹动着树木枝叶狂舞乱摆,似乎要将臂粗细的树干拦腰折断。</p>

    雨来的急也下的大,顷刻之间地面上的坑洼便积起一滩水汪。</p>

    就在这时,潘美举着一杆油布伞,趟着水往这边走来,等到了跟前他收起伞,朝着李奕拱了拱。</p>

    眼见潘美欲言又止的样子,李奕心知对方找自己肯定有事,但他并没有主动开口询问,而是看向雨幕轻笑一声:</p>

    “憋了半个月,固镇的这场雨终于是下了,希望下了雨后能凉快些。不然一天到晚闷热的很,光是站着不动就直冒汗,夜里睡都睡不好。”</p>

    潘美连忙点头附和称是。</p>

    随后他犹豫了一下,冲着李奕恭敬行礼,感激道:“若没有李都使在奏报里替末将极力请功,这次末将也不可能升任客省使。明日末将就要奉命率永兴军的人马返回驻地,再从京兆府东归开封。临走之前末将思来想去,还是想跟李都使当面道谢一声。”</p>

    这次西征的封赏,除了王景、李奕和向训三位主要将领,其它将校的封赏也兑现了。就连负责后勤调度的客省使昝居润也得了赏赐并加知青州事。</p>

    至于王常功等指挥使则被提拔为军都指挥使一级,等回到东京之后就能获得正式的任命。</p>

    剩下的那些都头、十将等校,以及各级士卒,同样都有赏赐和好处。</p>

    作为协助前锋作战的潘美,在李奕的大力请功之下,从西上阁门副使兼任永兴监军,更进一步升为了客省使。</p>

    李奕拍了拍潘美的肩膀道:“这是潘将军该得的封赏,我只是把你的功劳如实跟朝廷上报,何来感谢之”</p>

    </p>

    潘美谦逊道:“末将有几斤几两,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从兵出散关以来,末将没立什么功劳,一路只能追着前锋各部跑。唯有青泥岭一战方才捞了些微功劳,还是沾了李都使和禁军兄弟们的光。李都使却在奏报里把末将和王指挥使等并列为功。末将实在汗颜。”</p>

    “潘将军可不要妄自菲薄,这世上有许多人并非没有本事,只不过缺少的是运气罢了。”</p>

    李奕正色道,“想当初我还只是禁军中的一员校,那时怎么也不敢想会有如今这般的地位节度使啊,做梦都不敢想的事,现在还不是成了真”</p>

    潘美连忙道:“末将哪敢与李都使相比您的勇武智谋,末将难望项背!”</p>

    看着原本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名将,此时此刻在自己面前恭敬有加,李奕心中却已经生不起太多的波澜。</p>

    经历得多了也就习以为常,如今就连未来的宋太祖也要客气的巴结自己,一个潘美其实算不上什么了。</p>

    人的心境是随着身份地位的转变而大为不同,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目标和追求,现今李奕着眼的是更远大的未来。</p>

    当然对于潘美,肯定还是能拉拢就拉拢的,多一份助力总比多一个敌人要好。</p>

    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你永远不知道自己随的善意,以后会带来多大的好处。况且就算没有好处也不损失什么。</p>

    李奕笑着勉励道:“我倒觉得潘将军是个有本事的,只是缺少一些施展的会正好朝廷有意要对江南动兵,我看这就是个很好的时。”</p>

    潘美闻言面色颇有意动,他最早是从皇帝的近侍起家,当初柴荣还没继位,担任开封府尹期间,潘美就是柴荣的侍奉官。</p>

    等到去年柴荣即位,提拔他当了供奉官,接着在高平之战后,因为立了些功劳,又被授予西上阁门副使,随后派往担任永兴监军。</p>

    看似潘美升的不算太慢,但转来转去却没什么实权,诸司使白了只是用来领俸禄的,皇帝用得着的时候派出去干活,用不着就召回来待着。</p>

    而且相比于禁军中的许多年轻将领,已经三十岁的潘美其实地位只能算中等。</p>

    有些比他年轻的武将,都加衔了刺史乃至于团练使,他面前的李奕更不用,比他了近十岁,如今已是一方节度使。</p>

    潘美也有想要建功立业的抱负,奈何一直没什么会,李奕的这番话确实到了他的心里。</p>

    他犹豫片刻,突然拱行礼,拜道:“末将也听闻了朝廷欲要对江南动兵的事情。以李都使的本事,若要开战必定少不了您。到时到时还恳请李都使能让末将继续跟在您身边出些微薄之力。”</p>

    李奕闻言心下一笑,这话分明是含蓄的表明想要求自己帮忙,去向皇帝给他在攻南唐之战中讨来一个差事。</p>

    当然他的想法没什么问题,以李奕如今的战功和身份地位,确实能在皇帝面前上话。</p>

    但很多事情并不能死,李奕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他沉吟道:“国家大事由陛下和宰相、枢密们决断,我本插不上什么话。不过潘将军都这么了,到时我便试试看吧。”</p>

    潘美顿时大喜过望,连忙又行礼道谢,似乎有了李奕的保证,事情就已经稳了一般。</p>

    目送着潘美撑伞离去,李奕转身准备进入屋内。</p>

    “李都使,营门外有个人自称从成都而来,带着他家主人的的信过来找您!”就在这时,一名亲兵冒雨跑过来,恭敬行礼道。</p>

    “成都府”李奕眉头微皱。他在蜀国都城可没有什么熟人,谁会没事给自己写信</p>

    “去把那人带过来见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