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殿试</p>
清晨,岳文轩爬起床来,洗漱完毕,又来到了沙盘前。</p>
正打算附身到自己的真人办上去玩儿,突然响起了嘟嘟嘟的提示声。</p>
这是备望录的提示铃声,看来今天记录了什么重要事情</p>
拿起记事本一看,原来是科举考试“殿试”的日子。</p>
由于北宋国最近地盘扩张很快,新占的几个州,十几个县都需要官员,原有的官员储备是完全不够了,所以3年开春没多久,就由綦崇礼开始主持“春试”,北宋国目前所有控制地区都同步举行。</p>
各地区先分区考试,从分区里杀出来的,集中到胶水县再进行一次考试,这一次考中的就是“进士”,这批“进士”再全部带到赵栻的面前,由赵栻这个皇帝亲自出题考一考,就叫做殿试。</p>
殿试的日子早就提前订好了,岳文轩害怕忘记,便用做了个提醒。</p>
“还好在上做了提醒,不然真给忘了。”</p>
岳文轩只好暂时放弃了去泗阳城玩的打算,将意识刷地一下,跳向了赵栻。</p>
胶水县今天很热闹</p>
来自北宋国实控各州的书生学子们,大多来了。</p>
登莱二州的人自不必,就连刚拿下不久的沂州和淮阳军,也有大量的书生们远道而来,参加考试。</p>
岳文轩刚切过来,就看到了沂州颜氏的人。</p>
这人之所以让岳文轩记住了,原因也很简单,北宋军刚打下沂州,颜氏的人就给宫二娘子送来了大量的铁、硫磺、硝石、木炭,是感谢宫枢密“解放”沂州,能让颜氏回归大宋,送这些东西“充作军资”。</p>
这么懂事的人,岳文轩当然也就记住了。</p>
那送礼的家主当然不是参加考试的人,应试的应该是他的儿子,一个气质不错的年轻书生,看起来也就二十出头的模样,带着一股大世家子弟的沉稳感。</p>
人群里还能看到马氏、纪氏、綦氏</p>
每次科举都有他们,他们家的年轻人就像用不完一样,不管你考什么,他们都能摸出一个主家或者分家的子弟来参加考试,考不考得中是一回事,但参不参加又是另一回事。</p>
岳文轩的眼神刚刚在这群人身上转了一圈,就听到身边传来的个欣喜的声音:“官家,您醒了”</p>
岳文轩转头一看,是三十二公公。</p>
这公公来来回回送了几次信后,留在了赵栻身边,充当“御前太监”,这人有个好处,赵栻发呆他就低调行事,绝不多问半句,像“官家为何会发呆”这种人人都很想知道的问题,三十二公公却仿佛从来没考虑过,压根不想知道,半句都不会问。</p>
他只会在赵栻“醒过来的第一时间”凑上前来听候吩咐,贼有眼力。</p>
岳文轩嘿嘿一笑:“眼前这些,都是进士”</p>
三十二公公赶紧低眉顺眼地道:“是的,他们都考中进士了。綦丞相,国家正在用人之际,所以这次考试的难度很低,稍微有点学问的人便全都考上进士了”</p>
岳文轩点头:“嗯!合理!”</p>
三十二公公又低声道:“綦丞相和纪尚书刚刚还来了一趟,见官家正在思考人生,他们就退出去准备去了,很快又要来的。”</p>
</p>
岳文轩点头:“嗯,朕既然来了,就让綦丞相和纪尚书准备准备,殿试正式开始吧。”</p>
三十二公公立即甩了甩拂尘,准备出去传旨</p>
岳文轩突然道:“慢点!这次殿试,朕允许旁听,让进士们的家属都来旁听吧,还有那些没考中进士,但是参与了科举的书生,也允许旁听。”</p>
“啊”</p>
三十二公公愣了愣:“那得多少人殿堂里坐不下。”</p>
岳文轩:“去菜市口举行殿试吧!开阔,围观的人可以更多,反正多的站在外围,没坐位,他们自己想办法挤着。”</p>
在菜市口举行,都没个殿堂,还能叫殿试么</p>
不过,这种问题只有死板的老学究会讲究,聪明的太监从来不会违抗皇帝的旨意,三十二公公想都没想就来了一句:“遵命!”</p>
旨意很快传下去了,果然不出所料,綦崇礼这种老学究立即表示反对,但是反对无效,岳文轩一意孤行,不采纳丞相的意见,坚持要在菜市口举行殿试。</p>
这可把准备会场的下人们给忙坏了,赶紧把殿堂里已经摆好的桌子椅子,全都往菜市口搬,侍卫们也得赶紧重新布防</p>
紧急忙了半个时辰,终于把菜市口布置好了。</p>
殿试这才得以开始举行!</p>
岳文轩坐在了菜市口的木台上,他坐的位置旁边不远处,就是“菜市口斩首”的位置,地面上还能看到一点褐色的污痕。</p>
在他面前,是上百名今科考中的“进士”,现在他们已经根据得分排了个名次,但这个名次不能决定谁可以得到状元、榜眼、探这三个殊荣,必须通过殿试,得到皇帝的认可,才能拿到这三个头衔。</p>
进士们个个摩拳擦掌,气势汹汹。</p>
今天皇上不管考什么,他们都要拼命抢那状元郎的头衔,谁也不肯让谁。</p>
被允许来旁观的家属们,在侍卫组成的人墙外面,拼命给自家孩子打气。</p>
还有大量落榜的书生,在外围惆怅地看着眼里全嫉妒羡慕恨。</p>
殿式正式开始</p>
前面省略一亿字的废话,各种排场。</p>
直接进入正题</p>
綦崇礼大声道:“现在请官家出题。”</p>
岳文轩嘿嘿一笑:“好啦,朕只出一道题大家听好有一天,朕想要在水池里泡澡,于是让三十二公公往一个水池里注水水池有进出水管各一根。单独开放进水管二十柱香时间可注满全池,单独开放出水管四十柱香的时间可放空池水。三十二公公在注水两柱香后才发现出水管并未关闭,赶紧关闭出水管后接着注水,那么再需几柱香的时间可注满游泳池”</p>
此题一出。</p>
全场皆惊,所有的进士都呆若木瓜。</p>
在外面旁观的进士家属和落榜书生们,也全都傻了。</p>
甚至连闻迅赶来看热闹的老百姓也全懵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