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宋代纺织技术</p>
公元3年,五月。</p>
西溪蒋氏的商船,又一次来到了楚州。</p>
蒋绍辉又来了,而这一次到来,他就不只是带着一群护卫了,还带来了给蒋氏服务多年的老掌柜,以及几位擅长纺织的老工匠,裁缝加上他的护卫在内,还真是好大一群人。</p>
这群人下了船,便直奔楚州城中,准备寻找一个适合用来建纺织工坊的地方。</p>
不料他们刚走进城门洞,就见守门兵迎了上来,行了一礼道:“蒋相公,岳公子让我们见到你来,就带您去一个好地方。”</p>
蒋绍辉:“”</p>
虽然不太清楚状况,但他还是跟在了守门兵身后,一群人在建设中的楚州街道上穿来穿去,不一会儿,便来到到了城北一片开阔的地方,这里搭建着一排空空的板房。</p>
“这里原本有一片破烂民房,但在抗金之战中烧毁了。”守门兵介绍道:“咱们北宋打进来之后,岳公子让人将这里的废墟全都清理掉,然后建成了这样的板房,就是大块大块的木板搭建起来,屋子里除了几根木柱子,别的什么也没有,非常的空旷。”</p>
蒋绍辉走进一间板房,果然,这板房里面啥也没有,空空荡荡,非常方正。</p>
不由得大喜,这种房子,很适合用来做纺织工坊啊。</p>
“岳公子早就打算要把这一片用来做工坊了。”守门兵道:“正巧蒋相公有兴趣来这边搞纺织厂,岳公子就让我把您带过来看看,若是蒋相公有意,可将这片房子便宜租给您。”</p>
蒋绍辉有点担心,和官府合作,是最容易被坑的,官府经常会瞎jb乱整啊。</p>
有点不太敢问租金多少。</p>
却听那守门兵道:“只比同等面积的普通民居的租金高一成。”</p>
蒋绍辉还是有点心翼翼:“没有别的费用了”</p>
守门兵:“没有了!可到官衙立字据。”</p>
蒋绍辉大喜过望:“北宋真是照顾咱们商人啊,我能把东西先搬进来,再去签契约吗”</p>
守门兵:“当然可以。”</p>
蒋绍辉赶紧挥,让下们去河边把东西搬过来。</p>
他带过来的东西,主要就是十几具纺织。</p>
这点数量肯定是不够的,也就是打个底,后续还要再从江南那边运过来。</p>
他并不知道</p>
他正在做这一切的时候,岳文轩本人,正在沙盘外面俯视着他,甚至还在用摄像对着他的纺织进行拍摄。</p>
他并不急着与蒋绍辉接触,想要先看看蒋绍辉的人使用的是什么样的纺织技术,以便了解北宋末年时,江南地区的纺织业究竟是什么水平。</p>
这时候蒋绍辉去衙门找颜承平签契约去了,他的下则将器往厂房里搬,摆好之后,固定好器,然后就开始测试这些器在长途运输中有没有弄坏了。</p>
</p>
岳文轩也就顺便看个乐子。</p>
只见蒋氏的工匠们,拿出一些提前备好的开始表演。</p>
他们使用的是赶搓法,也就是用铁杖在梨木板上旋转赶出籽,这种方法非常落后。</p>
至于“弹”的这个“弹”的部份,蒋氏工匠则是使用竹制弓,牵弦来弹,与岳文轩时候见到的“弹”的大弹床比起来,蒋氏的弹弓非常原始,效率明显不够。</p>
再看他们的纺车,那就更低端了,属于摇单锭纺车,就一个纱绽在那车上旋转,一次就只转那一根线,技术极为原始。</p>
据南宋后期已经出现了三锭脚踏式纺车,但现在还是北宋与南宋交界的时间,三锭脚踏式纺车都还没有广泛应用吧。</p>
只看了一会儿,岳文轩就可以肯定了,蒋氏的技术非常差劲。</p>
就凭他这技术,就算把工坊塞满工人,24时两班倒,都消化不了自己用现代农业种植方式,种植良种带来的那巨大的产量,他这工坊的人忙冒烟了,都得大量烂在田地里。</p>
岳文轩的脑子里,马上冒出了“蒸汽纺织”这一行字。</p>
但是他马上就打消了自己的念头,目前北宋国的蒸汽技术刚刚开始起步,工部正在拼命的制造蒸汽,但就那么几台,用于军工都还不够,哪里来得及普及到民间</p>
还是给他们搞原始点的东西吧!</p>
好,先进步到明朝技术,再慢慢过渡。</p>
岳文轩又拿出了秋之神光雕塑公司的套装,一套明朝纺织技术全流程人,往箱子里一摆</p>
——</p>
傍晚,蒋绍辉一脸兴奋地拿着一堆契书,来到了他的工坊。</p>
这里的官府办事效率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p>
在颜承平的亲自督促下,衙门里的吏员们办事真的是一点也不马虎,不光动作快,还有很好的态度,一点也不像别的地方的官吏那样凶神恶煞,不把商人当人看。</p>
他在这里感觉到一种“商人被尊重”的舒服感觉。</p>
一大堆契书,短短一个多时辰就全部办完了。</p>
而且这契书写得非常详细清楚,连税率都清清楚楚写上去了,上次岳公子口头承诺的每招三百个工人就免一分税,也写上去了</p>
有了这么清楚的契书,他心里都感觉有底气了些。</p>
回到工坊里,见到自己的老掌柜已经带着几位老工匠摆好了纺织,甚至已经试着跑了一下流程,保证每台器都能正常运转,他心里也开心,笑道:“这一批器,只是个样本,咱们要招足九百名工人,达到免税,那就还需要更多的器。老掌柜,麻烦你去雇佣几个木匠,照着咱们的纺织,再多造他个几百台,今后才能雇佣更多的工人。我已经派人去城外的田里看过了,这里的产量只怕非常恐怖,不多搞些器是纺不完的。”</p>
老掌柜应了一声,正要去准备。</p>
就在这时候,工坊门口人影一晃,岳文轩来了:“蒋兄好啊!”</p>
蒋绍辉不敢怠慢,赶紧行礼:“岳公子来了,哎呀,快请进快请进。”</p>
岳文轩一边笑嘻嘻地走进来,一边伸挡住了老掌柜,不让他出去找木匠,笑道:“老掌柜先别走,我来这里,有些东西要展示给蒋兄看,老掌柜也一起看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