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堂堂之阵,擒之必矣!</p>
初三。</p>
丑时。</p>
不知到底是忐忑还是什么,在榻上翻来覆去死活没有睡意的刘禅,最终还是披着一件氅衣走出木屋,来到了灯火阑珊的峪山台地边缘。</p>
朝东边望去,曹营灯火不熄。</p>
估计仍在安营扎寨,建造工事。</p>
等工事建造完,真正的生死对决就要开始了。</p>
正如赵老将军所言,在眼前这片完全无险可依的平原上,只要两军布下阵形,便再没有什么虚实,没有什么计策可言。</p>
正面战场上,实力就是一切。</p>
天下第一等兵法就是四个字:</p>
恃强凌弱。</p>
兵法的堂堂正道,就是以多打少,以强打弱。</p>
而如今,曹强汉弱,曹多汉少。</p>
自己那收买人心的抚恤,或许能打动部分人,却不可能打动所有人。</p>
除非曹真真是憨批,或者赵老将军的指挥水准直接超神,否则接下来这场正面作战就不可能赢。</p>
而按赵老将军所,不提历史战绩,单从曹真选择的驻营之地便能看出,曹真是真的有些水准的。</p>
刘禅不能不为之忐忑与戚然。</p>
“陛下,山上着实风大,您还是回去就寝吧。”宿卫天子的虎骑监麋威再次劝道。</p>
刘禅并不理会麋威的劝告,只是一直看着曹营灯火,忽然道:</p>
“威,你他们会明日来吗”</p>
麋威一怔,道:“不会吧他们立足未稳,应该不会于明日贸然进军,最快也是后日。”</p>
麋威知道这位陛下在想什么。</p>
按照计划,在他们离开成都的第二天,也就是二月廿二,虎贲中郎将董允会亲督四千戍卫成都的禁军奔赴斜谷战场。</p>
路程总共一千余里,日行六十里,预计会费十六日时间。</p>
也就是,预估要在四日后的三月初七才能抵达斜谷。</p>
没办法,虽然取粮于道,兵甲弓矢仍需要辎重车运载,即使一路官道坦途也走不了太快。</p>
前日收到信使消息,大军才刚至白水关,也就是,确实没有比预期的速度走得更快。</p>
这也就意味着,要是明日便与曹军打起来,天子身边甚至连个可靠的护卫都没有。</p>
五百虎骑虽都已到战场,但却都已预做他用了,否则根本无法处理曹军的虎豹骑。</p>
好在赵老将军可以信重,派了次子赵广赵辟疆,领了两百余名据都是亲兵死士的精锐守在指挥台地上。</p>
否则的话,麋威就要劝天子去栈道好生待着,以便在大事不妙时直接顺着栈道逃回汉中了。</p>
山风呼啸,许久之后,他身前那位凭栏远望的天子忽然出声:</p>
“好了威,从今日起不用再到此处宿卫朕左右了,你下山去,跟虎骑们在一起养精蓄锐。</p>
“曹军虎豹骑不知到底有多少,也不知到底会从哪里出现。</p>
“万一战事乍起,没有你这个虎骑监居前冲锋指挥,只怕虎骑们会力不从心的。”</p>
麋威思索片刻后也是点头:</p>
“唯!”</p>
没办法,兵法所谓以正合,以奇胜,这五百虎骑基本就是此处汉军唯一的奇。</p>
不期望能以奇胜,只希望能够以奇不败,好稳住汉军士气军心,等天子谋划的大水来冲。</p>
</p>
</p>
天明。</p>
又天明。</p>
三月初五。</p>
曹真在这两日彻底立稳了营寨,又亲自率领虎豹骑,将整片战地巡视了一遍。</p>
清晨,他召开了最后的军议。</p>
“按照与陛下约定的时日,长安城中两千虎豹骑已于昨日出发,会在今日申时到达斜水以西,渭水以北</p>
“我们的任务,就是在正面战场吸引蜀寇注意力,黏住蜀寇,为虎豹骑向南渡渭争取时间,之后再将蜀寇逐至斜水以西!</p>
“届时,两千虎豹骑一旦登上五丈塬,就能从塬上奔袭而下!</p>
“再加上我大军乘胜追击,未必不能生擒伪帝!”</p>
“好!”</p>
“生擒伪帝!”“今葛贼既败,若真能生擒伪帝,或许此战便是灭蜀之战啊!”</p>
营中将士当即一片振奋喝彩之声。</p>
曹真心情亦为之激荡,伪帝近在咫尺,他不可能一点想法也没有。</p>
</p>
父辈未竞之功业,必将由他们这一辈人来完成!</p>
忽然,从帐外冲进来一名文士。</p>
曹真一看,不是自己的军师杜袭又能是谁</p>
“大将军,恐斜水有伏!”只见杜袭三两步冲到了大帐中间,神色颇有些激动。</p>
众人正惊疑间,却又见杜袭身后走进来四个抱着陶罐的人。</p>
“军师何意”曹真疑惑问道。</p>
杜袭神色激动:</p>
“大将军,仆前几日在渭水岸边巡行时,发现渭水靠近南岸的河水,似乎比靠近北岸的河水更加浑浊!</p>
“仆心中生疑,觉得这些浊水或许是沿斜水流下。</p>
“便连续四五日趁着夜色往斜水而去,用陶罐装了水带回营中。</p>
最新在六9书吧首发!</p>
“却发现几日之内,斜水之水一日比一日更清,今日之水更是清澈得几乎没有污泥!”</p>
裨将王双蹙眉起身:“军师,蜀寇占据斜水上游,每日取水饮畜都会把水弄混,这有何奇怪”</p>
曹真略一沉思,其后对着这位忠于职事的军师恳色道:</p>
“军师,我以为王双得有些道理,而且那蜀寇前些日子又在斜水右岸伐山开道,置帅帐于其上,斜水浑浊也不奇怪。</p>
“至于为何越来越清,自然是蜀寇这两日不再凿山筑营了。”</p>
杜袭一滞,随即便又激动道:</p>
“大将军,不可大意啊!</p>
“为何伪帝天子会御驾亲征</p>
“为何伪帝当日大张旗鼓,效董卓故事</p>
“为何蜀寇明明是一座空营,见到我军在此安营扎寨却仍不撤兵</p>
“难道大将军不觉得可疑吗</p>
“依仆看,这分明是蜀寇的诱敌之计!”</p>
自从从谍子那里知道伪帝大张旗鼓地御驾亲征之后,杜袭便觉得伪帝哪哪都可疑。</p>
而大家都不以为意的斜水变浊之事,确实也就只有他这个本就心存疑虑之人才会特别注意到。</p>
可斜水上游为蜀寇所控扼,他就是想去一探究竟也是没有办法的。</p>
曹真听着听着,也觉得似乎有些不对劲:“军师且细细来。”</p>
杜袭捋了捋思绪,道:</p>
“当日,伪帝效董卓大张旗鼓入斜谷大营时,我们以为恐怕是诸葛亮陇右获胜,为之震骇。</p>
“然而过不两日,诸葛亮在陇右大败的消息便传了过来。</p>
“可伪帝必不可能比我们更早收到诸葛亮大败的消息。</p>
“所以,伪帝当日大张旗鼓入斜水大营的目的,就是为了迷惑我们,让我们不敢出郿坞与其相攻。</p>
“而我们确实为之震骇。</p>
“这明,伪帝虽不会用兵,却懂些奇谋诡计。</p>
“而如今大战在即,蜀寇明知不敌却仍不退走,又加斜水由浊变清。</p>
“这不得不让仆想起当年韩信于潍水拦水作坝斩龙且之事。</p>
“仆以为,伪帝极可能是在效韩信之故事,命人于斜谷之中筑坝截水,欲与大将军一战之后佯败。</p>
“再以其伪天子之身,诱大将军渡斜水,最后再掘坝放水,把大将军困死在斜水以西!”</p>
营中众将顿时噤若寒蝉,之前的激奋之情再也不见。</p>
能在这顶帐中的议事的,基本不会太过废物,对于韩信斩龙且的奇谋都是听过的。</p>
万万没想到,有一天居然自己也能遇上</p>
大帐正中,已经全副披挂的魏国大将军愣神许久之后从席中起身,走向杜袭身后捧着陶罐之人。</p>
只见罐子里的水已经清澈,泥沙沉淀罐底。</p>
他伸进去用力一搅,片刻后各罐果然浑浊程度不一。</p>
驻足皱眉,又是沉思半晌。</p>
最后不知是想到了什么,他突然昂然作色:</p>
“伪帝诱我诈我,又能如何!</p>
“真以为看了两篇故事就懂兵法了吗!”</p>
言罢,其人朝着陶罐奋力一拳,顿时罐碎水崩,惊得持罐之人震骇万分,其余人等亦是愕然。</p>
“兵法是拳头!是粮食!是甲兵!是堂堂之阵!</p>
“唯独不是他这些自以为是纸上谈兵的奇谋诡计!!!</p>
“我便是追过斜水,又能如何</p>
“他不能败我,我擒之必矣!”</p>
铁铁们,狗脚朕年事已高,构思码字速度又慢,恳请见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