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门外的狮子看起来越发高了,附近银行的瓜主任每天早晚路过一趟,眼睛一扫就知道石狮子哪里有变化。</p>

    瓜主任这阵子很忙,赶上一年债券到期兑换这事了,一部分人不信任银行发行的纸钞,只要银圆。</p>

    一早他便跟着墨家学院的人去宝泉局的造币厂安装新的铸币器。</p>

    本来银行是自己私下里融银子的,跟官银做了区别,融成了一个个一两的银元。</p>

    这银币造型精美,防伪比宝泉局的还要好,久而久之受到了市民青睐,之前不知多少人家将自家银元宝拿到银行来兑换成银元。</p>

    银行还专门开了一个厂来满足外界对银元的所需,之后相继开发出一钱、两钱、五钱银元满足不同需求。</p>

    从此是一发不可收拾,这额的银钱对于商家来太方便了,找零方便,不用像以往一样要将银子剪碎了找零。</p>

    宝泉局那边一看这情况不对,这私人造的银币你自己收藏也就算了,怎么在市面上流通起来,还将官银给挤兑出了市场</p>

    户部还派了人来调查。</p>

    还是那句老话,银行背后有靠山,这要是普通钱庄干这事,直接给安个铸造私钱的罪名,换成了银行,户部就得掂量一下了,毕竟内务府的钱粮衙门里储存的也是这种银币。</p>

    打不过怎么办只能加入了。</p>

    这造币他们肯定是要没收,这银币上的字样肯定也得改,以前流通出去的银币也就算了,以后银行收到的散碎银子只能拿到宝泉局来换新币。</p>

    瓜主任得了上面的指示,麻溜地将器上交了,反就给宝泉局下了个忙一年也干不完的订单。</p>

    宝泉局反应过来,这不就是白帮银行干活,还自带干粮的那种,这怎么能行为了几个器也不值得。</p>

    最后商量,宝泉局和银行合作开一个造币厂,委托生产银币,银行用新器折算成股份投资。</p>

    如今新的银币改成康熙元宝,中间写着面值,后面是龙,龙旁边是用拼音表明宝泉局某造币厂制作,</p>

    或许是泰山银行的银币打过样,新币流通效果不错。</p>

    新造币厂设在了朝阳门东四牌楼的二条胡同里,不是不想建造在外城,但不得不内城治安要好过外城。</p>

    这里就在皇宫边上,哪怕钱财诱人也没有人有哪个胆子跑这来撒野。</p>

    新的器进造币厂调试,牛皮筋带动转轮,蒸汽喷出水汽,里面转轴齿轮转起来,厚厚的牛皮带带动转轮转动起来,用来冲压银币形状的器也跟着快速压下去,哪怕是空转也能看出速度之快。</p>

    上一批次的器需要人用来转动圆盘旋转螺丝,螺丝带动上方的压空将固定大的银币从银板上压下来。</p>

    压出来的银币是有毛边的,大量压好的银币要放在一个转桶里,里面放上铁珠,像拉磨一般让桶里的银币跟铁球一起转动,这样就能将毛刺边缘打磨光滑。</p>

    这回器升级,用上了蒸汽,大型蒸汽能带动火车,型蒸汽也能带动压币。</p>

    宝泉局的人看器空转起来,连忙喊人,“快,将原料送上来。”</p>

    一整块银板被送上来,器下压,上百个圆面银块被压出来,瓜主任上前将器上的一个把往下一压,原来凹陷进模子里的银块弹出来,他拿了旁边的尺子一扫。</p>

    银币全部顺着器边上的口掉落进</p>

    把推回原位,银板再次放好,又是一压,就这样重复,短短时间桶里就聚集半桶银块。</p>

    这个器看完,又去下一个。</p>

    这个器后面的蒸汽是转动着的,一个钢铁桶,桶内有十分之一钢珠,里面是个类似后世和面的装置,不停带着里面钢珠转动着。</p>

    瓜主任将半桶银块倒进去,里面的三根柱子转动几下就将银币带到钢珠内。</p>

    几番转动,肉眼可见原来灰蒙蒙还有些气涡的银块变亮变光滑了,他随拣出来一个递给后面宝泉局的人。</p>

    宝泉局的人夸赞道:“这都可以看见人脸了,外面想要仿制可没那么容易。”</p>

    几分钟后器停下来,瓜主任道:“我们设定好了转动多少圈就停下来,再打磨下去分量就不够了。”</p>

    其实是设定了走格的长度,这格子走完就弹跳一下,这器跟蒸汽连接处脱轨,要转动就等再连接上。</p>

    “这个设计好,人有走神的时候,若是看错时间,打磨过了,这重量可不就少了。”</p>

    瓜主任笑笑,打开了桶门,桶里的钢珠和钱币一块掉下来。</p>

    进一个桶里。</p>

    上面的银币哪怕还没有图案也是光鉴照人。</p>

    铁旁边是个转轮,转动一下,铁带着银币往前转,落入下方的盒子里。</p>

    瓜主任又抱去了盒子领着一众人去了隔壁。</p>

    隔壁器跟第一个压模很像。</p>

    底部有一个个凹下去的凹槽,他将圆币倒进去一部分,拿着尺子扫了一下,一部分银币落入下方凹槽,来回几下,凹槽就填满了,多余的扫到旁边去。</p>

    搬动摇杆,器被带动下压,压到地步又上升,摆动旁边的摇杆,凹槽内的银币被顶出来。</p>

    身后一大群人开始围过来拿起新做好的银币。</p>

    </p>

    户部的人赞叹一声,“这造钱速度比翻砂法要快多了。”</p>

    翻砂法就是先造出一个母钱,呈给皇上审核,审核通过后母亲钱翻砂成子钱,子钱再变子孙钱。</p>

    这个法子有个缺点就是造出来的钱需要打磨,同时造的钱满足不了民间所需,再加上外流,导致民间私钱泛滥。</p>

    要是用器压钱法,速度就快上不少,节省了打磨的时间,原则上器一多产量也能上去,不像原来需要依靠师傅艺,造钱技术不稳定。</p>

    瓜主任笑笑,扫了一眼一旁还在安装别的器的墨家学院学生,他道:“器要是满意,就签字签收,墨家学院的人会帮忙培训如何使用器,出了问题也有售后。”</p>

    造币厂这边银行是出了一部分器,多的需要宝泉局购买。</p>

    宝泉局的钱当然是户部出的。</p>

    忙完了器的事,瓜主任没有多留,上面准备天津卫的铁路修好后再修一条天津卫到江南浦口的铁路。</p>

    这条铁路连接南北,沿途又何止上千里,途径哪里还没定下,自己修也没那么多人和精力。</p>

    这次预备集结民间商人力量,将铁路修建按路段承包出去。</p>

    这费用比自己修要大上不少,预备筹集的资金也多,银行准备发行长达十年的债券,这次债券主要是大额资金,户部、内务府也参与进来。</p>

    毕竟这么长一条铁路,朝廷那边也不放心留在一个私人商行里。</p>

    这债券目前还在筹备当中,还没向外界透露消息。</p>

    只是等他回了银行,就被告知了一个消息。</p>

    “瓜尔佳和泰,你里的工作转交给其他人,等会儿你去户部报道”</p>

    就这样他稀里糊涂被打发去了户部。</p>

    下午一盒子不同面值的银币被呈到皇帝中。</p>

    灯光下折射亮光的银币看着异常精美,皇帝欣赏了片刻,吩咐给南书房读书的几个阿哥每人赏赐了一套作为收藏,连在营造司办事的大阿哥都没忘记。</p>

    宝音走到南书房,没见人阻拦就知道里面没有官员,</p>

    她走进去,皇帝正喊人将洋币拿来要比照一下。</p>

    大清是有洋人的金币、银币,多是沿海过来,只是不流通一般是用作收藏。</p>

    皇帝里自然也有。</p>

    只是以前用惯了银元宝,没想着改,也没有改的必要。</p>

    “这银子比洋人的不差哪里去。”</p>

    宝音点头。</p>

    [这样的银币被百姓拿去交税,应该可以取缔火耗了吧]</p>

    他脸上的笑容消失,无奈道:“马上要出征,这时候提,不是让我内部不稳吗”</p>

    他如何不知火耗问题,这事情得一项一项来,要是传出推广银币取代火耗,他敢民间百姓永远也不可能摸到银币。</p>

    宝音也明白这个道理,有些事还没到推进的时候,就像是摊丁入亩,那是建立在滋生人丁永不收赋上。</p>

    这两个要是调整一下,摊丁入亩少的税怕是得加到人头税上。</p>

    两人聊了几句钱币还有战争债券的事,她将图纸放在了他面前。</p>

    “我预备花五年时间修建一条天津卫通往江南浦口的铁路。”</p>

    皇帝被这话吸引了注意力,目光也放在地图上。</p>

    地图上已经用彩色笔画了一条铁路出来。</p>

    她介绍这条铁路,“这是一百多年后,大清跟英国、德国贷款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我不清楚现在跟一百年后有什么变化,你看看可有需要改的。”</p>

    光是黄河改道就能影响铁路行驶路线。</p>

    “我大清修建的铁路”</p>

    皇帝很惊讶,在她口中大清落后洋人,他以为铁路是大清后面的国家才有的,没想到大清自己就有。</p>

    有铁路、有枪、有大船,洋人到底比大清先进多少,才完胜大清</p>

    宝音可不管他有多惊讶,南北两个选择,她还是决定修南边这一条。</p>

    反正蒙古在清王朝里一直没脱离掌控,还是南边更重要。</p>

    真要往北修,也得北边人多的时候。</p>

    想到修铁路需要的人,她又跟他下了一笔订单。</p>

    “你俘虏的人不要杀,卖给我修铁路,一个青壮年我给你二两银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