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要格物学院对于宝音来是好事。</p>

    格物学院放在她里就是一个上不了台面的学校,哪怕做出了许多惊天骇人的东西,也被主流归于道。</p>

    主流是什么</p>

    儒家认可的那一套。</p>

    只要不被儒家认可那就是道,就是不干正事。</p>

    现在被他接,就等于得到了国家的支持,光是生源上就放宽了渠道。</p>

    往后他再从改名的皇家大学里提拔几个人,那意义就不同了,就算比不上国子监,地位也达不到哪里去。</p>

    对这件事宝音反而是举双赞同。</p>

    [这次医学院的师生也理工了,要不也成立一个皇家医学院,专门培养医生,攻克难疾]</p>

    “可。”</p>

    军中是有军医,这次出征时跟随的医学生并不是应召入伍,而是自己组成的志愿者主动参加。</p>

    这些人在战场上治疗外伤是一把好,多少失去胳膊和腿的都是他们救回来的。</p>

    也正是因为他们积极在奔波战场上救治伤兵,这次人员伤亡名单才会那么低。</p>

    他一贯是有功必赏,更不要鼓励医学是好事,人活在世上总是会生病,医学发达,他的生命也能得到保证。</p>

    “可,我会赏赐钱地建校。”</p>

    宝音建议,“城内的地有限,不能轻易赏赐,不然阿哥们长大了,也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建府。”</p>

    “建大学不如就放在城外,学生要做的就是专心学习,不受外界繁华诱惑。”</p>

    “在西边圈一块地,将大学都迁过去,建立一座大学城如何”</p>

    “大学城”皇帝嘴里念叨,有些好奇地问,“后世的大学都是另建一座城安置”</p>

    “那倒不是,而是将城市里的多所大学都集中在一起,这一片区域被称为大学城,并不是真的一座城。”</p>

    她打了个比方,“比如六宫,一个宫殿是一所大学,彼此紧挨着,大门一关自成一座大学。”</p>

    “学生们放在一起,那边商业只允许卖学习生活有关,娱乐的不允许放入,让学生们专心在里面念书,如何”</p>

    皇帝想象了一下,要是有这样一座大学城在,国子监怕是都没人看得上。</p>

    先帝年间要是有这么一座大学城,里面聚集着全国的聪明人,他怕是也会想去里面学习。</p>

    沉吟一声,他侧头看她询问,“私库还有多少银两,不够我让户部拨一些。”</p>

    宝音报了一个数,皇帝惊讶,“怎么会这么多”</p>

    竟然有近一千万两,要知道离京之前他只给私库留了不到十万两,其他都用来购置粮草了。</p>

    “哪来的这么多”他想想觉得不对,倭国那边送来的黄金他没有收入私库而是存在其他地方,关键是才启用,各皇庄折现后的现银有多少他心里也有数。</p>

    听宫里修缮一番,又拉了电线通了电,他就猜测这笔钱用得差不多了。</p>

    没有别的收益,这笔钱从哪里来的</p>

    宝音若无其事道:“哦,新城那边传闻发现了金矿,一不心这债券价格高涨,全国各地富商挥着银票收债券,内务府和你里持有的我都卖了,算是赚了一笔。”</p>

    没错,当初债券出售,皇帝自己也买了不少持有,他作为战争的主导者,自然是知道这是一场必胜的战争。</p>

    债券握在里是有赚不亏。</p>

    他买了二三十万两债券,怎么一转眼就变成了几百万</p>

    [不是八百多万,还花了不少,八百多万是花剩下的。]</p>

    从未感受过钱袋鼓囊囊的皇帝大一挥,“这建大学的钱我出了!”</p>

    宝音点头,“那行,回头安排内务府送来大学城的构造图,再将工程登报,向民间招标。”</p>

    起大学城,宝音又提起了另一件事。</p>

    “皇贵妃建了一所皇家女子学院,暂时安排在东三所那边,皇室宗室和五品以上官员女子都能申请入学。”</p>

    “是不是该乘着这个会也挪出去”</p>

    “女子学院目前不适合放在大学城,不如先安置在什刹海那边,那边有兵马司巡逻,也不用担心安全问题。”</p>

    “表妹怎么有了建女子学院的念头”</p>

    对上他探究的眼神。</p>

    宝音主动承认。</p>

    [是我,我鼓励的。]</p>

    随后她眯起了眼睛,用危险的语气问,“怎么,我们万岁爷也赞同女子无才便是德”</p>

    他苦笑,“我何时这么想过”</p>

    要是赞同,他会同意让公主们出宫上学吗</p>

    想到这里他若有所思,“是该建一个,公主们去外面上学我总不放心,在皇宫边上每日也能回宫。”</p>

    宝音抱着茶杯喝水,“那你跟皇贵妃亲自去,她应该会很高兴。”</p>

    “你跟她不是挺好”他都看见两人一起拍的照片了。</p>

    起拍照,皇帝心痒痒,他还不知道这照片是怎么拍出来。</p>

    </p>

    他也知道自己安全最重要,不能让印着自己真容的照片流入民间。</p>

    若是到了反贼中,怕是闹出事端出来。</p>

    不过在宫里拍一些无妨,留在自己里欣赏。</p>

    宝音面上露出了一丝烦恼,“哎,不知道怎么回事,她最近看我眼神有些怪怪的,你自己去,要是可以帮我问问原因。”</p>

    他抿了一下嘴,掩盖掉嘴角的上扬。</p>

    可惜没成功,对上了她愤怒的眼神。</p>

    “好好好,我帮你去问。”他笑呵呵道。</p>

    </p>

    “可真是罕见呀,皇上竟然想起来我承乾宫了”</p>

    看见皇帝大步走进来,卫氏领着抱着阿哥的奶嬷嬷退下。</p>

    佟佳氏看见皇帝走进来,行了礼后,带着打趣口吻开口。</p>

    皇帝嘴角噙着微笑,“朕听表妹开了一家女子学院,还放在了东三所”</p>

    佟佳氏微笑回答:“暂时放在这,等选了合适的地方再搬过去。”</p>

    皇帝摇摇头,“朕没有东三所不行的意思。”</p>

    着他提起了宝音的建议,“回头在西岸选一块地,也不需要多大,宗室女和官家女去哪里也合适。公主们到时搬到慈宁宫附近,去上学也方便。”</p>

    佟佳氏眼镜一亮,脸上笑容真切许多,微微一蹲身,“那就谢谢表哥了。”</p>

    她起身笑道:“臣妾以为您不会同意,还是宸妹妹劝了我,您心胸宽广,不是那种见不得女子读书,恨不得困在家里的人。”</p>

    皇帝摇头,“行了,也别为朕戴高帽子。”</p>

    他端起茶杯顿了一下道:“现如今世道变革太大,离京半载,再回来差点认不出京城。”</p>

    “皇子们该出去见见世面,公主们也一样,不能困在宫里坐井观天。”</p>

    “公主们肩负抚蒙的重任,待嫁之前让她们多宽松一些,见过了世面,也不会困住自己。”</p>

    想到自己女儿多是早逝的命运,皇帝心里也不好受,想要蒙古稳定,只能一代一代将自己的血脉强行融入进去。</p>

    这是无法改变的国策。</p>

    唯一让他欣慰的是如今交通便捷,等铁路修去草原,嫁过去的公主想回来就回来,不用像现在这样来去就得两三个月。</p>

    佟佳氏眉眼低下来,她想到要是自己那个可怜的孩子还活着</p>

    皇帝没有察觉到她的情绪低落,突然笑了一下,提起了宝音的那些话。</p>

    “她让我问问你原因。”</p>

    佟佳氏一扫颓废,挂上了幸灾乐祸表情。</p>

    “什么呀,怎么能我看她眼神奇怪,明明是她做的那些事就很奇怪。”</p>

    她一一点评,然后忍不住道:“跟您比,她更像是一位合格的丈夫。”</p>

    皇帝脸上的笑容消失。</p>

    好家伙,出去一趟,后宫差点被人端了。</p>

    </p>

    新年临近,到了封笔的时间。</p>

    皇帝叫了几个看重的人一起去外城走走,主要是看看京城的变化,这其中便有纳兰容若。</p>

    纳兰容若变化很大,原来还有文人气息,现在也多了杀伐果断的气势。</p>

    也是没办法,在山西官场沉浮一番,若不是没有快刀斩乱麻的决心,他怕是也得被拉下水。</p>

    山西官场只能烂透了,全然是王朝末期的做派,京中外派过来的,没多久就会被拉下水,很难有明哲保身的人。</p>

    倒是有几个山西出去做官的都是廉洁作风。</p>

    只能见识到家乡为官混乱,这些山西出去的反而能够廉政,因为官方的妖魔鬼怪提前见识过了,出去后注意些再难中招。</p>

    纳兰容若捡了一些事了,哪怕只是管中窥豹,也足以证明山西官场的混乱。</p>

    皇帝叹息一声,“又岂止是山西,多个省还是明朝时的做派,连潜规则都没变,朕信赖的满族官员过去后也会迅速被同化,有时段重一点,又有不好的声音传进京。”</p>

    这也造成一个奇怪现象,有的过山虎,地头蛇打不过,就上下串联送对方高升。</p>

    特别是山东,都快成了孔家的天下。</p>

    聊了一会儿山西,皇帝心里有了底,然后站在路边看着路灯。</p>

    随后发现了什么问道:</p>

    “城里看着人少了不少,摆摊的也少了。”</p>

    这个纳兰容若知道。</p>

    “在北边,今年的冰赛结束后,那边圈了个固定场所用来摆摊。因为只收摊位费不收税,摊贩都去那边了,临近年节火车做活动,一文钱就能进京。”</p>

    “拉了不少天津卫和通州的百姓过来,城里见那边更热闹,应该是去凑热闹去了。”</p>

    皇帝意外,“走,去看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