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有一座神奇的织造厂,才开设没两年都赶上了江宁织造局。</p>
其</p>
这样一家工厂每日可以出上千匹布,无论是棉的丝制的,又或是棉丝混合的都有。</p>
这些布料许多会分发到附近的厂,按照不同的程序会进入染色、裁剪,再按照不同尺码缝合成衣。</p>
这一套套衣服会运送不同的城市进入百货店售卖,只要上一句江南流行,京城流行,总能有人赏识。</p>
当然对于普通人家来一年都不一定能买一身新衣服,多是拉了布回家自己做,女红也是衡量一位女子贤淑的技能。</p>
不过最近泰山商行的百货店似乎出了一些问题,需要变现资金,大晴天会将衣服全都拿到外面摆放,还树了一个标识牌,二折清仓。</p>
唐皮子这一年赚不少,有了钱自然是赶紧将买纺织的钱给还上,早还上少给些利息,这账他也不熟不会算。</p>
里有了盈余自然是想买些东西,本来是想买地的,后来打听根本没有卖地的,一开始有要卖地的把地抵押给了银行,得了银子不是拿去赌了,就是做生意亏没了。</p>
里只留了些不好不坏的蚕丝,前阵子泰山商行总算是愿意收了,给的价钱可低了。</p>
总的来,不少人地没了中的财富也缩水了,反而唐皮子他们这类底层织户因为资本不够一开始就被踢出局,反而逃过一劫。</p>
里有钱又打听不到哪里有地卖,唐皮子便去了街上,路过百货店的时候就看到那些眼花缭乱各种款式的衣服摆放在门外。</p>
这些衣服以前唐皮子是连摸一下都不敢的,家里织布却穿不起绸缎,听起来匪夷所思在这个时代却很正常。</p>
就跟农民一样种了一年到头的地,结果却饿着肚子。</p>
徭役赋税是压在每一个平民百姓头上的一座大山。</p>
唐皮子和其他人同样站在百货店外看着琳琅满目各种款式颜色的衣服。</p>
当看到有牌子悬挂上后,他就听到人群中有人低呼一声,“一件只要五十文”</p>
什么一件只要五十文</p>
五十文能买什么几年前能买五六斤糙米,两斤猪肉,现在只能买三斤糙米,一斤出头的肉,要是腌肉那就半斤。</p>
不知不觉江宁的物价上涨了。</p>
几年前五十文钱扯几尺布做一身衣服绝对算贵的,但是放到今天绝对算便宜,更不要布料色彩艳丽。</p>
“厚袄子,羊毛大衣便宜出售,只要八十文!”</p>
见门口人逐渐变多,百货店又将更多好衣服抱出来。</p>
这下谁还能忍得住</p>
唐皮子也没能忍住这个诱惑,江南的冬天又湿又冷,晚上睡觉脸都能被冻疼,什么脸上上冻疮更是常有之事。</p>
再加上人群中有人不断给大家洗脑。</p>
“泰山商行资金被银行锁了,因为需要资金周转才拿出一大批好货低价出售,棉衣棉被谁不缺买回去也不会吃亏。”</p>
“少一件衣服没什么,可要是冻出病来就不是一百文钱的事了,没个一二两银子能走出药铺的大门”</p>
“爹娘劳累一辈子,舍不得吃穿,乘着今日大降价给爹娘买一身让他们过个暖和的冬天,别等人没了再伤心没能孝顺爹娘。”</p>
“可不是,生前让爹娘穿得破破烂烂,死后风风光光大办又有何用孩子的老师是父母,不孝的夫妻也养不出孝顺的孩子,给孩子做个好榜样!”</p>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百货店这次大出血,亏本销售,买到就是赚到!”</p>
等唐皮子满头热血抱着一大堆棉服和厚被子出来时,口袋里已经空空。</p>
拉着骡子往家走,越走越有些后悔,大衣买多了,儿子还,他可以把新的让给儿子,自己穿旧的,买一套就行了。</p>
可是再回想一下旁人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辛辛苦苦一辈子,不想着享受一下,没苦硬吃,这不是自找苦吃吗</p>
有钱不花,埋起来还不晓得便宜了谁。</p>
唐皮子越想越觉得这话正确,拉着一堆衣服回家,路上还碰到了几个家附近的娘们。</p>
一听百货店有便宜棉袄、被子出售,那是连话都来不及拔腿就跑往家跑。</p>
这次大批量出售棉衣棉被还不只是发生在江南,逐渐扩散到北边,越是往北卖得越火热。</p>
主要还是不少青壮年都被带去修铁路,虽然被抽走了一部分钱还是有不少钱落在了里,有些人不舍得花将钱寄给了妻儿。</p>
家中做主的多是妇人,碰到这种好事那是一点也没下留情,该买的买该花的花。</p>
不花留着让丈夫找老婆吗</p>
人家得也有道理,这男人就是看不住,有点钱了就有了花花心思,再老实也没用,这钱不花在自己和自己的孩子身上,难道等着别的女人进门打自己孩子花自己的钱吗</p>
</p>
事实证明营销话无论放到哪个时代都有市场,等江南士绅反应过来,中生产的布料卖不出去了,大部分人都买足了过冬的衣服,关键还是成衣不需要买了布料回去自己做。</p>
“不必担心,我们卖的不是棉布,泰山商行拉拢了一批泥腿子又有何用终究是上不了大雅之堂。”</p>
“没错,咱们的可是上等云锦,不是有一寸云锦一寸金之吗”</p>
这话也就糊弄一下外行,云锦可没办法用器编制,需要耗费人工来一点点制作,两个人一天顶多也就织个两寸,云锦一般也是作为贡品送进宫中,真正流入民间的不多。</p>
最好的云锦工艺在江南织造局,从前朝传下来的收益,别的地也没法培养这样技艺高超的织女。</p>
他们嘴里的云锦只有那么一两匹,其他多是普通丝绸,本来打算卖掉一部分安安军心,没想到今年都亏了一大笔,家家户户开销都被迫缩减,听不少大户将原本的皮袄都给削成了棉衣。</p>
再加上百货店那等做亏本买卖也要耗死他们的地方,简直不是东西。</p>
他们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将货卖往海外,至于卖到哪里,绝大部分人将目标放在了东洋。</p>
“去东洋,我家还有几个亲戚在东洋。”</p>
“去东洋,这是东洋路线图,这时候这个时间点也不用担心大风拦路!”</p>
“去南洋,南洋商船多,国也多,无论如何都能将我们的丝绸吃下”</p>
“去西洋,西洋遍地黄金,咱们去一趟可以赚回百倍利润!”</p>
一个商行上千股东就有上千种声音,有支持往东洋就有支撑去南洋、西洋。</p>
最后大家举表决,以占据绝对票数优势前往东洋。</p>
一是东洋距离近,还有个台/湾可以给船停靠,哪怕不用新式钢铁船,旧式的老船也能够抵达。</p>
最重要的是大家都跟东洋关系紧密,甚至能凑出不少航线图。</p>
谁祖上没养过几支海盗</p>
前朝倭寇打不干净,可不只是朝廷不给力的缘故。</p>
最后统一意见,头一次试水不走远先去东洋。</p>
决定一下,大家都忙活起来,都奔着赚银子去的,晚了一天可就少赚一天银子,银子拿到不定还能把地给赎回来。</p>
抱着这样的想法,大家都非常有干劲,到九月初就拉起了近五十艘船。</p>
福州造船厂的那批船也拿下了,只是可惜船还在建造中,未到发货的时候。</p>
江南的动作很快动过无限电报传到皇帝里,毕竟江南有个最大的间谍头子就是曹玺。</p>
江宁织造局挪用钱的事都上报上去了,有皇帝兜着,曹玺也没受到什么影响,江南的一举一动自然是往上面传。</p>
当然曹玺可以传讯给皇帝,其他人也可以传递给宝音。</p>
宝音比皇帝还要早收到江南的消息,</p>
倭国那边经过泰山商行的经营,已经在鹿儿岛站稳了脚跟,鹿儿岛很快发展成一个繁华的区域。</p>
哪怕鹿儿岛金矿的消息传出去,引来无数武士浪人,通过控制这些武士浪人也将麻烦限制在岛上。</p>
在日本,某个地方的商行凭借与德胜洋行的贸易一举做大。</p>
江南的商船到了那边海域,想要悄无声息干掉,对于宝音来就是抬抬的事。</p>
不过她不打算这么做,不让人尝到海上贸易带来的丰厚利益,怎么让这些人痴狂,将目光放在大航海上</p>
再勤劳朴实的商人赚取了钱财也是拿到国内花,等这些人再富裕起来,再收割一次就是。</p>
不是有句话得好,韭菜得一茬一茬割。</p>
要留有一定长的根部,让韭菜能再长出来。</p>
就算是倒下的韭菜也没关系,扶起来再割也一样。</p>
宝音将决定发过去,甚至还打算助这些人一臂之力,让这些人早点发财。</p>
这边皇帝看到了电报内容,想了想还是压了下去,这些人失去了大半土地,只有些许浮财已经不足为惧。</p>
他更加关注的是眼前这座城池,罕见的没有城墙的城池。</p>
城市中心是衙门,所有建筑都是围绕这个衙门建造,并不是传统的四方四正,而是呈圆弧形。</p>
城外虽然没有城墙,却有围城而建立的平坦水泥道路,水泥道路之外在挖河道,显然打算挖护城河。</p>
数万人沿着河道做工,光是看着就很震撼。</p>
当然更加震撼的还是数万车马队伍,浩浩荡荡的队伍通过尚未挖断的路进入城内,这边进了衙门,那边队伍在河道这边排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