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苦心多为安民术(二)</p>
周大户跺了跺脚,他平日里对百姓作威作福惯了,此时终究不敢一个人乱逛,也加快脚步,追向李秀。</p>
几人跟随人流,一起来到镇上的西市场。</p>
这里平日里是商贾聚集摆摊的地方,东侧是周遭村庄农民猎户渔夫之类的也在这里买卖货物,西侧则经常有大宗货物扑卖,因为会有几百石粮食的买卖,所以这西市场修得异常广大。</p>
此时这片市场已经成了一大片空地,大量被烧毁的棚子,倾倒的木梁被堆在市场一角,周遭全是断壁残垣,少数没有倾倒的房屋墙壁也是黑黢黢的,似是前几日遭遇了大火,却又被控制在了西市之内。</p>
只有李秀眼尖,借着晨光可以明显看到,无论是倒塌的墙壁上,还是烧成半截的布帐上,甚至脚下的青砖上,都有或多或少的黑红色血迹。</p>
也不知道死了多少人。</p>
李秀心中虽然也有所猜度,但是他有如何触动那就扯淡了。</p>
句难听的,山东这个地方,从宋徽宗那时候就开始乱,到现在已经乱了几十年了,中间死了的人不计其数。</p>
更遑论完颜亮篡位后,又是迁都汴梁,又是安置猛安谋克户,还集结大军征伐天下。</p>
这些民夫钱粮田产从哪里来还不是从普通百姓里抠出来的!</p>
没了田地,没了青壮,春耕秋收都没了着落,粮食自然也不会再有。这种恶景,在整个中原河北已经持续五六年了。</p>
而如今的山东两路,已经有数以万计的人作了贼!也已经有数以万计的人成枯骨了!</p>
与这些人间惨事相比,大伊镇上发生的事,在李秀看来,根本就算个屁。</p>
然而当李秀看到市场最北侧那一片高台之后,却还是愕然。</p>
这个高台大约是以前大宗扑卖的场所,有半人多高,百步长,三十余步宽。</p>
此时台上的边沿站着几名披坚持锐的甲士,而靠内侧则是有几张桌椅,主位空着,侧位有一名中年文士正在数摞文书中翻找着什么。</p>
而第一时间吸引李秀目光的,除了在风中招展的四面写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认旗,就是在高台正中央站立的高大青年男子了。</p>
“打了一天交道,你们都识得我刘淮刘大郎,我就不废话了。”</p>
刘淮站在台上,借着晨光同样翻看着中文书,扯着有些嘶哑的声音来言:“邓铜盆来了吗邓大郎在哪里,应个声!”</p>
“来了!俺来了!”</p>
一名头戴白巾的中年男子拄着拐棍,一瘸一拐的挤开人群,来到高台前,抬起头,目光祈求的望着刘淮。</p>
“邓铜盆,杀你父兄妻子的金贼唐括洪,昨天已经被我军阵斩。”着,刘淮又对台子侧后方招了招,两名宋军甲士推搡着数名垂头丧气的金军俘虏来到台上。</p>
“这是那一什人,谁参与了,指出来!”</p>
唤作邓铜盆的中年男子只是一怔,那夜兵荒马乱的,又是逃命,能匆匆认出为首的金人已经不容易了,又能如何能认得许多人。</p>
</p>
然而下一瞬,邓铜盆就反应了过来,那仇人竟然在昨日就死了!竟然已经死了!在这一刻,被愤怒压盖的某些情绪汹涌而出,邓铜盆竟然呆立在当场,布满血丝的眼睛圆睁,豆大的眼泪却是滚滚而下,止都止不住。</p>
刘淮叹了一声,虽然这种宣判政治表演的意义大于维持正义,但是这种事情这两日见得许多,有些感同身受后,自然也会反过来催人心魄。</p>
“邓大郎,这些人都是那唐括洪的下,跟着他杀过人,可你总得指认一二,我才好明正典刑。”刘淮蹲下,轻声劝道。邓铜盆张大嘴巴,想要话,喉咙里却是不由自主的发出嗬嗬的声音,一句话都无法成声。他只能用一只捂住嘴巴,任由泪水顺着脸上的沟壑流到上,颤颤巍巍的伸出另一只,只是胡乱点了几个留着辫发的女真人。</p>
刘淮又是叹气,向后招,一名持长刀的宋军上前,将邓铜盆点的三人踢倒,一刀一个,枭首示众。</p>
剩余的几名俘虏抖若筛糠,却是一句话都不敢,生怕惹恼了刘淮。</p>
“邓大郎,节哀,你家丢的财物,我们尽量分拣出来,你却是得等等。”刘淮又是劝慰几声。</p>
邓铜盆只是胡乱点头,随后掩面而去。</p>
刘淮又翻起文书:“成阿大,家住丁字坊的成阿大来了吗你状告脸上刀疤,缺了半只耳朵之人杀害你全家,包括父母兄嫂共七人,还烧了房子,对吗成阿大在吗”</p>
台下嘈杂声一片,却是没人应声。</p>
“安静!安静!成阿大来了吗!成阿大!”</p>
刘淮喊了几声,刚想翻下一份文书,就听见细细的声音:“将军,将军,俺们在这里。”</p>
顺着声音望去,却见一名细细的十三四岁女子抱着个两三岁的男娃努力从人群中挤出来,并且奋力呼喊。</p>
男娃头上缠着白布,目光有些呆滞,在他的怀中,则是抱着一个的牌位。</p>
的女子,的男娃,的牌位,加在一起也依旧细,也就难怪刘淮一时间并没有发现了。</p>
“肃静!”</p>
在刘淮第三次吼出声的时候,场面终于稍稍静了下来。</p>
“娘子,你就是成阿大”</p>
“俺不是,他才是。”女孩将男娃稍稍抱得高了一些,又似乎委实抱不动了,只是举了一下,就将其放到地上。</p>
唤作成阿大的男娃有些站不稳,摇晃着抱住了女孩的腿。</p>
“俺叫徐二丫,原本是济南府人,五年前俺阿耶阿叔被征作了民夫,是给大金皇爷造宫殿,就没回来。两年前俺娘被税吏催粮,实在交不上,就上了吊。后来是成大爷心善,收俺为义女。”</p>
徐二丫似乎也知道向忠义军鸣冤的规矩,如同竹筒倒豆子般把自己的身世来历了个清楚。</p>
刘淮心下恍然,知道这徐二丫大约是成家的童养媳,婚配的对象大概就是正抱着徐二丫腿的成阿大,所以成家才没有让她改姓。</p>
可由于没有正式成亲,所以徐二丫现在的身份介于媳妇与奴婢之间,更像成阿大的大姐。</p>
正是由于这个不尴不尬的身份,徐二丫才以成阿大的名义,请人写了状书,递了上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