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灭金伐宋,将北伐进行到底 > 第353章 天命无非既人心
    第353章天命无非既人心</p>

    “这鸟厮自称汉将”</p>

    河对面高台上,完颜亮听闻从江面上孤舟挑战之人自曝的身份,竟然一时失笑出声。</p>

    “若这汉人天下乃是大汉的,俺们这些人如何敢来这里”虽金国已立国已四十余年,完颜氏也当了百多年的军事贵族,但完颜亮言语口音还是一口一个俺,一口一个鸟,还保留着辽东渔猎民族时的习惯。</p>

    “可惜啊可惜。”完颜亮笑意不减:“大汉早已失却了天命。”</p>

    罢,完颜亮嘎巴了一下嘴,问周围文武大员:“你们且,这个天命究竟是个什么东西”</p>

    这种事哪能拿到明面上来啊!</p>

    什么天人感应,五德轮回这些大家都只是而已,你要问那些道学先生的心里话,他们也不见得认这一套。</p>

    认什么呢五代十国的那些军阀已经用行动把事情讲明白了。</p>

    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p>

    但这种话谁敢当着一个皇帝的面</p>

    “臣以为,天命天命即是人心。”完颜元宜见完颜亮将目光投过来,硬着头皮出列拱回道。</p>

    “得好!”完颜亮抚掌大笑道:“移特辇不愧为俺们大金数得着的聪明人。”</p>

    完颜元宜干笑一声,躬身回到臣子行列。</p>

    完颜亮还是不理江上辛弃疾的挑战喝骂,继续面带微笑的道:“黄巾之乱后,乱臣贼子窥见中枢衰弱而离心离德,而使大汉没了人心,天命自然就没了。而如我大金开国时,豪杰如云,猛士如雨,万众归心则自有国运。”</p>

    周围文武也不知完颜亮到底要些什么,所以也只是肃立在冬日冷风中静听。</p>

    “但这人心到底还是要落到人身上,”完颜亮表情渐渐严肃:“所以章邯降,大秦亡,姜维死,大汉亡。只有这些为国而战,为国而死的人死光了,他们的国家才会真正灭亡。”</p>

    “而赵宋之所以能苟延残喘于江南半壁,归根结底也只是因为当年四太子搜山检海未能竟全功,没抓住赵构那个废物还是其次,竟然放过了岳飞、韩世忠这等心向赵宋的中原豪杰,使得他们休养生息后竟差点颠覆了大金社稷。”</p>

    完颜亮语速加快,似在跟周围重臣言语,又似在自言自语。他顿了顿嗤笑一声:“还好,此等英雄人物竟然被赵宋自毁长城。”</p>

    “陛下,我大金铁骑自不惧什么岳家军、韩家军。”见完颜亮越越不对味,宠臣武平总管完颜阿邻再次出列行礼道:“还请陛下休得涨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p>

    “你们不怕,俺却是怕的。有什么什么,莫学宋人那套。岳鹏举盖世名将,承认打不过他、怕他不丢人。”完颜亮对完颜阿邻这种纯粹的武夫一向很优容,也不在意完颜阿邻的劝谏:“句实话,若对面是那岳鹏举领兵,俺兴许连南下的念头都不会有。”</p>

    “你们莫要不信。四太子何等英雄了得,可曾在那大眼底讨过好军中的那句撼山易,撼岳家军难难道是宋人编的吗四太子听闻南朝毒杀岳鹏举于大理寺时,长笑三声,大哭三声你们不少人亲眼所见,总做不得假吧”完颜亮摆了摆得群臣脸色涨红一片。</p>

    完颜亮也不管他们怎么想,径直往下道:“这次南下前,俺原本以为岳飞这样的人物都能被冤杀,宋廷上下一定早就对他们官家赵构离心离德。但此时看来,赵宋享天命二百年,还是有些法的。”</p>

    完颜亮一振衣甲从御椅上站了起来,向前走了两步,临江而立:“但话又回来,宋朝的天命在哪里呢在赵构那个废物身上在被掘了的赵宋皇陵上还是在所谓的山河社稷坛上”</p>

    “都不是!”完颜亮豁然拂袖转身,对着肃然而立的重臣们道:“赵宋的天命就在对岸那些人身上!就在河上敢与俺大军争锋之人身上!就在那些敢反身对俺大金漏白刃之人身上!只要还有敢于与我大军临河相对之人,还有为赵宋奋力而战之人,还有敢孤舟挑战之人,这南朝的天命就完不了!”</p>

    完颜亮脸上狰狞一片,尽显暴君本色:“既如此,现在就从这个自称汉将的鸟厮开始,给俺一个一个杀,俺就不信,杀不绝这群汉地狗!”</p>

    “现在临时废除拔队斩军令,谁敢去迎战”完颜亮指了指在江面上兀自叫骂的辛弃疾,对簇拥在高台周围的军官们喝道:“谁去打头阵,替俺绝了赵宋的天命!”</p>

    自行军万户之下,猛安谋克中应声者无数。</p>

    少顷,就在辛弃疾已经有些不耐烦,以为金军已经下令决心当缩头乌龟的时候,西采石水寨轰然大开,十数艘载着甲士的船从从中驶出,来到了洲之畔。</p>

    这是军前又是君前,行致师之礼,几乎是肯定要上史书的,所以即便金军可以一拥而上,也依旧保持了秩序,在互相谦让了一下后,由一名持长刀的甲士打了头阵。</p>

    长刀甲士先是直接摘下阻碍视线的头盔,扔到一旁,露出光溜溜的脑壳与两条辫发。他举起长刀,遥遥指向了辛弃疾,狞笑道:“兀那南狗,爷爷是”</p>

    辛弃疾扛起长槊,摆道:“废这么多话作甚,三息之后你就死了,老子不在意腰间首级叫什么!”</p>

    长刀甲士勃然大怒,竖起长刀,猛扑上来:“受死!”</p>

    辛弃疾依旧扛着长槊,在对方距自己三步左右之时,中长槊如同灵蛇一般猛然刺出,拨开金军甲士中长刀后,长槊只是微微一探,就收了回来。</p>

    </p>

    一颗血珠沿着槊头锋刃流下,氤氲在白色的长缨中,点出鲜红的梅。</p>

    长刀甲士依照惯性踉跄向前跑了两步,随后扔下长刀,捂着喉咙单膝跪倒在地,鲜血从他的指缝中喷涌而出,不多时,其人的气力就随之耗空,扑通一声扑倒在地,毫无声息了。从战斗到死亡,果真只有三息而已。</p>

    眼见着辛弃疾挥舞重型长槊犹如挥舞草茎般轻松写意,金军相顾骇然,而宋军则是齐声欢呼起来。</p>

    “击鼓助威!”</p>

    李道见状也大喜,直接来到鼓力士身旁,夺过鼓槌,亲自开始了擂鼓。</p>

    船上的金军互相看了看,还是有自恃勇武的金军站了起来,走上了洲。</p>

    现在是绝对没有办法退的,难听点,就算死在辛弃疾上,那也是力战而死,而若是临阵脱逃,先不会不会被以逃兵罪论处,一个懦夫的名头是跑不了的。都是好汉,与其社会性死亡,还不如现在就拼了!</p>

    而且,战争从来就不是个人逞勇的地方,车轮战下来,项羽都弄死了,难道还拿不下一个的辛弃疾</p>

    应该第二名金军还是吸收了前人经验的,不止戴好了头盔,甚至将顿项都放了下来,全身上下只有一双杀气腾腾的眼睛露在外面。</p>

    然而在三息之后,第二名金军依旧被辛弃疾用沉重的长槊打翻在地,辛弃疾大步向前,金军甲士还没有起身,就见硕大的槊头在视界中急剧放大,直接从顿项与盔沿的缝隙插了进去,</p>

    宋军的欢呼声更大了。</p>

    就连江心洲上的军卒都停下了中的活计,隔着江面遥遥相望。</p>

    第三名金军踏上洲之时,宋军船上传来的歌声却是让所有人一愣。</p>

    “一条大河,波浪宽”</p>

    第三名金军甲士左一面钢盾,右一把尖头铁锏,明显是怕了辛弃疾中长槊,想要近身缠斗。</p>

    辛弃疾笑了一声,将长槊插在地上,拔出两把重剑,剑尖向前,摆出了防守进攻的架势,心中却有些纳闷:“刘大郎所唱的战歌虽然都不够刚硬,但这首确实是太柔了一些,这也能算是战歌吗”</p>

    “风吹稻,香两岸”</p>

    辛弃疾静静听着歌声,有些出神。</p>

    “杀!”金军甲士却是不想多等,大吼一声,一钢盾护住头脸,猛然撞了上来。</p>

    辛弃疾在盾牌接身的那一刹那,才轻飘飘的躲开了蛮牛一般的冲撞,随后左长剑一探,直接刺穿了金军没有被裙甲及胫甲保护的腘窝关节。</p>

    持盾金军只觉得右膝后方一凉,随即剧痛传来,站立不稳,直接栽倒在地。</p>

    动脉被切断,鲜血大量流失带来的眩晕感依旧不能彻底击败这名悍勇的金军,其人一边挣扎着想要用另一条腿站起来,一边向着辛弃疾奋力嘶吼。</p>

    辛弃疾侧耳听着歌声,将指比在嘴唇前做了个噤声的势。</p>

    “我家就在,岸上住。”</p>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p>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p>

    持盾金军拖着伤腿向前行进了几步,终于还是支撑不住,一头栽倒在了辛弃疾面前,身下的血液已经流成了水洼。</p>

    辛弃疾拎着重剑,冷眼旁观,而身边嘹亮的歌声则是变得有些激昂起来。</p>

    “这是美丽的祖国。”</p>

    “是我生长的地方。”</p>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p>

    “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p>

    辛弃疾笑了出来,双重剑狠狠挥击在一起,发出黄钟大吕般的鸣响,在歌声之中指着舟上的金军甲士大声道:“继续来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