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彩衣化蝶金缕尽</p>
李道算是开了眼了。</p>
万军丛中擒拿敌方主将,并倚之保全全军撤退,这种事儿在话本里不少,可在现实中,李道只听过岳飞在靖康年间曾经干过一次。</p>
李道亲将刘淮从软梯扶到旗舰上来,上上下下恶狠狠的打量了刘淮等人好几圈。</p>
从他们身上已经被染成黑红色的铠甲,还有直到现在都没有择干净的箭矢就可以想象究竟经历了何等惨烈的大战。</p>
“好汉子!当真是好汉子!”李道拍了拍刘淮的肩膀道。</p>
触黏黏糊糊,却是血液快要凝固的感。李道军旅经验何等丰富,直接让军士端出热水,帮助这六名壮士卸甲。</p>
“都统郎君,刚才怎么不顺宰了那个千夫长”申龙子低声问道。</p>
“没必要,一个伤重废人而已。”刘淮一边将衣甲束带解下,一边淡淡道。</p>
刘淮还是有些自傲的,既然金军在宋军撤退过程中没有耍样,他自然也会留一线。</p>
“你们竟然还把大旗抢过来了。”邵重荣将中的麒麟旗递给李道,李道心的接过,展开看了看,啧啧道:“这可是了不得的大功。”</p>
“莫这些了。”刘淮将盔甲全部卸下来,只着短打劲装:“李统制,你觉得这支金军怎样”</p>
“很厉害,不可力敌。”话的却是王怀。</p>
他是正面面对合扎猛安突袭的将领,他最有发言权。</p>
干他娘的,太尼玛吓人了。这支金军铁骑的战斗力与战斗意志与其他金军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p>
若不是刘淮横空杀出,将完颜乞哥擒住,洞庭湖水军的甲士没准就全都折在乌江镇了。</p>
“若是野地决胜,两千那种金贼可敌两万王师。”王怀擦了擦额头上的虚汗,叹了口气道。</p>
刘淮也是点头,这支合扎猛安不单单只是勇猛,军事素养也确实是太高了一些。</p>
“没了多少人”李道问道。</p>
他扫了一圈在甲板上的甲士尸首,心疼的直抽抽。</p>
水军甲士可不是那么好养的,首先要有好水性,其次还得擅长近战肉搏,还得有充足的营养与训练。养到现在,这种甲士整个洞庭湖水军也只有一千出头。</p>
这些甲士可是洞庭湖水军最精锐的部队了,平时死一个都得懊悔半天,上岸不到一个时辰,就伤亡了如此多。</p>
“死了一百八十七个,重伤四十六个,轻伤五十一个。”王怀脸色也不好看,可还是开口报数道。</p>
除了最开始在乌江县守军交时伤亡的三十余人,剩下的甲士伤亡都是在金军铁骑的攻击下诞生的。</p>
合扎猛安果真名不虚传。</p>
李道的旗舰甲板上虽只用来摆放宋军遗体,此时也是铺开了一大片。</p>
而靠近船外围栏杆处,有一个彩衣女子在一具甲士尸首旁边,喃喃着什么。</p>
“这是怎么回事”李道指了指彩衣女子问道。</p>
“她那是他的夫君,就让她也跟上来了。”正在给尸首卸甲的军士行了个礼道。</p>
李道勃然大怒,他还以为水军之中竟然还有家眷随军,这可是犯天大的忌讳。</p>
李道还待张口训斥,刘淮却阻止了他,言简意赅将大致情况完之后,李道看向彩衣女子的面容转为柔和,同时长叹了一口气。</p>
这时,为尸首卸甲的宋军军士却遭受了彩衣女子的痛击。</p>
“刘郎在睡觉你等会儿再来莫要吵醒他”彩衣女子张开双臂,一脸痴笑的阻止道。</p>
那名宋军为难的挠了挠头,可军令如此,若是不给这些甲士卸甲,无论搬运还是焚烧归葬都没办法进行,所以就绕了个方向,继续将伸向那名年轻甲士的尸首。</p>
“不是跟你了吗等会儿再来!”彩衣女子猛然推了那名宋军一把,将他推得向后踉跄了几步,随后张开双臂,如同老鹰护住雏鸟一般。</p>
“你这女子!”宋军军士有些气急,刚刚想些什么,却被李道阻止了。</p>
“娘子,我们给他把衣服脱了,你看他睡着了,却还穿着这一身,多不舒服啊”李道走到跟前,努力挤出一丝微笑,与那名彩衣女子道。</p>
彩衣女子满脑子问号:“你是谁啊,我阿爷呢”</p>
刘淮见状赶紧道:“就是啊,姑娘,这么睡上一觉,你的刘郎就会病倒的。”</p>
“阿爷”彩衣女子听完此话后,终于心翼翼的挪开身子。</p>
“你下轻一些,刘郎睡觉很轻的”</p>
宋军军士果真下轻了许多,帮那名年轻军士卸下了铠甲。</p>
“他叫于伯岭,是襄阳人士,今年才十九岁”待宋军军士将年轻甲士的头盔摘下来后,李道看着年轻军士已经变形的脑袋,闭上了眼睛,痛苦的道。</p>
“他是一名勇士。”无论是作为男人拯救弱,还是军人拯救百姓,这名兵丁都赢得了刘淮的尊重:“他们都是了不得的勇士。”</p>
彩衣女子垂着站在车船栏杆旁,定定的看着于伯岭的面庞,等了好一会儿,直到宋军军士卸下于伯岭的胸甲后,才开口道:“他他不是我的刘郎”</p>
罢,彩衣女子抬起头来,看向刘淮:“你也不是我的阿爷”</p>
彩衣女子的眼中终于有了几分灵动。</p>
“我们是大宋王师。”见到彩衣女子好像回了神志,李道也有些惊讶与欣喜:“是来救你们的,你已经安全了。”</p>
“也对哦,我的阿爷,我的刘郎,我的全家已经都死了”彩衣女子恍若未听到李道的话,低下头又看向于伯岭的年轻面庞,俯身帮他合上了眼睛。</p>
“谢谢谢谢你。”彩衣女子站起身,眼睛中的眼泪如泉涌了出来。她双相交至胸腹,微微向刘淮与李道躬身,行了个万福礼:“谢谢你们”</p>
“可惜,你们来得太晚了”</p>
“姑娘!”听到这句话之后,刘淮心下恍然,大吼了一声向前冲去。</p>
李道还没有反应过来,却只见那名彩衣女子抢过宋军军士中的铠甲,翻过了船边的栏杆。</p>
刘淮行动再迅捷,相距五米的距离也只来得及抓住彩衣女子的裙脚。</p>
呲的一声,彩衣女子的裙脚被撕下一片红布,彩衣女子则如同一只翩翩飞舞的蝴蝶一般,落入冰冷的江水中。</p>
一个浪头打来,江面上就再也见不到彩衣女子的身影了。</p>
</p>
“李老四,下去救人!”李道也扑到了栏杆上,指着江水对身侧一名年轻水军吼道。“不必了”刘淮握着那一缕红绸,望着大江道。</p>
彩衣女子是抱着重甲下水的,若是想活,只要松开重甲即可。</p>
她的死意已决了。</p>
即使见惯生离死别的申龙子等人目睹到这一幕,也是一阵唏嘘。</p>
船上一时寂静,只闻波涛阵阵,风声萧萧。</p>
李道仿佛又苍老了一些,挥让那名慌乱的军士继续整理遗体,扶着栏杆,看着彩衣女子落水的地方长叹不语。</p>
仿佛在等待一个奇迹。</p>
可是奇迹并没有到来。</p>
良久,李道开口道,声音沙哑的如同摩擦的铁片:“刘都统,你咱们当兵是为了什么”</p>
刘淮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为了那些不该死的人,为了让他们能继续活下去”</p>
如果一开始刘淮只是充满改朝换代的豪情壮志,在山东面对无数人死亡与求生之后,终究还是有一些明悟的。</p>
为什么要拿起刀来</p>
因为要保护那些不能拿刀的人。</p>
那为什么偏偏是我要拿刀,为什么偏偏是我要去搏杀呢</p>
因为我最强,所以我应该保护弱者。</p>
这种大男子主义的想法过于高傲了些,可华夏文明能流传到后世,不就是因为有强者或者自认为是强者之人源源不断的挺身而出,为那些懵懂无知、毫不相干之人献出一切吗</p>
“为了那些不该死的人”李道嘿然一声,白的胡子微微颤动。他摘下头盔,望向大江西岸。</p>
沿江的村镇都饱受金军的蹂躏,许多村镇都已经化为一片废墟,还可以看到七八人结队的金军游骑在岸上游弋。</p>
“我当年,就是这样,在黄河南侧看着黄河北岸化成一片废墟的。我原以为此生也就这么囫囵着过去了。”李道叹了口气道:“可谁想,又在长江见到此等惨事”</p>
“为了抗金,宗留守被活生生累死。”</p>
“为了抗金,翟知府父子(翟进、翟亮)战死在了洛阳,大翟节度(翟兴)被人暗害于伊阳,李节度(李彦仙)战死在了陕州。”</p>
李道顿了顿,再次开口时,声音已经有些哽咽:“岳元帅更是直接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尸骨无存。”</p>
“如此多的人牺牲了,可结果呢金人还是来到了大江之畔。”李道转向刘淮问道:“刘都统,你,这些人是不是都白死了”</p>
“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刘淮望着江水,也是一阵沉默。</p>
如果以宏观历史的角度来,没有任何牺牲是毫无意义的。但如果具体到眼前之事,自靖康之变以来,汉家儿郎付出这么多的牺牲,却依旧改变不了天下大局,足以让人绝望了。</p>
低头思量了片刻,刘淮还是缓缓道:“不过我幼时也是听过三国故事,也曾好奇过诸葛武侯为何要矢志北伐,将自己活活累死。更不理解姜维为何在后主投降之后,还会想要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他们都是天下最聪明的人,他们难道就不知道以巴蜀一隅对抗中原终究会是一场空吗”</p>
“再往深处想一想,为何关云长要挂印封金,离开曹操,千里走单骑去投奔四处流浪的刘备为何赵子龙在长坂坡单骑入阵千军万马,只为救出刘禅为何刘备在关羽遇害后,不惜失去争夺天下的会也要引大军报复东吴难道他们不知道利害是什么吗”</p>
“后来,我才明白,大丈夫行事,哪能无视对错,只看利害”</p>
“上报知己,下安黎民是对的,重建国家社稷是对的,为枉死的兄弟报仇更是对的。所以就要拼死去做。”</p>
“大翟,李节度,岳元帅这等豪杰也不在意生前身后名,更不在意是被奉上神坛还是被踩在脚底。他只是在做最正确的事,并为之献出一切而已。”</p>
“他们究竟是不是白死了,可能千年之后才有公论。”刘淮终于直视李道的双眼:“可无论如何,你我既从军旅,保境安民就是头等正确的大事。”</p>
“莫要再想什么是否白死了。”刘淮正色道:“这天下事,终究还是有人要去做,而只要做了,就比没做要好。唯有持本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是。”</p>
李道已经到了知天命之年,看着年轻的刘淮,不由得想到二十余年前的自己,一样的心比天高,一样的无所畏惧。</p>
李道突然之间有些嫉妒刘淮,嫉妒他的本事,嫉妒他的年轻,嫉妒他的勇气。可到最后,李道也只是将目光放在了立在旗舰最高处的李字大旗上。</p>
“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李道喃喃自语。</p>
随后,李道将头盔戴在头上,面容恢复刚毅,对刘淮点了点头,转身走向了指挥位置。</p>
舰队在李道的指挥下,回到了采石矶渡口。</p>
按理这次虽然没有竟全功,可毕竟也算是一场大胜,可是因为彩衣女子之事,无论是刘淮与李道等人都沉浸在低气压之中。</p>
这种情绪在乌江县百姓下船时到达了顶峰,在亲民官们的指挥下,这些瘦得皮包骨头的百姓终于有了一碗热粥可以喝,他们一边狼吞虎咽,一边哭泣出声。</p>
仿佛传染疾病一般,乌江县百姓恸哭之声连成一片。</p>
而那些女子却是如同羞于见人一般,用布匹将自己缠的严严实实,甚至连比较大的哭声都不敢发出,只能默默啜泣。</p>
有四五名胆子比较大的流里流气宋军想要凑上去调笑,直接被刘淮看了个正着。遥遥一指,都不用靖难大军出,自有淮西军官上前,将这些宋军摁住。</p>
“二十军棍,现在打!”刘淮驻足,戟指几名都头统领模样的人道。</p>
那几名都头不敢怠慢,慌忙将五个刺头按倒在地,扒下裙甲筒裤。另有军士拿来大枪当做刑具,在一片惨叫求饶声中啪啪啪的打起屁股来。</p>
刘淮待那几名宋军行刑完毕,眼见一片白的屁股打一片血红,才迈步跟着李道来到虞允文的中军大帐。</p>
一进大帐,刘淮发现这里的氛围比外面还差,时俊、王琪等统制官都一脸阴沉。</p>
而何伯求一脸冷笑,辛弃疾则是满脸震惊。</p>
至于主座上的虞允文,则是一副爹死娘改嫁的样子。</p>
刘淮的心情不由得咯噔一下。</p>
这是刘锜还是李显忠战死了又或者瓜洲渡被金贼突破还是李宝、张荣水军全灭了总不能是襄樊被金贼啃下来了吧!</p>
还好,虞允文并没有卖官司,直接掏出一封封装华丽的文书,递给了李道。</p>
同时向刘淮解释道:“朝中下令,嘉奖靖难大军忠义之举,而且还要靖难大军南下至临安受赏。”</p>
李道张大了嘴巴,信件从中滑落。</p>
刘淮探接过,一目十行的看完,不由得长长舒了一口气。</p>
他坐下喝了一碗茶水之后,方才环视帐中诸将道:“你们这表情吓我一跳,我还以为金军已经过江了呢!”</p>
今天下午如果没码完,应该就只有一大章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