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以粮为刀亦是贼</p>
事态的变化速度之快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p>
刘淮令刚刚被快马带出营寨的时候,身处濠州的靖难大军主力就已经开始了行动。</p>
事情的起因是有一支斥候队伍发现了粮车的痕迹,随后就派遣士卒上报回来,待到有都头率领兵马赶到的时候,三人的斥候竟然消失不见了。</p>
虽然有遮掩的痕迹,但军中还是有善于追踪的高,顺着痕迹一路寻找,很快就在山间找到了一处庄园。</p>
都头前去叫门,却被一阵箭雨射了回来,什么是定远陈氏的庄园,不得入内。</p>
那名都头气急,却知道这么大的庄园不是自家一个都能奈何的,只能一边在山口驻扎,一边派遣军使向后通报。</p>
正在召集州中耋老来商议的杨抗听闻此事也不敢怠慢,直接带着几名陈氏族人去了庄园。</p>
然后就渺无音讯了。</p>
这下子连陆游都懵了。</p>
杨抗的淮南转运副使官职还没有撸呢!这陈氏这么大的胆子,连转运使也他妈敢扣!</p>
想造反吗</p>
辛弃疾亲自带领亲卫上门呵斥,却又被阻拦,与型城池无异的庄园院墙上甚至射下来书信,是要与陆游一叙。</p>
淮西陈氏世代诗书传家,不认什么姓辛的北人。</p>
合着你们不止想要扣留杨抗,还想将陆游骗进去扣住!</p>
这下子辛弃疾算是彻底不耐,并且瞬间愤怒,不顾夜间,直接率本部兵马攻了进去。</p>
陈氏的庄户最多也就是跟各路盗匪过过招的水平,哪里能跟正经大军厮杀,很快就有甲士登上了院墙,并且从内部打开了庄园大门。</p>
待到抓住几个头头脑脑之后,辛弃疾才明白了这些王八蛋是发什么疯。</p>
类似这种地主豪强之家往往都在山中有庄园,金军一来,陈氏就逃到了山中庄园躲避。</p>
金军溃败开始收缩兵力之后,他们就凭借着本土优势开始捞好处,趁乱将定远县中的粮食全都卷跑了。</p>
倒不是陈氏家大业大,需要喂很多张嘴,而是宋国不抑兼并,而每次大灾之后粮食必定是不够的,控制粮食正是地主豪强新一轮兼并的开始。</p>
等到中产之家口粮耗尽之后,饕餮盛宴就开始了。</p>
如果单单是这样,在前一日辛弃疾与陆游唱完双簧,杨抗开始出头之后,陈氏就算再猖狂,也要给转运使面子,将大半粮食吐出来,不至于将事情闹到这种程度。</p>
可是守在庄园在山中必经之路的家奴庄户却是跋扈惯了,在三名靖难军斥候循着大车踪迹沿山道追踪之时,十几名庄户二话不,直接用强弩攒射。</p>
三名没有披甲的斥候瞬间丧命。</p>
有了人命官司,事情就难办了。</p>
一开始陈家掌舵的耋老还对弄死三个丘八而无所谓,大不了亲自去赔罪,但他很快就打听出了靖难大军的来历,并且立即就意识到要有大麻烦了。</p>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陈家根本不在怕的,大家都是大宋有头脸的人物,哪里会因为三条人命翻脸</p>
到时候自然会有位高权重之人劝军队,让他们以大局为重,相忍为国。</p>
但外军就不是这样了。</p>
他们在宋国没有牵扯,有的只是彼此袍泽,翻脸就翻脸,哪怕屠了一家土豪劣绅又能如何朝廷难道就能为这点破事让有功军将寒心吗</p>
到时候自然会有位高权重之人劝陈家,让他们以大局为重,相忍为国。</p>
对于宋国来,这无关对错,只是基于统战价值不同所产生的必然选择罢了。</p>
嚣张跋扈,扬言能杀一路转运使的吴玠可以安稳当他的太尉;而一生恭谨,任中枢拿捏的岳飞却只能惨死风波亭,就是这个道理了。</p>
</p>
当杨抗来到陈氏庄园,看到那三具斥候的尸首之后,同样麻了爪子,当即就有拱告辞的冲动。</p>
管不了,你有种,等死吧。</p>
但陈氏族人却是直接跪地拦住杨抗,并且将朝中的陈俊卿陈侍郎搬了出来,非得让杨抗寻出了办法。</p>
这真的不是陈氏豪强胆大包天,敢于扣下转运使,而是因为他们嗅到了危险,实在不敢让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走了。而杨抗被逼无奈,也只能抬出陆游。</p>
陆游有宋国与山东义军的双重身份,没准可以摆平此事。</p>
然后就引发了辛弃疾的应激反应,直接率军攻破了庄园。</p>
理清这些事情之后,辛弃疾的注意力几乎瞬间就被庄园中一垛垛巨大的粮囤所吸引,并且立即上前用剑扯开了围席。</p>
口子之中流出了金灿灿的粟米。</p>
辛弃疾抓过一把粟米,在眼前仔细查看,随后就抓着这把粟米,来到杨抗还有那一伙子跪在地上的陈氏族人身前,摊开了。</p>
“你们看,这是什么”</p>
杨抗捧着大肚子,见陈氏族人皆是畏缩,只能硬着头皮道:“这是粟米,是粮食。”</p>
辛弃疾摇头,环顾周围的靖难军甲士,大声道:“非也,也是两淮百姓的性命!是你们家乡父老,父母妻儿的救命粮!”</p>
出身两淮的靖难军甲士皆是愤然,却因为军纪不能言语,只能将身体挺直,甲叶子摩擦所发出的哗啦之声也随之一齐响起。</p>
“这对你们来是什么”辛弃疾将摊在几名陈氏男丁身前。</p>
那为首的几人跪倒在地,重重叩首,高呼饶命。</p>
“这粮食对你们来,就是用来抢夺金钱与田地的段。”辛弃疾将拳头攥了起来,任由金黄的粟米从指缝中流下来,脸上的表情也随之肃杀:“你们与金贼都在杀人,只不过金贼用刀,而尔等用粮,却皆是贼人!”</p>
着,辛弃疾对身侧的军使道:“回报陆先生,一县的粮食我已经寻到了,定远县里的贼人,我也寻到了!”</p>
仿佛感受到了什么,几十名姓陈的男子皆是伏地叩首,大声告饶起来。</p>
杨抗上前一步,同样低声劝告起来:“辛五郎,我知道你怒急,然则事情还需要从长计议。若是妄加杀戮,大宋士绅百姓如何看你,难道你真的就只想当一个粗鄙武夫吗”</p>
此时辛弃疾却没有之前那种恼怒神色,却是表情淡然:“杨大使,此事利害,我自然明白。”</p>
杨抗伸拉住了辛弃疾的胳膊,摇头道:“不,你不明白,你既然成了宋臣,就要守大宋的法度与规矩。事到如今,难道你还能叛逃不成</p>
而若是身在大宋,平白为这几个腌臜贱货的性命而失了体统,岂不是因失大须知你杀金贼是一码事,杀汉家百姓又是另一码事了。”</p>
辛弃疾依旧不恼,却是起往事:“杨大使,我们在山东作战之时,杀得最多的,除了金贼,就是那些土豪劣绅了。</p>
当日我也用这番言语问过刘大郎君,为何我等抗金救汉家天下,却要对这些汉人大加屠戮这是不是南辕北辙”</p>
着,辛弃疾有些似笑非笑的看着杨抗:“杨大使可以猜猜当时大郎君是如何的”</p>
杨抗头皮有些发麻。</p>
随后,辛弃疾的言语就在寒风之中幽幽传来:“大郎君,他杀的不是汉人,而是汉家天下沦落至此,南北两分的根源。</p>
拔不了这个根,我等起事的大义就是有名无实,难以服众!更难以安定天下!”</p>
着,辛弃疾就将中粟米重重扔到陈氏族人身上:“现在,给我除了这些病灶!”</p>
甲士抽刀上前,将陈家的男丁踹翻在地,一一枭首。</p>
在逐渐浓郁的血腥味之中,辛弃疾拍着杨抗的肩膀笑容灿烂:“我会将这些人头挂在县城的城头上,若有人敢再与杨大使讨价还价,不妨将他们都带到城下,让他们细细观赏。”</p>
“你真是个疯子。”杨抗浑身颤抖着,忍耐不住,指着辛弃疾大骂出声。</p>
辛弃疾却是已经混不在乎了。</p>
“饥荒一起就是千万人的性命,在这些性命面前,区区定远陈氏,又算得了什么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