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灭金伐宋,将北伐进行到底 > 第502章 可怜千万豪杰血,换得官家床笫欢
    第502章可怜千万豪杰血,换得官家床笫欢</p>

    正月十四,大朝会。</p>

    按这并不是大朝会的日子,也不是正经献俘的日子,但谁让这是金国皇帝完颜亮作为俘虏第一次亮相呢</p>

    由不得宋国不重视。</p>

    而这简易大朝会开起来也不是那么简单的,虽然规制较于正式的大朝会比较敷衍一些,却也需要提前好几天作准备,要尽可能的隆重一些。</p>

    而此时展示在刘淮面前的,就恰如那首王维的名诗。</p>

    正是:</p>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p>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p>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p>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p>

    当然,对于刘淮等凯旋大将来,其实并没有那么多弯弯道道,甚至前来教授礼仪的官员也是了在原地站好,不要大声喧哗,衣物整洁,不要到处乱看,不要交头接耳等课堂纪律似的注意事项。</p>

    只不过虞允文从赵构那里带来了金口玉言。</p>

    让面圣的靖难大军五名大将,刘淮、辛弃疾、贾瑞、张白鱼、毕再遇穿上全套重甲,带上特制的木质兵刃后,再行上殿。</p>

    刘淮想了想,也觉得不大可能是误入白虎节堂的戏码,就将那身依旧带着些许血渍与刀砍斧劈痕迹的重甲穿在了身上。</p>

    虽然累了一些,但免去了给赵构磕头行礼,倒也是祸兮福所倚。</p>

    一想到这里,刘淮心中就有些腻歪。</p>

    若是面对李世民等君王,为了韬光养晦,刘淮跪也就跪了,但面对赵构,实在过不了心中那道坎。</p>

    这他妈是何等奇耻大辱</p>

    在与四名部将汇合之后,刘淮带着亲卫鱼贯而出。</p>

    刚刚走出大门,就见到成闵与李显忠都身着重甲,顶着一双硕大的黑眼圈,其中成闵还满身酒气,显然昨日没少喝酒。</p>

    虞允文似乎同样是一夜没有休息好,满脸憔悴,却还是强打精神。</p>

    看来这三人都在昨夜接到了刘锜的死讯,并且全都受到了不的打击。</p>

    而梁球则是神采奕奕,举着不知道从哪里寻来的符节,对着刘淮等人行了一礼,随后就带着数名随从,上了马车,跟着礼官离去了。</p>

    虞允文见刘淮依旧盯着梁球的背影,还以为他依旧想通过宰了梁球来阻止和议,摇了摇头道:“大郎,莫要担心,金国撕毁绍兴和议是板上钉钉之事,朝中主和之人绕不开这个坎。”</p>

    着,虞允文翻身上马,引着此次巢县大战的凯旋功臣向着行宫而去。</p>

    宋国大朝会虽然听起来十分气派,有各种礼仪性质的鼓吹与仪仗,但在刘淮看来,这玩意还没有正经学校运动会开幕仪式热闹。</p>

    最起码运动会开幕式还有雄壮有力的背景音乐,而此地只有内官的大喊大叫,虽然有礼官带着一群宫廷合唱团唱了两刻钟,但这种颇具古风的歌曲,不得还是所谓的雅言所唱。</p>

    但对于刘淮这种后现代大老粗来,都没有什么区别,反正是听不懂。</p>

    听到最后刘淮也不知道这是唱给得胜将士的凯歌,还是对赵构的歌功颂德。</p>

    就这么在行宫大殿外的广场上思绪翻飞许久,终于有礼官引着虞允文带着一众武将向大殿走去。</p>

    甲叶子碰撞,盔甲铿锵,引得宫中卫士尽皆侧目。</p>

    刘淮等人穿的可是实打实用于实战的步人甲,与宫中侍卫所穿的绢甲、纸甲等样子货根本不是一码事。</p>

    再配上涂上金漆,足以以假乱真的木锤木剑等物,这二十名甲士气势昂扬,真的走出了千军万马的感觉。</p>

    刘淮没有在意这些目光本身,却被这些目光激起一些疑问。</p>

    赵构为什么让自己着甲上殿</p>

    到底是什么用意</p>

    还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虞允文就回头道:“莫要君前失仪。”</p>

    成闵与李显忠带头,甲士并排站成两列,进入了行宫大殿。</p>

    这座用作开大朝会的崇政殿纵然十分宽敞,此时却也已经挤满了人,刘淮站在武官队列的中后位置,心中的一个想法不受控制的升腾而起。</p>

    如果用中的木剑将赵构弄死之后能不能逃出去</p>

    在仔细思量了可行性后,刘淮心中默默否了这个想法。</p>

    因为成闵与李显忠以及他们的部将也同样穿着重甲,殿中卫士中的也是真家伙,在皇城外也没有后续的接应兵马,成功的概率太低了。</p>

    怀着某种遗憾的心情,刘淮拄着木剑,目不斜视,神游天外。</p>

    在一阵嘈杂之后,有纠仪官大声呵斥。殿中随即肃然,内官随即大声道:“官家到!”</p>

    殿中宋国文武皆是俯首躬身:“陛下圣安。”</p>

    上首传来一个比较尖细的声音:“朕躬安。”</p>

    饶是知道此时有任何动作都会很显眼,但刘淮还是忍耐不住,微微抬头向前看去。</p>

    而就在此时,赵构也同样望向了刘淮。</p>

    两人的视线在空中相交,刘淮立即低头作恭谨状。</p>

    仅仅不到一瞬,刘淮已经看清楚了赵构的面貌,随后第一个想法就是,怪不得金国大臣都赵构是个天阉之人。</p>

    赵构虽然已经年过五旬,却是肌肤白皙,少有皱纹。他的相貌英俊,却并不是那种十分硬朗的英气勃勃,而是有些阴柔。</p>

    更为关键的是,赵构并没有蓄须。</p>

    在这个以长髯为美的时代,男子虽然并不是都如同魏胜一般,有一把令人羡慕的大胡子,却也是要留一些胡须的。</p>

    就比如刘淮,他此时就在唇上颌下留了一些短髯。</p>

    加冠之前还好,到了加冠之后如果还没有胡须,为官的都能算是有损官仪,周围亲朋好友就该悄咪咪的介绍郎中了。</p>

    但是赵构身为皇帝,却是面白无须,遥遥望去,只觉得赵构与他身边的内官别无二致,真的就如同阉人一般。</p>

    赵构同样只是扫了一眼刘淮,虽然觉得对方失礼,却没有发作,甚至连愤怒之情都升不起来。</p>

    正如昨夜他向杨沂中询问刘大郎是忠是奸,而杨沂中直接敷衍过去一般,赵构根本懒得去想这种显而易见的问题。</p>

    在整个宋国朝廷君臣上下,无论主战派主守派还是主和派看来,山东义军可谓对大宋忠心耿耿,一片丹心照明月的那种。</p>

    在战局最为危急的时候,南下参战,一路打得都是硬仗烂仗乃至于找死仗神仙仗,的难听一点,如果不是靖难大军每战必争先,不得当时采石矶就会出大乱子。</p>

    而若不是这刘大郎冒险率军绕后,攻下了巢县,断了金军后路,逼得完颜亮回身决战,不得金军现在还堵在建康对面对赵构喊打喊杀呢!</p>

    忠心可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p>

    至于什么杀一两家地主豪强,打一顿城门守军,与朝中官员起一些冲突等等破事,在如此忠肝义胆的行径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p>

    对待忠臣,就应该优容一些,更何况现在赵构原本的班底,也就是主和派式微,为了拉拢新的政治力量,他更要展示出大度来。</p>

    接下来就是一些寻常问对,比如各军请调粮草,驻地分派,赈济两淮之类的问题,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接下来的重头戏肯定是在完颜亮与金国使节身上,所以就没有过多言语,例行对答之后,就都开始期待接下来的事情了。</p>

    然而就在这时候,文官班列中段,一名身着朱色的老者出列,举着笏板躬身行礼:“臣给事中金安节有事请奏。”</p>

    赵构眉头微微一颤,随后就看向了身居前列的汤思退。</p>

    这厮可是汤思退的人。</p>

    汤思退是要做什么昨日打压那些功臣也就罢了,如何在这种场合都要闹事这哪里是在扫赵构的兴,分明是打赵构的脸!</p>

    然而见到汤思退一脸错愕,赵构也按下心思,静静等待。</p>

    汤思退的诧异不是假的。</p>

    金安节虽然是他的党羽,但这一出的确不是他指使的。</p>

    “彦用,若非是要紧大事,则速速退下,事后上书议事。”汤思退神色变得有些严厉,直接出列作呵斥。</p>

    谁知金安节只是摇头:“汤留守,下官所议,正是十万紧急的事情。”</p>

    汤思退目光一凝,深深看了金安节一眼,随后就用目光扫向了其余一众人,最后只在陈康伯、张浚、虞允文身上凝视片刻,方才冷哼一声,转身回到了班列。</p>

    他的权势再大,也不可能阻拦一名四品给事中出言奏事,只能在事后探查明白他究竟投靠了何人,然后罢官流放罢了。</p>

    汤思退此时虽然只是个建康留守,却知道自己被贬只是因为在战时为赵构背了锅,赵构本人才是主和派的大头目,只要赵构不死,汤思退就能中山再起。</p>

    可朝中总有人看不清这个关节,以至于临阵倒戈,汤思退倒要看看究竟是谁指使的,敢在这个时候扫赵构的兴致。</p>

    赵构饶有兴致的看着这一幕,随后对金安节道:“金卿请言。”</p>

    金安节深吸一口气,随后躬身道:“臣弹劾知枢密院事叶义问、淮南、浙西、江南东西路制置使刘锜,丧师辱国,致两淮糜烂,尤其刘锜之侄统制官刘汜,贪鄙好色,懦弱无能,致使楚州大败,淮水防线被金贼突破,请严惩以谢天下!”</p>

    好家伙。</p>

    刘淮回头看了看身后已经浑身剧烈颤抖起来的刘汜,心中连呼好家伙。</p>

    宋国这政治环境属实恶劣,刘锜都已经身死,竟然还要被扣上如此大的一个帽子。</p>

    也不知道这金安节知不知道刘锜的死讯,也不知道他究竟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还是揣着糊涂当明白。</p>

    而且,这金安节竟然如此勇猛,究竟是哪一方的悍将</p>

    别刘淮,在这大殿中的所有宋臣都在惊愕中思索这个问题。</p>

    这已经算是新一轮政治动荡的起式了。</p>

    赵构脸上表情不变,目光扫过群臣,心中同样有些拿不准主意。</p>

    叶义问是总领两淮战局的枢密相公,刘锜是两淮最高武官,两淮沦陷肯定有他们的责任,可收复两淮,击溃金军主力,活捉完颜亮也有他们的功劳。</p>

    刘锜、刘汜叔侄都亲身赴巢县厮杀也不是假的。</p>

    而给叶义问等人议罪的前提就是不承认巢县大捷是泼天大功,只是寻常战斗,不应该给那些主战的官员过多赏赐与提拔。</p>

    按照这个角度来,正是主和派对主战派的反扑。</p>

    但另一方面,这个时选的实在是过于糟糕了。</p>

    你前脚完巢县之战不是大功,后脚就有一个在战场上生擒的皇帝被带上来。这不是扯淡吗</p>

    从这个角度来,似乎又不是主和派在挑事,而是有人在搅混水。</p>

    让一个四品大员以弹劾叶义问、刘锜的自爆方式开启政争,之后的风波之大,足以让许多朝臣胆寒。</p>

    当然,也不排除金安节吃饱了撑的,想要通过此事来扬名上史书。</p>

    </p>

    赵构看了看群臣反应,笑了两声方才道:“金卿,事后上一封奏疏来。”</p>

    他竟然没有当场驳斥,而是将此事搁置起来,想要居高临下的继续做裁判。陈康伯紧皱眉头,刚想要出列进言,却见内官捏着嗓子大声道:“带金主觐见!”</p>

    “带金主觐见!”</p>

    陈康伯闻言,也只能微微一叹,回头示意身后的张浚等人稍安勿躁,别在这种重大政治场合中闹出乱子。</p>

    很快,叶义问就捧着印信,迈着四方步当先而来,而他的身后则是穿着素衣一脸冷笑的完颜亮。</p>

    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政争旋涡中心的叶义问叶大相公捧着印信,对赵构躬身行礼:“臣幸不辱命,得胜而还!特来上缴印信!”</p>

    枢密使虽然理论上是全国最高的军事长官,却并不是天下兵马大元帅,总督一处军事的时候得需要王命旗牌与牌符印信,回到中枢的时候自然也得将这些交还。</p>

    赵构刚刚点头,还没有回应,却只听完颜亮朗声大笑。</p>

    刘淮就在完颜亮身侧不过三步,立即就知道这厮要出幺蛾子,立即变得兴致勃勃,微微侧身看着这厮表演。</p>

    虞允文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p>

    此次捉住金国皇帝属于侥幸,史书上都没办法找先例,具体礼仪也让人十分发愁。</p>

    如果按照寻常灭国流程,完颜亮就该与俘虏一起被扒光了作检阅,到时候五大绑堵着嘴,皇帝问你知不知罪,完颜亮身边跟着的宦官就夹着嗓子,装成完颜亮的声音大声求饶两句就成了。</p>

    最新在六9书吧首发!</p>

    所谓‘生擒敌酋,问罪于前’,大概就是这么个流程了。</p>

    但完颜亮这次算是狂妄自大孤军深入,金国虽然也是损失惨重,却毕竟不是岳飞北伐之时精锐尽丧,燕云以南不可保的局面,依旧是万里大国。</p>

    别的不,仆散忠义里还有十几万正经兵马呢!</p>

    所以,在如何处置完颜亮的问题上,宋国君臣几乎在第一时间就起了巨大分歧。</p>

    什么的都有。</p>

    比较激进的更是出了给完颜亮一些五国城待遇的无君无父之言。</p>

    但关键时刻,还是赵构一锤定音。</p>

    不知道是出于对金人的刻骨恐惧,又或者是真的有大局观,赵构决定以礼相待,以王侯之礼将其带到大殿,而不是与那些俘虏混在一起,参加献俘仪式。</p>

    谁想到完颜亮这么不给面子,直接在大殿上先声夺人,猖狂大笑起来。</p>

    如果寻常人敢这么干,早就被卫士放倒了,然而完颜亮作为金国皇帝,理论上地位与赵构对等,所以只有赵构能下令处置。</p>

    然而当所有目光向着赵构汇聚的时候,却见这名宋国皇帝竟然如同泥雕木偶般呆立不动。</p>

    这下子就连扶着一把铁剑的杨沂中也摸不清赵构路数,暂时也不敢有所动作。</p>

    不过按照宋国的光荣传统,关键时刻官家是派不上用场的,还得看真相公行事!</p>

    “放肆!”虞允文率先出列,戟指完颜亮大骂出声:“败军之将,如何敢在这里撒野!”</p>

    着,虞允文对刘淮使了个颜色,让他将完颜亮摁住。</p>

    刘淮只当没有看到,继续看戏。</p>

    而完颜亮知道自己无论如何都不会有幸理,没有意外的话,最好的结果就是圈禁高墙,永世不得出门罢了,所以行为有些狷狂。</p>

    只见完颜亮笑容蓦然一收,根本没搭理虞允文,抬戟指赵构道:“宋金和议,约为兄弟之国,金为兄,宋为弟,现在俺这个兄长来了,你这个弟弟如何在上面安坐!”</p>

    完颜亮此话一出口,殿中的宋臣只觉得有些荒谬。</p>

    你竟然还有脸提绍兴和议撕毁和议发动战争的难道不是你完颜亮吗</p>

    随之而来的是极大的愤怒,陈康伯、张浚、汤思退等人齐齐出列,就要喝骂出声。</p>

    然而最先有动作的,竟然还是高居龙椅之上的赵构。</p>

    在宋国臣子众目睽睽之下。</p>

    在完颜亮的得意大笑声中。</p>

    在靖难大军诸将不可思议的目光之中。</p>

    赵构缓缓起身,并且对着完颜亮拱行礼:“王兄,别来无恙。”</p>

    “朕躬安!哈哈哈哈!”完颜亮在人群之中哈哈大笑,虽然素衣纱冠,但看起来竟然像一名真正的帝王。</p>

    此时此刻,刘淮也有种想要笑的冲动。</p>

    自己之前为什么会对赵构有所指望是因为也被巢县大胜弄得昏了头了吗</p>

    赵构是宋国的皇帝,可同时也是被金军吓破胆子的懦夫!</p>

    两年之前,充作金国贺旦使的高景山就在此地,在一众宋国侍卫与大臣的环伺中,一个人一张嘴将赵构骂得痛哭流涕,掩面而走!</p>

    赵构面对金国使节的时候都要起身迎接,更何况是面对完颜亮这个货真价实的金国皇帝呢</p>

    然而嘴角刚刚扯起来,刘淮就感到一股巨大的怒意就从心中升腾而起。</p>

    他突然想起了在这场大战中殉国的宋国臣子。</p>

    想起了盛新。</p>

    想起了张荣。</p>

    想起了李道。</p>

    想起了毕进。</p>

    想起了余飞英。</p>

    想起了时俊。</p>

    </p>

    一瞬间,这些过往或者把酒言欢或者只是倾盖之交的面容同时浮现在刘淮的脑海中,他们的愿望,他们的怒火,他们的渴求与他们的面容夹杂扭曲在一起,最后所有人都开始呐喊起来。</p>

    “抗金!”</p>

    “抗金!”</p>

    他们怒吼着,近乎以一种狂热的殉道姿态走入血肉磨盘中,变成了滋润天下局势的一丝血肉。</p>

    然而,这么多人慷慨就义。</p>

    就换回来一句“王兄,别来无恙!”</p>

    就他妈的换回来一句他妈的“王兄,别来无恙!!!”</p>

    完颜亮张着双臂,猖狂的大笑着,虞允文愤怒至极:“左右,给老夫拿下他!”</p>

    而以杨沂中与赵密为首的宫中禁卫却不会听虞允文的言语,只是将目光投向了依旧保持着躬身行礼姿势的赵构。</p>

    “你看看你们选的君王!”完颜亮笑声蓦然一收,随后就扭头看向了靖难大军诸将,将目光从辛弃疾、贾瑞、毕再遇、张白鱼四人面上扫过,随后直视刘淮的双眼。</p>

    “你们选了个懦夫!”完颜亮突然开始咬牙切齿起来,似乎觉得刘淮不去扶保他是什么天大的罪过一般:“你看着吧!懦夫是容不得勇士的,赵构这厮绝对会将你们都拉下水,跟他一起溺死,你们看着吧!”</p>

    虞允文终于不耐,刚要抄起笏板亲自上去打人,刘淮终于觉得这场闹剧该结束了。</p>

    “闭嘴吧,给自己点体面。”刘淮冷冷着,上前用木剑狠狠捣在完颜亮腰腹之间,复又狠狠抡砸在他的后背上。</p>

    完颜亮的言语戛然而止,被直接打翻在地,捂着肚子犹如大虾般弯折起来,瞬间开始了剧烈的咳嗽,然而夹杂在咳嗽之中的笑声却是自始至终没有停止。</p>

    “官家,金主咆哮朝堂,大不敬。”刘淮将木剑扔到一旁,对着已经站直身体,呆愣看着完颜亮的赵构拱朗声道:“末将请诛杀之!”</p>

    仿佛听到了某种信号一般,殿中原本嘈杂喝骂的宋臣纷纷转身,对着赵构躬身行礼。</p>

    “臣请诛杀金主!”</p>

    虽然完颜亮从大笑到被刘淮打翻在地,不过短短片刻,几句言语罢了。可依旧将整个大朝会弄得有些开不下去了。</p>

    原本是想要夸耀武功,却因为完颜亮过于猖狂以及赵构过于懦弱而变得有些变味,也因此赵构坐回龙椅后,只是敷衍了几句,就让禁卫将完颜亮带下去,好生看管。</p>

    接下来虽然还有一些歌功颂德的流程,但无论宋国君臣还是刘淮等人都觉得味同嚼蜡,金国使臣梁球也是上场走了个过场,了一下金国想要与宋国议和就被宰执陈康伯呵斥出去了。</p>

    开他妈什么玩笑,现在吴拱与吴璘二人还在襄樊与西北作战,你议和就议和</p>

    我还想让你割让榆关以南呢!</p>

    至于各级封赏,靖难大军几名将领也觉得无所谓了,只是当作大风吹过耳,甚至就连辛弃疾与贾瑞在替耿京奉贺表的时候都是面无表情,只是一味的躬身行礼,如同被宋国威仪吓到一般。</p>

    再折腾一个时辰之后,众臣三呼万岁,大朝会终于完了。</p>

    赵构穿着全套冕旒礼服急匆匆的回到了寝宫,更衣之后直接唤来了杨沂中。</p>

    “正甫,朕今日丢人了。”对于这种心腹中的心腹,赵构话没什么忌讳,神色之间也有些黯然。</p>

    杨沂中依旧是那副浑身重甲,面色阴鸷的模样,闻言摇头:“官家乃是仁德之君,金主则是凶厉恶兽。官家能活人,金主擅杀人。杀人自然可怕。然则身为天子,杀人哪有活人重要</p>

    至于如金主这般的凶兽,自然由我等这般的爪牙抵挡,官家只做太平天子即可。”</p>

    杨沂中不愧是胡子衙班,几句话就将赵构的龙颜大悦。</p>

    人被恶犬吓一跳不是什么大事,难道能明恶犬比人还尊贵吗更何况现在恶犬还被关在笼子里,任人拿捏。</p>

    “正甫,还是你的有道理。”赵构着,复又叹了一口气:“我是真的不想管这些破事了,什么主战主和,你看看金安节那厮,今日又要开始闹事了。想想就头痛。”</p>

    赵构摇了摇头,随后又想起了居高临下看着完颜亮捂着肚子痛苦伏地的那一幕,不由得再次笑了两声。</p>

    突然觉得,金人好像没那么可怕了。</p>

    一想至此,赵构只觉得浑身舒坦,就连胯下那活也有些蠢蠢欲动,让他惊喜交加。</p>

    这可是三十年都没有过的情况了。</p>

    “正甫,今日那刘淮、辛弃疾很好,都是我大宋的忠良。你亲自去一趟,赏赐一些金银,勉励几句,跟他们”赵构到这里,微微犹豫了一下,还是继续道:“朕是准备将他们这些年轻人留给太子作长久君臣的。”</p>

    “喏!”杨沂中拱应诺。</p>

    待到他离开之后,赵构坐在床榻上,对身侧一名宦官招了招:“二郎。”</p>

    已经被重新召回来的大押班张去为立即上前:“官家。”</p>

    “你去。”赵构起身,让其余宦官给自己更衣:“去找个纤细女子来侍寝,身世干净的。”</p>

    张去为抬起头来,又惊又喜,连忙应诺了一声,就步向外跑去。</p>

    他过于惊喜,以至于在路过门槛时被绊倒在地,滚了个满地葫芦,却连跌落的帽子都来不及捡,就狂奔着向后宫冲去。</p>

    官家复阳了,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