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灭金伐宋,将北伐进行到底 > 第538章 相公愚夫多疑心
    第53章相公愚夫多疑心</p>

    时间迅速来到了午后,汤思退疑惑的看着在身边饮茶的赵密,不知道对方在搞什么名堂。</p>

    无论是旨意还是军令,都明白写着让赵密今日押送金主完颜亮到临安,但这厮如何到现在还不出发,难道就不怕军法吗</p>

    看了看越来越阴沉的天空,汤思退倒也没有询问,而是对心腹挥了挥。</p>

    心腹吏会意,直接出去开始了查探。</p>

    千人大军的行动是瞒不过人的,尤其是在己方地界,更是没有必要去隐瞒,不过片刻,吏就回来禀报。</p>

    护送金主的大队人马早就已经出发了。</p>

    汤思退闻言更是皱眉,不由得开口询问:“赵将军,按我已经不是什么相公,无法参与军务,但既然大军已经启程,为何赵将军还在此处盘桓,莫非还有什么事情不成”</p>

    这也就是赵密为殿前司大将,属于赵构的近臣,汤思退还得留点面子。若是寻常军将,汤相公早就出言呵斥了。</p>

    赵密自然不敢顶撞汤思退这种前相公,甚至知道自己的那些不上台面的段也瞒不过对方,还不如实话实,落个坦诚。</p>

    然而汤思退听罢之后,立即就被赵密清奇的脑回路所震慑了,有些不可思议的道:“所以,赵将军你是,担心在江南神不知鬼不觉的出现一支可以击溃千人大军的兵马,他们避开了大宋所有戒备,巧而又巧的算准了押送时间,击溃了殿前司大军,将金主劫走。</p>

    然后这支兵马还可以轻松渡江北上,跨过两淮各路兵马的层层阻截,回到淮河以北。</p>

    赵将军,你是这个意思吗”</p>

    赵密硬着头皮道:“正是这个意思。”</p>

    汤思退端起茶盏,略微后仰,似乎要离愚蠢的气息越远越好,生怕对方感染了自己一般。</p>

    而见到汤思退这副表情,赵密继续言道:“末将担心的不是外敌,而是内贼!”</p>

    汤思退顿时精神了。</p>

    “赵将军,你谁是内贼谁会做这等事情难道是我这个建康留守吗”</p>

    赵密吓了一跳,随后连连摆:“不是相公,不是相公。”</p>

    “那是谁!”汤思退盯着赵密的眼睛,厉声询问。</p>

    因为汤思退是主和派,所以有人怀疑他会与金国有染,并且私放完颜亮实属正常。</p>

    事实上,在赵构待在建康的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就不断有人用这个理由上疏弹劾汤思退,希望将这厮的建康留守给撸了。</p>

    这可把汤思退气得不轻。</p>

    我一个堂堂宰执,当地方留守还会被人反对,难道还真让我去提举道观不成</p>

    此时赵密正好踩到了汤思退的痛点,也不怪他有气急败坏之态了。</p>

    今日赵密若是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汤思退不得就要将这几个月来的怨气撒到这厮身上来了。</p>

    “是靖难大军的刘都统。”赵密被逼到了墙角,虽然没有证据,还是将屎盆子往刘淮身上暴扣。</p>

    汤思退端起茶盏,慢慢饮着。</p>

    虽然他从来没有向这个方向想过,但以汤相公的聪明程度,不过一杯茶的工夫就站在山东义军的角度上将逻辑理顺了。</p>

    如果这事能办成,将金国分裂,那么山东义军就有了极大的发挥空间,得到的好处是最大的。</p>

    两淮残破,无法迅速给山东有力支援,想要靠自己撑过这最为艰难的两年,无论如何都要想一些歪招。</p>

    虽然在政治上寻找犯人不用找证据,一般都是谁的收获最大,就是谁干的,但汤思退还是觉得这个推论有些不可思议。</p>

    实在是太冒险了。</p>

    刘淮人生地不熟的,难道真能干成这等大事</p>

    而一旁的赵密见到汤思退的表情从恍然到犹疑,思量片刻后,终于下定决心,抛出了另一个重大消息。</p>

    “汤相公,那靖难大军刘大郎,曾经跟太子见过面,而且相谈甚欢。”</p>

    汤思退豁然起身,眼睛瞬间睁大到了极致:“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太子如何能见到外将!”</p>

    赵密不知道汤思退为何有如此大的反应,同样起身道:“是前些时日,太子来到殿前司大营,替官家劳军之时。”</p>

    “你可曾上报官家”</p>

    “无无有”</p>

    “你你糊涂啊!”汤思退大急,在原地来回踱步:“如果你上报官家,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老夫早就知晓,也会做相应准备,然而现在现在不对!”</p>

    着,汤思退转身,厉声喝问:“金主在哪里!快!”</p>

    赵密战战兢兢的道:“就在城南步军司衙门的值房里,金国所有贵人,都在那里!”</p>

    汤思退从腰间拽下玉佩,大声呼喝:“阿二,你拿着我的信物,调城中的不良人、衙役、弓三百人去步军司衙门,围起来,谁都不许出入,有人询问,就奉老夫的命令!”</p>

    吏不敢怠慢,接过玉佩,飞速离去了。</p>

    赵密讷讷出言:“汤相公,为何如此啊”</p>

    汤思退恨铁不成钢的道:“你还不明白吗太子、刘淮两人为何能掺和在一起他们一个山东野人,一个深宫皇子,如何认识的是谁在中间牵线搭桥那个人背后势力又是哪些想明白了吗”</p>

    </p>

    赵密呆愣片刻,浑身打了个激灵:“是虞允文虞相公是主战的那群人。”</p>

    汤思退恨恨道:“刘淮此人,是标准的起于微末,除了兵马没有其余之人,不足为虑。但是主战的那些人不一样,他们有官职,有宗族,有势力,可以不用刀子就办成事情,即便在这建康城中,也有的是他们的人。”</p>

    赵密喃喃道:“汤相公,你是”</p>

    汤思退大踏步的向外走着:“如果咱们动作慢一些,金主没准已经被偷出去了!赵将军,如果你用一千兵马押运金主,那么万无一失,天下没有人能在一千战兵的眼皮子底下将人偷走,但在城中某个衙门内院子中,段就太多了!”</p>

    到最后,汤思退已经跨过了院门,回头见到赵密依旧是那副受到信息冲击的模样,不由得大声道:“赵将军,你还在等什么!快随老夫来!”</p>

    赵密再次打了个激灵,随后忙不迭的向前跑去。</p>

    由不得汤思退不着急。</p>

    这可是主和派与主战派之间的斗争,是要为了各个官位你死我活的。</p>

    别的不,如果真的让金国开打内战,宋国占据了战略优势,那么汤思退这个主和派大头目什么时候才能复相</p>

    两人带着几名随从侍卫,一路快马加鞭来到了步军司衙门,此时衙役弓已经将此地围了起来,而步军司的军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正在与领头的吏理论,似乎马上就要动了。</p>

    “住!”赵密连连喝止,随后带着汤思退越众而出,来到了衙门口。</p>

    “俺派遣来的那群人呢”一边走,赵密一边大声询问。</p>

    那名军官有些摸不着头脑:“正在后援,几十个兄弟都在那里。”</p>

    赵密闻言长长的舒了一口气,随后也不顾什么礼节,大踏步的来到了后援,挨个囚车与马车看了个遍之后,方才有些放心之态,回头对着汤思退道:“汤相公请看,并无什么岔子。”</p>

    汤思退见状同样放下心来,如同虚脱一般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连连喘气。</p>

    在各自沉默片刻之后,汤思退与赵密来到另一间偏房之中,挥将其余人撵走后,汤思退正色对赵密道:“今日出发,这是官家旨意,此时已经不可抗辩,必须要走。”</p>

    见赵密欲言又止,汤思退继续道:“老夫知道你的为难,但此时应该让那一千大军回来,与将军汇合,既然现在他们没有遭到袭击,那么将军的推测就有些疏漏。此时将金主护在大军之中,反而是最安全的。”</p>

    赵密苦笑点头,心中对汤思退颇有些不以为然。</p>

    汤思退不是武人,不知兵事,心中老是以为想要对抗千人大军,就必须找出另一支千人大军。</p>

    他的逻辑就在于整个江南不可能神不知鬼不觉的聚集起来另一支千人大军,所以不可能来劫走完颜亮。</p>

    但赵密却知道,账不是这么算的。</p>

    能对抗千人大军的不是另一支千人大军,而是另一支具有千人大军战力的兵马。</p>

    靖难大军的骄兵悍将那可是真正与金军在沙场上打过战略决战的猛人,哪里是殿前司这些兵马能抵挡的</p>

    没有番上制度的禁军怎么可能打得过边军</p>

    刘淮很有可能集结二百甲骑,就将他们这一千人蹉踏了!</p>

    然而汤思退却是有一言的十分在理。</p>

    官家通过宰执所下的正经旨意乃是今日启程,那么即便可以拖延,但也必须在今日启程,否则就成了抗旨,到时候汤思退会第一个不答应!</p>

    “汤相公放心,俺已经给俺的心腹下令,让他到了午后就止步扎营,在双桥镇周边等俺。”</p>

    “而若是遭遇了袭击,则要迅速回报。”</p>

    “现在既然还没有回报,那么就明没有出事。”</p>

    赵密也不清此时的心情了。</p>

    他既害怕有兵马来突袭,将完颜亮劫走,却又担心思量落空,到时候平白浪费力气是事,捉不到抓去反咬杨沂中,就真的要去两淮前线送死了!</p>

    汤思退闻言也是有些恼怒,觉得此番失态全是因为这厮疑神疑鬼,立即拂袖道:“既然是赵将军杞人忧天,那就速速押送金主上路吧。”</p>

    赵密摇头:“还望相公能再宽限一个时辰,末将今日一定会上路的。”</p>

    汤思退刚要勃然,然而想到这里是建康城,毕竟有自己的牵扯,还是强行摁住了心中的愤怒,冷冷道:“我这里有三百弓衙役,全都与你。护送你到了双桥镇,与你的大军汇合后再回来。赵将军,你可以联络州县作接应,可千万莫要出岔子。”</p>

    罢,汤思退直接坐到了椅子上,大有今日一定要亲自将赵密送走的模样。</p>

    赵密却是长长舒了口气之余,厚着脸皮坐到了汤思退身侧:“相公安心,只要到了丹阳,就可以全军上船,到时候沿着运河一路南下,就可以直达临安,一切万无一失。”</p>

    汤思退表情稍稍缓和:“但愿吧。”</p>

    与此同时,步军司副将田卓已经率领大军抵达了双桥镇,却并没有按照赵密的命令止步扎营,只是稍作歇息,就继续率军向着丹阳而去。</p>

    “太尉不是有令,让咱们在双桥镇扎营吗”</p>

    有赵密的心腹询问。</p>

    田卓却立即呵斥了回去:“太尉既然让我来统军,自然有所考量,咱们继续前进!”</p>

    面对这名赵密心腹中的心腹,其余人不敢什么,只能拱应命。</p>

    一千兵马继续滚滚向东,而田卓在严肃呵斥几名军官维持大军行动之后,又一脸谄媚的看向身侧亲兵打扮的杨倓:“杨二哥,这样便可以了吧。”</p>

    杨倓矜持的点了点头:“阿卓,你放心,只要你能站到我父亲一方,收拾掉赵密,不止安然无忧,更是有高官显爵得享。”</p>

    田卓当即大喜,只觉得浑身骨头都轻了三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