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东风夜扫苏堤月</p>
事实证明,救百姓于水火之人很少,但想要救自己于水火之人,那可是真的数不胜数了。</p>
而且要论革命热情,程凤这帮子豪强都排不上号。</p>
就在程凤定下章程,却还没有发动的同时,最先爆发起义的是漕船上的漕帮。</p>
这些最底层的草莽原本只是替金军转运粮草,然而见到大量民夫被驱赶到苏堤上开始挖掘的时候,几乎是群起躁动起来。</p>
看守粮草的武捷军甲士立即开始了弹压。</p>
斩杀了几人之后,方才让漕帮平静下来。</p>
然而这种平静反而成了暗流涌动,十余艘大船刚刚驶出了港口,就有三艘不妥当起来,在大河上停住,随后缓缓的沉了下去。</p>
在船上看押粮草的金军与船上的漕工一个都没有逃出来。</p>
这些有着江湖气的草莽汉子,竟然用同归于尽的方式,凿沉了大船。</p>
与此同时,其余大船上也渐渐有浓烟升腾起来,甲板上也起了喊杀声,不断有人跳河或者落水。</p>
守在码头上的行军猛安有些措不及,立即下令士卒将漕工都看管起来,不要让他们靠近堆积在码头上的军粮。</p>
不过他反应的还是有些慢了,就在军兵们分散开来的时候,已经有几座粮垛冒起了浓烟。</p>
金军军官见状勃然大怒,立即下令对码头上的力工、漕工、商户展开了无差别的屠杀。</p>
“哈哈哈,金贼,你们不是想要用水淹死我们吗”</p>
“你们先烤一下火,暖暖身子吧!”</p>
在鲜血与哭嚎声中,却依旧有人用劣质兵器发动了反抗,大量的油料被泼的到处都是,简易火把四处乱飞,很快就将整个码头点燃。</p>
往日繁华异常的彭城外渡,也被大火所点燃。</p>
武捷军也只能随之撤离码头。</p>
这场大火仿佛是徐州百姓发动反击的信号一般,很快,整座彭城都躁动了起来。</p>
而武捷军在其中,仿佛陷入汪洋大海的一片孤舟般,有些摇摇欲坠起来。</p>
“你去告诉郭总管,让他不要待在彭城了,回到戏马台吧。”</p>
蒲察世杰在接到探马游骑的汇报,再结合实际感受,立即就做出了判断。</p>
彭城之中已经很难再继续待下去了。</p>
白日还好,马上就是夜间,彭城的豪强们完全可以趁着夜色,搞一些阴谋诡计,乃至于杀人放火。</p>
虽然理论上来,武捷军是不害怕普通百姓,也不害怕豪强私兵的,如果真的能狠下心来,用刀排头杀去,将那些豪强庄园灭门,堵住四门,杀空一座城,也是轻而易举的。</p>
然而此时武捷军是要撤军的,又不是来平定徐州的,吃饱了撑得跟徐州上下所有人较劲</p>
造一场‘彭城十日’的惨案简单,到时候张白鱼与辛弃疾一南一北围上来,那武捷军就成了‘瓮中捉鳖’的那个鳖了。</p>
既然如此,郭安国带着两个猛安在彭城驻守已经没有意义了,还不如合军一处,行军也方便一些。</p>
“报!俺家猛安让俺来告知总管,苏堤民夫逃走许多,让俺来求总管,再征调一些民夫,否则很难掘开大堤。”</p>
蒲察世杰皱眉道:“告诉蒲察评,他麾下儿郎难道就只会拿刀,不会拿锄头哪怕用,也得给我把苏堤刨开!”</p>
来请令的军使不敢再争辩,立即拱离去了。</p>
蒲察世杰登上了望楼,借着夕阳的余晖,眯着眼睛看向了四周。</p>
戏马台之所以能够成为屯兵之地,是因为这里地势比较高,却没有高到险峻的地步。</p>
这里四面皆是缓坡,而中间有一片平地,犹如山上平台一般,所以才有戏马台之称。</p>
因为戏马台从项羽定都彭城时期,就充当军营,因此,这里的营寨都是半永久的军事工事,倒也不怕有什么疏漏。</p>
然而,此时蒲察世杰看着落下的夕阳,听着游骑探马所传递的消息,还有一些以往亲近金国的豪强大户明显的敷衍,只觉得浑身寒意升腾。</p>
今夜不好熬过去。</p>
事实也正如蒲察世杰所想,郭安国在接到蒲察世杰的传信之后,一刻都没有耽搁,立即率领两个猛安出城,准备来戏马台与主力汇合。</p>
饶是紧赶慢赶,郭安国出城的时候,夕阳的最后一处余晖也跌落入地平线中。</p>
然而郭安国想不到的是,就在这彭城与戏马台之间不到两里的路程上,他竟然遭遇了伏击。</p>
金军正在传递点燃火把,就听到官道两侧同时吹起了哨子声,随之响起的则是震天的喊杀声。</p>
</p>
“杀金贼!”</p>
“杀贼!”</p>
郭安国并没有慌乱,只是皱起了眉头。</p>
他不明白徐州汉儿是怎么埋伏的。</p>
因为这段路程上的游骑探马十分密集,而且还有戏马台高地居高临下作监视,徐州汉儿即便再熟悉本土,神不知鬼不觉的摸过来</p>
难道武捷军在短短半年多的时间里,已经堕落成这副德行了吗</p>
可此时倒也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郭安国立即取下随身的号角,呜呜的吹了起来。</p>
武捷军训练有素,很快就在夜间听懂了军令,并且立即结成了防御阵型,准备迎战。</p>
官道两侧随即鼓声大作,喊杀声更加激烈起来,还有箭矢与短矛抛射过来,在武捷军外围甲士的盔甲上砸得叮叮作响。</p>
郭安国被举着大盾的甲士护在最中央,听着外面的动静,眉头皱得更紧了。</p>
这些伏兵雷声大雨点啊!</p>
只敢远远放箭,却不敢趁着金军阵型混乱的片刻时间近身肉搏,莫非只是一群土鸡瓦狗</p>
然而土鸡瓦狗却绝不可能有在这么多探马的眼皮子底下完成伏击圈的纪律。</p>
想到这里,郭安国心中有了计较,大声道:“阿里奔!带着两个甲骑谋克,打齐火把,直接冲过去!给老子看看,究竟是什么魑魅魍魉!”</p>
阿里奔闻言一愣。</p>
如此黑夜,若是伏兵已经严阵以待,甲骑冲出去就是送菜,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p>
可是军令如山,哪里容得他人辩驳阿里奔立即大声招呼一声,甲骑纷纷翻身上马,沿着甲士阵列的缝隙,先向着西边冲出。</p>
原本阿里奔还作着死战到底的打算,然而刚刚踏进官道侧边的原野中,他就听到惊呼声一片,随后喊杀声就立即了下去,随之而来的则是四处逃窜的身影。</p>
这下子阿里奔可就来劲了,他犹如天神下凡一般,绕着官道从东杀到南,又从西杀到北,不过片刻,就将周围伏兵杀散。</p>
“总管!俺回来了!”阿里奔拎着长枪,在阵前大声道:“这些汉儿贼不堪一击!”</p>
郭安国却没有笑容,依旧皱眉问道:“斩杀多少”</p>
阿里奔微微一愣,随后扭头看向了其余军官,几人低声交流了一下,阿里奔硬着头皮道:“天色黑暗,难以记功。”</p>
这就是没什么斩获了。</p>
郭安国也没有再废话,立即下令:“阿里奔,在前方开路,回戏马台大营。”</p>
很快,武捷军大军汇聚在了一起,军士各自归营不,郭安国来到了蒲察世杰所站立的望楼上,将来路之时遭遇的埋伏了一遍,随后顺着蒲察世杰的目光,看向了已经北方。</p>
彼处正是苏堤之所在,虽然已经隐入了夜色中,却还是可以看到巨大的阴影,以及在那片阴影上的几豆灯光。</p>
“能掘开苏堤吗”</p>
“我觉得挺难。”</p>
“你跟蒲察评的军令妥当吗”</p>
“这有什么妥当不妥当的,数百甲骑,若真想走,谁能拦住他们”</p>
“你应该知道,既然汉儿贼没有来攻戏马台,也只能是去攻苏堤了。”</p>
“我知道。”</p>
蒲察世杰与郭安国只是交流了几句,就沉默了下来。</p>
金国没有掌握炸药的技术,无法将堤坝炸开。若是在丰水期,可能挖开了个一两米的口子,就足以让洪水决堤,可这是水面上都有薄冰的冬日枯水期,保守估计得向下挖七米,才能使得洪水有决口之势。</p>
徐州民夫宁肯冒着伤亡惨重的风险,四散而逃也不愿意干,也只能让金军自己来做了。</p>
金军在苏堤上总共也只有数百人马,还得分出人来作警戒,一夜就将苏堤掘开的成功率确不高。</p>
毕竟苏堤是彭城命脉,用料考究,而且刚刚整修过,堪称固若金汤,金军想要将最顶端的夯土凿开,也得耗费大力气。</p>
蒲察世杰死死盯着苏堤方向,很快彼处就出现了他所期盼的景象。</p>
数条凭空出现的火把长龙,如同盘踞而起的巨蟒一般向着苏堤围去,喊杀声立即响彻天际,即便相距数里,蒲察世杰也听得一清二楚。</p>
可无论是蒲察世杰还是郭安国都没有惊慌,反而长长的舒了一口气。</p>
蒲察世杰更是立即下令,全军打好火把,趁着夜色,即刻拔营出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