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缅北之我有大佬靠山 > 第134章 加强基础教育
    随着公告的考试时间不断临近,整个自由园区氛围愈发紧张,所有人讨论的话题都离不开这一招考。</p>

    北方来的还好,大部分人除了高考,其他各类不同类型的考试也经历过不少,对于这个也都见怪不怪了。</p>

    但是对于园区当地人来,可以算是人生重要转折点,给了他们拿锄头或者刀枪之外另外一个选择。</p>

    很多其他地区来报考的考生现场报名后,不再回家,选择直接留在园区等待考试到来。</p>

    园区内少数几个旅店早就被人预定,考点附近的很多居民直接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出来对外出租,趁赚一笔,也被预定一空。</p>

    没有亲朋好友可以投靠,实在没地方可以住,更多人选择露宿在考点外,还好最近几天没有下雨。</p>

    第一次面对这种情况的自由军政府,第一时间安排足够的军警人员赶到现场维持秩序。</p>

    医护等后勤人员也很快安排到位,自由军政府为每位考生提供热水和热食,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的为考生提供服务。</p>

    截止报名最后一刻,累计有3500多名考生通过审核,拿到了自己的准考证,这个人数出乎所有人预料。</p>

    考试当天,天还没亮,很多考生和家长早已聚集在考场外围。</p>

    李向军担心现场出现问题,也在第一时间赶到考场,在考场办公室窗边,一眼向下看,黑压压一片,已经有近万人来到了考场门口,而且此刻还有不少考生和家长陆续赶到,很多家庭都是全家出动送考。</p>

    “准备工作都安排好了吗?各种意外都有预备处理方案么?”李向军头也不转的问道。</p>

    “放心吧,都安排好了。一个营的队伍也已经到位。9点开考,等会点半就开门接受考生入场。”</p>

    一旁的一名工作人员回道,此刻李老伯带着工作人员还在仔细检查考点各项工作,确保万无一失。</p>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走过,点30分一到,早已提前布置好的高音喇叭传来工作人员的声音,</p>

    “点30分已到,请各位考试生带好准考证及考试文具,前往检查通道检验入场。”</p>

    这一广播,好似一瓢冷水倒入热油中,整个广场瞬间沸腾起来。</p>

    “儿子加油啊。”</p>

    “加油,你一定可以的。”</p>

    “全家希望都在你身上了,你一定要考上啊。”</p>

    随着各种叫喊声此起彼伏,甚至还有不少人掏出早就准备好的檀香,点燃后对着考场跪拜下来,嘴里念念有词,</p>

    “列祖列宗保佑,子孙**今日参加考试,请保佑他一举高中。。。。”</p>

    缕缕青烟随着大家的心愿,飘入空中随风散去。</p>

    表情各异的考生,告别亲朋好友,走出人群来到检验口,怀着揣测的心情走入考场。</p>

    现场的一切都被楼上的李向军看在眼里,老百姓对于教育的渴望,特别是那些虔诚祈祷的父母,深深刺激到了李向军的内心。</p>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p>

    时间来到点50,整个考场彻底关闭。</p>

    </p>

    这其中有些考生因为遗失准考证或者迟到而无法进入,直接被拦在考场外。对于这些人,自由军政府的态度是,直接拒绝入内。</p>

    既然你自己都不对此次考试上心,不对自己负责,那你也就要接受由此带来的任何后果。</p>

    面对荷枪实弹的考场安保,这些考生只能无奈离开。</p>

    9点一到,由北方编写印刷的考卷,下发到每个考生中,第一门语文准时开考。</p>

    为了提高效率,此次考试语文数学90分钟,物化生英语60分钟,一天全部考完,中间考场统一提供餐食。</p>

    虽然考试要持续到晚上点,但是很多家长不愿离去,一直等候在考场外。</p>

    李向军看着安静下来的考场,也不再停留直接离开,也不知几人欢喜几人愁。</p>

    考试之后的第四天,李老伯就来到了李向军的办公室。</p>

    刚招呼坐下,李老伯就开口道,“向军,这次考试结果出来了。”</p>

    “这么快就批改完了?北方的老师是不是连夜批改了啊?”李向军一脸诧异的问道。</p>

    “北方的老师是加班加点批改了,不过这不是主要原因,主要是,害,你自己看吧。”</p>

    李老伯欲言又止,没办法下去,只是把里的报告递了过去。</p>

    看到李老伯这样,李向军直接接过报告快速看起来。</p>

    不用李老伯子再什么,李向军完全明白了。</p>

    此次考试,语数50分,物化生00分,总分600分,按照北方老师制定的医护及格线20分,整体过线人数不足400人,其中满足医生分数线420分的,更是不足30人。</p>

    难怪批复成绩这么快,考生在很多都是十几二十分的,单科零分的也不少,单选多选都能一个不对。</p>

    李向军心里有所准备,这次成绩会不太好,但没想到会这么差。</p>

    看到李向军不话,李老伯开口解释道,</p>

    “这二十多个通过的,也都是这一两年高中才毕业的。北方那边最近生活成本越来越高,很多家庭也都供不起家里的孩子去北方读高中了,所以成绩才会这么差。”</p>

    “去北方读高中?”</p>

    李向军马上反问道,对于缅北教育并不是很清楚的他听要去北方读高中一下子没反应过来。</p>

    “哦,也是。我们这边也就只有学,初中都没有啊。”</p>

    不等李老伯开口,李向军继续问道,“政府这边对于教育有什么规划?”</p>

    “3所学,所初中正在筹备中,预计会在今年0月陆续招生,”</p>

    “不够,这点学习远远不够。”李向军直接打断,“政府这边去摸个底,辖区全覆盖需要多少学和初中,高中也要配置起来。”</p>

    “但是这样我们的预算远远不够啊?”</p>

    “不够那就去借,政府和军队这两个月紧紧裤腰带,从北方招聘老师,购买教材,必须把教育做起来,以后我们需要的人才越来越多,靠着一群文盲那要出大问题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