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前,定了亲的人家要给女方家送礼。</p>
宋时锦没有家人,送烟酒不合适。</p>
看到宋时锦平时的衣服上都有补丁,赵素兰就去镇上供销社买了一件外套,还有一斤月饼,让儿子送去知青所,并邀请她中秋到家里吃饭。</p>
本来宋时锦要婉拒的,裴淮川自己过了中秋就要回部队,下次见面要等到明年,宋时锦就答应了。</p>
裴淮川要走的时候,宋时锦叫住他:“晚上麻烦婶子跟我出去一趟。”</p>
裴淮川以为宋时锦又找到了南瓜,点头答应。</p>
</p>
黄琴看到宋时锦中的衣服和月饼,心里嫉妒得要命。</p>
宋时锦自从定亲后,改变了许多,若是她以前的温吞性子,自己什么也不用,她就会乖乖把月饼送给自己吃。</p>
现在,只能眼睁睁看着宋时锦一个人享受美味的月饼。</p>
黄琴眼睛一转,走到外面,对正在晾衣服的李娥:“我真是替你不值,每天像佣人一样给她做饭,她有好东西都不知道分你一些。”</p>
李娥嘴角抽了一下,上她这来挑拨离间了。</p>
要不是宋时锦愿意跟她一起做饭,野菜糊她都不能天天吃。</p>
村里有的人家粮食吃光了,顿顿吃野菜,吃得脖子都变粗了。</p>
跟着宋时锦,只是帮忙做饭,就能有香甜的南瓜和嫩玉米管饱,今天更是喷香的高粱米饭,她脑子坏掉了,才会觉得宋时锦有好吃的就必须分给她。</p>
而且宋时锦也掰了半块月饼给她,就算再想吃,她也没好意思要,做人不能得寸进尺,她可不想步黄琴的后尘。</p>
黄琴挑拨没有成功,漫无目的地在路上走着。</p>
忽然,看到有三家人去了周家。</p>
是周家出嫁的女儿,里提着兜。</p>
黄琴看到兜里是月饼和苹果。</p>
吞咽了一下口水,黄琴叫了村里一个孩,去周家传话。</p>
</p>
晚上,黄琴和宋时锦一前一后离开知青所。</p>
黄琴去了树林,宋时锦去了裴家。</p>
一见到黄琴,周旭朗就献宝一样,把中的月饼递给她。</p>
“今天我三个姑姑回来送礼,奶奶分了我一块月饼,我没舍得吃,特意留给你。”</p>
黄琴接过月饼,急不可耐地咬了一口,还解释:“我实在是太想家了,明天是中秋团圆日,我跟父母却还要分隔两地。以前每到中秋,我爸妈都会买月饼给我吃。”</p>
周旭朗安慰道:“吃了月饼就不想家,昨天我去镇上见了我同学,他已经对上次的事释怀。”</p>
黄琴听了,月饼都顾不上吃,急忙问:“那我的事还能办成吗?”</p>
“问题不大,只要给他送点礼,名额能拿下来。”</p>
黄琴苦恼:“我离开家一年多了,身上没什么钱,你能不能借我点钱,等我回城后一定会寄还给你。”</p>
周旭朗为难道:“我们家没有分家,钱都在我奶奶里。”</p>
黄琴想了想:“那还是按照原计划进行。”</p>
上次被宋时锦闹到家里,周旭朗还心有余悸,不赞成黄琴的计划。</p>
黄琴很生气:“你一个大男人,怎么婆婆妈妈,亏我还想着回城后给你安排一份工作。”</p>
听到黄琴要安排自己去城里,周旭朗顿时热血上头,一把抱住她:“琴,我们做两准备,我先从家里借点钱出来,不行再想别的方法。”</p>
只要能帮自己弄到回城的名额,黄琴才不管周旭朗用什么方法。</p>
</p>
黄琴明白,想让马儿跑,就得让马儿吃点草,于是主动搂住周旭朗的脖子,献上一吻。</p>
</p>
宋时锦来到裴家,赵素兰已经把扁担、袋子、绳子准备好。</p>
“时锦,婶子今天有些累了,就不跟你去后山,让淮川陪着你去,你就把他带到地方就行,活都让他干,他力气大。”</p>
宋时锦岂会看不出赵素兰是在假装,无非就是想让两人多一些时间相处。</p>
但是深更半夜,孤男寡女去后山,宋时锦觉得怪怪的。</p>
就对赵素兰:“婶子,这次我发现的东西有些多,只有我们两个人去,一次不一定全部运回来。”</p>
赵素兰惊讶道:“这次比上次的南瓜还要多吗?”</p>
宋时锦卖了个关子:“到了您就知道了。”</p>
这年头,没有人会嫌吃的东西多,赵素兰也不装了,立刻换上跟脚的鞋,赶紧出发。</p>
</p>
到了后山,在电筒照耀下,看到一片野草中无比突出的玉米秆,赵素兰开心地拍着大腿。</p>
“我滴个乖乖!这里竟然长了这么多玉米!”着就冲进草丛里掰玉米。</p>
见赵素兰这么开心,宋时锦:“婶子,那边还有。”</p>
电筒所照之处,是一片高粱,高粱穗子颗粒饱满。</p>
赵素兰一时间不知道要先去掰玉米,还是先收高粱穗。</p>
裴淮川:“娘,你在这边收高粱,我和时锦掰玉米。”</p>
一个时后,宋时锦和裴淮川把所有玉米都掰下来。</p>
为了方便运下山,宋时锦把玉米皮扒开,编成一米长的辫子,一共编了0条,每条有30个玉米棒子,大概二十斤。</p>
高粱穗也是扎起来,有40斤。</p>
宋时锦从空间里拿出这些玉米高粱时,已经算好了,裴淮川用扁担挑着辫玉米,自己扛着两辫玉米,赵素兰背着高粱穗。</p>
可裴淮川把所有玉米都绑起来,用扁担挑着。</p>
宋时锦见扁担都压弯了,道:“挑太多扁担承受不住,万一断了更麻烦。”</p>
裴淮川见状,只好拿出两辫玉米。</p>
宋时锦刚把玉米扛在肩上,就被挑着扁担站起身来的裴淮川拿了过去。</p>
宋时锦上前:“我下乡一年多了,天天干农活,这些玉米我扛得动的。”</p>
赵素兰过来:“时锦,淮川有的是力气,你让他拿着。”</p>
裴淮川抬脚往前走,宋时锦赶忙跟上给他照着脚下的路。</p>
期间从赵素兰中抢过一捆高粱穗。</p>
赵素兰笑着:“还是闺女贴心。”</p>
裴淮川的脚步顿了一下,但很快就大步走起来。</p>
</p>
到了家里,赵素兰看着屋里堆成山的玉米棒子和高粱穗,笑得合不拢嘴。</p>
“我的老天奶呀!生产队分粮都没分这么多,明天我得好好感谢芳嫂子,这哪是给咱们家找了个儿媳妇,这是找了个仙女呀!”</p>
宋时锦怪不好意思的,解释:“我就是运气好。”</p>
赵素兰无比得意:“别人咋没有这么好的运气,我活了大半辈子,也就在后山摘点野果子,挖点野菜,倒是淮川运气好,以前经常能抓到野兔野鸡,你们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