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走后门让你成秀才,你连中三元? > 第287章 都有点东西啊
    庆元帝坐在奉天殿中。</p>

    外面的考生们看不到他,但他的位置,却能远远看到这群考生们。</p>

    特别是坐在前面的考生,他还能隐隐看出前面几人的样貌。</p>

    坐在中间最前面的那个,便是此次会试的会元。</p>

    庆元帝看到他看完题目后,便早早下笔,一时不觉心痒痒。</p>

    长空道人算过了,此人有状元之才。</p>

    看他的样貌和身材,都属上等。</p>

    前不久,他派去东南的使者回来了。</p>

    除了带回长乐公主进宫的消息外,还去年年底,东南发生了瘟疫。</p>

    后来在解元苏誉的帮助下,很快就把瘟疫解决掉。</p>

    而这帮助,居然是提供了一种能快速治疗瘟疫的药物。</p>

    轻者一两天就能好转,而重者存活下来的人数,更是高达七八成!</p>

    就算是医术最为精湛的太医,要治瘟疫也不可能这么快。</p>

    这可是社稷之功!</p>

    给他封侯都不为过!</p>

    这也是为什么,在听苏誉得了会元,庆元帝只简单了解情况后,便让人去处理。</p>

    这样的人才,无论如何他都得保住!</p>

    等会不论他文章写得如何,庆元帝都绝对要把他高高地取中!</p>

    远着看不清,庆元帝想了想,又走下龙椅,出了殿门,站在高台之上往下看。</p>

    所有考生们,要不在奋笔疾书,要不冥思苦想。</p>

    并没有人发现皇帝离他们已经这般近了。</p>

    庆元帝扫视了一遍众人,对这届考生们的样貌精神都很是满意。</p>

    尤其是会元苏誉。</p>

    这年轻人,文章写得好,办事能力又强,居然长得还如此俊朗!</p>

    庆元帝登基多年,觉得朝廷诸公年轻时,也没一个的样貌比得过这个人。</p>

    “不错”</p>

    庆元帝越看越满意,笑眯眯地摸着自已的胡子。</p>

    科举不止选拔文采,更是选拔精神样貌。</p>

    长得好的人,以后穿着官服站在身边禀告事情,看着都让人赏心悦目。</p>

    殿试要足足考一天,他一个皇帝自然不会一直陪着他们。</p>

    庆元帝站在高台上看了一会儿便离开。</p>

    </p>

    中午时,是有饭食送给考生们的。</p>

    但不少考生都沉迷考试,连吃饭都没记起。</p>

    甚至连苏誉一开始就奋笔疾书,进度跑在众人前头的,都忘了吃饭这事。</p>

    实在是写着写着就文思泉涌,甚至想到了一个不错的点子。</p>

    一直打草稿往里润色,忙得不知饥饿。</p>

    等回过神来时,已经是肚子饿得咕咕直叫,过了饭点了。</p>

    不过年轻人一顿不吃也不是什么大事。</p>

    喝了几口白水,又继续集中精神开始誊抄。</p>

    抄完后,检查了几遍,便可以交卷了。</p>

    殿试最迟可以到晚上点完三支蜡烛之后再交卷。</p>

    但明天中午吃饭前,便要出初定的排名。</p>

    因此阅卷官们的任务相当重。</p>

    交卷在前面的,趁阅卷官们闲着的时候,还能花些心思去看。</p>

    越到后面交的,估计看得就会越敷衍。</p>

    尽管苏誉是最早开始动笔的,但他停笔时,已经发现有几个人都交完卷了。</p>

    苏誉见状,也不打算再等了,直接起身交卷。</p>

    见自已的文章被登记好,又糊上了姓名后,才跟着提前交卷的那些贡生们一起出了门。</p>

    一路上,他们几人都没有出声交谈。</p>

    </p>

    等到了宫门外,才开始低声议论着方才的殿试。</p>

    “早料到了策问会考时政,想不到陛下居然考的是财政理财之法。”</p>

    “户部的事情,都是关乎天下的大事,想必大家对于这种题目,都相当有想法吧?”</p>

    “确实有些想法,就正巧添在了答卷中,就不知道阅卷官们和陛下能不能看中了。”</p>

    几人低声着话,又问一旁的苏誉。</p>

    “苏会元文章写得好,不知道你此次答了一些什么内容?”</p>

    大家的眼光,便纷纷转向苏誉。</p>

    苏誉肚子正饿着,但还是提起精神笑了笑。</p>

    “不过写的都是一些直言忠谏之语,还给朝廷提了一个的建议,就不知道陛下会不会采用。”</p>

    “建议?”</p>

    几人一听,便想再详细问。</p>

    苏誉赶紧转移话题:“不知道这位兄台是什么想法?不如先给我们听听。”</p>

    听到苏誉反问回来,这人也没再追问,而是开始兴致勃勃地自已在答卷中融入的想法。</p>

    这人的想法,确实是有东西的。</p>

    苏誉听着,他居然是要帮庆元帝完善“钞关”的架设。</p>

    就这么一路着,等到了各自车马等候的地方时,这人都还没完。</p>

    自然是轮不到苏誉了。</p>

    苏誉和告辞,上了马车后,才轻轻吁了一口气。</p>

    “本来觉得我这想法还挺好的,想不到刚刚那人的建议更直白。”</p>

    “钞关去年中秋后才开始架设,年底出了事,这事确实有得做文章。”</p>

    “若是真的能完善起来,确实能给陛下的内帑增加一大笔收入。”</p>

    “看来走到这一步的,都非等闲之辈。”</p>

    “个个脑袋里都是相当有东西的。”</p>

    苏誉感叹完后,也没多想。</p>

    反正他马上要成为大周驸马这身份,大概率做官也只是一个闲官。</p>

    所以排名过得去就行。</p>

    至于一甲或者二甲前多少,都不太重要。</p>

    所以相比那些今晚注定要翻来覆去苦想着成绩的贡生们,苏誉明显是其中最轻松的一个。</p>

    然而他这边轻松,老师赵成书那边却忙成了狗。</p>

    作为此次主考官,他与内阁首辅王阁老一同总阅全卷。</p>

    再加上其他阅卷官们,一群人都在奉天殿的偏殿中彻底点灯阅卷。</p>

    两位主考官年纪都有些大,皇帝特意给他们赐了床,让他们歇在一旁。</p>

    等到清早时,其他阅卷官们选出佳作后,这二位再起来把最初排好的卷子全部阅一遍,最后确定前五名的卷子送到皇帝面前。</p>

    阅卷时。</p>

    卷面不好的直接黜落掉。</p>

    文章前面写得混乱,没有条理的,也直接淘汰。</p>

    这些毫无疑问,就是同进士了。</p>

    剩下能被送到赵成书和王阁老面前的,都是一些卷面和文章皆好的佳作。</p>

    等赵成书和王阁老阅后,再从挑出来的这些中,淘汰那些太敢、太耿直的卷子。</p>

    这么一路看过去,不赵成书,就是王阁老也是眉目紧锁。</p>

    这届的考生,怎么个个都这么头铁?</p>

    陛下题目上底下的臣子不好,他们还真的就顺应着陛下的话去,开始点评这些臣子们。</p>

    以后这样的人入了朝,岂不是连自已的上司都要天天弹劾?</p>

    不行,这样的人不会来事,直接划入同进士中,让他们慢慢排队等授官便是。</p>

    眉头越皱越深时,旁边的王阁老突然眉目舒展开来,笑眯眯地把一份文章放在了最前面。</p>

    等到最后确定了前五名的卷子后,两人便各自拿着自已取中的卷子去面见皇帝。</p>

    要决出这次殿试一甲的最终三人了。</p>

    -------------------</p>

    ps:殿试题目,我瞎编的,别当真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