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走后门让你成秀才,你连中三元? > 第593章 你去玩泥巴了?
    红薯宴举办得非常成功。</p>

    县试结束后,紧接着便是忙碌的春耕。</p>

    苏誉提前让人开始派发种子。</p>

    曲州的百姓几乎家家户户都领到了第一批免费的红薯种子,其他州县,距离近的也能领到一批。</p>

    距离远的,则还要等一些时间。</p>

    不过都会赶在春耕之前,把种子全部发下去。</p>

    虽然暂时不能做到整个东南和西南的农民家家户户都种下,但今年夏收也能解决大部分人的温饱问题。</p>

    到了明年,东南和西南的百姓必定能被全部普及。</p>

    红薯宴当天是县试放榜,整个曲州的读书人都聚集在城中,还有不少收到消息,从外地来参加的人。</p>

    这个新作物的名声很快也被打了出来。</p>

    不少读书人看到当天红薯宴的盛况后,便回家写了各种歌颂的文章出来。</p>

    甚至有些擅画的,还把画了不少画。</p>

    这几天,曲州城中的三味书屋也是收稿收到软。</p>

    不过大部分稿子都被拒绝了。</p>

    这些读书人也没有气馁,自已办了不少文学会,在会上分享自已的文章与画作。</p>

    随着县试的考完,各县的学生们也纷纷动身,往府城去准备府试。</p>

    这也让红薯宴和红薯的名声传得越来越广。</p>

    这么传下去,东南和西南都拦不住了,消息绝对已经传到了外面去。</p>

    刚下船准备换乘的赵老头,便在码头上听到别人起了此事。</p>

    “听闻东南那边发现了一种新作物,产量非常高,他们的府君给当地的百姓免费分发了种子,是能一年两种,只需要腾出一点田地种下,接下来便一年都不愁吃不饱饭了。”</p>

    “对对对,我也听了。”</p>

    “曲州那边还办了个红薯宴,免费给当地百姓派吃食,那些读书人为此写了不少文章去歌颂。”</p>

    “不过,这东南的府君是什么人?什么时候朝廷封了这么一个官?”</p>

    “那不正是咱们大周的文曲星,长乐公主的驸马苏誉吗?他和长乐公主回东南后,一直在致力改善东南百姓的生活,维护当地稳定,这是东南人自发给他封的。”</p>

    “驸马爷听着便是公主的附属,他一个有大功德之人,配得上更好的称呼!”</p>

    “倒是有道理”</p>

    码头附近的酒楼,全是南来北方的客商。</p>

    大家坐在一起,都是津津有味地讨论着这事。</p>

    不过,也有些人打起了不同的主意。</p>

    “要不我们这次也到东南去,去看看能不能收一些红薯种子贩卖到大周其他地方去,这绝对能赚上一大笔钱!”</p>

    “好主意!”</p>

    “”</p>

    听着这些话,赵老头摸了摸下巴的胡子。</p>

    回来得晚了一些,没有赶上这些盛况。</p>

    想不到苏誉已经把这里治理得这般好。</p>

    以前就知道这子是个不局限于读书的人才,只没想到他还颇有治理段。</p>

    不过想想也是。</p>

    苏誉先前忙着读书,和钻研他那个书屋赚钱。</p>

    后来考了状元后,直接就许给了公主,也没会给他展示他的才华。</p>

    现在想想。</p>

    若是当初庆元帝没有动些歪心思,不去搞这么多帝王制衡段,直接就重用苏誉,估计现在大周都不会闹成这样。</p>

    赵老头轻叹一声。</p>

    罢了,事情都发展成这样了,自已在这里唏嘘有什么用?</p>

    不过等回去后,他也得跟苏誉现在这件事情才行。</p>

    在码头歇息了一下,便直接换乘了马车。</p>

    赵老头年纪虽不了,但身体还算硬朗。</p>

    所以他也不想继续在路上浪费时间了。</p>

    </p>

    可惜还是没赶上。</p>

    今年过年都是在路上过的。</p>

    不过赵老头倒也不算孤零零的,因为京城派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来给他下圣旨,要召他回京。</p>

    赵老头一律拒绝了。</p>

    他这样的身份,那些来宣旨的人也不敢用强的。</p>

    后来赵老头越走越远,到了大周中部后,那些宣旨的人便更难办了。</p>

    西南虽然被苏誉平定,可中部地区却还乱着。</p>

    一开始没有西南先前那么夸张。</p>

    可随着苏誉平定西南,不少西南的乱贼不想投降,便提前跑到了还乱着的河中地区,意图东山再起。</p>

    原本的难民、乱贼,再加上西南过来的乱贼,河中地区的局势也隐隐有要失控的苗头。</p>

    赵老头看在眼里,有时候也有点后悔自已就这样跑了。</p>

    尽管对皇家心灰意冷,可百姓是无辜的。</p>

    如果他能留在朝廷,尚且还能为这些百姓们谋得一份援助。</p>

    这种念头一出来,赵老头便情绪不大高了。</p>

    下船之后,距离曲州距离更近。</p>

    赵老头是一刻都不想再停,继续赶路。</p>

    他先没有回隔壁的顺安府,而是直接就去了曲州。</p>

    就这么赶路,终于在春耕之时到了曲州。</p>

    赵老头踏入曲州地界,顾老头才得到的消息。</p>

    他赶紧回去告诉了顾长乐。</p>

    “你赵爷爷回来了,他现在到了曲州。”</p>

    顾长乐正抱着孩子在玩,闻言有些诧异。</p>

    “按照脚程,应当还有两天才对。”</p>

    “赵爷爷这是一点没有休息?”</p>

    顾老头摆也是,居然也不会提前几天回来。</p>

    “我让人去接了,你夫君呢?”</p>

    家里没看到苏誉,顾老头有些好奇地问。</p>

    顾长乐:“他带人去田里看春耕的情况,早上便出去了。”</p>

    顾老头乐了。</p>

    “他这天天往田里跑,真不像一个读书人。”</p>

    哪有读书人天天去田里,甚至亲自下地去看耕种情况的?</p>

    更何况苏誉现在的地位。</p>

    皇帝春耕时亲自下田,也不过做做样子。</p>

    苏誉这是身体力行,恨不得天天盯着田里的秧苗。</p>

    顾长乐掩嘴笑道:“我这便让人去通知他回来。”</p>

    </p>

    此时的苏誉正带着人在郊外看百姓们春耕的情况。</p>

    因为今年是红薯分发给百姓们耕种的第一年,苏誉尤为重视。</p>

    不止派人到各乡镇去巡视,教百姓们怎么种植,自已还亲自到城外去种植的情况。</p>

    “赵爷爷回来了?”</p>

    苏誉收到消息后很高兴地:“我这便回去。”</p>

    他鞋子上和裤子上沾着不少的泥,在田埂边上的水渠随便冲了冲。</p>

    旁边人给他牵来马儿,他直接就坐上去,骑着往城里回。</p>

    走到官道上时,看到前面跑着一辆马车,苏誉心有所感地策马上前。</p>

    赵老头正掀开帘子打量外面熟悉的景象,冷不丁见到有人骑马上前。</p>

    师徒二人隔着车窗对望,赵老头愣了一下,才:“你这子,刚去田里玩泥巴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