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玉书藕臂张开,掌心里静静躺着一枚女士表。</p>
那是一块上海牌表,表身有点磨损,指针和分针已经停止转动。</p>
“这表坏了,表带也被我弄丢了,我不知道能不能跟你换”</p>
“可以。”李浪点头。</p>
表带丢了无所谓,只要表能走就行,这表不转动,应该是内部出现了故障,可以麻烦卫民叔,拿到城里去维修。</p>
每日盲盒偶尔能开出情报,情报显示具体的时间和地点,这表一旦维修好,对李浪很有帮助。</p>
“真的吗?那可太好了,李浪同志,谢谢你。”</p>
童玉书很激动,她身上唯一值钱的东西,就这块坏表,还有个英雄牌钢笔。</p>
钢笔是她十八岁成人礼时,爸爸送她的生日礼物,是完好无损的,平时经常用它来写信,她不舍得拿来换肉。</p>
表倒是可以,反正已经坏了,对她也没用了。</p>
“嗯。”李浪点头。</p>
一块上海牌新表,放市场上,哪怕是最便宜的,也要一两百块钱,</p>
有钱也不行,还要有“表票”!</p>
一张“表票”,哪怕是张卫民这个级别都不一定能弄到,十分珍贵!</p>
“你想好要拿这块表跟我换肉?”李浪又问了一次。</p>
“你拿工分跟我换也行。”李浪又补充了一句。</p>
“我想好了,这块表对我没用了,能换只野鸡,我就很知足了。”童玉书笑着把表一把塞进了李浪臂。</p>
“行。”</p>
“这表虽然坏了,但也很珍贵,除了一头飞龙,我再送你五斤野猪肉。”</p>
“那就太谢谢李浪同志了!”</p>
(叮!童玉书“好感值”+00!)</p>
(叮!童玉书“好感值”+00!)</p>
“还叫李浪同志?人家现在是火龙狩猎队的大队长。”一旁,张卫民笑呵呵提醒道。</p>
“呀,你还是狩猎队大队长?”童玉书惊讶地捂住了嘴。</p>
她看李浪这年纪,和自己差不多大,也就二十岁左右,</p>
这才二十岁,就当上了狩猎队的大队长?</p>
“我听钱大队长,能当上狩猎队队长的,那都是有本事的,打猎赶上都是一把好!”</p>
“李队长,你打猎本事肯定很厉害!”</p>
童玉书夸奖道。</p>
李浪笑了笑,没话。</p>
“这童同志,嘴儿真甜。”张卫民给李浪使眼色。</p>
大侄子,叔没错吧?</p>
这城里的女知青,长得俊,人懂事,话又好听,</p>
甩那什么要一百块彩礼钱的李香花十万八千里!</p>
李香花那是什么玩意,给童同志提鞋都不配!</p>
李浪装作没看到张卫民眼色,</p>
不过这城里来的女知青,确实很讨喜,有礼貌有文化,懂事还心地善良,朋友生重病了,舍得拿自己表换肉给她吃,单论这一点,这个女知青同志,人品没的。</p>
很心地善良的一个女孩。</p>
李浪对童玉书印象极好,打发六子去拿飞龙,自己则挑了一块个头比较大的野猪肉,递给了童玉书。</p>
“谢谢,谢谢李队长。”童玉书接过肉,很礼貌地道谢。</p>
</p>
正当她要告辞离开时,李浪想到了一件事,却是喊住了她:</p>
“玉书同志,你有文化,我想请你帮个忙。”</p>
李浪想到了二妹和妹,两个妹妹一个年纪3岁,一个年纪9岁,都是要上学的年纪。</p>
但双水村没有学校,最近的学校在镇上,要走三十多公里路。</p>
两个妹妹也就没上学,留在了家里,大字不识几个,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p>
童玉书既然是知青办的知青,那文化程度应该很高,不如请她教妹妹识字?</p>
文盲代表落后,能识字对妹妹们以后的人生,都有好处。</p>
这个年代,文化太重要了!</p>
李浪深有体会,前世时他就是文化不高,哪怕从双水村搬走,来到了城里,也只能拿零工,卖苦力。</p>
文化和知识,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p>
“李队长,你,能帮上我肯定帮。”童玉书拿表换到了野鸡,李浪还多赠送她五斤野猪肉,她心情大好,对李浪印象很不错。</p>
“我想请你教我两个妹妹识字读书,我拿猎物当作你的教书报酬。”</p>
“你看成不成?”</p>
李浪把自己的想法了出来。</p>
闻言,张卫民一脸惊讶地看着李浪,</p>
这大侄子觉悟可以啊!</p>
一个在长白山下的山村土生土长的猎户,背靠大山,天天和野兽打交道,还知道让人教妹妹念书,知道文化和知识的重要性,</p>
这觉悟没的!</p>
比村里人那些只知道打猎混日子的猎户们强!</p>
张卫民大有深意地看了李浪几眼,眼里满是欣赏之色。</p>
教你妹妹识字念书?</p>
童玉书也深感意外,</p>
她没想到,一个赶山打猎的山村猎户,竟然能从他嘴里蹦出这句话。</p>
她看着李浪,一下子对她改观了。</p>
现在的李浪,无时无刻都在散发着他专属的人格魅力。</p>
(叮!童玉书“好感值”+50!)</p>
(叮!童玉书“好感值”+50!)</p>
“李队长,我想问下,为什么你要我教你两个妹妹读书?”</p>
童玉书看着李浪的眼睛,表情认真道。</p>
她有点期待李浪会给出一个什么样的答案。</p>
听到这话,李浪精神恍惚,一下子想起了前世的记忆,想起了二妹和妹悲惨的命运。</p>
他想了想,一字一句,字正腔圆道:</p>
“在我们双水村,女孩子长大了,到了十六岁,父母会给她找个婆家,把她嫁出去,”</p>
“有了家庭,她要做很多的事,起早贪黑,要做饭要洗衣,要侍候丈夫和公婆,怀了孩子,月子没坐完,公婆就要她下地干活”</p>
“生了孩子又要生,生一个不够,还要生两个,三个,四个”</p>
“干活不好,饭没做衣服没洗,还要被丈夫打骂”</p>
“不该是这样的,我妹妹们该有她们自己的人生”</p>
“所以,我想让她们识字,读书,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p>
“然后走出这十万大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