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好牌打的稀烂,逼得湘王自焚的建文帝朱允炆。</p>
天幕中出现湘王府中燃起熊熊大火的画面。</p>
湘王朱柏身骑白马,跃身火海。</p>
在火中仰天长叹:</p>
“本王是高皇帝血胤。”</p>
“岂能受辱于沧徒!”</p>
天幕上的弹幕陡然增多。</p>
“建文和他的三个智囊团。”</p>
“有这三傻不丢天下都难啊!”</p>
“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孺。”</p>
“这方孝孺真是该死啊,用十族人命换自己的清名。”(注:野史)</p>
“朱允炆的智商不够用,那些人虽然是为了皇位好。但是翅膀还没硬就要自断双臂,怪不得才坐了几年皇位。”</p>
“朱允炆真的不适合做皇帝,志大才疏。上位就开始着急弄死自己的皇叔,别人忽悠两句,他就想上天。即使皇室没人谋反,大明搞不好也是二世而亡。”</p>
“建文三蠢:一、要恢复周朝井田制、盲目恢复周礼;二、废除朱元璋设立的科举南北榜,停办北方官学,北方学子、地方乡绅均对其离心离德。三、根基未闻,急切削藩。连削五位藩王,更是逼死湘王。”</p>
“他不仅把湘王逼的自焚,而且死后还给了恶谥“戾”。那么好的懿文太子,怎么生出个这样的儿子!”</p>
“朱允炆这是被儒家洗脑忽悠瘸了吧。建文三傻真的蠢笨如猪,倒行逆施,为祸苍生!”</p>
“朱元璋都知道他不行,为了稳住大明江山砍了大明多少能臣。还教他怎么做个皇帝,硬是抄作业都抄不会。”</p>
“没想到朱允炆这么能搞事,这朱元璋要是知道了,棺材板都要压不住了!”</p>
朱允炆涨红了脸,嚯地一下站起了身。</p>
???</p>
建文三傻?</p>
建文三蠢?</p>
他看着天幕不断涌现的口诛笔伐之语。</p>
可是又好像不是在骂人,只是把他的所作所为了一遍。</p>
朱允炆呆住了,仿佛遭受了巨大打击,一下没站稳跌坐在龙椅之上。</p>
片刻之后,他回过神来,指着天幕大喊:</p>
“污蔑!”</p>
“这是赤果果的污蔑!”</p>
“湘王自跟朕一起长大,朕即使要削藩也会好生待他,怎会逼他自焚!”</p>
“后世之人怎敢如此非议朕啊!”</p>
朱允炆破了大防。</p>
身上仿佛电流流过全身,止不住的颤抖。</p>
“后人懂什么!”</p>
“孔老夫子毕生所求就是恢复周礼,周礼方可天下大同!”</p>
朱允炆眼泪汪汪地看向方孝孺,想寻找一点认同。</p>
方孝孺此刻却是被天幕那句“用十族人命换自己的清名”惊的头脑一片空白。</p>
这便是朱棣上位自己的下场吗?</p>
被诛十族!</p>
上百条人命啊!</p>
他呆愣在原地,朱允炆喊了好久的“方卿”,他才缓过神来。</p>
他急切道:</p>
“恢复周礼,天下大同,有何错?”</p>
“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不懂我儒家大义!”</p>
“陛下,后世惯以成功论英雄。”</p>
“只是那朱棣成功上位,后人才否定我们!”</p>
“他!朱棣!”</p>
“乱臣贼子,当诛!”</p>
朱允炆重重点头。</p>
“四叔开创永乐盛世,而朕却被后人骂愚蠢。”</p>
“朕刚登基,一定要先下为强!”</p>
“不能给乱臣朱棣反应的会!”</p>
</p>
“曹国公李景隆听旨,即刻起带兵五十万诛杀反贼朱棣!”</p>
</p>
大明洪武年间。</p>
朱元璋才刚刚平复下来要失去至亲的悲痛心情。</p>
这会看到好大孙朱允炆的所作所为,直接两眼一黑晕了过去。</p>
“重八!”</p>
“快传御医!”</p>
马皇后着急大喊。</p>
几名御医被急匆匆的带上殿,一阵忙活之后,朱元璋这才悠悠转醒。</p>
一醒这暴脾气马上就上来了,开始骂道:</p>
“畜生啊!”</p>
“咱老朱家怎么生出了这玩意儿!”</p>
“当真是蠢笨如猪!”</p>
“哪怕昏庸如胡亥杨广,都不会启用井田制!”</p>
“后人没骂错啊!”</p>
“咱怎么会瞎了眼,把大明江山交给一头猪啊!”</p>
天幕上骂的真是脏啊!</p>
句句都像是在嘲笑他有眼无珠,把江山交给朱允炆霍霍!</p>
老朱痛心疾首的看向马皇后。</p>
“妹子啊!”</p>
“湘王与朱允炆自一起长大,他怎么如此狠心啊!”</p>
“逼得自己亲叔叔自焚还不够,还给人家恶谥!”</p>
“削藩是这么削的吗!”</p>
“他这是把亲叔叔们往死路上逼啊!”</p>
“咱是老四咱也要反啊!”</p>
看着自己的儿子们接连被逼的毫无退路,甚至惨死。</p>
他心疼啊!</p>
他不由得老泪纵横。</p>
马皇后悲痛的已是不出话来,默默地给朱元璋拍背顺气。</p>
朱标先前也是猜到朱允炆可能对四弟做了什么,四弟才会发动靖难。</p>
没想到是允炆削藩削的叔叔们都没了活路。</p>
这些弟弟都是他一带大啊!</p>
特别是十二弟湘王,自乖巧可爱,长大了更是个孝顺知礼的翩翩君子。</p>
他不由得悲上心来,惭愧的不能自己!</p>
片刻之后,他整理好情绪道:</p>
“父皇,让允炆看守祖庙吧。”</p>
“日日抄经为大明祈福!”</p>
“无诏不得回京!”</p>
听到这番话,朱元璋明白了朱标的心思。</p>
朱标这是下决心让朱允炆这辈子无缘储君之位了。</p>
天幕既已曝光允炆做的糊涂事,京城怕是容不得他。</p>
如果允炆被封藩王,他的智商又堪忧。</p>
怕是会有别有用心之人拿他的身份大做文章,毕竟他在未来是皇帝。</p>
到时候即便没有老四发动靖难,大明依然避免不了混乱。</p>
回老家守祖庙也好,远离京城这是非之地。</p>
毕竟是自己的儿子,血浓于水。</p>
朱标还是希望允炆不受天幕影响,能平安长大。</p>
“好!你既已想好,咱也尊重你的意见!”</p>
朱元璋一口答应。</p>
晚一秒他都怕自己对朱允炆痛下杀!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