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汴京像李持安这样门第好、长相俊朗的少年儿郎,那是凤毛麟角。</p>
韩淙不错,门第高,人品好,才情佳,相貌尚可,要是同李家和离了,倒是问问韩尧,让两个孩子相看一场。</p>
韩淙规矩多,拘着爱赚钱的晏书,那能把她愁死。</p>
还是不相看的好,且相看不可能成功。</p>
还是李家好,人少规矩不多,最重要的,李家能护晏书余生安宁。</p>
晏书,命运多舛的孩子,她余生就应该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地过。</p>
等晏书回来,他劝一劝,看看晏书的意思。</p>
过几天得了空,他也问问李持安的意思,看看能不能成全这桩婚事。</p>
姝丽之女配俊朗之婿,那孙子孙女也冰雪可爱呀。</p>
抱出去给国子监那些猢狲看倍有面儿!</p>
</p>
一片红墙青瓦之上,苍鹰纸鸢在绿风微暖中翩跹振羽,四周碧山相迎暖阳。</p>
细长的线捻在骨节分明且修长的中,晴蓝色的袖子走掩盖不住短细的毛,料峭春风吹起玄色绸靴上的晴蓝衣摆。</p>
暖阳下的鼻梁高挺,面如傅粉,唇若涂朱,定睛细看,只觉得他仪容清雅,书卷气甚浓。</p>
“谁作轻鸢壮远观,似嫌飞鸟未多端。”</p>
女子的声音清脆,犹如莺声燕语。</p>
男子偏首而望时,女子已经走近停下,抬眸凝望着苍穹之下的纸鸢,“才乘一线凭风去,便有愚儿仰面看。”</p>
男子的声音温润:“所以你便是那个愚人?”</p>
女子微微一笑,福身行礼:“妾许眉拜见官家,官家圣安。”</p>
官家眸子下垂,望向眼前的这个少女。</p>
她约莫十七八岁,生得红白细嫩,蛾眉带秀,一袭浅青色的衣衫,发髻间点缀些简约的饰品,额角处留着两绺细短的发丝,春风轻拂,那两绺发丝随之飘动。</p>
官家唇角微哂。</p>
前脚刚有走了个面似娇花拂水的表妹纪晏书,后脚就送个弱柳迎风般的家碧玉。</p>
嬢嬢纪太妃与太后大嬢嬢可真了解他,送到他眼前的美人,无一不是按照他的喜好审美来培养的。</p>
此女的样貌与那表妹相比,还是表妹更胜一筹。</p>
同样是留在宫里当监视他的眼睛,早知就留表妹了,挂在墙上,还能赏心悦目一点。</p>
官家声音冷淡:“许姑娘不必多礼。”</p>
“谢官家。”</p>
“你是嬢嬢的养女?”</p>
“是。”</p>
“你答得倒是干脆。”</p>
“官家问得也干脆。”</p>
官家没再答话。</p>
穆穆春风吹拂,掀动许眉的衣摆裙裾,日影高移,两道影子映在景山阁的地上。</p>
景山是宫城北方的一座山,登上景山阁,可俯瞰整个宫城。</p>
许是感受到官家的清冷疏离,许眉离得更远了,脚步向旁边轻移,站在官家的身侧两尺远的地方,目光投向空中的纸鸢。</p>
</p>
官家的余光瞥见许眉的举动,却懒得理会。</p>
“官家的纸鸢,飞得可真高啊,要是再放线,纸鸢怕是飞到碧霄去了。”</p>
许眉的声音似黄鹂出谷,语调徐徐,让听了很舒服,官家松下微紧的眉头,开口道:“未必碧霄因可到,偶能终日遂为安。”</p>
“眉儿有办法让官家舒心。”</p>
官家转眸看向许眉,只见她的纤纤玉打开腰间挂的布囊,从里头拿出一把剪刀,如削葱根的指捻住纸鸢的线,另一只拿着剪刀将纸鸢线剪断,而后松开捻住的线。</p>
断了线的苍鹰纸鸢迎风而去,飞得更高更远。</p>
许眉柔声道:“线断了,就没有人能牵住纸鸢,纸鸢可以飞向任何想去的地方,或是看白马西风塞上,或是瞧杏花烟雨江南,又或是一见沿海的天接云涛连晓雾,一览都市中的星河欲转千帆舞。”</p>
她眉宇舒展,带着甜甜的笑:“天下万千形胜,都可尽收眼底。”</p>
官家收回落在许眉身上的视线,仍缄默不语。</p>
他是官家,住在宫城里的官家,高高的墙挡住了目光所至之处,天下万千形胜于他而言,太远了。</p>
美人计,只有美的魅惑,而没有攻心的本事,也只是徒有其表,起不了什么大作用。</p>
嬢嬢送的美人,还是那么的俗!</p>
许眉低眉顺眼,“可妾觉得,纸鸢飞向哪里,飞得有多高,不是由捻在里的线决定的,而是由使用纸鸢摇柄的人决定的。”</p>
“如果线阻拦了纸鸢飞向更高的碧空,那便用里的剪刀剪断它,这样纸鸢就可以像鹏鸟一般扶摇直上,就算沧溟再远也不足为惧。”</p>
罢,许眉便把里的剪刀呈上,歪着头看向身长玉立的官家,“官家,您觉得呢?”</p>
官家微愣,眸色一亮。</p>
线阻碍纸鸢高飞,太后阻碍官家亲政。</p>
剪刀断线,许纸鸢主宰命运,海阔天空;那他可也刀剑劈断阻拦他亲政的障碍。</p>
春光明媚下的一双凤眼含情,静静地望向如芝兰玉树般的官家。</p>
许眉知道,她喜欢官家,很久很久之前就喜欢了!</p>
鸟儿掠过殿阁上的青瓦,宫檐下的内侍入殿禀告官家,李副使到了。</p>
李持着一身红色圆宽袖领袍公服,腰间束着单挞尾革带,更显得他芝兰玉树罗中庭,粲若银汉悬明星。</p>
李持安躬身作揖:“臣李绎见过官家。”</p>
官家挥了挥,示意李持安免礼,转身坐到书房东侧的软席上。</p>
官家分付:“赐坐。”</p>
李持安作揖感谢:“臣谢官家。”</p>
黄门取来软垫铺下。</p>
李持安整袍跪坐官家的对面。</p>
侍奉的黄门奉上温热的茶盏,而后退出去。</p>
官家看中李副使,将来是要他当皇城司司使的,不然也不会二十三岁就提拔他做了正五品的副使。</p>
官家呷了口茶,放下茶盏,不吝啬称赞:“持安,你做得很好!”</p>
李持安回道:“为官家尽忠,臣死而后已。”</p>
官家问他,韩家如何?</p>
他回了一句,得人之道,在于知人,知人之法,在于责实。</p>
姚皇后是太后定下的皇后,姚家是追随太后的,官家想要亲政,必须一点点剪除太后的势力,并且培植支持他的亲信大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