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意思是?”于振江瞪了一眼任文学。</p>
“我的意思是,要不就劝王主任带孩子去省城吧。”任文学并不想让王一平的孩子在县医院浪费时间。</p>
“这种专业方面的建议,还是你们等会儿向王主任提吧。”</p>
于振江看了一眼任文学:“走吧,先会诊。”</p>
“我知道了,这不是要先和于院长您通通气吗?”</p>
任文学急忙跟上。</p>
这种建议,肯定是临床医生提,不过任文学怕于振江立功心切。</p>
作为院长,王主任的孩子来医院治疗,难免不会有立功心切的心思,觉得会难得。</p>
只要于振江这边没什么意见,任文学等会儿根据情况就能提议,其他临床医生大都不会有意见,大家其实在一些事情上还是很默契的。</p>
于振江在前,任文学在后,两个人急匆匆的跟着进了病房。</p>
病房内,王一平的儿子已经安顿好了,内科的钱兰英和齐建国已经在给患者做检查了。</p>
钱兰英是内科副主任,齐建国是内科主任。</p>
佳林县县医院科室少,像王一平儿子的这种情况,也就是内科医生过来会诊。</p>
“怎么没有中医科?”</p>
钱兰英看到于振江和任文学进来,对于振江道:“于院长,中医科也应该喊人过来,陈呢?”</p>
听着钱兰英问陈阳,已经进了病房的郝本生心中就是咯噔一下。</p>
怎么陈阳在医院的知名度这么高,钱兰英竟然也知道陈阳,而且这时候还能想起陈阳?</p>
虽然那天在陈阳家里,陈阳已经松口了,而且于振江打电话的时候郝本生已经勉强含糊其辞的应付过去了,可今天陈阳来没来郝本生还不知道。</p>
这会儿是给王一平的儿子治疗,钱兰英提起陈阳,要是陈阳还没来,王一平又趁询问几句,那他不是难受了吗?</p>
“给中医科打电话了吗?”于振江问任文学。</p>
“还没有,我这就让人通知。”</p>
任文学一愣,急忙看向边上的医生一眼。</p>
刚才任文学就没有通知中医科,主要是王一平的儿子就是从中医医院那边转院过来的,任文学想着应该是不需要。</p>
但是钱兰英现在提起,于振江又问,任文学就不得不通知了。</p>
最主要的是,钱兰英提起陈阳,任文学也马上想到陈阳了。</p>
那天于振江侄女的情况也是相当棘,就是陈阳解决的,现在中医科那边情况好像不一样了。</p>
陈阳和钟飞几个人一边吃着饭,一边着话,就看到张东云大步走了过来。</p>
“陈,跟我走。”</p>
着话,张东云就向食堂外面走去。</p>
张东云这会儿也在食堂吃饭,接到电话就过来喊陈阳。</p>
急诊科那边的医生是听到钱兰英的话之后得到了任文学的示意,所以打电话的时候自然直接了陈阳的名字。</p>
“张主任,出了什么事吗?”</p>
陈阳来不及多想,给钟飞他们打了声招呼,就急忙追了出去。</p>
</p>
“急诊科那边来了一位患者。”</p>
张东云道:“打电话让我们过去,先去看看情况。”</p>
在电话中,急诊科那边为了让中医科重视,还特意了患者的身份,所以张东云是一点不敢耽搁。</p>
“患者是卫健委王主任的孩子,过去之后你谨慎一些。”张东云提醒陈阳。</p>
现在陈阳在张东云眼中已经不仅仅只是中医科的医生,高明选的徒弟那么简单了,现在张东云甚至已经把陈阳看成了他的大腿。</p>
有点类似于白锦波对陈阳的态度。</p>
当然,张东云作为科主任,是没有跳槽之类的想法的,这个年龄,张东云能当上科主任也知足了,可张东云也看得出,陈阳应该在县医院待不长,以后肯定会去更好的医院。</p>
虽然张东云不可能跳槽,可和陈阳处好关系,也是很有好处的,以后陈阳真要到了大医院,还能帮他牵个线了,搭个桥了之类的。</p>
“知道了张主任。”</p>
陈阳点了点头。</p>
张东云带着陈阳走进病房的时候,任文学几个人已经了解过了患者的情况,也已经给患者做完了检查。</p>
陈阳站在病床边上看了一眼,就知道患者的病情比较棘,王一平的儿子躺在病床上,眼睛是睁开的,看向上面,显得烦躁,喘气急促,身上不停的出着汗。</p>
郝本生看到跟在张东云身后的陈阳,长长的出了一口气,陈阳已经来了,这样他就安心多了。</p>
陈阳和张东云走进病房的时候,任文学还正着话。</p>
“王主任,我刚才了解了一下情况,患者发热已经有半个月了,从病历来看,用药也不少,中药西药都没少吃,情况相当棘。”</p>
任文学正着,张东云和陈阳就走进了病房。</p>
“我知道。”</p>
王一平四十五岁左右,听着任文学完,沉声道:“所以我才来咱们县医院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不行就去省城吧。”</p>
听着王一平的态度,任文学也松了一口气,如果王一平是这个态度,那还好办一些,就怕王一平施压。</p>
毕竟发热不退,这在临床上也并不好,没有别的并发症的情况下,并不算多严重,一个发烧退不下去,王一平指着一群医生的鼻子骂都是饭桶,一群医生也没话。</p>
“陈,你来给看看。”</p>
钱兰英向陈阳招了招。</p>
陈阳走上前,观察了一下患者,然后坐在病床边上诊脉,一边听钱兰英着患者的情况。</p>
发热有二十天了,在中医医院那边治疗了差不多两个礼拜,最初服用一些退烧药,吃了之后能有点效果,过后就又再次反复,而且发烧的度数不低,基本上在39c以上。</p>
晚上严重一些白天轻一些。</p>
“持续出汗吗?”陈阳问。</p>
“对,出汗特别厉害。”</p>
“脉浮大而劲”</p>
陈阳摸过脉,又看了一下患者的舌苔,舌紫而腻</p>
这个病确实比较棘,不过在中医中,如果遇到一些比较典型的病症,诊断还是比较容易的,所谓典型,就是一些典籍里面明确有着记载,病症各方面都符合条文。</p>
“这是阴阳交。”</p>
陈阳仔细的确认了一遍,然后道:“在黄帝内经里面有着比较详细的描述,属于温热病的变证,也就是是临床上治疗不当造成的坏证。”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