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4、第四章</p>
林嘉宝把中的墨卷收好,站起来抻了抻腰,走到院子里从水缸中舀了一瓢水,擦了擦脸,醒醒神。</p>
嫂嫂和林娘二人擡着装脏衣服的木盆,正从里间屋子出来。</p>
林娘看见林嘉宝便开口道:“宝哥儿,怎么起这么大早,又无甚事。”</p>
林嘉宝擡头看见两人,便快步走上前把木盆接了过来。“这不就有甚事了。”</p>
嫂嫂见状忙要把木盆端过来,“叔叔是读书人,怎能做这些个粗事。”</p>
“嫂嫂放心,我自愿要做的,哥哥不会怪罪于你的。你同娘跟在我身后就是,少些劳累。”林嘉宝端着木盆不放忙同嫂子解释。</p>
林娘挽着嫂子,快步走上前把院门打开。“嫂嫂,把心放肚子里吧,宝哥儿原先就帮着我和娘搬动那些个重物拾,不碍事的。”</p>
林嘉宝搬着木盆走在前面,嫂嫂和林娘挽着在后面话,好不快活。</p>
到了河边,其他个妇人婆子,看见林嘉宝如此狼狈,纷纷取笑。</p>
“宝哥儿,好会疼人,往后也不知便宜哪家姑娘哩!”蹲在石头上捶衣服的张阿婆笑道。</p>
“对对对,我那家里的,就是泥雕木塑的疙瘩,半分不知道疼人。还是宝哥儿好,即会念书,又是水做的心肠。”村里张屠夫家的婆娘跟在后面附和。</p>
林嘉宝哪经得住这些开惯了诨调子的婆子媳妇调笑,放下木盆落荒而逃。</p>
林娘和嫂嫂也跟在后面取笑,哪管宝哥儿面皮通红,惊慌失措。</p>
这边林嘉宝慌慌张张的往家跑,推开院门,看见林老娘正坐在门前做绣活。</p>
林老娘擡头看见林嘉宝在门口满脸通红,鬓角冒汗,还喘着粗气。</p>
忙问道:“宝哥儿,你慌则个什么?”林嘉宝回过神来:“没有的事,娘。就是天太热了。”</p>
林老娘望了望天上的太阳,:“恩,这天是比往年热得早。你快过来喝口水歇着吧。”</p>
林嘉宝拿起桌上的水壶,往粗瓷大碗里倒了些冷好的凉茶,喝下去后通体舒畅。把刚才的事,也抛诸脑后了。</p>
“宝哥儿,再过些日子就是端午了,你记得要去祭拜你爹。你大姐约摸着也会回来,你到时和大郎看着招待着。”林老娘边赶着里的伙计,边嘱咐着。</p>
“知道了,娘。昨天大哥和我临回来时,就拐去了王家纸马那,买了些元宝和纸钱。待我下次休假,就和哥哥一起去祭拜爹。大姐那,我也和哥哥商量着来。”林嘉宝轻声回答。</p>
在学堂,老秀才刚同前面的学生讲完课,行至林嘉宝桌前。看到林嘉宝中研读的墨卷,顿时停住了脚,睁大了眼。</p>
林嘉宝见状,忙把里的墨卷递给他。只</p>
见老秀才搓了搓,才急忙把卷子接了过去,爱不释的翻阅起来。</p>
“呵,不得了啊!竟是张先生的大作,晚生有幸拜读,茅塞屯开呀!。”老秀才嘴里不住的着赞美张先生的话,然后翻阅着卷子细细研读。</p>
过了好半晌,才反应过来,自己是在学堂拿着学生的书。</p>
“宝哥儿,你的运道到了。有此本大作,何愁秀才不过!</p>
若是老朽那时有这本墨卷,也不至于考了十来年才是个秀才。如今年岁大了,就是有幸拜读,也有心无力了。”老秀才殷殷嘱咐着林嘉宝。</p>
林嘉宝深深地朝着老秀才弯腰作揖,“学生谢过老师指点。学生这里有些愚见,还望老师成全!”</p>
“来听听,老夫若是有余力,定不推拒!”</p>
林嘉宝深吸了口气,:“这本墨卷学生想和其余三位明年要赴考的同窗共阅,若是能多考上几位秀才,对村里,族里都有莫大的好处。</p>
但学生人微言轻,恐拿出墨卷也不能让人信服,还望老师成全!”</p>
</p>
“善!大善!宝哥儿有此胸襟气魄,何愁前路!为师这就叫上其他几位学子,与你共同研习。”老秀才抚掌叹到。</p>
不消一会儿,老秀才跟前的书童就把其他几位学子叫了过来。</p>
分别是族老家的孙子,身穿蓝色直缀的林嘉思。村里林大地主家的儿子,身穿元色夹纱直缀,腰间系了玉坠的林耀德,以及张屠夫家的儿子,头戴方巾,身穿褐色道袍的张春江。</p>
老秀才把他们招到跟前来,复述了刚才的一席话。三人听后,顾不得自己心中如何翻江倒海,忙向着林嘉宝深深作揖行礼。</p>
林嘉宝哪敢生受这般大礼,急忙避开了身子。</p>
“林弟,大才!如此恩惠,愚兄必不敢忘!”林嘉思满怀感激道。</p>
“就是,林世兄大德,在下口笨拙舌,且看往后如何报答吧。”张春江忙开口道。</p>
至于林大地主家的林耀德,神情别扭,但也跟着附和道谢。</p>
也难怪,之前原主在学堂的时候,念书并不出彩。学堂里最受重视的就是林耀德,老秀才常夸他才思敏捷。</p>
这段日子,穿来的林嘉宝奋起直追,林耀德第一的位子不保,平常根本没有好颜色与他的。</p>
这时受恩于林嘉宝,真是鱼刺哽在喉咙里,吞也不是吐也不是,心中一团乱麻。</p>
至于其余两位于林嘉宝关系平平,毕竟林嘉宝之前家境平常,林老爹去世后,家里更是一落千丈。</p>
虽后来林大郎经营有序,但是也够不上这三家的家境。所以林嘉宝此次能拿出这般重要的墨卷,其余二人心中也满是惊骇,不解。</p>
“各位同窗,不必如此。</p>
你我虽平日不甚来往,但同在一个屋檐下念书,同窗之谊是假不了的。今嘉宝拿出墨卷,不是希望各位的感激,而是期盼大家同心协力,共赴科举,为村里光宗耀祖。”林嘉宝罢,便把墨卷递与他三人中。</p>
三人再次拜谢不提。</p>
林嘉宝重新坐回座位上,拿起笔练字。心里却想着,墨卷自己拿出来看迟早都会被别人知晓,还不如买个人情与他们,往后同窗之间也好走动。</p>
自己家境平常,要想走得更远,肯定需要他人帮助与扶持。</p>
指靠哥嫂,也不现实,虽现在对自己十分好,但毕竟哥嫂以后也会有孩子,如何还能尽心尽力为自己奔波。</p>
这是人之常情,虽无可奈何,也要多做打算才是。</p>
老秀才指点完林嘉宝的字和时文,又布置了几遍文章与他,才让他放了学。</p>
出了学堂,三人便过来邀请林嘉宝到自己家中做客,但林嘉宝以还有事情为由拒绝了。</p>
众人便商议把日子定在端午后,一同去隔壁镇上的罗云山上的道观聚。</p>
林嘉宝回到家中,看见林老娘和嫂嫂正在缫丝,哥哥在桑树下追撵鸡鸭入屋后的茅草棚,林娘在低矮的厨房中做饭。自己便把嘴边的话咽了下去,没再提。</p>
林大郎先望见的林嘉宝,便喊道“宝哥儿,快来帮忙!这些个带毛的畜生,越发不听话了。追来撵去的快累掉我半条命了!”</p>
林嘉宝低头偷笑,却来听话的把书袋放在一边,帮着哥哥撵鸡捉鸭。</p>
林老娘听见了笑骂:“混账的狗东西,撵个鸡鸭半天不成,还要劳累你弟弟,越发活回去了!”</p>
“哎,老娘的对,哈哈,这些带毛的畜生气得我竟胡话了。”林大郎拿搔了搔头,腆着脸对着林老娘赔笑。</p>
嫂嫂在旁见到此情此景,竟顾不得尊卑规矩,放开了声开怀大笑。</p>
林娘听见院子里热闹的笑声,顾不上锅里的饭菜,忙蹿出来听热闹。</p>
“娘,嫂子,你们在乐呵什么,与我来听听嘛。”</p>
林老娘直:“哎呦,撒泼的妮子,快去把灶上的饭菜铲出来,要糊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