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03、第一百零三章</p>
第二天,林嘉宝下了值,正好碰见从隔壁回来的李春意。</p>
“夫君,你今天怎么这么早就下值了?”</p>
“今日无甚大事,所以回来的便早些。”林嘉宝笑着拉过她的。</p>
“房子看过了吗?觉得怎么样?”</p>
“嗯,格局和蔡姐姐家的房子是一样的,但是陈设差点。不过没关系,等我们搬过去,我会好好的重新布置一下的。”</p>
林嘉宝看李春意眉飞色舞的着,心想估计是很满意。</p>
“价格给的还算公道吗?”</p>
“蔡姐姐亲自同他的价,给的价格还算不错。我又同他我可以一次付清,他又给我便宜了些许。”</p>
李春意着,眼睛亮晶晶的望着林嘉宝,期待着他的夸奖。</p>
“娘子真厉害!”林嘉宝对着她竖起了大拇指,很给面子的夸赞道。</p>
“哎呀!光顾着和你话,我都要忘了去接西瓜了。”李春意着就要往里边儿走。</p>
“你又把西瓜交给蕤哥儿玩了吗?”林嘉宝跟在后面笑着问道。</p>
“才没有呢!我这是促进他俩感情,要是以后他们俩真的成了,西瓜回娘家也不过就一墙之隔,多好哇!”李春意回过头来笑着。</p>
“你们怎么都想的这么远,他们两个才多大?”林嘉宝跟在后边无可奈何的着摇了摇头。</p>
“你懂什么呀,哪家的好女婿不是从培养的,正所谓青梅竹马,水到渠成嘛。”</p>
两个人聊着闲话,到蕤哥儿的院子里将西瓜接了回来。</p>
后续搬家的时候,林嘉宝原本打算陪着一起去的,没想到广郎中突然生了病,林嘉宝只好赶鸭子上架。</p>
“林大人!这些工事平常都是广大人负责的,您暂时多辛苦一些吧。”负责给广郎中打下的主事,将一些正在进行中的资料都一股脑的交给了林嘉宝。</p>
现在不甩锅什么时候甩锅?这两天自己都快累死了,有人来接实在再好不过了。</p>
主事将东西交接完之后,急匆匆的就跑掉了,连句客套话都没留。</p>
留下林嘉宝和桌案上厚厚的一摞资料面面相觑。</p>
林嘉宝回过神来,苦笑着摇了摇头,认命的坐在桌子前翻阅那些资料。</p>
治水的公事可是耽误不得的,自己得赶快熟悉才行。</p>
广大人在负责的是开挖渠道,引进城外的河水,解决京城百姓用水问题的工事。</p>
朝政安稳,所以京城中近十年来人数激增,住房和用都是因为房子和水打起来的。</p>
林嘉宝正在翻阅着资料和测绘的数据,突然听到了哒哒哒的脚步声。</p>
“下官参见林大人!”一位主事满头大汗的跑了过来。</p>
“何事?”林嘉宝问。</p>
“大人,城郊的灌溉出现了缺水问题,请大人安排人过去解决。”</p>
“嗯,先把你知道的情况跟我一下。”</p>
“是。原本增加了三辆水车算是够的,但是这半个月正值农忙,有些农户将自家的水田堵住,影响了下游用水。而且灌溉的水渠总共就那么两条,多多少少都有些分水不均。”</p>
林嘉宝听完点点头,问道:“之前设计水渠灌溉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这个情况吗?”</p>
“回大人,之前设计水渠的时候,城郊人口稀疏,谁能想到这几年来人口增加了这么多?这人口一多,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出来,需要灌溉用水的地方自然也就多了。”主事回答道。</p>
“那现在城内城外用水,是不是都是从湟水河里调水?”林嘉宝问。</p>
“是。”</p>
“我知道了,你先去领两个人到城郊劝那些农人,将出水口全部疏通。至于水渠的改建,容我好好规划一下再决定。”林嘉宝背着,吩咐下去。</p>
“是,下官告退。”主事拱告辞。</p>
林嘉宝刚想翻阅湟水河的卷宗档案,了解分析河道走向,不想又有人来了。</p>
“参见大人,下官有事禀报。”一典吏跑了过来,拱行礼。</p>
“嗯,又有何事?”林嘉宝放下卷宗,擡头问道。</p>
“禀大人,三里铺的桥塌了,暂时没有人员伤亡。但是上面责令咱们要尽快修好,不能阻碍交通。”</p>
“那你去和高师傅一声,带几个老去现场看看,一月内尽量修复完成,费用方面的问题,你将材料和所需人都列出来,回头交给我。”林嘉宝轻车熟路的吩咐道。</p>
“是,下官这就去。”典吏拱弯腰告退。</p>
</p>
哎,广郎中一病倒,什么大大的的事情都汇集到自己这里来了。</p>
一天的时间全部都用来安排人员调度和斡旋工事费用上了。</p>
一想到明日还得去和户部的员外郎核对都水部的工事调度人员和一应材料费用,头都要大了。</p>
难怪广郎中这么精炼的人,都累的受不了病倒了,今年的事情实在太多了。</p>
林嘉宝抽个时间将都水部的人员都聚到了一起,集中开了会。把这几个月要解决的事情全部都列举了出来,分个轻重缓急,一一分配下去。</p>
“魏主事,你将派去外省的铺桥,修建堤坝的工匠名单,都统计出来写个折子给我。”</p>
“是,下官遵命。”</p>
“齐主事,将往年记录湟水河修缮的卷宗全部都找出来给我,顺便将负责过修缮工程的工匠都找过来,我有事情要询问。”</p>
“是,下官领命。”</p>
“”</p>
零零总</p>
总的了一个多时辰,林嘉宝终于将事情全部都分派完成,等到人都走光了,才稍微瘫靠在椅子上一会。</p>
片刻后,又强打起精神,重新振作起来处理政务。</p>
两天后,林嘉宝领着之前修缮过湟水河的工匠,一同来到了湟水河边实地考察。</p>
“你们之前都是按照怎样的思路,规划水路,分配用水的?”林嘉宝问。</p>
“回大人的话,咱们只负责做事,广郎中什么咱们就按照什么样子来。”工头恭敬的回话。</p>
“那好吧,那现在咱们从新测量一下湟水河的主水道和各条支水道的具体数据吧。”林嘉宝不好过多的讨论自己的上司,开口吩咐工匠们做事。</p>
“你们几个去勘探一下沿岸的土壤和山体,回头将数据报给我。”</p>
“你们两个去将湟水河现有的水位记录下来,然后和过去几年的水位对比一下,然后报给我。”</p>
“其他人分成两波,一波跟着我去视察一下周遭农田灌溉用水的情况,一波人去城里调查一下各大水区的用水情况以及污水的排放。”</p>
林嘉宝分配完边的事项,然后就带着人风风火火地去了城郊的农田边上实地考察。</p>
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整整干了半个月,才将所有的情况都调研完毕。</p>
林嘉宝又将工匠和主事们召集在一起,共同商讨该怎样取水,用水,规划河道的事情。</p>
最后定下了开凿金水河与湟水河中间已经停用了许久的漕道的计划。</p>
原本金水河与湟水河之间是有一条漕道的,后来因为前朝末年天下大乱,漕道修了一半儿便废弃了。</p>
现在重新修建起来,只要将坑内的废弃物清理出来,再将剩下的半截挖通,就能够解决大部分的用水问题。</p>
金水河的河水,起来比湟水河还要更加的丰沛,因为金水河靠南靠海,气候温润湿热,降水比较多。</p>
但是因为南部并不缺水用,所以金水河的河水大多都白白地流入到了大海中。</p>
现在林嘉宝将这条漕道重新利用了起来,雇佣民工开凿,重新恢复运河河道。</p>
因为都水部可预支的银两有限,林嘉宝又故伎重施,从新招商引资。</p>
写了折子呈给了尚书,提议道:由商人赞助招募民工,修通运河的费用支出,到时运河开通后,赞助商人的过往的商船减免税费。</p>
以及赞助的比较多的商人,可以酌情敕封一个虚职,提高他的社会地位等等。</p>
工部的房尚书觉得此法可行,大笔一挥便同意了林嘉宝的请求。</p>
只要不用低声下气的去求户部的那个老匹夫,给自己暂时先垫用一部分银子,林嘉宝这些要求都是可以允许的。</p>
房</p>
尚书当天还特意召来了林嘉宝,同他推心置腹的详谈了一番。</p>
心想,自己下要是多几个这种脑子活,办事儿不用自己操心的属下,就好了。</p>
“嘉宝呀,你这个方法甚好,放去做吧,有什么事儿老夫给你兜着。”议完事后,房尚书拍了拍了林嘉宝的肩膀,高兴地同他道。</p>
“多谢大人,那嘉宝先行告退。”林嘉宝拱道谢,退了出去。</p>
林嘉宝同前面在闵和府时一样,一一拜访了城中的富户,对他们了自己的想法和朝廷的安排。</p>
好在有了前一次的经验,这一次的事情顺利许多,有七八家商人都愿意资助这项工程。</p>
银钱到位之后,林嘉宝就开始带领着工匠在湟水河边上驻扎起来,夙兴夜寐,宵衣旰食。</p>
就这样不辞辛苦的一直蹲守在工程驻地,兢兢业业的做到了年前,才终于将运河开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