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做了决定,姜晓蓉就第一时间填报了进修的申请表。</p>
这次是全县统筹,申请表要一级级往上提交。他们村等于是乡的分校一样,归乡统一管理,本来应该是吴老师帮她把表交给乡的陈校长,但吴老师和陈校长有过节,就让姜晓蓉自己交了。</p>
因为她干干脆脆不磨叽,不像其他民办教师那样不是来诉苦就是来好话,乡的校长还在会上点名表扬了她,把她树了个典型,她积极支持工作,让其他民办教师像她学习。</p>
胡中玥听她妈了这个事儿,感觉不是在树典型,而是在树靶子。</p>
别人还想通过卖惨来拉锯一下,结果你直接就接受了,把拉锯的人晾在了半空中,人家不得骂你缺德啊!</p>
但是胡青鸿却跟她,“事情都是两面性的,你的没错,但是你妈也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啊,玥玥,你很聪明,爸爸很高兴,但这个社会是务实的,需要的是实干家,只要脚踏实地好好干,国家不会亏待你。”</p>
这话如同一道惊雷,撕开了她蒙住自己双眼的布,原来她骨子里还是那个在后世摸爬滚打几十年却庸碌无为的人,她总是在这个世界代入后世的利己主义,可是这不是后世,她有重新成长的会!</p>
此后,她给伙伴儿的课变丰富了,除了课本里的知识,她还会延伸到其他更有趣的话题上,比如在讲苏轼的题西林壁时,讲完诗的意思,她又讲了苏轼的生平,讲他与弟弟苏辙的故事。</p>
她拿着粉笔头在黑板上一边写写画画,一边,“苏轼他爹给他取了个好名字,看到啥他都想试试,那可不就经常闯祸嘛。闯祸自然就会被罚了,不过他很豁达,被罚了也不在意,唯一让他在意的是,被罚了不能待在京都和弟弟在一起,所以他的一生用三个词可以概括,闯祸、被贬、想弟弟。他06年开始当官,0年死在回京的路上,当官四十年,基本上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p>
苏辙这个宠兄狂魔呢,一辈子都在替哥哥想辙,他的生活就是吃饭、睡觉、救哥哥。为了救他哥,他一辈子不是在升官,就是在升官的路上,最后当上了副宰相!所以你们看,有个真心对自己好的足是多么重要啊!”</p>
六个伙伴儿听得津津有味,他们从来没发现,学习是这么有趣。</p>
文痴迷地看着胡中玥在黑板上画的两个火柴人,一个人掉坑里了,一个人去拉他,想想苏轼兄弟俩还真是这样,太逗了。</p>
丽崇拜地看着胡中玥:“玥玥,你最近讲的故事都好有意思啊!怎么忽然开始给我们讲故事了?”</p>
胡中玥坐下来休息,天气炎热的缘故,脸蛋儿粉白粉白的,声音很稚嫩,出的话却很有力量,“因为我想让你们真的爱上学习,而不是为了干什么才去学习。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你看我妈,当了这么多年老师,下半年又要去上学了。所以如果不是真的喜欢,是很难坚持的!”</p>
“那你以前怎么没给我们讲?”武嘴里叼了根儿狗尾巴草。</p>
</p>
虎却发现了华点:“你什么?姜老师要去上学?那你怎么办?要跟着一起去吗?”</p>
“大哥,我总得先自己学会了再讲吧!”</p>
胡中玥先回答了武的问题,然后才向伙伴儿们坦白了她下个学期的计划,“我妈要去上两年学,下个学期我要休学,带着我弟一起跟我爸在镇中住,等我妈回来之后,我再跳级,到时候还是能和你们一起上学。这两年,我周末会回来带你们学习,你们每天放学帮我看着点儿家,要是有人想翻墙进来霍霍,等我周末回来一定要告诉我!”</p>
这个消息一出,全员情绪低落。</p>
暑假一个多月,他们在一起玩耍、学习,胡老师已经从背锅担当进化成了团宠、核心、精神领袖。</p>
他们都习惯了每天吃完饭扔下一句“我去找玥玥了”就跑,习惯了每天学几个字,背一首诗,算几道题,看几本画册,习惯了一起进一起出。</p>
他们都计划好了,就算是开学了,下午三点放学之后也能一起继续学,继续玩,可是胡中玥自己打破了这个计划。</p>
胡老师“呵呵”尬笑,“那啥,这不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嘛,好在只有两年。两年扣掉寒暑假,差不多就是个月,一个月4个星期,一星期5个工作日,按上学的天数来算,大概就是360天,满打满算也就一年,挺快的!”</p>
心思细腻的文嘴巴一瘪,想哭。丽、娟、武几个也眼泪汪汪的。</p>
只有虎听到了“一年”,劝着大伙,“你们别这样,一年很快就过去了,想想看咱们暑假都过了一个多月了,多快啊!”</p>
兵到底是想当兵,心里一直记着叔的“男子汉流血不流泪”,硬气地抬头看着桃树上的叶子,好半晌才转过头对大伙:“咱能别这样吗,玥玥又不是不回来了!”</p>
有眼泪恐惧症的胡中玥连连点头,“对啊,对啊,我每周末都会回来的!”</p>
虎叹了口气,转移话题:“这个点儿回去吃午饭还早,还有什么有意思的故事吗,再给我们讲讲吧~”</p>
“等我一下啊!”胡中玥转身进屋,回了自己的房间,把她爸刚给她买的宋史那套连环画搬出来放在石桌上,“呐,多的是!阅读时间到,你们随便看,但是别抢啊,我爸刚给我买的,撕坏了我就不给你们看了。”</p>
其实她是多余交代两句,孩子能玩到一起是有原因的,几个人都不是好争抢的性子。不过胡中玥这么一,他们的注意力就转移到连环画上了,他们把20本书平铺在桌子上,一人挑了两本自己喜欢的,如果有两个人看上了同一本,就自己商议谁先看谁后看,和谐得不得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