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献公此时带兵打仗去了,宫里是骊姬在当家。骊姬既然假传晋献公旨意,要申生去搞这次祭祀活动,必然不是随便玩玩申生的。</p>
申生送胙肉给晋献公,正是她所算计到的,而她就在这块胙肉里做起了文章。</p>
申生将胙肉交给骊姬后便回府了,骊姬看着这块好肉,美眸闪过一丝狠毒之光:</p>
“申生啊申生,别怪老娘狠,你们晋国灭我族杀我父时,可曾想到过今天?”</p>
她命人将毒药洒在肉里,然后等晋献公回来。</p>
过了几天,晋献公得胜回国。骊姬告诉晋献公,出征期间,世子申生去祭祀了齐姜,并送来了胙肉。</p>
晋献公心里不快:“申生怎么了?未经寡人同意,居然擅自祭祀?”</p>
但想想他毕竟祭祀的是自己的亡母,再祭祀完了,胙肉还是送来给自己享用,明申生还是有礼数的。</p>
于是,晋献公也不再多想,命人割肉来供自己食用。</p>
下人很快将肉端了上来,晋献公将要去抓肉吃,此时骊姬突然道:“君上且慢,这肉放了几天了,不知会不会变质哦。”</p>
晋献公大致看了一下道:“总体还好吧,寡人看没任何问题。”</p>
话虽这么,但看着有块把肉颜色是有点不对,便挑出一块,扔给自己养的狗吃。</p>
那狗一口便吞了下肚。</p>
正想自己也要去吃肉,突然听得那狗哀叫起来,口吐白沫。然后,一阵痉挛,就倒地不起了。</p>
晋献公大惊,看看这肉,难道是肉有毒?</p>
端肉上来的内侍早吓坏了,晋献公大怒,命他吃一块。</p>
内侍哪敢违逆?</p>
内侍吃了后,立即吐白沫,痉挛倒地,很快便死了。</p>
这还了得,居然送给寡人毒肉?</p>
晋献公怒不可遏。骊姬也装作大惊失色,哭道:“这个肉是申生派人送来的,送来后便一直放在这里,臣妾哪里敢相信他居然敢害君上??”</p>
骊姬接着哭诉道:“想不到申生居然这么狠毒,居然连君上您都敢下。</p>
一定是前不久因为他调戏臣妾,心中有愧,怕被君上知道教训而心怀恐惧,故行此大逆不道之事。</p>
这起来,也是源于臣妾之过。求君上让臣妾母子远离晋国避难,苟全性命吧。”</p>
这是真正的一句火上浇油,晋献公本就是被无尽的怒火烧没了理智,此时更是暴跳如雷。</p>
他也不与群臣商议,直接命人赴世子府缉拿申生。</p>
早有人通报了申生,申生一听大惊,一时不知如何辩解。</p>
在侍卫建议下,干脆先逃到曲沃去,待调查清楚再。</p>
晋献公一听申生居然逃走了,这不正坐实了做贼心虚?</p>
晋献公更加确定,这就是申生下的毒,便命大夫梁五率大军前往曲沃捉拿申生。</p>
申生虽握一军的军权,但此时的他已是乱了方寸。下众将均知道世子是被冤枉的,群情激慷,誓言力保世子性命。</p>
</p>
申生对众将士道:“想不到我今日居然到了走投无路之境!</p>
曲沃已经背上一个同室相残之名,此时我若反抗,则又是曲沃使晋国再次陷入内乱,这实在是我不想看到的。”</p>
众将都默然。</p>
此时,申生的老师杜原款建议申生出国避难,申生摇摇头道:“背着一个弑父夺位的罪名出国避难,天下之大,谁敢接纳我?</p>
就算有接纳我的国家,也将遭致晋国大军的攻伐。战火纷起,百姓死难,我不愿成为这样的罪人。”</p>
罢,申生独自一人回府去了。</p>
众人还都在等着申生的决定,不一会,有侍从出来哭道:“世子已自缢身亡了。”</p>
众人目瞪口呆,情知世子死得实在冤枉,定是那妖妇暗害。</p>
但申生既死,一时无主,大家也便只余悲愤,对骊姬更是愤恨。</p>
在绛城的晋献公得知申生自杀身亡,更认定了他是畏罪自杀。</p>
狂怒之下的晋献公,立即宣布任命奚齐为世子。</p>
骊姬心里一阵狂喜,知道此时得趁热打铁,便对晋献公道:“申生本是一个好孩子,但变成这样,畏罪自杀,着实可惜可叹。</p>
臣妾认为,太傅杜原款教导无方,应予以治罪。</p>
还有,公子重耳和夷吾都是知道此事的,他们本就与申生交好,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申生也断不敢行此悖逆之事。”</p>
晋献公此时哪里还有什么理智?他立即宣召重耳和夷吾。</p>
早就有人通风报信了,两位公子哪里敢赴绛都?</p>
晋献公得报公子重耳、公子夷吾居然违令不回绛都,大怒,派兵分别攻打重耳镇守的浦城和夷吾镇守的屈城。</p>
这两个所谓的重镇,都是刚修建的城池,哪里敢与晋献公的大军相抗?</p>
不过,这两位公子倒也不象申生那样,来个自行了断一死了之。他们相信好死不如赖活的道理,于是各自逃往别国去了。</p>
就这样,晋献公一头栽进骊姬精心编制的圈套,逼死亲生的儿子,逼走亲生的儿子。</p>
这便是历史上着名的“骊姬之乱”。</p>
骊姬之乱,导致世子申生自杀,公子重耳和夷吾出走,使晋国人心离散。</p>
尤其是豪杰之士纷纷外逃,晋国的实力遭受了重创,并给晋国的后世君主留下了许多的阴影。</p>
如后来的晋惠公从奚齐与申生的世子之争得到的教训,使他对于有威胁自己地位的公族子弟的残杀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最后居然使晋国到了“几无姬姓子弟”的地步。</p>
到后来,外姓大臣被委以重任,直接导致“三家分晋”,晋国就此灭亡。</p>
到此时,按理骊姬的复仇已经到了一个高潮,能够将晋国乱成这样,她也应该知足了。</p>
但她也知道,有的路,走上了便不能回头,明知前面已经无路可走了,也要勇敢的走下去!</p>
要么就是冲破最后的屏障,走出一片新的天地!</p>
要么便是折于屏障之下,灰飞烟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