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历史军事 > 铿锵三国 > 278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张昭的住所十分简陋,家中除了他自己,便是年迈的老母亲和正值青年的儿子。连一个侍奉老母的仆从都没有见到。不过正所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只看墙上挂着的数副墨宝,便知此间主人非同一般。张昭少年时便专攻隶书,其书法和才名,在整个北方士族圈都有不的名气。

    张昭看见张纮来了,抬了下头,打了声招呼,便又自顾自的坐在自家院子的树底下读起书来。倒是从屋中匆忙走出一青年,替张纮和全熙搬来椅子,又沏上茶水,口中不停地着怠慢之类的谦辞。

    全熙没想到张昭是个如此耿直的臭脾气,不过一般这样的人,都敢于直言,乃是忠良之人。所以全熙对有些歉意的张纮摆摆,笑着坐在那张矮的板凳上,打量起张昭这个人来。

    按理,张昭比张纮年轻几岁,可是却长得有些清瘦老相,头发凌乱且有些花白,但是盯着书本的两只眼睛中,射出深邃而又犀利的光芒。

    再看张昭中捧着的书,乃是儒家经典,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的史书春秋左氏传。相传张昭年少时便跟随白侯子安学习春秋左传,看来此事不假。

    张昭只顾自己看书,连询问全熙身份的兴趣都没有,而全熙似乎也毫不在意,就坐在那低头沉思,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张纮一见两个人这副模样,干脆起身,进入屋内,去拜见张昭的老母亲了。

    “嘭!”忽然,张昭将中的书籍狠狠的砸在地上,口中还骂骂咧咧的。

    “整日读你又有何用?能替我挣来高官厚禄?能替我养家糊口?还是能替百姓解决忧患?还是能够保国家长治久安?什么都做不了,就算将你看透了,又有什么用呢!”

    全熙先是吓了一跳,没想到这老头脾气那么大。不过听着张昭口中的骂声,便知道这张子布这是唱哪一出了,心中不由得觉得有趣。

    听到院中的变故,张纮和那位青年也匆匆赶了出来。看到全熙和张昭相安无事,才都长舒一口气。

    看见张纮和张昭的儿子目光看向自己,全熙双一摊,肩膀一耸,表示自己也是一头雾水。

    “子布,何故惆怅啊?”最终还是张纮先开口,毕竟他年长张昭几岁,张昭也不敢拿他出气。

    “子纲兄,难道你不觉得惆怅吗?如今这天下纷乱,贼患四起,你我这等读书人,有心无力,只能每日里苟延残喘,毫无前途可言!”

    “子布此言差矣,这天下衰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想要让他复原,自然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不过只要我辈为了理想而努力,就算我们这一辈不能实现心中所愿,我们的后代终究会实现的。别处我不知晓,只这秣陵,曾经几欲荒废,现在不也是重新焕发了生吗?我还听,历阳和江都等地,更是物丰民安,蒸蒸日上。子布如若不信,不妨前往游历一番,或有裨益。”张纮现在是全熙下重臣,又是丹阳郡新任的太守,自然是要替全熙话的。

    “我不用去看,在历阳和江都,我也是有些老友的。所以对那里的事情,我还是知晓一二的。不过那也不过是武夫用刀枪和阴谋挣来的,与我辈读书人没有半厘关系。”虽然没有互相介绍,但是张昭肯定知道全熙的身份。当着全熙的面历阳和江都是靠打仗打来的,不知道这张子布是什么意思。

    “这书籍,当然是有用的,这读书人,更是有大用处。正所谓‘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春秋左传我也是看过的,也教会了我很多东西。我曾过,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如何才能让这乱世重新整合起来呢?始皇帝靠的是马踏六国,高祖皇帝靠的同样是兵马刀锋。打仗只是段,不是目的,打仗目的是没有战争,是要建立一个长治久安的国家,让这个国家里的百姓安康太平。所以,这左传让我知道了如何结束这乱世,像子纲公和子布公这样的读书人,让我知道该如何去治理国家和匡扶百姓。这就是先生和这史书的作用和贡献”全熙并不清楚张昭到底是要试探自己,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不过自己并不是粗陋的武夫,这个必须讲清楚。当然,同时也要大大夸赞一番读书人和读书人最爱的书籍。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子纲兄,你替我想想,这话是哪位圣人的来着,我怎么一下子想不起了呢!”张昭一拍脑袋,好像很是纠结。

    “哈哈哈,子布怕是故意为难我,这话可不是哪位先哲的,而是你眼前的全子曜的。”张纮笑道。并暗暗向全熙竖起了大拇指。

    “真的是他的?”张昭还是不相信,一指全熙,又问自己的儿子。

    “父亲,孩儿从在你的教导下熟读诸子百家,确实没有听过这么一句,想必是全君侯所言了。”张承是张昭的长子,同样少时便才学闻名。

    “我听,你是钱塘全右丞的族子?”张昭这才好奇的打量起全熙,然后淡淡的问道。

    “嗯,算是吧!”全熙笑笑,自己打下如此大一片地盘,可是在那些士族名人眼中,自己还只是钱塘全氏的一个弟子。要知道全氏在全国来,可算不上什么名门望族。

    “倒是有些才学,不过,你真是那么想的?”张昭曾经受过陶谦的迫害,对于那些地方军阀,有着本能的抵制,全熙不幸撞到了刀口上。

    “熙不仅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历史告诉我们,一旦国家陷入危难,就不该固守陈规,要勇于突破。如今这天下,只靠诗书礼仪已经挽救不了了,那就必须用武力去改变。当然,武力只能改一时之乱,想要长治久安,就必须像先生这样的饱学之士来帮助我。所以左氏春秋肯定有用,因为这就是我改变天下的镜子。先生这样的读书人也有用,因为可以让我知道在治理国家时,哪些是得,哪些是失!”张昭是北方士族的捍卫者,以汉室为正统。所以全熙有些丑话想要在前头,那就是汉室既然已经腐烂了,就该有人来取代他。如果张昭不接受这样的观点,或者不愿先搁置这样的争议,那么自己也就不会白费力气去招揽他了。

    “将军是要将这天下取而代之?”果然,张昭听罢脸色大变,口气也明显的锐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