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玥没什么反应,对家里的人,她都还不熟悉,再者,她这才进门第一天呢,就和家里的嫂嫂吵架,怕是传出去了,阮家要被村子里的人笑话。</p>
“累死累活一早上了,回来还不能两句?”李凤兰一脸的不服气,“我可没有那好命,一觉睡到太阳晒屁股!”</p>
冉玥勾唇,得了,很明显就是在争对自己了。</p>
阮承川也不是糊涂的,明白李凤兰的意思,立刻就要和李凤兰理论,然后就被拽住。</p>
他回头,只看见冉玥白嫩的抓住自己的胳膊,然后微微摇了摇头。</p>
阮承川不知道冉玥是什么意思,但也听媳妇的,安稳坐着。</p>
“既然回来了,就抓紧吃饭。”张翠娥开口,瞪了李凤兰一眼,“累了一早上还有力气话?”</p>
“娘!”李凤兰不依,却见张翠娥扫了她一眼之后,拿起筷子招呼旁边的冉玥吃饭,一肚子气却只能作罢。</p>
阮家人口多,吃饭都是两桌人,大人一桌,孩儿一桌。</p>
书中对阮家人描写不多,冉玥也不太清楚,只能是慢慢的了解。</p>
但是人口是真多啊!</p>
大人的一桌,因为刚才的话,没有人开口话,但是孩儿那桌却是叽叽喳喳的个不停。</p>
冉玥一边吃饭,一边在想,有一种吃饭有人在旁边配音的感觉</p>
从桌上的饭菜来看,阮家的条件是真不错,有肉有菜的,吃的还是白米饭和苞米掺和的苞米饭。</p>
张翠娥突然开口,起了明天冉玥要回门的事情,“川儿来的太赶,等下下午带玥玥去一趟镇上,看下有没有什么要买的!”</p>
阮承川点头,“好。”</p>
张翠娥这话一,李凤兰顿时就来了劲儿,不过也就是一个轻微动作,接下来就蔫儿了一样,没动静了。</p>
冉玥将一切都看在眼里,还有些好奇。</p>
她不知道的是,在桌子</p>
饭后,冉玥和张翠娥一起收拾,其余人都回各自房间休息了。</p>
收拾的过程中,她又和张翠娥聊了一下家里的事情,也对家里了解了更多。</p>
冉玥是想过,自己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但一家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有些事情,撇也撇不开。</p>
弄完之后,冉玥又闲下来了。</p>
都尴尬的人会很忙,冉玥现在就是想要忙起来。</p>
刚想去问张翠娥有没有什么事情要帮忙的,就听见外面传来了铃铛声。</p>
‘叮铃铃——叮铃铃——’</p>
冉玥走出院子一看,是阮承川。</p>
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搞了一个自行车来,骑着过来。</p>
快到跟前,男人的大长腿落下来,踩在地上,像是支架一样的就把自行车停在了冉玥面上。</p>
“阮承川,哪里来的自行车?”冉玥看着面前的三八大杠,对男人都失去了兴趣,绕着自行车走了两圈。</p>
阮承川看得清楚,冉玥眼底都带着笑意。</p>
“我去村长家借的。”</p>
冉玥‘哦’一声,也是,村子里能买得起自行车的,肯定是村长了。</p>
也就是男主江远家。</p>
</p>
“那你”</p>
“去镇上走路要两个多时,我借了车,骑快些可能四十分钟不到。”阮承川解释。</p>
冉玥点头,她有原主的记忆,但她本来也不是这个村的。</p>
根据阮承川这样,下麦村可比她们那边远多了,少远了半时。</p>
冉玥住在冉玥娘家是上麦村的,日常去公社教书都是走路去,走的久了,一个时就能到。</p>
每天早上九点上课,下午三点半放学,一个星期五个工作日,周末休息,可以,每天的生活都很规律。</p>
阮承川没注意到冉玥的沉思,“上车。”</p>
冉玥坐上自行车后座,还别,这还是她第一次坐在男生的自行车后座。</p>
她忍不住笑了笑,没想到啊,穿书后还体验了一把浪漫。</p>
不过啊,她很快就笑不出来了</p>
乡间的路,没人修缮,也没有修缮过,完全是走出来的路。</p>
坑坑洼洼的,还有一些石子。</p>
路不平,自行车自然也不会太过平稳。</p>
时不时的,自行车就颠一下。</p>
冉玥眼睛都瞪大了,以为是浪漫,没想到是挑战</p>
自行车后座完全是由铁做的,自己现在坐着,只觉得屁股疼</p>
冉玥苦不堪言,却只能乖乖坐着,又害怕自己会因为颠簸掉下去,只能是抱着阮承川的腰,因为偶尔的颠簸,还会陡然抓紧一下。</p>
阮承川眼眸微敛,感受着身后姑娘贴上来的热度,还有时不时在自己腹部抓紧的,心跳也有些快了。</p>
感受着冉玥的以来,他不由得有些飘飘然,脚下踩踏板的动作也是越来越快。</p>
冉玥还没有缓过来,就感受到了来得更猛的颠簸,她一边强忍着臀部传来的疼痛,更是紧紧的抓住了阮承川的衣服。</p>
一边心里已经把阮承川给吐槽了遍,这人是心里没点数吗?</p>
冉玥没什么,只是紧紧抓着阮承川的衣服。</p>
屁股:看出来了,这是一场硬仗!</p>
阮承川此刻,内心的得意感已经上升了不知道多少个度了,感觉都快要踩起火来了。</p>
大约是过了半个时,两人就到了镇上。</p>
冉玥下车,阮承川过去找地方停车,她见男人走了,一个人靠着墙壁,左看右看,见两旁都没有人,才心翼翼的揉了揉自己的屁股。</p>
要命了!</p>
刚缓解了一下,阮承川就回来了,“走吧,我们先去供销社。”</p>
冉玥听见‘供销社’三个字,顿时来了兴趣,刚才的不高兴也烟消云散了。</p>
这个时候的很多东西冉玥都听过,也在资料上看见过,不过亲眼看见,也就只有时候家里的那台老式缝纫。</p>
记得那台缝纫,是爷爷退伍的时候战友送的,爷爷坐火车两天两夜,也没有舍得丢掉,硬是依靠着自己的力量,扛回家去了。</p>
时候,冉玥的大半衣服,都是奶奶踩着缝纫亲给自己做的。</p>
思绪间,两人就已经走到供销社了。</p>
镇上的供销社还算是大,除了大门的地方,其余三面,即便是售货员后面也是有一墙的货柜,一眼望去,全是琳琅满目的物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