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毕,完槿生迈上最后一个台阶,转弯在右的第二间雅间前停下。</p>
“你守在这里,盯着最前排那个蓝衣黑裤的人。”完槿生一个眼色看向楼下。</p>
祝玉岫点头,道:“姑娘放心吧。”</p>
完槿生转身推门而入。</p>
房间中央的圆桌一侧,坐着一位面容姣好,身形巧的姑娘,她穿着一身粗布衣裳,神情似是有些不耐,此人正是那戏楼内“当场身亡”的叶玑澜。</p>
完槿生进来时,她敲着杯壁的指尖一顿,随后起身,眼神中略透几分怒色。</p>
“姑娘真是好大的面子,让我等了半个时辰。”</p>
她不满地瞧着完槿生。</p>
完槿生面带歉意,吃了一盏茶:“实在不好意思,我以茶代酒,给姑娘赔罪了。”</p>
实则她也没想到找书先生们竟费了她这些功夫,好在最后都安排妥当了。</p>
叶玑澜不欲与她做过多纠缠,直接道:“你别忘了,你答应我事成之后给我三十两金并且送我和我母亲离开大千,你最好到做到。”</p>
“放心吧,今夜亥时一刻会有马车在城南门外等你们,到时把这个给车夫看就好。”完槿生掏出袖中的一个黄梨木银纹方盒。</p>
叶玑澜打开盒子,只见里面装着一颗武南珠。</p>
武南道所产的珍珠大都光泽明亮,自然匀称,在日光下七彩斑斓,品相上乘。</p>
叶玑澜只有幸见过一次,是在父亲还当官时,带她入京,在醉香居门前,她便远远瞧见昭福公主头上戴着一支耀眼的武南珠钗。</p>
“这,这可值一百六十两金。”她打听过这珠子的价格,所以并不敢收:“这太贵重,我收不得。”</p>
“拿着吧,是从坏人里抢回来的。”完槿生道:“你比他们值得拥有。”</p>
叶玑澜一脸不置信地看着完槿生,随后便连连道谢,这是父亲死后,她第一次收到来自陌生人的善意。</p>
完槿生被她盯得有些不自在。</p>
毕竟这珠子也并非她的,是顾长珩抄祺王府得来送她的,她也就算借花献佛,哪里用得着这么感动。</p>
她急忙开口:“既然我已经到做到了,叶姑娘就可以离开了。”</p>
叶玑澜收回在眼眶里打转的眼泪。</p>
眼前这个女子能弄到这么宝贵的东西,必定大有来头,她如今又对方家女儿这般作派,想是为了进京,进窦家,至于有何目的嘛,她的直觉告诉她,这个女子背负着很重的仇恨。</p>
于是,她脱口问道:“你是不是要去京城?”</p>
完槿生一顿,点头:“嗯。”</p>
“那祝你一路顺风。”叶玑澜扬起笑容,梨涡在脸颊两侧,十分可爱。</p>
她戴起帷帽,起身:“我们有缘再会。”</p>
随后推门而出。</p>
叶玑澜走后,完槿生拉开房门,在祝玉岫身侧凭栏垂眸,视线落在几个男人身上。</p>
祝玉岫顺着完槿生的目光瞧过去:“就是那几个人一直在闹事起哄,您的那个蓝衣黑裤的男人应当是几人中的领头。”</p>
完槿生的臂撑在栏杆上,轻声道:“那是潘是意的人。”</p>
潘是意,大千朝的潘贵妃,慎王的母亲。当今圣上为了制衡西北百年世族弗勒氏对朝政的把控,重用寒门,潘氏是为提拔之首,如今潘氏崛起,潘是意野心外显,私通下臣,笼络人心。</p>
官居大理寺卿的窦武曾是她相中的能够扳倒周盛棠的不二人选,然而,窦家有个明事理辨是非的老太太,因此窦武严词拒绝了她的邀请,并在骁慎二王之间一直保持中立。</p>
之后,潘是意又转战离光质子易和。</p>
易和自身虽然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但奈何下依旧掌握着他母亲在他出生时赠予的一支精锐队伍,那支队伍专门负责护卫他的安全,几年之后,三岁多的易和并这支队伍一同来到大千。</p>
除了当今天家,没人知道这支精锐的真实面孔,包括离光王。</p>
潘是意尝试着将自己阿兄的女儿嫁去,奈何这离光质子听闻此消息后,放言:宁愿跳河,绝不娶她。</p>
</p>
自己的侄女彻底沦为满城笑柄。</p>
上一世离光王传信请求大千皇帝为自己儿子聘妻,公主不愿嫁质子,宗室后代早年间被赶尽杀绝,此消息甚是让皇帝头疼。</p>
太后因为窦夫人那张大嘴巴,知道窦家有个女儿养在外面,窦家老太太与皇室之间又沾亲带故,太后便让当今圣上暗示提点了窦武两句,这才有了窦家“临危受命”,方家母女回京。</p>
这一世,不出意外,应当是差不多的情况。</p>
可,潘是意绝不可能让官居高位却无法为之所用的窦家与握良将有精锐之力的易和结亲。</p>
“贵妃的人怎么会在这?”祝玉岫不解地喃喃道:“难道是为了监视方家母女?”</p>
“是为了破坏这场姻缘。”完槿生嘴角弯起,“不过他们现下以为阿姊是窦家要嫁去的女儿,所以他们也算是为我填了一把火。”</p>
“可是姑娘今日的打算是光明正大地拿回自己的身份,那这岂不是很危险。”祝玉岫担心道。</p>
“都是蠢人。”完槿生毫不在意,潘是意很聪明她不能否认,但不是潘家所有人都聪明,不然,方家母女也轮不到她来做局对付就已经身陷囹圄了。</p>
这几个就是典型的例子,不然,上一世,方家母女也不可能进京。</p>
“走吧,先去给钟誉传个信,让他把方立押来,然后我们去衙署。”完槿生朝她笑了笑,往前走:“现下的衙门前还不知道有多热闹。”</p>
上寮衙署在城东的坊内,县里的富贵人家多住在这一带,所以城兵巡查频繁,街道行人平时应当井然有序。</p>
然而,今日的衙署门前却被堵得水泄不通,寸步难行。</p>
祝玉岫抓住一个从人群里往外走的男子问道:“发生什么事了?大家在看什么?”</p>
“方寡妇在闹事,自己女儿没杀人,出来谁信啊?东市戏楼里多少人都看见了的?还能作假不成?”那男人抖了抖衣袖,完便很是不屑的离开。</p>
“这就是姑娘的热闹?”祝玉岫踮着脚尖往里瞅。</p>
“你们官衙我女儿杀了人,却瞧不见那尸身!就这么平白冤枉我们这种平头百姓!简直丧尽天良!”</p>
方箐白发髻松散,衣裳滚土,拽着守门衙役的衣袍,哭天喊地,连连叫冤,一副泼妇模样。</p>
“你们可知道这是窦家女儿!我女儿是长平京三品大员大理寺卿窦武的女儿!你们不能这么对她!”</p>
但她的样子看上去并不太好,甚至是为了阿姊在大庭广众之下承认是她窦家女儿,那不就是在变相承认自己做了人家的外室吗?</p>
为了女儿做到这般地步,她的母爱可真伟大。</p>
完槿生紧紧捏着衣袖:“我们从后门进去。”</p>
因为南星方才带着周盛棠的书知会过衙署,所以,完槿生并没有受到阻拦,而是被恭敬地请进了屋里。</p>
县令朱由清正在堂内等她。</p>
“姑娘,这是你要的良籍册。”朱由箐又从仆人端着的承盘上拿起那条白玉佛公的吊坠:“还有这条项链,我让人从她身上抢下来了。”</p>
项链吊坠做工细致精巧,后刻一“云”字,是窦武当年亲所做,也是留给她唯一的信物。</p>
有了这条项链,她就真正地从阿姊中夺回了身份。</p>
她将项链戴好,又接过籍册翻看。</p>
“姑娘,这外边的人是轰也轰不走,拉也拉不进来,该如何是好?”朱由清面露难色,趁问道。</p>
“既然她喊冤,那就劳烦朱大人升堂,让她陈冤。”完槿生确认无误后便将籍册交给了祝玉岫保管,“也请外头围观的诸位进院观审,我们人证物证俱全,不怕她闹事,她想要公道,那就给她公道。”</p>
朱由清得到指示,便遣了衙役去传话。</p>
很快,方箐白被拉上了公堂。</p>
而完槿生和祝玉岫则与其他观审百姓一同在堂外听审。</p>
“阶下何人?”朱由清看了一眼完槿生,又道,“是为何事?有何冤情?”</p>
方箐白跪地叩首:“民女女户方氏为女方岌云陈冤。”</p>
“冤?”朱由清状若无奈地摊开,“此案尸身已验,人证众多,夫人,你可知断案不能光凭您一张嘴啊。”</p>
此话一出,堂外聚集的看客又是七嘴八舌地嘲弄起方箐白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