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崇教殿。</p>
李世民这时正在上朝。</p>
讨论着关于受灾百姓如何回归原籍去劳作,还有就是关于周边东突厥的一些动向。</p>
包括疆域防务问题。</p>
突然王德派来的一个内侍通知了殿外的侍卫,侍卫一听是李渊竟然同意搬出太极宫了,也知道是件大事,丝毫不敢耽搁的从边上悄悄绕到张阿难身边。</p>
当张阿难听见这个消息,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p>
昨晚的事情他还记忆犹新,想着李承乾答应的事情,还以为为了逃避一顿杖刑,没想到成了。</p>
李世民发现张阿难的异样,沉声道:“张阿难。”</p>
“在。”</p>
听见自己的名字,张阿难马上对李世民拱了拱。</p>
“何事。”李世民刚才明明看见侍卫过来通知了什么事情,还等着张阿难过来通禀自己呢。</p>
没想到张阿难竟然自己呆愣住了。</p>
张阿难正准备上前打算把这个消息先通禀,不料李世民却摆了摆:“正上朝,这里也没有外人,直接把事情出来吧,正好众爱卿也在,还能商讨一下。”</p>
对于新登基的李世民,待人做事都是非常的宽厚。</p>
几乎没有私事,可以除了后宫的嫔妃和儿子,李世民几乎可以把自己拥有的全部可以给那些跟自己出生入死的将军们。</p>
“是。”</p>
张阿难停住脚步,在原地拱大声的道:“太上皇口谕,命二郎即日搬进太极宫。”</p>
整个朝堂几十号人全部呆住了。</p>
最吃惊的莫过于龙榻上的李世民了,激动地瞬间站了起来,瞪大眼看着张阿难。</p>
一时怀疑是不是张阿难听错什么了。</p>
之前找了十几个文臣武将去劝,几乎文的武的都来了一遍,太上皇李渊终究是岿然不动。</p>
这让做儿子的李世民也无可奈何。</p>
怎么突然今天李渊想通了?</p>
吃药了?</p>
五石散吃多了?(ps:唐人喜吃五石散,成分: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石钟乳、石硫磺等,主要治疗伤寒,但有毒性,易成瘾。)</p>
张阿难看李世民待在原地久久不语,他便上前轻声在耳边道:“陛下,太子殿下一早就去了太极宫去给太上皇请安了。”</p>
闻言,李世民立马换上了笑容,没想到李承乾真的到做到了。</p>
“哈哈哈,好,好好好。”</p>
李世民一连了几个好,这才走到众朝臣面前故意问道:“玄龄,这件事你怎么看?”</p>
这就是李世民的聪明之处。</p>
明明脸上非常的开心和兴奋,但是有些话他是不会的,都是有一些心腹大臣来。</p>
只要做到了控场,的对或者不对的时候李世民才会站出来。</p>
所以贞观时期的常朝经常会发生打架的事情,就跟联合国似的,丝毫都没有儒家的修养。</p>
一些文臣看见了,直呼摇头: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啊。</p>
被点名的房玄龄看了眼李世民,立马明白了应该什么。</p>
“陛下,臣以为太上皇既然已经答应搬出太极宫,那么我们就要尽快准备了。”</p>
“臣附议。”</p>
“臣附议。”</p>
“臣附议。”</p>
。。。。。。</p>
房玄龄话音刚落,长孙无忌、杜如晦、程咬金、秦琼、等二十多个文臣武将全都站了出来。</p>
这些全都是李世民登基之后,专门安排在五品以上的官员。</p>
剩下的就是李渊的旧臣和五姓七望的人,他们并没有表态。实际他们内心也是懵的,完全没有收到任何风声,怎么太上皇就同意搬出太极宫不继续为难李世民了?</p>
不过这也是人家的家事,做臣子的自然是不会当面询问,剩下一半的人已经和各自交好的人打好了眼色,打算下朝之后聚一起商量一下。</p>
“哈哈哈,好。”</p>
李世民看这么多人支持,也是开心不已,洋洋得意的喊道:“唐俭。”</p>
“臣在。”唐俭拿着笏板出列道。</p>
“着你们礼部马上拿出一个章程,一月之内朕必须搬进太极宫。”</p>
“是。”唐俭回应。</p>
其它臣子也不敢乱什么,皇帝住在太极宫那是理所当然的,要是把李渊换做其他人阻拦李世民住进太极宫,恐怕人头都不知道落几次了。</p>
哪怕是大唐第一喷子,魏征都是持赞同意见。</p>
李世民看没什么事,都不需要张阿难开口,直接一挥哈哈笑道:“退朝,哈哈。”</p>
话毕,李世民就大踏步的离开了。</p>
跟在身后的张阿难一看皇帝把自己活给抢了,也不能什么,只是跟着用尖尖的嗓音重复了一句:“退朝。”</p>
众朝臣面面相觑,也是陆陆续续的退朝了。</p>
整个贞观元年朝堂分为了三股势力,原天策府幕僚,李渊开国旧臣,五姓七望官员。</p>
自李世民上位之后,原天策府幕僚也是占据了半个朝堂,剩下的就是李渊旧臣和五姓七望的官员了。</p>
李渊旧臣留下的都是一些呼风唤雨的存在,例如裴寂,萧瑀全是担任过唐朝仆射的人。</p>
所以退朝的时候,也是形成了三股势力。</p>
最显着的就是杜如晦和房玄龄身边围着一群人。</p>
“玄龄你太上皇这是什么意思?”杜如晦问道。</p>
</p>
房玄龄想了想,摇头道:“不知道,或许是陛下重新找人去劝太上皇了。”</p>
“可是”</p>
杜如晦的话还没完,旁边程咬金就大大咧咧的喊道:“管他作甚,反正陛下现在能够住进太极宫,这是好事,俺们又能够大口喝酒大口吃肉,这些事情都是陛下的家事,我们少管为好。”</p>
“就是就是,程憨子走今晚去我府上喝酒,刚买了几个新罗婢样子好看的紧呢,哈哈哈。”尉迟敬德在旁边附和着。</p>
周围的视线立马被人吸引过来,刚退朝就能这样的话,整个大唐估计也只有程咬金和尉迟敬德这两个憨子了。</p>
杜如晦和房玄龄对视一眼,失望的摇摇头,加快脚步离开了。</p>
等所有的朝臣都离开了,独留下一个孤寂的背影走在最后,就是魏征。</p>
刚才前面那些人的话他都听见了,同样皱起眉想不通李渊到底是怎么就想通的。</p>
李世民正快步走向皇后的寝殿。</p>
“哈哈,哈哈,观音婢,观音婢,朕今天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p>
听见动静,寝殿内走出来几个人,带头的正是长孙皇后。</p>
她带头给李世民行礼:“臣妾,拜见陛下。”</p>
“好好好。”</p>
李世民上前搀扶了一下长孙皇后,看见杨妃和阴妃也在,笑了笑:“你们也在,正好,今天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们。”</p>
因为太过兴奋了,他下了朝就赶来这边准备把好消息跟长孙皇后分享。</p>
完全忘记了长孙皇后可是皇后,关于后宫的消息知道的肯定比李世民早。</p>
刚才长孙皇后就在跟杨妃和阴妃商量这件事,现在看李世民来了,三女只是捂嘴偷笑,并没有打断眼前那个上马打天下,下马治天下的大唐皇帝李世民。</p>
李世民太过于开心,都没有注意到他们的神情:“朕告诉你们,太上皇终于同意搬出太极宫了,我已经让礼部去操办了,一个月后我们就搬去太极宫,你们都准备准备。”</p>
完,李世民发现长孙皇后、阴妃、杨妃都没有动静,有些诧异。</p>
“你们都不开心吗?”</p>
长孙皇后笑了笑:“陛下,您是不是忘了一个人?”</p>
忘了一个人?</p>
谁啊?</p>
李世民想了想,确实好像忘了一个人,但有些想不起来。</p>
“谁啊?”</p>
“承乾啊。”长孙皇后脸色微微有些不好看。</p>
自己儿子立了这么大的功劳,做父亲的可好,光顾着搬家开心了,也不担心自己儿子。</p>
到现在李承乾还在太极宫没回来。</p>
李世民一拍大腿,立马醒悟过来:“对对对,承乾呢,听今天他去见太上皇了。朕必须好好的奖赏他,这可是立了一大功。”</p>
找了那么多人去办这件事,各个都灰头土脸的回来,甚至有几个还是被打出来的。</p>
现在李世民想到这些人就有些生气,连自己一个九岁的儿子都不如。</p>
长孙皇后暗暗翻了一个白眼:“承乾今日辰时就去了太极宫,到现在都没有回来。”</p>
“什么?”</p>
李世民也是震惊了一下,辰时去的,现在都未时了。</p>
“ps:辰时::00-9:00,未时:3:00-5:00”</p>
“这都未时了,还没有回来吗?”</p>
顿了顿,李世民看长孙皇后有些着急,并解释道:“可能是太上皇想承乾了便留他在太极宫了,朕现在就让人去问问。”</p>
“张阿难。”</p>
“臣在。”张阿难上前拱道:“陛下,刚才臣已经询问过太极宫来传信的内侍,他太子殿下今晚不回来了,而且”</p>
“吞吞吐吐的做什么?”李世民眼神微微有些不善。</p>
如果李渊搬出太极宫的代价是用李承乾来威胁他,那李世民情愿不去太极宫。</p>
可是想想,现在李渊也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情出来。</p>
张阿难见李世民发火了,快速的回答:“而且太上皇搬出太极宫之后住东宫,哪里也不去,以后要亲自教导太子。”</p>
完这话,张阿难额头上都冒出了冷汗。</p>
太上皇啊太上皇,你这是准备挟太子以令皇帝吗?</p>
“什么?”</p>
李世民气的直接站起了身,来来回回的踱步。</p>
祖父想孙子,这一点李世民可以理解,但是为什么独独要住东宫?</p>
难道对自己的皇位不满意,打算日后再次登基?</p>
那他们一家怎么办?</p>
李世民太清楚了,一个皇帝要是落马,全家肯定没有善终的。</p>
注意到长孙皇后、阴妃、杨妃脸上都是紧张,害怕的神色,李世民深吸一口气道:“走,随朕去太极宫。”</p>
“是。”张阿难立马领命。</p>
李世民转身,安慰了长孙皇后:“观音婢你放心,朕肯定把承乾带回来。”</p>
完,他丹凤眼中迸发出骇人的目光,犹如回到了玄武门之变那天晚上。</p>
“陛下”长孙皇后上前两步:“臣妾跟陛下一起去。”</p>
生怕李世民做出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来,长孙皇后觉得还是一起去,到时候真的父子两人争吵起来,她还能劝一劝,压住李世民的火气。</p>
“好。”</p>
李世民点了点头答应了。</p>
吩咐人把杨妃和阴妃送回去之后,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就前往太极宫。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