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 第32章 魏征放大招了
    阳光明媚,日出东方。</p>

    昨夜李承乾一顿忽悠,长孙皇后实在听不下去本来要好好用古经巨典之言好好教导自己的长子。</p>

    不料有内侍过来通传李世民回来了。</p>

    加之李承乾听见这个消息,开始装作昏昏欲睡的样子。</p>

    心疼儿子的长孙皇后便就此作罢。</p>

    谁料昨夜李世民开开心心跟长孙皇后了一番李承乾在如意楼的精彩事迹,看着长孙皇后诱人的美色,李世民立马把持不住。</p>

    可就在准备提枪上马的时候,李承乾竟然又出现捣乱了。</p>

    这让李世民怒气值立马飙升。</p>

    要不是李承乾跑得快,恐怕今晚又要遭一顿父亲爱的教育了。</p>

    以至李世民今日上朝都是萎靡不振。</p>

    长孙皇后看着早早来请安的李承乾精神奕奕,有些奇怪。本打算问问昨晚的事情,可闺房之事,哪能和一个孩子议论。</p>

    就这样,在李承乾快要吃完早餐的时候,长孙皇后开口了。</p>

    “承乾,母后有话问你。”</p>

    着话的时候,长孙皇后还给旁边的红秀使了一个眼色。</p>

    红秀接收到视线,就迅速的带着李泰和长乐公主李丽质、养女豫章公主离开了。</p>

    “母后,有什么想问的尽管问吧。”李承乾直接拱道。</p>

    今日表现的十分乖巧。</p>

    让长孙皇后都有种错觉,难道前几日见到的李承乾是在梦里?</p>

    自己记忆错乱了吗?</p>

    “承乾,那个母后知道你年纪不了,可为何总是阻止你父皇”长孙皇后越脸就越红。</p>

    虽然平常人家,孩子到了及冠之时,就要教授一些男女之事,以免洞房之夜足无措。</p>

    可长孙皇后身份从就锦衣玉食,哪怕教授这些的时候,也是有专门的人教导。加之父母早忘,这些东西都是一些奴仆教的,让长孙皇后面对李承乾的时候,有些不出口这些话。</p>

    李承乾是谁?</p>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p>

    要知道没穿越来唐朝之前,电脑里总共才500个g,除了需要的材料占用了两三个g之外,其余的400个g全是‘学习资料’。</p>

    对于长孙皇后的问题,李承乾心领神会的明白了,抬头瞟了眼长孙皇后有些像苹果的脸,嘿嘿一笑:“母后想问的是,您与父皇的闺房之乐?”</p>

    此话一出,长孙皇后脸直接红的像猴屁股一样。</p>

    “胡。”</p>

    “好啦。”李承乾还以为是昨日的事情,提到这个,他直接理直气壮的摆摆道:“母后其实您这么聪明难道没有想过吗?”</p>

    “自古有言:生儿育女鬼门关,产鬼入门,六脉俱绝。”</p>

    “母后一到入冬便咳嗽不止,患有气疾之症,如再生孩子气血定会亏空,孩儿并不想母后为了生孩子伤身,还望母后原谅。”李承乾算是声泪俱下的控诉了李世民一番。</p>

    话里话外的意思反正就是李世民不懂体贴人,唐朝第一渣男。</p>

    长孙皇后听后,眼眶也是微红,没想到自己儿子千方百计,不惜惹怒李世民竟然是为了自己不争气的身体。</p>

    “承乾”哽咽了一声,吸了吸口气长孙皇后打算好好跟李承乾这些事:“你可知,身为皇后为皇帝延续血脉的严重性吗?”</p>

    “你所,母后何尝不知,可你父皇身为皇帝,母后身为皇后,这些都是必须要做的”</p>

    对此,李承乾嗤之以鼻。</p>

    “古有立嫡立长之,何况此时我兄弟姐妹已有无数,继续生育只会增加皇室开支,就我那些叔叔姑姑们每年都有几个出生,难道未来他们长大了不需要封地不需要食邑吗?”</p>

    “休得胡。”看李承乾都把封地食邑都出来了,长孙皇后怕李承乾出什么越规的话,马上呵斥了一声。</p>

    事关皇子公主的封地和食邑自古有之。</p>

    哪怕李世民现在的兜里都没钱了,可他未曾亏待这些比儿子还的弟弟妹妹们。</p>

    李承乾不服,对于这种封建做法非常不满:“母后,难道你就没有想过,父皇生一百个儿子女儿,就要分封一百个儿子女儿,轮到我再生一百个,如此下去,大唐是不是封无可封了?”</p>

    “这”长孙皇后瞬间被李承乾愣了,随后便反击道:“大爵位世袭有唐律管辖,每代顺减一级,可以继承三代,超过三代就没有爵位可以继承,难道这还不够吗?”</p>

    “不够。”</p>

    李承乾皱起眉头,非常的严肃道:“就如母后三代所言,大唐虽然对于国公之爵加以限制,可光皇室的王爵和公主便有可能让皇帝失去中央集权,对于地方的管辖会非常的弱。”</p>

    “就比如我这些弟弟妹妹前往封地后,那些地方的军政几乎由皇子掌控,是不是代表着有一日长安有难,他们也能借发难?”</p>

    </p>

    嘶!</p>

    长孙皇后内心倒吸一口凉气,非常不可思议的看着李承乾。</p>

    这种话他都敢出口,哪怕是朝堂上的那些谏臣都不敢随意出口,魏征在莽撞,也不敢把皇子和公主的分封摆到台面上来。</p>

    看着长孙皇后秀眉紧蹙,李承乾抿抿唇知道自己话的有些过了,有些事情需要慢慢来,只能拱拱告辞:“母后,孩儿还有事先告退了。”</p>

    长孙皇后就这样呆呆的望着李承乾消失的背影,内心在思考着刚才那番话。</p>

    真的要是长安有难,那些皇子真会借发难吗?</p>

    这一点让长孙皇后立马想到了武德九年之时颉利带领二十万大军都到了渭水河畔。</p>

    哪怕是李世民马上皇帝不可避免的遇到这种事情,那么子孙后代都能够跟李世民一样的英勇吗?</p>

    长孙皇后不得而知。</p>

    后宫的事情李世民不知道,但朝堂上已经吵翻天了。</p>

    看着一般的看着面前一群就差打起来的大臣。</p>

    起因是刚才国事讨论完了,真有五姓七望的官员站出来跟李世民分享了昨夜如何教训儿子的事情。</p>

    本来众臣也是当一乐,不料太原王氏的王珪忽然站出来弹劾太子李承乾。</p>

    “陛下,太子殿下年幼竟然去烟花柳巷之地,有失我大唐国威,此事要传入在长安鸿胪寺那些使臣耳里,恐各国会认为我大唐太子是昏庸无能,贪图享乐之辈。”</p>

    众臣听见这事上升了一个高度,本来是孩子玩闹,现在都整到了国家大事上。</p>

    瞬间都严肃了起来。</p>

    李靖听见这些纷纷皱起了眉,下意识看了眼魏征。</p>

    怎么魏征也是李承乾的老师,虽然自己也是,可人家魏征在这方面可没输过,要是对方都不话,自己该不该站出来呢?</p>

    就在李靖纠结,长孙无忌准备站出来给自己外甥几句的时候,魏征动了。</p>

    他站出来直接指着王珪便道:“谏议大夫是怕太子有失大唐国威,可又曾知道太子殿下昨夜去如意楼是做什么?”</p>

    “如果太子殿下去一趟如意楼就是有失国威,那么昨夜国子监在如意楼举办一年一度的诗词大会,是不是代表着他们拿着国库的钱以招揽人才为由,实则是贪图如意楼娘子美色呢?”</p>

    哗!</p>

    魏征的一番话,直接把国子监一群大儒也带了进来。</p>

    你太子有失国威,好啊,那我就国子监这群大儒为老不尊贪图享乐。</p>

    “陛下。”魏征完,便转身对李世民一拱:“臣魏征要弹劾国子监大儒,贪图享乐,为老不尊,拿着国库的钱,中饱私囊,此等尸位素餐之辈,何以堪当大用。”</p>

    嚯!</p>

    李世民都震惊到了,本来他脸色就不太好看,加上王珪弹劾李承乾,差点让他这个皇帝都蹦下去跟大家好好一番。</p>

    虽然李承乾平时吊儿郎当,但是的话确实没有错,而且身为太子,并没有做特别越矩的事情。</p>

    可看魏征站出来,他就放心了。</p>

    万万没想到魏征是火力全开,为了保住李承乾,把整个国子监的大儒都拉下水了。</p>

    王珪人都傻了。</p>

    虽然是谏议大夫,可对比上一任谏议大夫魏征来,王珪这点口才,只能喷喷那些官吏。</p>

    碰上程咬金,尉迟敬德这两个憨货不准还要被揍一顿,人家可不管你是不是太原王家,什么五姓七望。</p>

    人家程咬金娶得就是世家女。</p>

    王珪虽然傻了,但孔颖达却不乐意了,昨夜被太子骂,今日上朝被魏征骂,这对师徒是有意针对他们国子监是吧。</p>

    “陛下。”</p>

    孔颖达从中间站出来,对李世民拱:“臣等用心为朝廷办事,没想到被魏仆射成了是尸位素餐,贪图享乐之辈,臣等请辞,实在无力继续为朝廷效力,望陛下允许臣告老还乡。”</p>

    “臣请辞,还望陛下允许臣告老还乡。”</p>

    “臣”</p>

    一时间七八个国子监的大儒都站了出来,统一口径要请辞。</p>

    瞬间把事情闹大了,李世民更是头疼不已。</p>

    魏征却眼观鼻,鼻观心不予理会。</p>

    反正事情是王珪挑起来的,不放过太子,老夫就不放过国子监,看谁犟得过谁。</p>

    猜测李二也是会轻拿轻放,总不能把国子监全部辞官吧?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