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1988,三个西瓜打天下 > 第26章 针织内衣厂的产品线
    万疆带来的震撼还不止如此。</p>

    那个市歌舞团的副团长找到现场电视台的摄像,要了一份张兰兰他们演唱的录像带送到了市里。</p>

    随后,大概是晚上八点多,二中的校长派出好几位老师挨个到下午表演的学生家里下发通知,国庆节早上六点半到学校集合。</p>

    他们要在市里面上午九点半开始的国庆文艺汇演上,给市领导们再表演一遍下午唱的歌。</p>

    张兰兰接到消息后,兴奋地跑到我家来,趁我妈没注意,抱着我的脑袋在我脸上亲了一口</p>

    让我错愕了半天。</p>

    过了一段时间,音乐世界那边的反馈也回来了。</p>

    刘老师让张兰兰叫我去,特意叮嘱张兰兰要带上我爸或我妈。</p>

    我妈不知道一个初中的老师找她干嘛,我也不知道,张兰兰也不知道,只知道刘老师跟她确认了三遍,看来是很重要的事儿。</p>

    我妈没办法,只能请假提前下班,跟我一起去了一趟二中。</p>

    到了才知道,事儿确实不大,但是钱不少。</p>

    万疆投过去后,马上就在音乐世界上发表了,编辑们对这首歌的评价很高,于是稿费也给的多了点。</p>

    两千块钱!</p>

    刘老师担心把这么多钱给我会出事儿,才让我妈去的。</p>

    回去的路上,我妈一直没话。</p>

    一直到家里之后,看老江同志还没回来,我妈才把门插上,拉着我进了卧室。</p>

    “儿子,你跟妈,你到底是怎么了?”</p>

    “妈心里怎么这么没底儿呢?”</p>

    “这两三个月,你帮着你爹和张伯伯他们的生产出主意,帮着刚子想点子挣钱,还帮着刑警队破案,现在你竟然还会写歌”</p>

    “儿子啊,还有啥是你不会的啊?”</p>

    “妈有点害怕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啊?”</p>

    呃,这些天发生的事儿,到底是把我妈吓着了。</p>

    我妈就是个普通的工人,文化程度也不高,平时最喜欢的是家长里短,市井流言。</p>

    你要是跟她聊最近的电视剧,她也能跟你聊上半天。</p>

    但是最近这些事儿,对她来,确实有点难以理解。</p>

    怎么办呢?</p>

    这个事儿我解释起来,一时间好像也有点不知道该怎么。</p>

    好在这时候,老江同志回来了,在外边打不开门,一直拍门叫门,我赶忙站起来,到外边把门打开。</p>

    “怎么还插上门了?”</p>

    老江同志刚嘀咕了一句,就被我妈拉进了里屋。</p>

    “写了首歌?”</p>

    “稿费两千?”</p>

    三分钟,老江同志和老林同志一块儿出了里屋,好在这三分钟也让我稳定了稳定情绪。</p>

    有什么好为难的?</p>

    怎么跟张兰兰的,就跟两位老同志怎么就行了。</p>

    刘老师那儿都能的过去,我爹和我妈肯定也没啥问题。</p>

    果然,出来两个人就一块儿问起来,我便把给张兰兰和刘老师的理由又了一遍。</p>

    我爹和我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p>

    随后我妈了一句我绝对想不到的话。</p>

    “儿子,你不是想学钢琴么,明天妈就去给你找老师!”</p>

    </p>

    “以后咱写的歌,就挂咱自己的名字。”</p>

    “平白让那个老师占了便宜”</p>

    </p>

    我给老江同志和张伯伯出主意后,他们两个厂里的生产状况如何我不知道,但两个人倒是比赛着一个比一个回家晚了。</p>

    趁着今晚老江同志回来的相对早,我随口问了句。</p>

    针织内衣厂的情况比皮革厂还差,账上没多少钱,已经开始发不全工资了,想让他们拿钱出来开发新产品更是不可能。</p>

    老江同志到厂里熟悉了情况之后,回来跟我商量有什么办法。</p>

    我抓耳挠腮的在客厅里转了十七八圈,给他想了个主意。</p>

    把针织内衣厂其他的产品种类都先停掉。</p>

    先做防晒服。</p>

    就是用那种比医用纱布的织数稍微细点的布,做二十年后大街上常见的、女孩子们在太阳底下穿的那种防晒服。</p>

    我让他们做的时候,不但要带上帽子,还要把面罩带上,但面罩可以做成能够摘下来的。</p>

    另外,要求整个防晒服团起来后,顶多只能有一个拳头大,并且销售的价格不能超过三块。</p>

    虽然我自己对这种防晒服的防晒效果也持怀疑态度,不过这个时候,只能饮鸩止渴了。</p>

    再不从市场上圈点钱回来,别工资,原料都进不起了。</p>

    内衣厂还是有能人的,根据我给老爹规划出来的产品模型,还真给做出来了,成本听只有两块钱出头。</p>

    听我问起厂里面的情况,老江同志咽了嘴里的菜,放下中的筷子。</p>

    “还算是不错。”</p>

    “这两个月,你的那种防晒服一共投入市场八万件,预计毛利能有五万多块钱。”</p>

    “就是现在的回款情况不怎么好,账上截止到今天,才到了不到十万块钱。剩下的十几万,弄不好俩月都回不来。”</p>

    “下个月的料都有些愁啊”</p>

    这年头对于企业来,别的不多,三角债最多。</p>

    “让供销科的人去要账,按要回来的资金多少给奖金。”</p>

    “另外,生产原料的话,跟银行,该贷款贷款,另外,你有没有听过承兑汇票?”</p>

    我给老江同志出主意。</p>

    “你还懂承兑汇票?”</p>

    老江同志是搞财务出身,果然听过,虽然承兑汇票这种工具在国内才起步没多久。</p>

    “略微知道一点,嘿嘿嘿。”</p>

    “马上就是冬天了,得上新产品了啊。”</p>

    我搪塞了一下,赶忙转移话题。</p>

    “是啊,你又有什么主意?”</p>

    果然,我这么一带,老江同志的注意力又回到了生产上。</p>

    “你们厂现在的情况,只能叫稍稍缓过劲儿来,动静儿太大了肯定吃不消,所以还是得在原来的产品上挖潜。”</p>

    “现在人们穿衣服,保暖已经是最低的需求。除了保暖以外,还要求漂亮和健康,甚至还可以加上美好的寓意。”</p>

    “举个例子。”</p>

    “如果你们生产的棉袜上,要是织上什么‘马到成功’、‘金榜题名’、“一帆风顺”之类的字,会不会比那些只有普通图案的袜子要好卖一点?”</p>

    “还有,现在的秋衣秋裤都是穿在里面的,你们能不能设计出来这一种能穿在外边的?”</p>

    “穿在外边的?那不就是运动服、体操服么?”</p>

    “对,对,对,就是这个思路”</p>

    “爸,你有没有听过一种‘光腿神器’?”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