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 > 第13章 御书房里气氛骤然紧张
    他在朝堂上胡来,我们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p>

    “没料到,他竟如此贪玩调皮。”</p>

    “这般性格,即便有些天赋,将来恐怕也会像仲永那样误入歧途。”</p>

    “自己玩也就罢了,还要拉上你。”</p>

    “今天非得好好训斥他不可。”</p>

    朱允炆心中暗喜,但嘴上忙:“皇爷爷息怒,三弟年幼不明事理,只要好好教导,定能迷途知返。”</p>

    “皇爷爷别生气了,别气坏身子。”</p>

    话音未落。</p>

    朱允熥背着个大箱子,从外头走进来。</p>

    一见老朱,立刻喊道:“皇爷爷,快瞧瞧我这几天弄出来的宝贝!”</p>

    御书房里气氛骤然紧张。</p>

    老朱的眼神一下子变得冰冷。</p>

    朱允炆嘴角带笑,暗自高兴。</p>

    朱允熥却毫无察觉,一进门就把箱子重重放下。</p>

    箱子落地时发出沉闷的声音。</p>

    朱允熥拍了**膀,活动活动筋骨,道:“终于背过来了,这玩意儿真沉。早知道就叫个太监帮我扛。”</p>

    “这是什么?”老朱强忍怒气问。</p>

    “皇爷爷,这是宝物啊,孙儿这几日在府里,不分昼夜和工匠们一起琢磨、制作,好不容易才造出来的宝贝。”</p>

    朱允熥急忙解释,满脸兴奋。</p>

    “熥儿,你怎么能这样呢?”老朱痛心疾首,“你太令我们失望了!”</p>

    “你能作诗填词,文采斐然,即使行事张扬,稍显狂妄,不懂谦逊,我们也勉强能接受。”</p>

    “你向我们要求储君之位,虽然没给你,但我们听从了你的建议,推迟立炆儿为皇太孙。”</p>

    “看到你写出的好诗佳句,看着你镇得住那些功臣武将,我们内心十分自豪。”</p>

    “我们一直期待能有你这样的后辈,这得益于我们朱家祖宗的福泽,也少不了你父亲冥冥中的庇护。”</p>

    “但你怎么能如此不务正业呢?”</p>

    “我们让你另立府邸独自居住,是为了看看你是否能够自我约束。”</p>

    “这是成就大事者最基本的要求。”</p>

    “自古以来,不乏才华横溢、天赋异禀之人,可其中许多人并未成为流芳百世的贤君。”</p>

    “相反,不少人甚至沦为遗臭万年的昏君,乃至更糟糕的存在!”</p>

    “这是为何?”</p>

    “因为他们沉溺于享乐,虽有才能,心却不在治理国家之上。”</p>

    “沉迷玩乐,荒废岁月!”</p>

    “圣人过:君子必须修身养性。”</p>

    “你虽然有才学有本领,可是,你你太放纵自己了。”</p>

    老朱气得不轻,连续数落了他许多罪状。</p>

    由于年迈体弱,最后竟然一口气憋住了,许久才缓过劲来。</p>

    朱允炆急忙上前扶住老朱,道:“皇祖父请息怒,三弟在东宫时受规矩约束太久,初到王府难免有些懈怠,日后定会改正。”</p>

    “三弟,还不快向皇祖父赔礼认错!”</p>

    在老朱面前,他装得比谁都好。</p>

    岂料,朱允熥却显得有些迷茫,问道:“皇祖父,孙儿并未犯错啊,您为何如此震怒?”</p>

    “你还没有犯错吗?”老朱怒不可遏,吼道:“这几**在府里究竟做了什么?为何不好好读书?”</p>

    “你还妄图争夺太子之位?”</p>

    “照这样下去,我怎能立你为太子,又如何把大明江山交付给你?”</p>

    “你以为自己有点才气,就可以骄傲自满吗?”</p>

    “担当大明江山重任的人,绝不能是这种态度!”</p>

    朱允熥松了口气,稍稍缓解紧张的情绪。</p>

    实话,在暴跳如雷的老朱面前,他确实感到巨大的精神压力,几乎承受不住。</p>

    “皇祖父,其实这几日孙儿一直在府中读书!”</p>

    此话一出,朱元璋和朱允炆都是一惊。</p>

    你刚刚还在整日忙着府里的珍宝,现在却在读书,这谎撒得太夸张了吧?</p>

    朱允炆更加高兴。</p>

    看来这个弟弟是被吓得迷糊了。</p>

    朱允熥言辞笃定:“祖父,孙儿正在思索如何更好地读书,并且思考如何让普天下的人都能读到书。”</p>

    “这难道不该算是一种读书的方式吗?总不能只有死记硬背四书五经才算读书吧?”</p>

    “你你”太祖皇帝气得浑身颤抖。</p>

    他指着地上的箱子质问道:“你平日在府中读书,这箱子里的东西,就是你所谓的读书成果?”</p>

    “没错,这就是我这些日子努力的结果。”朱允熥坦然承认。</p>

    太祖震怒:“好!来人!把这个箱子给我拖出去烧掉!”</p>

    立即有两个侍卫走上前。</p>

    朱允熥大惊失色,急忙扑到箱子上喊道:“皇祖父,这万万不可!这是孙儿几天几夜奋战的成果,是无价之宝,是利国利民的大器物!”</p>

    </p>

    太祖冷笑:“你这几天不分昼夜就捣鼓出这些东西,还什么利国利民的宝物,我们就偏偏要烧了它!”</p>

    朱允炆在一旁劝道:“三哥,事到如今,你就别倔了,向皇祖父认错道歉吧。”</p>

    “你这样下去,是想让皇祖父罢黜你的王位,将你软禁在王府里吗?”</p>

    此话似乎点醒了太祖。</p>

    太祖当即道:“对对对,我现在就下旨,废除你的王位,看你还能不能倔强!”</p>

    朱允熥依旧紧紧抱住箱子,仰头道:“皇祖父,即便您要废除我的王位,但箱子里的东西是真的宝物,关乎大明国运,关乎千万读书人的福祉。”</p>

    “您老至少先看看再!”</p>

    太祖余怒未消,:“我不愿看,也不信你的话。”</p>

    朱允熥依然笑着道:“皇祖父,如果您看过箱子里的东西,认为它无益于国家和百姓,那时再责罚我也为时不晚。”</p>

    听完这话,太祖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坐在龙椅上不再言语。</p>

    朱允熥见太祖没有继续话,看了看身边的侍卫。</p>

    侍卫领会到太祖的意思,便退了下去。</p>

    朱允熥这才离开箱子,笑着打开。</p>

    他心翼翼地拿出里面的东西。</p>

    “这是什么东西?”朱允炆从未见过,非常好奇。</p>

    朱允炆时候制作的物件虽无实际用途,却精致美观。</p>

    既然是玩物,自然要精致漂亮,才能供人欣赏把玩。</p>

    可他今天拿来的物件,完全不沾边这个标准。</p>

    老朱依旧在生气,没开口,但眼睛还是不由自主地看了过去。</p>

    “皇爷爷,咱们事先好,如果这东西跟读书没关系,不能对天下读书人有所帮助,也不是能让国家百姓受益的大宝物,您就撤了我的王爵,把我关在家里,一辈子不准出门,我对这些绝不反对。”</p>

    “要是它确实是个利国利民的大宝物,那皇爷爷您得好好赏我。”</p>

    朱允熥并不急于介绍它的功能用途,而是先笑着谈条件。</p>

    ------------</p>

    这东西到底有没有大作用?</p>

    看朱允熥如此自信的模样,朱允炆也感到有些不安。</p>

    不过随即他就摇摇头。</p>

    这绝不可能。</p>

    即使他不知道这东西的具体用途,但也知道这顶多就是个有趣的玩意。</p>

    把它成是利国利民的大宝物,简直荒谬至极。</p>

    “三弟,你怎么能这样跟皇爷爷话呢?”</p>

    “孝顺谦逊是做人根本。”</p>

    “皇爷爷待你不薄,这么的年纪就封你为王,你应该好好孝敬皇爷爷,怎么还能向皇爷爷索要赏赐?太不应该了!”</p>

    完,朱允炆立刻换上一副乖巧的样子,对朱元璋道:“三弟年幼无知,请皇爷爷不要见怪。”</p>

    朱允熥笑着:“我孝敬皇爷爷理所当然。”</p>

    “可是皇爷爷身为天子,也应当赏罚分明,这样才能赢得天下人心。”</p>

    “我讨要赏赐不是为自己,而是替天下人争取,为了树立朝廷赏罚分明的威信。”</p>

    老朱冷哼一声:“那你还是先,这是什么玩意,有什么用处吧。”</p>

    “若是真如你所,确实有用,能利国利民,我们自不会气赏赐。”</p>

    “要是你撒谎**,那就不只是重赏的问题,而是非得重罚不可。”</p>

    朱允炆连忙在一旁道:“皇爷爷,三弟纵然有千般不是,也是您的亲孙子,我的亲弟弟,您再怎么惩罚他,也不能真的把他关一辈子啊!”</p>

    “最多,最多,您剥夺他的王爵,我可以照顾他一辈子,让他过得舒舒服服,无忧无虑。”</p>

    他表面上是在求情,实际上是在暗中提醒老朱废掉他的王爵。</p>

    朱允熥对此毫不在意,反而拍着胸脯道:“大不了皇爷爷把我关一辈子,我也不觉得冤枉。”</p>

    他把东西放在桌上摊开,不慌不忙地开始讲解。</p>

    “这叫滚筒式油印,是印刷文字的绝佳工具。”</p>

    只需在蜡纸上写好文字,放于纱之上,再将纱置于纸上,用油墨滚筒轻轻一滚,就能复制出文字。</p>

    印刷简便迅速,比起传统的活字印刷和雕印刷,效率提高了万倍不止!</p>

    借助此物,我大明可以让全民识字,人人成为读书人。”</p>

    什么?朱元璋闻言震惊万分,猛地起身。</p>

    朱允炆亦变色,立刻道:“三弟,这话岂可儿戏,你莫要误导皇爷爷。”</p>

    朱允熥摇头:“我怎敢**皇爷爷!”</p>

    他拿出事先准备的蜡纸,在朱元璋面前用鹅毛笔写了几行字。</p>

    随后,将蜡纸固定在纱上,依照之前的方法操作,铺上白纸,用力一压,取出时白纸上果然显现出字迹。</p>

    接着,他又接连印了好几张。</p>

    “皇爷爷,看到没,有了这个东西,印刷文字何等轻松!”</p>

    这是最基础的油印。</p>

    他时候曾亲眼见过老师用这种简易设备给学生印考卷。</p>

    后来,随着技术进步,这种器逐渐被更先进的打印取代。</p>

    因为其工作原理和构造太过简单,一看就懂。</p>

    所以朱允熥想制作什么东西时,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