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还能咋样,你不收人家该不高兴了,人家喜欢瑶瑶心里念着瑶瑶,她该高兴才是。</p>
南嬷嬷见萧辞眼巴巴的看着瑶瑶,心里偷笑了一会这才不舍的将瑶瑶抱给他。</p>
瑶瑶见换了个人抱她,还是漂亮哥哥,胖嘟嘟的抓着萧辞的衣领就要往人家脸上画地图呢。</p>
这就是有妹妹的魔力吗?软软呼呼的,那没用的男人到现在都没能生一个妹妹给他。</p>
真是没用。</p>
萧辞每次抱着瑶瑶心里就要吐槽一句他那没用的</p>
</p>
刘老太在陆府待了一个时辰就抱着瑶瑶回来喝奶了。</p>
瑶瑶窝在沈初兰的怀里痛痛快快的喝着口粮,咕嘟咕嘟的,一听就知道这孩子的胃口有多大。</p>
等刘老太麻脚利的收拾干净瑶瑶的屎尿,就坐在床边跟沈初兰了晚上陆府要来家里吃饭的事。</p>
“哎,不愧是大户人家,出就是大方,瑶瑶的新衣服还有好几件呢,就又送了新的布料过来。”</p>
刘老太摸着瑶瑶的脚丫子,胖胖嘟嘟的,格外的好捏。</p>
胖嘟嘟的脚丫子被人捏在里,五个脚趾还会全部张开,特别好玩。</p>
沈初兰摸向瑶瑶的另外一只脚丫,道:“送都送了,下次家里头做了什么好吃的送一份过去。”</p>
“也成,现在家里头因为有了瑶瑶是越来越有盼头了,虽然跟瑶瑶了不要拿那么多东西出来,但遭不住瑶瑶是个有主见的。”</p>
刘老太一起这件事,心里头就暖呼呼的。</p>
有主见的瑶瑶被人捏住两个脚丫,捏就算了但是按我的脚心是咋个意思,我不痒的吗?</p>
胖嘟嘟的莲藕般的脚从两只作怪的里挣脱出来,翻了个身冲着亲娘和奶奶不满的叫出声。</p>
“啊啊啊啊!”</p>
好痒好痒的哎!</p>
这个可爱模样,当然俘获了爱女&p;爱孙的两个大人的心。</p>
“瞅瞅,我孙女就是聪明,都会反抗了。”刘老太俯身亲了亲瑶瑶的脸蛋。</p>
“行行行,娘和奶奶不玩你的脚丫子了。”</p>
沈初兰将瑶瑶抱在怀里,摇着哄宝贝女儿。</p>
闺女太有主见了肿么破?</p>
中午袁老三和袁老大在山里找到了一棵适合的树就下了山。</p>
当然一棵树肯定是不够的,更何况这新院子又大,将房椽全部换了得花费不少的日子才能。</p>
但袁家有耐心,先将严重的地方换掉其他可以慢慢来。</p>
袁老大抱着一棵大树走下山的时候惊呆了赶回家吃饭的村民。</p>
这树足有两个成年男人张开才能抱住的树,这树的树轮粗劣算都有百年的了。</p>
没想到这新来的袁家男人扛起一棵这么大的树居然轻轻松松连气都不带喘的,</p>
个个跟在袁老大的屁股后头跟着,连家都不回了。</p>
看着袁老大面不改色的调转着身子将树扛回了院子里。</p>
</p>
袁老三开始量尺寸,拿着工具就开始将大树锯成长度厚度都合适的木板块。</p>
不到一会的功夫就将一棵大树分割成了差不多百来块的木板。</p>
村民看了直惊呼,这袁家的儿子艺了得啊。</p>
然后,袁老大上了房梁将腐朽的木板拿了下来换上了新的房椽,半个时辰之后将这个地方的腐朽的木板全部换好了。</p>
刘老太抱着瑶瑶出来,见院门口围着这么多村民,就招呼着村民进来喝茶。</p>
经过昨晚林家院子里没有再传出鬼叫声,又看看袁家几个血气方刚的男人,顿觉肯定是袁家男人身上的阳气足才压住了林家的冤魂。</p>
心里也没什么好怕的了,刘老太让他们进来坐坐,他们也顺势进来了院子围着袁老三和袁老大转。</p>
这么一转,村民心里就痒了。</p>
虽南方的冬天不会下大雪,但是抵不住这天气会结霜啊!</p>
厚厚的一层霜结在上面久了太阳又暴晒久而久之房椽就会发生腐朽的情况。</p>
每次换房椽都是一个又费时又费钱的大工程,再看袁家的男人这么能干,村民笨寻思吧,到时候等袁家人安顿下来之后可以让他们帮忙一下。</p>
村民将这件事跟刘老太了之后,刘老太表示等他们全部换完房椽,砌好火炕,挖好地窖,种好菜就可以帮忙。</p>
刚好几个村民里头有一个瓦匠,表示可以帮忙砌火炕挖地窖。</p>
其他村民也表示可以过来帮忙种菜。</p>
刘老太心里高兴,村民愿意过来帮忙那是接受了他们家。</p>
这时,袁老二背着一把弓箭肩上扛着一头野猪,后面跟着一只白色的狗走了进来。</p>
又是引起村民一顿惊呼,袁家人不一般啊!</p>
瞅瞅,他们要是有袁家男人其中一个强项在哪都不会饿着肚子!</p>
袁老二见院子里头站了几个村民,冲着他们点点头就将野猪扛进了厨房的院子里头,</p>
早上刘老太寻思着梨花村有五十多户人家,到时候每户人家肯定会有两三个人家过来吃席,那半头猪指定不够啊,就让袁老二上山找找看能不能多整一头野猪回来。</p>
主要是酱猪肘子一只猪只有四条腿,半只猪只有两条腿,不够分呐!</p>
来到梨花村第一次做酒席可不能抠搜了。</p>
住在村尾,昨天过来给袁家送菜的林婆子夸道,“大娘,你这几个儿子不错啊,个个都是家里的顶梁柱。”</p>
有人夸自己儿子刘老太哪能不高兴,“哎呦,没法啊,那都是因为被穷逼的。”</p>
林婆子的儿子上了战场,虽每个月有三两银子拿,但儿子不在身边事事都要靠自己,肉的话更是舍不得吃,那都是儿子用命换来的。</p>
林婆子一听这话,抹了抹眼角的泪水,“是啊,都是被穷逼疯的。”</p>
不然,家家户户哪能舍得让儿子参军的?</p>
一方面是朝廷强逼的,另一方面是没钱贿赂征兵官员。</p>
梨花村大多数是后者。</p>
刘老太也想到梨花村的壮年男儿大都参了军,心里不免唏嘘。</p>
他们袁家住在边关附近,但没有遇到朝廷强制征兵的事情,大多都是看个人意愿。</p>
没读过私塾,又想闯出名头出来,参军是最好的选择,但袁家人不需要,她和老头子只想全家人整整齐齐的在一起。</p>
看着离开的村民大多都是跟她差不多的年纪,刘老太转头对着几个儿子道:“往后能多帮衬就多帮衬吧,都是可怜人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