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武则天的登场,天幕讨论愈发激烈,武则天以前的朝代也开始议论纷纷。</p>
秦朝。</p>
嬴政突然又想笑了。</p>
隋朝二世而亡。</p>
这唐朝不会也是二世而亡吧。</p>
那真的是</p>
太棒了!</p>
看谁以后还敢蛐蛐自己的大秦二世而亡,那隋朝,唐朝不也没存在几年嘛!</p>
</p>
汉朝。</p>
刘邦看到武则天登基称帝后,心里“咯噔”一下,他偷偷瞥向吕雉。</p>
果不其然,吕雉已经陷入了沉思。</p>
至于思考的内容是什么,刘邦用屁股都能想得到。</p>
无非就是天幕那女子能当皇帝,那她未必不可以之类的想法。</p>
刘邦看向一旁正吃的正不亦乐乎的蠢儿子刘盈,心里暗自叹息。</p>
他是想过换太子的,可看现在这情况,他若是敢换太子,那他死后吕雉就敢当皇帝。</p>
到时候,第一女帝的名头,估计就要换一换了。</p>
“陛下放心,只要盈儿是太子,我不会乱来的。”</p>
见刘邦一直偷瞄自己,吕后索性将话挑明了。</p>
偷看被人抓个正着,刘邦却丝毫不尴尬,嬉皮笑脸地道:“皇后误会了,朕可从来没想过换太子,我觉得盈儿挺好,真的!”</p>
刘邦语气十分真诚,但吕雉并不买账,只是冷哼一声,转移视线望向天幕,不再回应。</p>
刘邦见状,摇头苦笑,目光看向刘盈,眼中带有几分怜悯。</p>
摊上个这么强势的母亲,既是幸事,也是不幸。</p>
</p>
唐朝。</p>
李世民脸上的笑容还未散去呢,这下直接凝固在脸上了。</p>
李治继位?</p>
那李承乾呢?</p>
他那么大个太子呢?</p>
就算太子出意外了,也该是李泰啊,怎么也轮不到李治那个家伙吧。</p>
还有,朕的大唐居然被一介女流窃夺了?</p>
想到他的大唐貌似也二世而亡,李世民勃然大怒。</p>
“来人!给朕去找到这个武则天,哪怕掘地三尺也要给朕找到她!”</p>
李世民的吼声震动了整座大殿。</p>
殿内的长孙无忌几人,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主打的就是一个木头人。</p>
天幕所揭示的未来中的很清楚,武则天原是武昭仪,后为皇后,最终篡位称帝。</p>
那这属于是皇帝的家事,他们不好过多置喙。</p>
万一被李治记恨上了,那他们家族以后可就要遭老罪咯。</p>
当然,有一个“铁头娃”那是丝毫不惧,一点也不看气氛,站出来直接开麦:“陛下,后宫历来不得干涉朝政,这是历朝历代无数血的教训。望陛下,吸取教训,以身作则!”</p>
盛怒之中的李世民闻言,差点直接激情开麦。</p>
他以身作则个屁,又不是他的后宫干政,这话应该跟李治去才对。</p>
考虑到李治的年纪,再考虑到魏征的战斗力,李世民最终不得不强压下怒气,转移话题:“拟旨!”</p>
“后世儿孙,不得纳武姓女子入宫,违令者,天下李姓王者共击之!”</p>
至于后宫不得干政这样的屁话,李世民提都没提。</p>
如果可以,没有哪一位帝王想要后宫干政,都是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p>
主少国疑时,不后宫干政,难道等着权臣掌权?</p>
真以为那些人都是诸葛亮,霍光?</p>
更多的是曹操,董卓那样的乱臣贼子。</p>
</p>
魏征他懂个屁的权利!</p>
</p>
武周。</p>
武则天望着天幕上的滚滚字,不屑地冷笑一声。</p>
多少年过去了,这群人还是那样。</p>
见不得女人掌权,见不得女人当皇帝。</p>
可见不得,又怎样?</p>
她就是要天下人都明白,男子能拥有的力量,女子亦可拥有,男子能做得了皇帝,那女子亦能做得!</p>
女子不如男?</p>
牝鸡司晨(j)国不幸?</p>
呵!</p>
若真是天命如此,那她便做那顶上的天!</p>
</p>
公元05年,李显等人发动政变,逼武则天退位,李显登基,复国号为唐,史称“神龙政变”。</p>
公元2年,李隆基继位,将唐朝国力推向顶峰,史称“开元盛世。”</p>
——“李二凤死的太早,李三郎死的太晚。”</p>
——“滴!你的好友李白,杜甫,王维,高适,张九龄,孟浩然,刘禹锡已上线。”</p>
——“开元年间,国立空前强盛,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两个空前足以明李隆基前期有多猛!”</p>
——“那是一个连乞丐都不接受外国人施舍的时代。”</p>
——“什么叫真正的太平盛世,周边无大国2周边无敌国3周边无强国。这就是那时的大唐,四个字简单概括,万国归附!”</p>
——“旧唐书中,对李隆基的记载,性英断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仪范伟丽,有非常之表。这人唯一的缺点应该就是活的太久了。”</p>
——“一日杀三子这还不叫缺点?冷酷,冷漠,冷血的简直非人。”</p>
——“有一一,对于皇帝这样的政治生物来,这还真算不上缺点。”</p>
——“大唐,我最喜欢的是李二凤,最意难平的却是李隆基。”</p>
</p>
唐朝。</p>
李世民看到这松了一口气。</p>
还好,他的大唐没有二世而亡,这天下最终还是姓李。</p>
这个叫李隆基的子孙很不错,竟然能将大唐治理的如此繁盛。</p>
此子类我,类我啊!</p>
</p>
唐朝。</p>
弘道年间。</p>
早已卧病在床许久的李治,看到天幕“复国号为唐”几个字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p>
幸好最终这天下还是姓李。</p>
如果大唐因他而亡,那他死后真的无颜去见列祖列宗了。</p>
</p>
天宝年间。</p>
李隆基早已有所准备。</p>
他知道这天幕迟早会到自己,讨论自己的功绩,所以早早命人准备好了宫宴。</p>
此刻,文武百官齐聚一堂,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好不热闹。</p>
当天幕展示“开元盛世“的景象时,众大臣纷纷举杯向李隆基祝贺,当看到天幕上的字提到李隆基活的太久时,祝贺之声更加热烈了。</p>
目睹天幕上的赞誉,耳听朝堂上的恭贺,李隆基心潮澎湃。</p>
他一饮而尽杯中美酒,迈步走到一面羯鼓前,演奏起了根据天幕背景音乐重新编排的旋律。</p>
待乐曲渐入佳境,早已嗨翻天的李隆基示意杨贵妃以舞蹈相伴,配合自己的演出。</p>
听到新乐曲,早就跃跃欲试的杨玉环,也不扭捏,款款走下台阶。</p>
随着音律节奏,翩翩起舞。</p>
只是轻轻一动,明媚的笑容,清丽的舞姿便仿佛灿阳一般,使整座大殿的光亮都明丽了几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