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p>
赵匡胤一脸懵逼的看向天幕。</p>
虽然他上位段不是很光彩,可也算是兵不血刃结束了中原的纷乱时代吧,怎么后人对他的评价如此之低。</p>
他欺负孤儿寡母?</p>
五代十国的时候,礼义廉耻都没有了,还特么让他讲道德?</p>
的确,他也承认杯酒释兵权这事干的有点不地道,可他终究没有杀害那些功臣,与其他皇帝相比,他算是很仁义了吧。</p>
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才刚开始介绍他的大宋,天幕上竟全是贬低大宋的言辞。</p>
竟然还有人,他的大宋和晋朝是孪生兄弟。</p>
这人骂人怎么能这么脏!</p>
看到这句评价,赵匡胤眼前一黑,几乎昏厥。</p>
旁边的赵光义见到这一幕,心中暗自窃喜,巴不得后人再猛烈些,最好能把他的兄长直接气死,那样皇位就非他莫属了。</p>
“陛下,您没事吧。”赵光义一脸“担忧”地问道。</p>
赵匡胤一边按住额头,一边挥对赵光义:“朕无妨,继续看吧。”</p>
</p>
公元95年,南唐后主李煜投降,南唐亡!</p>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千古词帝,这文采是针不戳。”</p>
——“这个真是“词帝”,喷不了!”</p>
——“这人要是文人,我给五颗星,可特么的他是个皇帝啊!”</p>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可怜生在帝王家啊。”</p>
——“我最喜欢这首,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p>
——“哈哈哈哈,看到这首词,就会想到罗翔老师和余华老师的那次对话。(狗头)”</p>
——“推荐各位去看看人生长恨水长东,非常治愈的一本书。”</p>
公元96年,赵匡胤暴毙而亡,赵炅继位,是为宋太宗。</p>
——“烛影斧声。”</p>
——“历史真有趣,有些人身强体壮,喝了顿酒突然就死了,有些人垂垂老矣,偏偏就不死。”</p>
——“一根盘龙棍,打遍军中无敌的人,突然就死了,你这事怪不怪。”</p>
公元99年,赵炅亲征,北汉亡。</p>
——“哈哈哈,这次的大胜,直接让车神飘飘然了,狂的以为自己能收复燕云十六州了。”</p>
——“不飘那能叫车神?”</p>
——“绝命毒师已上线。”</p>
——“李煜:孩子们这并不好笑。”</p>
公元96年,赵炅亲征,攻打辽国,大败而归。</p>
——“高粱河车神,大腿中了一箭,仍能开着驴车狂奔两百多里地,后面契丹的骑兵连尾气都吃不着。(惊呆)”</p>
——“只要我人驴合一,纵使追兵千万又何妨?”</p>
——“驴车一夜两百里,不负大宋不负你。”</p>
——“特么的,满嘴顺口溜,你要考研啊?”</p>
——“笑死,昨天刚刷到一辆驴车跑的比摩托还快的视频,堪称驴界法拉利。”</p>
——“他好歹还有辆驴车,王保保才是真离谱,靠一根浮木,带着一家老渡黄河。”</p>
——“凭借一己之力拉低了太宗的含金量。””</p>
</p>
宋朝。</p>
此时赵匡胤正在思索赵炅究竟是何许人也。</p>
</p>
在他的印象中,他的儿孙辈们没有叫赵炅的才对。</p>
难道是他尚未出生的儿子?</p>
不对!时间线对不上。</p>
按照天幕的时间算,现在已经是公元93年了,就算有儿子出生,那也没能力害他。</p>
那难道是其他宗室子弟?</p>
一旁的赵光义也在暗暗思忖这个叫赵炅的究竟是谁。</p>
不但干了他一直想做的事,还把属于他的皇位给抢走了,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p>
必须把这人找出来,然后找会毒死他!</p>
等等</p>
毒死他?</p>
赵光义猛然一怔,而后抬头望向“绝命毒师”几个字,心里隐隐有了猜测。</p>
再一想到自己驾车时,那种风驰电掣,酣畅淋漓的快感。</p>
“车神”之名也对上了。</p>
那赵炅不会就是自己吧?</p>
想到这,赵光义既激动又不满。</p>
激动的是自己终究是坐上了那个梦寐以求的位子。</p>
不满的是后人对他的评价如此不堪,尽是讽刺挖苦。</p>
正当赵光义在内心上演“变脸”时,赵匡胤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p>
“三弟,去查查宗族中是否有赵炅此人,若有”</p>
到这里,赵匡胤用做了个切割的动作。</p>
赵光义立即心领神会,起身行礼:“遵命!”</p>
他心里是半点都不慌的,找的是赵炅,关他赵光义什么事?</p>
</p>
明朝。</p>
朱元璋望着天幕上一个个“名梗”,一边笑得合不拢嘴,一边对朱标:“标儿,你放一百个心,我已经把你的兄弟们都遣送到封地,咱们家绝不会出现李世民和赵匡胤那般兄弟相残的惨剧。”</p>
“父皇,我挺放心的,您不用敲打我。”</p>
朱标面露无奈地看着朱元璋。</p>
他从始至终都不觉得弟弟们是威胁。</p>
朱元璋不可能不知道他心里的想法,却仍旧这样,就是想告诉他,不要对弟弟们太过苛刻,要给他们留条活路。</p>
朱标感到委屈,他从未有过加害弟弟们的念头。。</p>
当哥哥的,怎么会杀害弟弟呢?</p>
朱元璋这想法,分明就是在贬低他。</p>
被朱标怒视,朱元璋讪讪地笑道:“没那回事,标儿你想多了,咱只是想让你宽心。”</p>
“你的那些兄弟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尤其是老二和老四,属他们时候最爱调皮捣蛋,长大后也都是不安分的主。”</p>
“我把他们都分封到边镇,让他们去对抗塞外的敌人,你坐镇中央,他们正好为你守护疆土,保卫咱们朱家的天下,如果中央出了什么问题,他们也可以带兵回来支援你。”</p>
朱元璋越越起劲,显然对自己制定的分封制度很满意。</p>
“爹,我明白您的意思,我真的不会对弟弟们下的,也不会废除您设计的分封制度,您就放一百心吧。”</p>
朱标有些无语,他就那么不值得信任?</p>
朱元璋见状嘿嘿一笑,也不生气,转头望向天幕。</p>
这孩子,还是太年轻。</p>
当皇帝前,和当皇帝后,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p>
这一点,朱元璋深有体会。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