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山北村</p>
山北村,乾国牧州安北郡的不起眼村落。</p>
这里山峦叠嶂,土地贫瘠,又因为山北村位于乾国、鲁国、中山国交界的荒蛮区域,在这里还未被乾国统治前,常年处于三不管荒蛮地带,因此村寨中的年轻人一度都以走私盐、铁为生。</p>
直到五年前,乾国接管此地,大力建设华安镇,山北村的百姓才算渐渐安定下来。</p>
入夜。</p>
十四岁的李默,皮肤略显粗糙,性格稍显内敛,正倚靠在床头,看向油灯前为自己缝补衣物的母亲。</p>
“当年你父亲原本是兄弟三个,你的两个叔伯都在乾国和鲁国的战乱中逃荒死了,只有你父亲命入一股,加入了村西头赵家的贩盐队,这才娶了我,后来有了你,可惜好日子没过几年就一去不归了,我们娘俩的命不好啊,咳咳。”</p>
每当到这里,周梅都不由伤心落泪,她捋起轻抚额前青丝后,掩去眼角泪痕。</p>
看到母亲积劳成疾,李默心中难过,赶忙起身,端来一碗水。</p>
“娘,我过些天从镇上回来的时候,让张大夫再给您开一些药。”</p>
李默痛恨自己不能赚更多的钱为母亲看病。</p>
作为济民堂的学徒,他现在每个月只能领到三百文钱,算上年底赏钱,一年到头也只有不到四两银子,自己吃饭尚且不够,即使省吃俭用,每月也还需要母亲再补贴两百文钱。</p>
如今他只能期盼自己尽早出师,成为济民堂的抓药郎中,或者游方郎中,再不济也要成为一位采药人,这样每月至少能有一吊辛苦钱,再加上年底赏钱,一年到头能有十五两银子入账,之后逐年递增,他便知足了。</p>
周梅喝过水后,让李默将空碗放好。</p>
“默儿,我们现在是大乾国的百姓了,无需再像以前一样,到东南荒山野岭部落贩私为生,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不兵荒马乱,哪天被山精水怪吃了都找不到尸体。”</p>
她着又挑了一下灯芯,让灯光变暗一些,以此节省灯油。</p>
“你要争口气,以后不论做什么事,都要踏实勤快,一心一意,有始有终,切不可三心二意,最后一事无成,现在做了济民堂张大夫的学徒,就要好好跟他学本事,任凭打骂切不可生气,知道了吗”</p>
“知道了,娘。”</p>
李默认真回应。</p>
见李默如此懂事,周梅满意一笑,灯光下的面庞流露出一抹宠爱。</p>
“我儿马上也要到束发之年,要到讨媳妇的年纪了。”</p>
乾国规定,男子十五岁为束发之年,届时可将总角解散,扎成一束,读书学艺,定下亲事。</p>
李默闻言,有些害羞,低下了头。</p>
见李默如此,周梅因为心疼灯油,三两下将中衣物缝好后将油灯熄灭,房间里陷入黑暗。</p>
第二天。</p>
天才蒙蒙亮,李默一大早便听到窗外的吆喝声。</p>
他起床后,看到母亲正在做饭,在灶台边稍稍驻足。</p>
周梅正将粟、麦混合的杂粮放入沸水中后,又放入了一些野菜和盐巴,直至将饭烧至糊状,待之冷却,凝固成块,切割成块,再分而食之。</p>
门外的吆喝声是张勤,也是李默的远房表哥。</p>
张勤长李默七岁,李默从便跟在他屁股后面玩耍,直到五年前,张大伯使了一些银两,为张勤在华安镇谋了一份捕快差事,两人才见得少了些。</p>
后来李默也在镇上的济民堂当了学徒,两人见面的会就更少了。</p>
此刻张勤正提着两块石板,在田间打磨力气,汗水沿着他的额头滴答、滴答流下。</p>
“张勤大哥!”</p>
李默惊喜地打招呼。</p>
李默平时并不爱话,只有和熟人在一起时,才会如此热情,这和他年幼丧父的经历有关,因为没有父亲,要尽量少少错,免得被人欺负,也就养成了他在外人眼中稍显内敛的性格。</p>
“默,你也回来了!”</p>
张勤放下石板,笑着看向李默道:“比上次长高了不少。”</p>
李默则是一脸羡慕地看向张勤,不仅是因为对方的捕快差事,每月至少能有两吊的官家饷钱,还因为对方的这身本事,他曾在李默面前演示过一次,短短几年的磨砺,如今已经可以飞檐走壁,耍得一好刀法了。</p>
“张勤大哥,我听大沟村那边出现了妖怪,是真的吗”</p>
张勤闻言,脸色一变。</p>
“我也不太清楚,不过天命司确实派了一些人过来,至于是不是山精水怪,那就不清了,这种事儿可要比那些行走江湖为非作歹的通缉犯更难对付,咱们毕竟是凡人,就算辛苦十年,外练筋骨皮,也抵不上那些妖魔鬼怪内练一口气的百年功力啊。”</p>
对于普通人而言,世上有妖魔鬼怪以及飞天遁地修士,并不是秘密。</p>
正所谓外炼筋骨皮,内练一口气。</p>
各种妖魔鬼怪为祸一方,各仙山圣地的修士们,则以天命司巡查使的身份,行走各地斩妖除魔,打击秘密组织、敌国的势力,享有超然地位,这是乾国公开的秘密。</p>
中原大地,向来有百国林立,六国雄踞之。</p>
这其中乾国建国两千余年,虽是六大国中后起之秀,但乾元圣君称王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并解散了曾经所在的宗门,开创了乾国朝纲制度,凭借高深莫测修为屡次带领乾国走出灭亡危,让乾国的国力日益昌盛,已经逐渐有六国之首的趋势,不断吞并周边国,与鲁国、凌国争霸。</p>
如此。</p>
在乾国百姓的心中,这位君主是一位圣人也不为过,因此被冠以乾元圣君的称呼。</p>
</p>
华安镇之地,乃是边陲镇。</p>
这里的百姓曾经都过着刀耕火耨、狩猎捕鱼的贫瘠生活,更偏远大山中还有许多茹毛饮血、不弃草昧的荒蛮部落,如今加入乾国才短短数年时间,因为乾国的官吏、商贩、风俗、文化的影响,为此地百姓带来了极大便利,人心所向,众人争相以大乾国百姓自居。“默儿,差不多辰时了,早点儿去镇上吧!”</p>
“知道了!”</p>
身后传来周梅的声音,李默向张勤告别后,跑回到屋内,接过母亲递来的杂饭、衣物、陶罐。</p>
杂饭被周梅切割成块后,用荷叶包裹。</p>
“这一包儿在路上作朝食,这一包儿留作下午作哺食,陶罐里是我前些天从张屠户那里买来的獐子肉,已经腌制成酱,你以后嘴馋了就吃一点儿。”</p>
“娘。”</p>
李默抱着衣物、杂饭、陶罐,看着母亲,眼中充满不舍。</p>
“咳咳。”</p>
周梅忍不住轻咳了一声后,借口烟味太大了,又摸了摸李默的脑袋。</p>
她看着已经比自己高出半头的儿子,眼里虽然同样充满了不舍,却还是叹息道:“快走吧,早点儿赶到镇上,别耽误了学习,要记得娘的话,做人要踏实勤快,做事要专心,切不可朝三暮四,最后一事无成。”</p>
“知道了。”</p>
李默收敛好自己的情绪,郑重点头回应后,在母亲的注视中远去。</p>
山北村的西头,住着赵家的几户人,曾经李默的父亲便是凭着命入一股,跟着赵家的赵春生,做起了贩卖私盐的营生。</p>
在李默七岁的时候,赵春生的私盐商队一去不复返,活不见人、死不见尸。</p>
之后没多久,山北村所在的华安镇,被划入到乾国境内。</p>
贩卖私盐毕竟是脑袋别在腰带的营生,又是在战乱年间,山北村各户对于商队众人的死亡并不意外,李默也并未因此怀恨赵家,甚至从内心来,他对于那位赵叔可谓感恩戴德,是他让自己的父亲没有像两位叔伯一样饿死。</p>
如今李默虽然没了父亲,但还能勉强过活。</p>
但与之年龄相仿的赵思蔓,却因为失去了父亲赵春生的庇佑,母女二人被赵家众多亲戚上门吃绝户,叫天不灵,叫地不应,凄惨至极。</p>
如今母女只能寄人篱下,过着艰苦的生活。</p>
“默哥。”</p>
一个身材单薄、皮肤白净的女孩,背着一捆比她还要高的柴草,从远处慢慢走来。</p>
她在看到李默后,怯怯地打了个招呼,随后露出笑容。</p>
女孩梳着双平髻,穿着一身蓝灰色麻布单衣,上面有许多补丁,却仍然露出了不少破洞,她脸上稍稍有些灰尘,隐约能够看到姣好的面容。</p>
这是赵思蔓,也是李默儿时最好的玩伴,最喜欢的女孩。</p>
“蔓。”</p>
李默赶忙跑了过去,帮助赵思蔓将背上的柴草放下来。</p>
“你还没有朝食吧,这是我娘准备的朝食,我们一起吃吧。”</p>
附近山上的柴草都是有主的,赵思蔓这么早就背着这么多柴草回来,她肯定很早就出去了,走了很远的路,砍完柴草后才回来。</p>
相较于赵思蔓,李默顿时感觉自己的生活似乎没那么辛苦了。</p>
赵思蔓没有拒绝李默的好意。</p>
她和李默乃是一起长大的好友,青梅竹马,两无猜,而且她确实太饿了,每天都吃不饱,瘦弱的身子骨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p>
两人坐在石阶上打开荷叶,吃着里面还有些温热的杂饭,直到吃得干干净净,两人才相视一笑。</p>
“这里还有一些肉酱。”</p>
李默又把陶罐里珍贵的肉酱分享给对方。</p>
赵思蔓低着头,一边细细咀嚼着肉酱,一边眼含泪水地碎念道:“默哥,我父亲不在后,除了我娘外,只有你对我这么好了。”</p>
每当回想起父亲不在后,自己的家里因为没有男丁,只有自己和母亲两个女眷相依为命,便被众多亲戚上门欺负,强制变卖自己家的房产、田产、牲畜,大摆三个月的流水席,把所有家产都糟蹋光以后,任由自己和母亲自生自灭,生活一夜间步入地狱,赵思蔓内心便不由得一阵悲凉。</p>
她曾无数次祈祷,希望这一切都只是噩梦。</p>
然而现实却比噩梦更加残酷。</p>
李默闻言,心底也为对方难过,同时不禁回想起母亲对自己过的话,想象着以后如果把赵思蔓娶回家,做自己的媳妇,那该多好。</p>
看着面前美丽、淳朴、勤劳的女孩,李默在心中不由得再次鼓励自己,以后做事一定要认真,早日出师,多存一些钱,然后上门提亲。</p>
“蔓!”</p>
远处扯嗓子的叫喊声让赵思蔓身子本能颤抖,赶忙起身道:“默哥,我要回去了,你什么时候再回来”</p>
“要一个月以后了,我每个月只能歇两天,回来省亲。”</p>
赵思蔓闻言后,一边背起柴草,一边用充满期望的眼神道:“到时候一定要来看我啊。”</p>
“嗯。”</p>
李默的回应让赵思蔓苍白疲倦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她再次背起沉重的柴草,一步一步走向了被三叔、三婶霸占的自己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