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显带着满腹心事的母亲迟迟没有动。</p>

    王瑾仪在母亲的怀里,很想知道昨日祖父与爹爹了些什么,让爹娘如此忐忑。</p>

    王瑾仪把脸靠在母亲脸上,搂紧了母亲的脖子,让亲情带给这个年轻美丽的女子一点儿力量吧。</p>

    母亲回头有点点晶莹在眼里闪烁。</p>

    王瑾仪心下大骇:怎么了?要发生什么?不由得也紧张起来。</p>

    所幸,这种忐忑的情绪没能持续太久,就被飞跑回二房的王文栋,欢快的脚步声打断了。</p>

    母亲怜惜地给儿子擦着鬓角的汗珠,把茶台上的茶水倒空,给儿子倒了一碗温水。</p>

    王文栋似乎等不及:</p>

    “娘亲,你听我祖父已经同意了,今年爹爹可以下场了。”</p>

    “别急,慢慢,坐这里。”</p>

    “哎呀,娘亲,你听没听到啊?爹爹今年就能去参加科举了!”</p>

    完转身又搂住了王瑾仪的双臂:</p>

    “瑾儿,你懂吗?你太了听不懂。”</p>

    在王文栋激动的反复陈述中,王瑾仪的思绪已经来回跑了好几遍。</p>

    这就是昨天祖父与爹爹研究的结果?用了半天时间就研究个这?那爹娘早上忐忑的情绪是从哪里来?</p>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好事儿啊。</p>

    王瑾仪自从穿越到王家,慢慢了解了很多与前世完全不同的观念。</p>

    先是对长子长孙的重视。</p>

    长房在家族中地位超然,长房长子如三十而立之年尚无嫡子,必须纳妾,无关喜爱与否只为传承香火,血脉传承而已。</p>

    要是长房妻妾均无子,不包括生的女孩,那就会从最近的血脉中,找5岁以下的男童过继,而且对孩子的身体、智力都有要求。</p>

    为了长房在族中的地位,还会把家中的资源首先给长房。</p>

    像王瑾仪自己家,大伯父王书元和爹爹王书礼是同年考中秀才,之后,为扶助长房,大伯先下场科考考中后,后边的兄弟才可科考,但会是三次。</p>

    如果一次即考中,弟弟下届都可参考。</p>

    最多,长房长子有先连考三届的特权!这是就是长房长子的特权!</p>

    这些观念是从男孩们,进书房开蒙就灌输了的意识,也没人觉得不妥,因为世代长房嫡子均是如此。</p>

    王家已经是很开明了,纵使是女孩也允许读书,家中孩子统一在5岁入学,但对长房的特权的维护还是坚定的。</p>

    这些都是因为在大家庭中,为了家族管理的需要,就得给长房以超然的地位,除了家中众人的尊重,还得有社会地位,这样才能使长房有威望。</p>

    爹爹对此从无不满,听娘亲的言语中透露,爹爹一直严格治学,从不敢懈怠。</p>

    在原身的记忆里,三叔王书延是少年天才,凭借才情三叔是最该有成就的。但出于家中管理需要,少年天才也得排队。</p>

    娘娘亲讲过,三叔记忆力惊人,文采斐然,0岁考中秀才并高居榜首。</p>

    在大房考中举人之前,三叔无法参加科举,于是专心研究书法从不与长房长兄争竞。</p>

    这些都是王瑾仪前世无法理解的。但穿越而来切身感觉到,大家族的管理只能如此。</p>

    在这个时代,读书是个奢侈的事即使对于曾是三品官的王家,也无法全部满足众人所愿。</p>

    王家除了田产和出书,再无进项。当然,府学阁主是有薪俸的但也并不富裕。</p>

    清流文人绝不经商,就没有市井之才,这主要是因为“不与民争利”这种思想,就是文人提倡的,王家也坚守着“不与民争利”这条线。</p>

    王家可是富裕人家,但绝不是大富之家!所以家中培养谁,只能有侧重!</p>

    </p>

    家中的其他人永远排在长房嫡子之后,谁也别想插队。</p>

    现下祖父允许爹爹参加科考,是既正常又正好的事啊,爹娘有什么想不开呢?</p>

    王瑾仪表示不懂!</p>

    王瑾仪看着眼前哥哥眉飞色舞地,夸奖着爹爹的才学。神识呼的一下飞了回来。</p>

    身着青色长袍,袖口和衣襟上隐含暗纹刺绣的父亲,那清瘦而高挑的身影出现在门口。</p>

    母亲疾步上前问道:“怎么样?”</p>

    屋里的婢女全部靠墙侍立。父亲面上淡淡的,用目光在屋里巡视了一圈。</p>

    母亲似乎受到了提醒:“都下去吧。”</p>

    房中下人纷纷退出门外,父亲亲把门关严,伸拉着妻子走回榻前坐下。</p>

    王文栋被爹爹的神情感染也安静下来,坐在榻上等着爹爹开口。</p>

    爹爹把自己的家人,一一认真的端详了之后,默默的斟茶先推给了妻子,然后又给自己倒了一杯,犹豫着如何开口。</p>

    在一片寂静中王文栋沉不住气了。</p>

    :“爹爹,快呀。”</p>

    父亲没有看儿子而是看着妻子:“慧娘”</p>

    这短短的两个字缓缓出口,母亲就像被抽走了真气,一下子就软倒了,险险扑倒在榻上。</p>

    爹爹好像预料到了,快地扶住了妻子的肩膀,之后坐在妻子身边,长长地沉默着。</p>

    王瑾仪现在可以断定,必有大事发生,与今天的决定有关,与二房有关,或可能跟欧阳文澈有关。</p>

    王瑾仪越来越觉得,欧阳家派来的两个男嬷嬷确实透着诡异。</p>

    房间的沉寂让王文栋不解,他终于开口了:</p>

    “娘,爹爹,参加科考一定没问题,不要担心。”</p>

    看着默默静坐的爹娘又道:</p>

    “娘亲,你是不是不信爹爹能中举呀?放心吧,爹爹一定能考中的。”</p>

    然后边想边:</p>

    “如果顺利的话爹爹能参加会试。娘亲多好啊!”</p>

    看爹娘对自己的话没有任何回应,转头又看向妹妹:</p>

    “瑾儿,你知道吗?是祖父同意爹参加科举的。”</p>

    王瑾仪看着眼前只有6岁的哥哥,这个男孩无法洞察爹娘的异样,也感受不出可能的危,仍然沉醉于爹爹可能会中举的快乐之中。</p>

    哎年轻的少年,真替你操心。</p>

    王瑾仪眨了眨眼,笑眯眯的拉住哥哥的:</p>

    “爹爹和娘亲有话要讲,我们去找“瑶瑶姐姐”吧!”</p>

    自从出了“瑶瑶姐姐,君子带走”的事件之后,全家人都知道王瑾仪会把读书,永远和“瑶瑶姐姐”联系起来。</p>

    一听妹妹要去找“瑶瑶姐姐”,王文栋扶着妹妹越过高高的门槛,往东厢房自己的书房而去。</p>

    王瑾仪原想留爹娘独处,互相倾诉彼此心事。</p>

    可巧,出了门就见东厢房廊下,欧阳文澈房间走出一个嬷嬷端着什么东西,看到兄妹二人走来转身向回廊的另一侧走去。</p>

    王瑾仪本就对福嬷嬷、禄嬷嬷起了疑,平日里就总是关注俩人,今天,这见到主人转身就走是几个意思?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