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房里。</p>
王瑾仪先把故事大纲了一遍,然后,开始带着描述讲故事,青玉低头认真记录。</p>
每每遇到只有前世才有的词,王瑾仪绞尽脑汁地想办法替代,实在想不出,就把意思清,让青玉记下来,等着母亲作个文字编辑来矫正。</p>
奶娘和朱玉一边核对屋里的用品,一边听自家姐绘声绘色地,讲着一只鸟寻找自我,最终成功完成生命蜕变的故事。</p>
西厢房廊下。</p>
青儿缓缓地走过,像是检查西厢房打扫情况,听着屋里传来:</p>
“姐,这个长得灰扑扑的鸟,后来找到自己家人了吗?”这是朱玉在问。</p>
“姐,姐,这个鸟飞走以后还会飞回来吗?”这是奶娘在问。</p>
“姐,就写到鸟飞上蓝天就完了?后边不写了?”这是青玉在问。</p>
“先写到这里,你读我要听一听。”</p>
青玉一边读,王瑾仪一边润色、修改,直到青儿进门请姐去正房吃晚饭。</p>
青儿轻咳了两声无人搭理。只能唤了一声“朱玉。”</p>
就听到:“对吗,灰鸟应该找到妈妈,然后再回来呀!”</p>
“我觉得也应该是。”</p>
“后边还要再写吗?”</p>
“不要。”</p>
“姐,你没有把故事写完,你应该把故事讲完。”</p>
“姐,后边还要再加个结尾吗?”</p>
“不要。”</p>
“不要”</p>
听着姐坚定的不要,青儿简直气的不行,这成了什么样子?一堆下人不干正事。围着自家姐指画脚,这是在干嘛?不能忍了。</p>
于是青儿大声严厉地呵斥了一声:</p>
“朱玉,还知不知道什么是主仆?”</p>
全心投入的四个人都愣了一下,然后迅速地分开了。朱玉和奶娘赶紧跑回榻边,继续清点物品分门别类装回柜子。</p>
青玉也赶紧站起来,不知如何是好,</p>
“你坐下,我们继续写。”一个奶声奶气的声音开口道。</p>
青玉看了一眼青儿坐下了,按姐的要求继续抄写。青儿走到书桌前,微笑着开口:</p>
“姐,夫人请你去用饭。”</p>
“到时间吃饭了吗?青玉跟我走。”</p>
奶娘像个无影人快速行动,要别人是“无影脚”,自家奶娘就是无影人,总能及时地出现在自己身后,把自己从椅子上抱下来,再抱出西厢房的门槛。</p>
母亲坐在餐桌前等着女儿,自从青玉来领了黄白纸母亲就猜到了女儿的用意。</p>
等着看,王瑾仪究竟能弄出个什么故事来,或者究竟能写成什么样。当青玉把这一个多时辰写的故事,交到母亲里。</p>
还没看内容,母亲就有点意外,看这写的满满几大张纸,有些不可置信。这孩子真的能描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吗?把梦境能讲明白吗?</p>
带着疑惑,母亲原本是想在饭前粗粗的看一眼,只是随意地翻了一下。结果,真的把故事读下来了,发现这孩子居然写的还不错。已经到了修改和润色的阶段。</p>
母亲边读边审视着女儿。</p>
“青玉,这些都是你写的吗?”</p>
“夫人,是姐讲,我负责笔录,姐不会写字。”</p>
“你们都下去吧。”</p>
屋子里只剩下母女二人。母亲先让女儿讲了自己的梦,然后对照笔录的内容,把王瑾仪拿不准的词都改正过来。</p>
两相对比之下,把不足讲给孩子,也把该增加的部分讲出来,让王瑾仪自己考虑,不懂的就启发,带着女儿的思路走。</p>
就这样,俩人从日影西斜到月上中天,,母女两个兴致盎然。</p>
青儿轻声提醒道:“夫人,姐还没有用饭呢。”</p>
母亲发现孩子还饿着,确实该吃饭了。</p>
用过饭之后,母亲牵着女儿出门,向西厢房散步。东厢房内的烛光明亮,投射着一个身影,哥哥还在书院没回来,那个身影应该是欧阳文澈。</p>
母亲牵着女儿的向东厢房望着,又缓缓蹲下,指着烛光下的身影:</p>
“这世上总有人天生聪明,还偏偏很努力,你可知道我们该怎么办?”</p>
</p>
王瑾心想:这话该给王文栋听,这个世界,女子除了进宫做女官,就几乎没有为社会工作的会,努力有什么用啊?!</p>
母亲好像看透了女儿的内心。</p>
“瑾儿,你认为女孩可以不努力吗?不努力学礼,就会被亲族厌弃;不努力学文,就没法教好子女;不努力学女工,就会被夫族嘲笑</p>
其实,这些还是其次,只怕习惯了不努力,那更可怕,不努力就会想要投取巧,这种坏习惯传给子孙,将遗祸无穷!</p>
无论我们是否聪明,努力是不能放弃的。娘的好瑾儿,你记得了吗?”</p>
王瑾仪深深地认同母亲的观念,当然会努力,为了不负这一生的养育之恩,会努力!为不负前世的挚爱,自己更会努力。</p>
“努力!努力!努力!”重要的事情三遍。</p>
看着女儿握紧两只拳头,挥动着高喊要努力,母亲欣慰地笑了。</p>
隐在东厢廊下暗处的云五、云六彼此互看了一眼,俩人都清晰地听到王家女主人,在教育一个3岁的孩子,人生要努力。</p>
本以为这是无用功,万没想到,那个软软萌萌的不点,居然专心地听,还领会了家长的意图,最后居然坚定地喊着要努力。</p>
这王家听是清流文人,门风就是诗书传家,教孩子读书是肯定的。</p>
但让几个侍卫没想到的是,3岁孩子就启蒙,还从早到晚地学习,这么个不点还特别听话,似乎不懂什么是孩子的无理取闹,白天甚至还自己领了账,要自己独立立账,有些不可思议。</p>
侍卫们在心里对王家添了几分敬意。</p>
从这晚之后,上夜的云字头的护卫们发现,王家确实堪称“以学治家”。</p>
家里连3岁的女孩,对学业抓的都极紧,那个三岁的孩子,睡前还听婢女报账跟着学管家。</p>
晨曦微露,奶娘唤醒了迷迷糊糊的姐,收拾停当去给母亲请安,母女俩复习前一日学的内容。</p>
经常院子里的下人们会听到姐软软的背书声。有时是大人带着孩子,一起背诵的声音。</p>
下人们早起清扫的声音,都变得很轻,生怕影响到自家姐温书。</p>
家中男主人不在,欧阳文澈不再出现在院子里,每到吃饭时欧阳自己在东厢房解决。</p>
有时,母女俩会看到欧阳文澈,独自站在东厢房廊下。双方都会遥遥见礼,互不打扰。</p>
王瑾仪刻意回避着东厢房的所有人。既然心有数,就再也没有试探的必要,只要相安无事就好了。</p>
除了正常到祖母的上房去请安,母女俩都很忙,没了任何空闲时间。</p>
王瑾仪几乎是又过上了,上一世上学时候的生活。辰时起去背功课,然后早餐。之后学习文化课,主要还是处在开蒙阶段。</p>
这是王瑾仪一天中最轻松的时刻。只要安静地用心听就好了。</p>
之后午餐,午休结束后开始学习记账,管理家事,账目分类,然后看着清玉汇账,每月清点,学估算消耗</p>
这些实际极其需要生活经验和阅历。</p>
这些杂乱的账目,是王瑾仪最不喜欢的内容,可对日后管家非常有用。王瑾仪拿出前世,中考的耐心面对。</p>
傍晚到了,是王瑾仪每天盼望的时间,自己的梦!</p>
现在青玉已经靠边站了,笔录的是母亲,母女俩经常一写就会写到掌灯时分。</p>
就这样忙碌的生活,既有规律又美好。因为前头有希望。</p>
王瑾仪在自己无法出门的情况下,只有让自己的名字或文字传扬出去,才有可能让陈智远知道或看到。</p>
只要一想到这些,王瑾仪就觉得充满了希望。</p>
太阳匆忙地在云层中穿梭,无暇顾及地上投下的云影变幻,树枝间穿行的春风,欢快地跳跃着穿过树梢,再也找不到绒绒的发丝撩动,因为王瑾仪很忙,没时间再在院子里疯玩了。</p>
常听人:信念是驱动行为的推进剂。</p>
这几天里,王瑾仪在母亲的帮助下,已经把前世适合改编的故事,在王瑾仪的叙述中全都笔录下来了。</p>
整理出来后,就出现了:按着丑鸭改编的丑鸟的故事;按照豌豆公主改编的花姑娘的故事。按照田螺姑娘改编成了珍珠女孩。把撒谎得到惩罚,改编成了谎的惩罚。把神笔马良改写成了画痴。按狮子王的写法,改成了燕子成长记。</p>
母女俩进入了旺盛的创作阶段,热情空前,母亲甚至忘记了时间,王瑾仪也忘记了对王玥仪的承诺--梦要留给玥儿。</p>
母女两人按每天一个故事的速度,迅速地积累着王瑾仪的梦,并由母亲誊抄成册。</p>
看着日益增加的故事册,母亲心里涌动着美好和满足。</p>
我的女儿,这是我女儿的成就。这也算身为母亲的价值体现吧!</p>
青儿看着母女俩疯魔似的写故事,有些担心,总试图提醒一下,二房一对进学的父子又要放旬假了。</p>
还沉浸在创作热情中的母亲,安排下人清扫,准备迎接父子旬假归来。</p>
母亲把大部分精力,都转移到王瑾仪身上,母亲是想用自己留住爹爹,女儿在学识上需要提点,家中没有女教习,爹爹的教育,提携就成了母亲留住爹爹的借口。</p>
王瑾仪看破不破,只是心疼母亲,也担心万一这招不灵,该怎么办呢?</p>
以后,母亲该不会不给自己录故事了吧?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