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瑾仪还是像讲故事一样,讲给母亲,然后由母亲,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地笔录、整理。</p>
直到青儿来,提醒了几次。母亲送女儿回房间。</p>
从房间一出来,就见东屋,王文栋的书房还亮着灯。</p>
母亲伸放在唇上:</p>
“嘘,不要吵到哥哥。”</p>
王瑾仪使劲地点了点头。</p>
母亲牵着女儿走到东屋门前,透过木格窗上的明纸,看到少年正在背诵文章。</p>
王瑾仪一听,怎么还在学论语问政啊?自己半个多月前,就把论语全部的20篇,就都学完了。</p>
要不是为了习字和学女工,把大部分时间都占去了,恐怕,自己会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学习典籍上,学习四书五经的脚步会更快一点。</p>
前世自己也粗略地看过孟子,但因年代久远流失,那时只剩了篇,现在,母亲拿出孟子全集,居然是篇。</p>
现在这才叫真正的学习,因为从未接触过,王瑾仪再也不能过耳成诵了。</p>
王瑾仪也需晨读,再经过母亲的讲解,晚上自己会睡前偷偷温习,第二天卯时背书,也只能背出一部分。</p>
母亲仍然充满了热情。会反复的教授,不知厌倦。</p>
王瑾仪是真的庆幸,自己此生有个既有才情,又情绪稳定的母亲。</p>
之后的日子里。王锦有意地加快了创作。连续刊印了几本,描述女子个人成长的故事,当然,只能成长为宫中女官,还有女医官,就不能再成长了,因为这个王朝,就不给女性,为社会工作的会。</p>
很快,第一个月泰生米铺的报账来了,这回可把王瑾仪和青玉忙坏了。</p>
送来的是流水账,青玉,不会分账,更不会记账。只能核对总数,计算赚了多少钱,可是问题来了,怎么干了个月,米铺没赚钱还亏本儿了?!</p>
可王瑾仪发现了问题,就是可摊在不同月份的租金,不能都从一个月扣钱吧?</p>
王瑾仪和青玉偷偷摸摸忙了两天,终于放弃了。</p>
青玉偷偷去找了朱儿。,朱儿自然是什么都不问就帮忙。</p>
很快,账目分开了,有成本账,有销售账,还有几个朱儿直接帮忙管了。</p>
到这时,王瑾仪确信了,娘亲是不反对自己搞经营的,才会如此大力度地帮助自己。</p>
太好了,真是太省心了!</p>
终于,可以开始利用泰升米铺搞事情了。</p>
王瑾仪先拟了个“有奖征联活动”。</p>
先在店门前,做了一个大大的木板。上边用竖轴写上“夜空中最亮的星”,求下联。集齐50人会开奖一次,王瑾仪下了狠心,想对能对出下联的优异者,奖励真金白银,但凡参加的即使得不上奖,也可以得到购粮的优惠。</p>
为了大力度地宣传这个活动,争取让城里人尽人皆知,王瑾仪决定细化奖励,分级奖励!</p>
嘿嘿嘿,连自己都觉得,分级别奖励有点狡猾。</p>
自己也是从前世学来的办法,不过,不打算太坑,分个3等奖就行了,另外增加一个鼓励奖,多搞几个名额,也算是推动一下征联活动。</p>
好!计划完成!就可以实施了。</p>
哥哥帮忙写好了竖轴,朱玉传了出去,剩下的就是等待消息了。</p>
每天王瑾仪都热切期盼着,想象中会有好多人,争着抢着参加对下联。</p>
可又一个旬日,泰升米铺的流水账送到了,专门准备的,记录下联信息的本子也送来了,王瑾仪热切的盼望,在看到只有三个人参与了活动,还基本都是文盲,胡诌八扯的下联。</p>
王瑾仪压住自己的人中,对自己抢救了一下。</p>
</p>
不急不急,慢慢来,不急不急,当初不是预料到了吗,再是为了扩大名声,那就得有过程</p>
王瑾仪对自己的劝解挺有效,总算安慰住了自己的委屈</p>
王文栋现在开始沉浸式的学习,完全不能自拔。</p>
每当自家妹妹飞速的向前,自己每天上学追都追不上,甚至怀疑自己的智商时。王文栋曾偷偷地问过母亲:</p>
“娘亲,你有妹妹的时候,吃过仙丹吗?”</p>
母亲先是愣住了,而后明白过来,微笑着回答:</p>
“是怀着你的时候,吃了仙丹,生下你后,觉得孩子又乖觉又聪明,才在有妹妹的时候,又吃了一颗仙丹。</p>
你看妹妹和你一样听话,还聪明。”</p>
“可我一点儿都不聪明。”</p>
“我的文栋是聪明的,只是和妹妹的聪明不同。</p>
你习字就很厉害,妹妹就不行。</p>
妹妹背书很厉害,你只是需要用功一下也能背出来。”</p>
“不是,娘亲,我觉得妹妹都比我强,私塾里好多人。在传妹妹写的故事。</p>
妹妹还那样,就已经能“扬名显亲”了,我还什么都不是。”</p>
母亲放下中的账本儿,就像是随意闲聊一样,认真的开解着儿子。</p>
儿子面对比自己,却超出常人的妹妹。难免会有压力。</p>
屋子里,母亲和哥哥的交谈,门外的王瑾仪听得真切,低着头,默默地站在门前,听了有好一会儿。</p>
就带着奶娘走向院子里,刚刚扎好的秋千。</p>
奶娘把姐抱上大大的藤椅,轻轻推动,王瑾仪紧紧抓住两侧的绳索。秋千开始缓缓摆动。</p>
王瑾仪陷入了沉思:自己该停一停了,哥哥的压力太大了,甚至都到了自我怀疑的地步了。</p>
自己得对以后的目标规划一下。</p>
急需做的创作,要继续写话本子。米铺要努力传名,米铺也要快点走上正轨。</p>
得稳定盈利,最低要求,钱不要打水漂。还有就是习字,自己得快一点儿学会文字。</p>
不能总是写墨点子了,至少要做到用笔自如才行。</p>
当母亲牵着神情沮丧的儿子,走出屋门,就看到,洒满阳光的院子里,光影斑驳的树荫下,女儿坐在秋千上,裙摆和发丝在风中轻轻飘动,脸上洋溢着轻浅的笑。</p>
微风和阳光都像是女孩的陪衬,她就那样乖乖地拉紧绳索,随着秋千轻轻摆动。</p>
树上的鸟儿,飞过的蝶都装点着这幅美景。</p>
秋千发出吱呀吱呀的响声,像在唱快乐的歌谣。</p>
母亲很少能看到,孩子能如此享受自由、休闲。</p>
母亲拍了拍儿子,</p>
“文栋,也去玩儿一会儿吧。”</p>
“娘,我还有功课。”王文东回东屋去了。</p>
笨鸟也得快点儿飞了。</p>
“娘亲,娘亲,我有事要问一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