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过三巡菜过五味。</p>
陈江川在秦家兄弟的陪同下在村子里到处走走,该的都完了,再在屋里坐下去就该吹牛打屁了。</p>
男人前脚刚出去,后边秦淮如这边忙活开了。</p>
她男人来一趟带了这么多东西,这回去怎么也不能空着。</p>
秦母看着自家闺女还没领证就开始卷包烩,心里直叹女大不中留,这还没过门呢!</p>
“淮如啊,你下午还得跟姑爷去领证,拿着东西不方便,不如回门的时候再带。”</p>
秦淮如里捆鸡翅膀的动作一顿:</p>
“有道理,到时候人家一看就知道我是乡下来的,妈,这鸡你再喂几天,等下回回来我再带上它。”</p>
家里的走地鸡基本都是秦淮如一带大的,哪只能吃能下蛋她门儿清。</p>
“哎!你这还没飞出去山沟沟呢就开始嫌弃自己家是乡下了,以后还能认我们这些亲人吗”</p>
秦母无比心塞,早知道闺女这么势利眼,就不该鼓励她嫁进城里。</p>
“嗨!妈,你这想哪去了,您闺女是什么人别人不清楚您自己还不清楚吗?”</p>
秦淮如起身用围裙擦了擦,她算看出来了,自己这个妈今天是哪哪都不对劲。</p>
白了,就是有点没主心骨了。</p>
“要是我一个人进城,别左一只鸡右一只鸭了,就算后边背着一堆破烂儿我也没事儿。</p>
咱就是村里人,就这条件,别人爱啥啥去!</p>
可跟江川走在一起就不一样了,人家是城里人,我就算自己不在乎,我得维护老爷们儿的脸面啊!</p>
这还是您当初教我的呢!现在倒好,您自己先不认了。”</p>
秦淮如揽着自己妈回屋了。</p>
刚才陈江川又给了个红包是彩礼钱,估计她妈都没来及数数。</p>
“害!也怪妈一时想岔了,女婿是有本事的,你以后可得注意维护他的脸面。</p>
回头我给你爸也,咱们老秦家不能在外边不能给女婿丢人。”</p>
秦母看到秦淮如把那个红包又拿出来,就问了句:“淮如,你这里边得多少钱呐?”</p>
“这我哪知道,反正肯定不是三块钱,妈,你快数数。”</p>
秦淮如把红包往母亲里一塞。</p>
刚才她爹临出门怕把红包掉了,就交给她拿着,这会儿正好可以打开看看。</p>
“这不大好吧”</p>
秦母嘴上着不好,上已经不自觉就把红包接过来了。</p>
没办法,实在是女婿太大方了,前段时间才让闺女拿回来五十块钱,这又单独给彩礼。</p>
搁谁身上谁能扛得住这糖衣炮弹啊!</p>
“本来就是给你们的,这有什么不好的,走咱去里屋。”</p>
秦淮如把里屋门一关,母女俩这才打开那个红包。</p>
“天呐!淮如,这回也是五十!一分不少!这给的太多了”</p>
饶是秦母没见过这么多钱,也知道不能收别人这么多。</p>
前前后后不算陈江川给秦淮如买衣服花的钱,有数的已经是一百零五块钱!</p>
乡下人种地十年能攒下这么多吗?秦母不敢下保证。</p>
“确实有点多,可既然江川给了,咱们总不好直接给退回去吧。”</p>
秦淮如也心疼啊!结了婚,陈江川给出去的钱那还不都是自己的吗!</p>
</p>
眼看着就给娘家一百多了,还不算那么多烟酒糖茶和肉的</p>
两个兄弟还,他们家也用不了这么多钱,但她也不好直把钱要回来这话。</p>
刚刚为了只下蛋鸡,自己老妈已经有些不高兴了。</p>
“要不这样吧,这个红包里是你的彩礼钱,这个钱爸妈拿着,回头你兄弟们那边也好话。</p>
至于前几天你带回来的那五十,我跟你爸,等你走的时候再给你,等回到城里你再拿出来给女婿。”</p>
秦母总算明白一会,这样安排已经是目前为好的办法了。</p>
“成,那我就到了城里再跟江川,不然他那性格肯定不同意你们把钱又给回来的。”</p>
秦淮如也觉着自己母亲的可行,一下子就能回血五十块钱呢,有这钱就能置办些被褥和生活用品。</p>
过日子处处都是花钱的地方,她得会过日子。</p>
秦母看着女儿开心的样子,再次在心里叹了口气,女大不中留啊!这就开始向着男人话了。</p>
好在他们家这姑爷确实不错,闺女跟了他自己也能放心。</p>
“对了,把门插好,妈得给你一些结婚头一天该注意的事儿,这里边讲究多着呢”</p>
很多地方第一天用方言就是‘头一天’,秦家村也一样,所以秦淮如一点也不觉得奇怪。</p>
她从到大的。</p>
村头坝子上,陈江川刚摸出一支烟吊嘴里,已经有只赶紧划着火柴给点上了。</p>
乡下空气就是好,风里都是泥土的味道,让他忍不住想来支饭后烟。</p>
“伟强,你兄弟俩是不是快初中毕业了?”</p>
明明是老二秦伟壮给点的烟,但是陈江川却是叫的秦伟强的名字。</p>
以后自己跟老秦家算是结亲了,得看看秦家这两兄弟能不能为他所用,就算跟傻柱之于易中海一样,当个打也是好的。</p>
但秦淮如的二弟秦伟强确实有些神经大条,明显没有老三秦伟壮灵。</p>
这样的人好处就是实心眼、讲义气,不会给你玩花活儿,一旦他服你就跟法宝认主一样,直接就能用。</p>
而秦伟壮这性格的孩子,灵有余就是缺乏锻炼,好好培养倒是能跟许大茂一较高下。</p>
“姐夫,我现在是五年级,还没上初中呢!”</p>
“姐夫!我现在上三年级了!”</p>
秦家兄弟年纪差了三岁,却是差了两个学生,这在当时也是比较常见的。</p>
一般孩子七周岁就能入学,有些生日点的就再等一年,还有就是学习跟不上的,老师会建议留级一年。</p>
秦家这种情况大概是秦伟强生日所以上学晚吧陈陈江川猜着。</p>
“姐夫,我文化课成绩不好留级了。”</p>
秦伟强一点不避讳自己是个学渣的事实,直接摊牌了。</p>
好吧!</p>
陈江川寻思幸亏秦淮如是初中文化,应该有点学习基因,不然以后万一他们的孩子随了老秦家就得坏菜。</p>
“我姐当年也差点留级,还是帮着班主任家里抢收,最后人家破例让上了初中。”</p>
秦伟强语不惊人死不休,当即就把自己大姐卖了。</p>
“”</p>
陈江川麻了,里的烟掉地上都没注意。</p>
“不是,你们家就没个学习好的脑子?”</p>
这还得了?真要这样,那以后生的孩子必须都随他!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